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欧洲移民之后
像美国大多数家族一样,亨利·福特家族也是欧洲移民。亨利·福特的祖父约翰·福特和祖母托马辛娜·福特都是爱尔兰人,他们有个儿子叫威廉·福特,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未来的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父亲。那时候,英国人对爱尔兰人很不友好,爱尔兰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苦。1847年,英国遭遇了一场大饥荒,这一年,亨利的父亲只有2l岁,他认为他们在爱尔兰的生活是不会有什么改变的,有的将只是没完没了的穷苦生活,谁也不愿意一辈子过穷苦日子,穷则思变,必须选择另一种生活,于是,他决定移居国外。
那时候,美洲已经得到开发,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经过艰苦的独立战争,在1783年,英国终于同意美国独立。美国独立后便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亨利的父亲说服了他的家人,像很多欧洲移民一样,他们搭乘定期邮轮前往美国。
早在1832年,福特家族的一些成员就抱着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踏上了美洲土地,15年后,威廉·福特一家人来到美洲的时候,福特家族的塞缪尔和乔治就己经在美洲的迪尔伯恩定居,而且拥有大片土地。福特一家到了美洲就直接奔底特律,又从那里抵达附近的小镇迪尔伯恩,有亲戚在这里,他们也决定在那里买下一块土地,过自给自足的生活。
15年前,当福特家族的成员来到迪尔伯恩时,这里还未开发,茂密的丛林里,各种动物出没,美洲的主人印第安人时常出现在林中空地上,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进外来人的小木屋,好奇地摸摸里边的物品,然后闪电般地消失。到了1847年,威廉一家人来到这里时,迪尔伯恩小镇己经拥有了自己的铁路,还有一条公路直达芝加哥,那是用木料铺成的,被人们称为“密歇根大道”。不过,当时的迪尔伯恩实际上还是个人烟稀少的小镇,福特家族有十个成员在这里定居。几十年后,迪尔伯恩因为有了福特工厂和福特汽车而变得十分热闹。
土地是立足之本,威廉一家刚到迪尔伯恩就购买了80英亩的土地。但是来到迪尔伯恩的一家人并没有全部在这里扎根。不久,威廉的弟弟亨利就离开家去了加利福尼亚。
从1848年开始,美国开始了一场全国性的“淘金热”,无数人抱着发财的美梦涌到加利福尼亚,亨利也加入了淘金大军,并且幸运地在那里发了财。后来,亨利写信给自己的哥哥威廉,以颇为浪漫的口吻描述他在加利福尼亚的生活,试图说服哥哥也到那里去。威廉也一度被弟弟的美好描述所吸引,但他很快意识到他是家中的长子,对家庭负有更大的责任,他认为他应该在这里开辟一片天地,以使他的弟弟和后代不论何时都能有一个根。这种乡土观念颇有东方意味,实际上,这种观念也传到了亨利·福特身上,使他一辈子都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摇摆徘徊。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