这就是“中国船舶”这只曾经风光无限、万众瞩目的股票带给我们的启示。
而结构,实际上也就是时空平衡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我们再来重点谈一谈新增加的辅助要素——博奕。博奕,这个词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甚至于非常熟悉。是的,在现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很少还会有人不知道这个词了。大家在平时的股市实战中,经常会感觉到被主力戏弄、欺骗;又或者会强烈地感觉到经常会和主力发生“斗智斗勇”;又或者会感到炒股,有时候就是一场残酷的“心理游戏”。正如在股市里听到最多的那些话一样:越是看起来危险的个股越会涨,越是看起来安全的个股越会跌!如此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博奕,这个重要的辅助要素在股市中的现实体现。
那么,究竟博奕这个重要的辅助要素是如何在股市里发挥它的作用的呢?
首先,仅仅是因为在股市里地位的不平等,就使得主力能在与散户的博奕中取得一个有利的位置。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我们从地位的不平等说起。主力在股票操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控制股价的涨跌,而散户只能跟随它的脚步,否则,必遭亏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主力在其中的杀进杀出,什么时候会在高位套现,什么时候会在低位捡筹码,却是散户所绝对无法提前知道的——因为你们不是它肚子里的蛔虫,所以,散户们永远是也只能是高位被套,低位(被)杀出的命。直到你们能学会聪明和灵巧地在大概的相对低位买人,又能够在大概的相对高位卖出。两个大概,两个相对,其中的实现难度,可想而知。
而如果你不跟风,那么,你显然赚不到钱。
其次,虽然主力很多,甚至于无股不庄,但是相比于浩如烟海的散户来说,主力显然还是属于少数派。同时,又由于在某一时间段中主力总是只对股市里的一部分股票进行炒作而非全部,所以很显然,在股市的实战中,如果把主力比作供方,散户比做求方的话,主力与散户之间的对比关系,就总会是处在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态,这很明显就会导致主力在股市中能够非常容易地呼风唤雨、为所欲为,玩弄众散户于股掌之间——这有点像博奕游戏的少数派,规则为少数派获胜。具体来说就是:现在一只股涨起来了,你想赚钱,就得跟风,而跟风,很显然就得冒巨大的风险。而如果你不跟风,那对不起,你不可能赚到任何钱。以上,就是在博奕中主力们的优势,亦即散户们的劣势。当然,既然有劣势,那就当然也会有优势,否则这个世界岂不是要失衡了?既然主力有地位上的优势,那它的对立面不会轻易认输,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散户们当然得拿出优势策略来应对,否则,炒股这场游戏就没办法玩下去了。
那么,散户的优势策略是什么呢?
在姜得祺先生所著的博奕论专著中——具体内容请自行去查阅,就专门有一个智猪博奕模型完全适用于我们这些散户与主力之间的关系:大猪与小猪同在猪圈里等食,而食物是由食槽另一边远端的踏板控制的,跑去踏踏板的话就要消耗体力,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小猪是不会跑去踩踏板的,而只能由大猪跑去踩踏板然后再跑回来吃食,小猪则只需要在食槽边等着开吃即可。
在这个模型中,小猪的优势博奕策略就是等待。
而散户在股市里的优势策略呢?很显然,也是等待。这是散户们应该严肃对待和认真学习的策略。为什么?
首先,在股市里,只能由主力去掀动市场,搬动股票,兴风作浪,这是股民所共知的,身为大猪的主力显然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若是不去做行情那么股市里就没有行情可做。他永远不可能指望散户们去做行情,因为散户根本就没那个能力。而身为股市博奕里的另一方,散户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自然就是等待了。其次,由于大猪的食量大,它不去踏踏板(即做行情),那么,先饿死的反倒会是它——主力,所以我们可以说,实际上主力做行情把股价往上拉的需求其实比散户更迫切。
再来说散户,他们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呆在一边静坐观察和等待,安安静静地看着主力在场内来回奔波忙活,等到主力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上下折腾得快要结束了,看准时机就入场,低位买人——请注意这四个字:坐等抬轿。尽情享受主力抬轿的乐趣,因为它想不带上你都不行!
如果市场萧条,没有行情,主力们都冬眠去了,那散户们就只应该一边歇着就是了,跟着放假就是了,因为即使进场,很显然也是徒劳的。
此外,更为现实的是,正如在智猪博弈模型中大猪小猪们为了吃食而跑来跑去踏踏板就不得不消耗体力。我们都知道,在股市里,一进场就要支付交易成本,不管你是散户还是主力。而如果不断地交易,那就会是一笔大钱!现在大家来想想,在这个博奕模型中,如果小猪不加思考就跑去踏踏板,那么它的后果一定会很惨,不是饿死就是累死——因为它跑来跑去要消耗体力,而小猪本来就抢食抢不过大猪。那么再来想想股市里的散户,不管有没有行情,也不管有没有看清楚形势,不管三七二十一闭着眼睛就进场的人是不是占了大多数?大多数人的钱是不是都是支付交易成本给亏光了?顺带着一些所谓的止损加速地耗光了账户上的资金?你们的钱是不是就是这样没了的?身为笨蛋小猪会饿死累死,而身为散户,大多数人应该不会因市场没行情而没饭吃,但却是常常会有人因为过度操作而自取灭亡。
看到这里,散户们,下次再拿着自己的账户面对市场时,可要慎重了!
当然,在实际中,你们会发现上面理论上的优势很难变成实际中的优势,不过,只要你们在心里明确地清楚这一优势,总有一天会有机会用上的。
另外,有些书上说什么技术可以让散户在主力洗盘回档时买人筹码帮主力护盘,又有很多技术书上说什么主力在回档清洗浮筹时会希望有一些所谓懂得技术的散户介入帮它们锁定筹码,而这些,被一些书中说成是散户之所以还能在这个疯狂的,近乎于凶残的,弱肉强食的市场上赚到钱的原因。P66-69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父母都喜欢子女读书进仕,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地。如今有这样一种现象令人深思:我国的各行各业专业技能人才稀缺,与此同时大量拥有大学等高级文凭的大学生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被闲置。
一些听上去很美的职业——比如股票分析师未必比水电工有用。正如股票终是只能拿去换钱却不能直接当饭吃一样。真正能够满足你切身迫切需求的,往往却是些看上去很平凡当然事实上也很平凡的东西。“职业股民”、“专业散户”、“职业炒股”,事实上只是一些听起来很酷但实际内容却乏善可陈,相当无趣的词汇而已。
股市说到底就是“大鱼吃小鱼”的残酷市场,那些大鳄当然就是奔着股民们手中的钱来的。
但普通的老百姓存款有限,投资渠道又有限。股市虽然“阴险”,但是除股市之外咱老百姓还真的是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我说:朋友你别把炒股太当一回事,而只需如每天上街买菜般对之便是!
此话怎讲?
第一,不要把炒股当做你的职业。也就是说,不要妄想股市会固定的给你按月乃至按天开工资而放弃正经工作。炒股绝对不会是一份稳定的职业,不要随便的就以为你自己是天降的奇才,从炒股中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相信我,这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我也曾经这样确实地梦想过。
第二,别玩得太大。把你全部的身家性命丢进去自然是不对的.把你辛苦存着攒着娶老婆的钱拿去炒股也是不对的,把你所有的闲钱都丢进去,搞得你随便想买点什么东西都感到拮据,更是蠢得可以。
你想要从股市里弄点买菜钱出来,这是对的;搞点旅行花费,这也是对的。超过了以上程度的想法与野心,基本上是梦想。 炒股,要适可而止,点到为止,玩玩而已,可进可退,投进去的钱要能够让你进退自如,毫无压力。
第三,从交易中找到乐趣。我们是为了有事可做、适当获利.头脑的愉悦、心情的愉快而进入股市交易,而非其他。一开始你就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否则,你最好还是别进去。你若是为了想在股市里一夜暴富而来,那还是趁早死心吧!
第四,弄明白你在股市里具体想做什么类型。
短线交易容易快速获利,同样赔起钱来也很快,重在刺激;中线交易相对稳健,但是很明显需要有很好的耐心。长线交易就更不必提了。每种交易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进入股市之前,你要先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心情愉快。不然的话.你想快却做了慢,想稳健却入了风险,结局自然难免糟糕。
第五,有张有弛,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天天想着去交易。
你要是做中线长线的就不必提了——用不着天天跑去证券公司盯着走势图看。即使是做短线,你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没必要总是手痒着想要把股票抛出然后换一只。做股票就好像自己搞一门小生意,你不能指望它一天或几天内就让你发财,而应该全面计划,仔细分析,投资行动之后就耐心经营,好生打理,这样才有望迎来收获的一天。这门小生意的好处就在于你可以完全自由地去控制它,不必去理会外面世界的嘈杂;难处就在于你对它拥有太完全太自主的控制权了,你的随意一个处置都能将它毁于一旦。
第六,要注意交易时你自身的状态。
比如说,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要去交易了,你就没必要带着情绪去股市里糟蹋你自己的钱了。又比如说,你昨天晚上尿床没睡好觉,现在头脑不清醒,你就不要还一心想着去股市里捞钱了。你强撑着头眼昏花上线交易,最终钱没捞到却倒贴了。你要像一个在五星级酒店里上班的工作人员一样,时刻注意不要让自己的状态去影响自己的工作。要交易,选择一个心情愉快,神清气爽的黄道吉日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你马到成功,一本万利。最好要有强烈的“灵感”,能预感到你今天会赚大钱——当然,这已经是有些说笑的成分了——但是,这却能从某个方面让你更深刻地理解什么叫做交易的状态。
最后我来用几句比较通俗、比较容易理解的话来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形象打个比方,那就是:
像买菜一样的去买股!
像炒菜一样的去处理股!
像上菜场一样的去逛股市!
这就对了!
岁月荏苒,时光变迁,严酷的寒冬已离我们远去。在三月阳光的照耀下,春意渐浓,令我们差不多已经完全忘记了那刚刚过去的寒冬。在不经意间,又是一个春天来到了。
长达五年的漫漫下跌,长达五年的漫漫熊市,似乎在一轮大逼空中烟消云散。熊市的恶梦似乎已经结束,但却又总会在每一个股民的记忆深处——潜意识之中若隐若现,有如梦魇,欲挥之却不去!
炒股,这是一项最简单同时又是最复杂的人类经济活动!
炒股,这是一项最方便但同时又是最困难的个人脑力活动!
它令无数人为此着迷却又令最多的人为之心伤!
我们的股市,不多不少,发展到现在也已经有20年了。
在这20年里,虽然鲜有一代宗师之类的人物出现(那些口说菩萨心肠是来拯救众生,看起来像宗师的,倒像是为敛财而来的骗子),倒也发展出了五花八门的理论。
我本人虽然炒股时间不算长——不过五六年,知道的事情不算多——股市前十五年的事情基本上不知道。但是,根据我自已的实践、探索、研究,我却发现,在我国的股市里真正能拿得出一套真实的(且不提有效性)理论的人不多。
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却也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
只要是稍微努力点的散户,应该都能发现这一点。
这是中国股市的悲哀。
这些各色垃圾的存在,不能不说让原本就年轻青涩的中国股市变得更加不靠谱。也使得非常多的股民雾里看花,越看越不清。
那么,真正的理论在哪里呢?——在那些真正的实战高手手里!
在我的书中,用了一些篇幅,对此有一个概念式的介绍。
我是一个受过正统教育,科班大学毕业的人。专业并非证券投资,而是经济管理系中的一支。不过既然同属经济活动则必有相通,想来我的专业在对于炒股这方面还不算白学。而大学时期所受的架构性教育,却让我对这个世界上的知识习惯性地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这就是我在本书中着重关注与强调的炒股知识的系统性。即二系统、完善、全面。
正如我在书中多次提及的哲学原理一样,既可以一分为二,又可以合二为一,能够互相对立又互相辩证存在的知识才是这个世界中真正的知识,真正有意义的知识,真正存在着的理论!这大概就是我三年大学期间为了毕业证苦啃《哲学原理》——这本人所共知的枯燥公共基础课用书所获得的回报吧。这也算得上是我三年大学主要的收获之一吧!(顺便一提,当年我的哲学原理考了70多分,是全班前三的成绩,平日里默默无闻的本人让很多同学都吃了一惊!)
在这里,我要强调:炒股是一门学问与知识,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门科学一样——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内在中必然存在有其基本的原理和其规律性。由此可知,所有主观唯心的、片面的、自以为是的经验论都是愚蠢的——那些仅仅因为自己炒过很多年股,偶尔获得过几次炒作成功便自诩为大师的人是愚蠢可笑的,而那些不明所以,不肯自已努力钻研却喜欢盲从各路“神仙”的股民则显然更是愚蠢至极。
与这个世界上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若要学习好炒股,都要从基础学起,把基础学好。这样,你的炒股水平才能有真真正正的提高,你的炒股技术才能有真真正正的提升。
做到上述两点,就可以避免炒股的妖魔论——把炒股看得太难,难到根本无法控制,认为炒股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掌握的东西:以及炒股的无序论——认为股市根本就是一个随机的赌博游乐场,赚钱赔钱根本就是碰运气。
我记得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常被老师夸奖基础好,以前的我总是不甚明白其中道理,虽然高兴但是却总是会心想为什么我就一定是基础好而不能是头脑好呢?什么时候我才能头脑好一回呢?比如说做数学附加题,我就很少解得开。这一点,说实在的,在潜意识里我一直很在意。难道是说我不够聪明?想想就让我很不服气!
如今不再是一个学生了,通过炒股这件事,现在我反倒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基础好”的好处了!正因为我这个天生基础好的特点(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天生的),所以我做事一向谨慎,从一开始炒股就没有走捷径,也不想走捷径。因为我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做股票走捷径怕是没有用的!一切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个认识是对的。中国股市里那些被人吹得天花乱坠不知所以的东西很多,只要时间一长,都逃不了被打假的命运。例如某些声称包你培训后就能一往无前、战无不胜、乘风破浪的天价培训班以及网络里无处不在的能保证全天下股民都赚钱的软件。
真正的、靠得住的知识和能力都得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取;靠自己辛勤的汗水、上进的头脑来获取。除此之外,别无它途。我平时有一个兴趣爱好,就是阅读各类的科普书籍,自大学以来我阅读了大量那样的书。为什么?因为那些书里面有大量的既有用又易于吸收的知识。并且我要请大家注意,因为它们是科普书籍,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能获得大量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毫无疑问,这对于人类的智力来说是极其有益的营养补充品。“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突破都来源于学科间的交叉”。
最后我来介绍一下这本书。
本书的第一部分即理论篇讲的是对于股票非常重要但是却又几乎没有人意识到的——时间、空间、成交量这三要素在股票中各自的位置与作用——知道构成世界的元素都有哪些么?时间、空间、成交量就是这样的三元素。
书中更是阐明以及确立了这三要素中相对更重要的两个要素:时间与空间,由此提出了对股份运动分析非常有效的区间理论,并且描绘了本人在实战中所观察到的一些非常明显的主力活动迹象——蓄势组合与股价双飞。
本书的第二部分即实战篇则主要介绍了本人在数年的实战中领悟出来的一套实战技法。在这一篇中,我总结了一下我这套实战技法出处的数位老师的理论,对我的这一套技法进行了详细、具体的介绍。最后,是几条对于这一套技法来说必不可少的支撑性理论。
关于这本书以及我这个作者,已经介绍得差不多了,在超过半年的辛苦撰写之后,我衷心地希望大家都能在此书中有所收获!
俞邓先编著的《股票时空观--捕捉急升行情》的第一部分即理论篇讲的是对于股票非常重要但是却又几乎没有人意识到的——时间、空间、成交量这三要素在股票中各自的位置与作用——知道构成世界的元素都有哪些么?时间、空间、成交量就是这样的三元素。
《股票时空观--捕捉急升行情》中更是阐明以及确立了这三要素中相对更重要的两个要素:时间与空间,由此提出了对股份运动分析非常有效的区间理论,并且描绘了本人在实战中所观察到的一些非常明显的主力活动迹象——蓄势组合与股价双飞。
《股票时空观--捕捉急升行情》的第二部分即实战篇则主要介绍了作者在数年的实战中领悟出来的一套实战技法。
炒股,这是一项最简单同时又是最复杂的人类经济活动!
炒股,这是一项最方便但同时又是最困难的个人脑力活动!
它令无数人为此着迷却又令最多的人为之心伤!
俞邓先编著的《股票时空观--捕捉急升行情》分二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是讲的是构成股市中股票的三因素:时间、空间、成交量,以及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主力的活动的迹象——蓄势组合和股价双飞。第二部分(实战篇)介绍了作者在数年实战中领悟出来的一套实战技法——如何捕捉急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