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后,宋朝杨家将的头号“天敌”,家喻户晓的契丹女主。她是狠毒、狡诈的女人吗?她是辽朝魏王萧思温的亲生女儿吗?她是“京东绿谷”太后村龙潭传说的女主角吗?
《萧太后身世之谜》为你一一揭晓!
本书由李俊领等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萧太后身世之谜/萧太后文化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李俊领//汪犟//汤诗艺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萧太后,宋朝杨家将的头号“天敌”,家喻户晓的契丹女主。她是狠毒、狡诈的女人吗?她是辽朝魏王萧思温的亲生女儿吗?她是“京东绿谷”太后村龙潭传说的女主角吗? 《萧太后身世之谜》为你一一揭晓! 本书由李俊领等编著。 内容推荐 《萧太后身世之谜》这本书不只是写萧燕燕的文治武功、铁骨柔情,还考证了北京市太后村流传已久的关于其出生地的传说,讲述了作者在太后村实地考察的趣味经历。读这本书,感觉就是跟着作者的讲述,一下子从古老的契丹王朝一路走到了今天北京太后村的秀美山色。让人忍不住想亲自去太后村访古探幽,感受一下萧太后传奇故事的神秘魅力。 《萧太后身世之谜》一书图文并茂,还时不时地用一些现代网络上流行的词儿来帮助说明当时的人情世事,平添了几分幽默感。虽然书中有一章内容属于纯粹的史学考证,但是读起来一点儿也不累。作者别有趣味的点评,又总是让人不禁会心一笑。专业的史学功底和通俗的表达方式巧妙结合,也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萧燕燕:塞外草原上的“铁玫瑰” 一、萧燕燕之父萧思温 二、萧燕燕之母吕不古 三、北京:萧燕燕的生长地 四、姐妹花:萧家有女初长成 五、外来的“义弟”萧继先 六、龙飞“保宁” 七、进宫封后 八、儿孙满堂 九、宫中二主 十、萧燕燕摄政 第二章 坐稳江山:萧燕燕从幕后到台前 一、摄政先打“三张牌” 二、重用汉族世家 三、萧思温遇刺 四、左膀:儒帅韩德让 五、右臂:猛将耶律斜轸 六、“姐妹”与阴谋 第三章 “法度修明”:萧燕燕的治国睿智 一、多得大臣“死力” 二、契丹与汉人“一等科之” 三、“亲决滞狱” 四、重用“廉官”“良吏” 五、薄赋税,休人民 六、中原耕地不作牧场 第四章 边疆征战:萧燕燕的戎马生涯 一、契丹的“猎物”:北汉、西夏、女真、高丽 二、北宋:是敌人,也是朋友 三、萧燕燕交班 四、乾陵的神秘“凤冠” 第五章 辽圣宗:萧燕燕的最佳“作品” 一、学习“治国” 二、“谨伺”韩德让 三、爱好游猎 四、九五至尊 五、开设“科举” 六、仅存的一首御制汉文诗 七、让刑律更公正 第六章 契丹:西方对“尚武”中国的印象 一、契丹国不断开疆拓土 二、萧燕燕征服“阻卜” 三、契丹:西方对“尚武”中国这样称呼 第七章 萧燕燕:举世罕见的幸福女王 一、同心共白首:萧燕燕与韩德让的恋情 二、萧燕燕PK汉朝的吕太后 三、萧燕燕PK唐朝的女皇武则天 四、萧燕燕PK辽朝的其他“萧太后” 五、萧燕燕PK清朝的孝庄太后 六、萧燕燕PK清朝的慈禧太后 第八章 太后村龙潭:萧燕燕的出生地之谜 一、萧燕燕身世传说相关文本解析 二、萧燕燕的历史面相与身世疑点 三、大兴隆禅寺、“萧家院”与“萧家道院” 四、萧燕燕身世传说的历史真相 五、结论 第九章 太后村的前世今生 一、萧太后、穆桂英、杨家将的传说 二、大兴隆禅寺的昨日风光 三、龙潭的求雨与命运 四、京东第一养驴村 五、越来越火的“农家乐” 六、“龙门九号”的萧太后铜像之谜 七、“萧太后文化节”:一位音乐人的畅想 附录: 一、契丹历史年表 二、千年追踪:契丹族的后裔 三、萧太后年谱 四、萧燕燕家族世系表 五、千古流传的萧燕燕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萧燕燕的长子耶律隆绪,小字文殊奴,后来继位为辽圣宗。通常英雄在小时候都有不凡表现,耶律隆绪也不例外。他“幼喜翰,十岁能诗。既长,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可见,他自幼就喜欢读书习武,酷爱音律、绘画、作诗,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能文能武。这点颇有他曾祖父耶律阿保机的遗风。他深得父亲景宗的喜爱,在十岁的时候就被封为梁王。两年后,景宗病逝,隆绪继位。但因为年龄尚小,一直由母亲萧燕燕摄政。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统和二十七年(1009),这年萧燕燕去世,隆绪亲自掌权。在他统治时期,辽的国力达到全盛,这点足以让先去的景宗含笑九泉了。而这其中的功劳,应该有很大程度上归属于萧燕燕,她是个很好的教育家,耶律隆绪刻苦学习,文武兼修,亲政后审时度势,修治法律,是辽朝九帝中除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外最杰出的统治者。 萧燕燕次子名叫耶律隆庆,小字普贤奴。隆庆小时候表现很端严,“生而岐嶷,俨若成人”。在八岁的时候,他就被封为恒王。隆庆与其他小孩玩耍的时候,总是玩行军、布阵、作战之类的游戏,并且指挥若定,意气风发,其他的小孩都不敢违背。辽景宗见到这种情况,觉得十分诧异,对他的评价是“此为吾家生马驹也”。萧燕燕看在眼里,知道他以后是行军作战的好胚子,注重对他在这方面的教诲,并且让他担负起了南面前线镇守的职责,有时让他跟随自己出征宋朝边境。在定州之战中,他被封为梁王,并且跟随母亲萧燕燕南征,擒获宋朝大将有功,被加封为兵马大元帅。在萧燕燕再次南征的时候,他留守南京,而南京当时是契丹境内最富庶的地方,可见萧燕燕对于他的信任。 耶律隆庆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个大元帅,他希望得到的是哥哥的江山。他凭借着自己的军功,权势日盛,“尤为桀黠,众心附之”,大有与圣宗分庭抗礼之势。在萧燕燕的眼皮底下,隆庆还不敢直接与哥哥隆绪翻脸。但在萧燕燕去世后,他的反叛之心更加明显。而圣宗隆绪希望安抚这个弟弟,于是赐给他丹书铁券,召他觐见。而隆庆以为隆绪这是想要让他进京然后诛杀他的意思,不愿面见圣宗,而是加紧扩张自己的势力,并且企图与宋朝结盟,遭到拒绝。而此时的圣宗也开始联合韩德让家族的成员来抗衡弟弟。隆庆无奈之下,只好在公元1016年面见圣宗,并且接受了丹书铁券,以表兄弟情深。隆庆在这年十二月辞别圣宗准备回去,但在到北安州,在温泉沐浴的时候,暴疾而死。圣宗在他死后追封他为皇太弟。这死因是相当让人奇怪的,因为时间上过于巧合,很多人揣测隆庆是死于非命。历史上得到铁券的皇亲国戚以及重臣,大多死于非命,而一向为皇帝所猜忌的隆庆当然难逃此劫了。 再说萧太后第三个儿子耶律隆佑,他小字高七,在六岁的时候就被封为郑王。隆祜与隆庆虽是同父同母所生,性格却迥异。他“性沉毅,美姿容”,萧燕燕见他性格比较沉稳,就让他负责镇守契丹腹地。隆祜与隆庆在政治上的高调作风明显不同,表现颇为低调。他对政治不感兴趣,却与道教有缘,经常与道士走动频繁,并且在做东京留守的时候,崇建道观,十分壮丽。一时间,道教在东京地区十分流行。隆佑在1012年八月去世,具体死因不详。 有趣的是,萧燕燕的孙辈与儿辈的政治表现风格截然不同。耶律隆庆生前表现张扬高调,而其儿子却一改父亲高调的作派,谨守为臣之道。耶律隆庆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查葛、遂哥、谢家奴、驴粪和苏撒。他们在兴宗时被封为各地节度使和郡王。而耶律隆祜的儿子作风完全不是这样,耶律隆祜的儿子分别是胡都古、合禄与贴不,其中贴不在兴宗的时候得到重用,被兴宗所依赖,但到道宗的时候卷入了皇太叔耶律重元的反叛事件中,最终被削去爵位,流放镇州。 以上均是介绍了萧燕燕的子孙,那么她的三个女儿的状况又如何? 萧燕燕的长女名叫观音女,小字燕哥,在此前介绍萧继先的时候已经提到过这个名字。她年长于圣宗隆绪,在十二岁的时候被封为齐国公主,并且与自己的小舅萧继先结婚。她为人聪慧,并且性情很温柔,甚得丈夫萧继先的喜欢。在萧继先死后,她虽然还是很年轻,但没有改嫁,“克正母仪,遂专家事”,被圣宗封为“楚国长公主”。在兴宗继位之后,封她为“秦晋国大长公主”,她最终在1045年病死,享年76岁。 萧燕燕的次女长寿女初被封为吴国公主,统和初年被封为卫国公主。她下嫁给了宰相萧排押。萧排押何许人也?他是萧燕燕堂侄萧挞凛的长子。这样,长寿女就是嫁给了自己的表侄。萧排押与父亲以勇猛善战、屡见奇功而著称。萧燕燕为了维护耶律家族统治的稳定,不忘笼络这样的猛将,于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萧排押,实现政治联姻。长寿女死于1017年。P017-018 序言 说起萧太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小时候听过的刘兰芳评书《杨家将》里的那个萧太后。在一个刚过十岁的孩子的心目中,萧太后就是一个阴险毒辣、诡计多端的坏女人,所以特别希望杨家将能打败萧太后统领的辽国军队。如今,自己虽然成了历史学工作者,但由于研究主题不在宋、辽、金时期的历史上,对萧太后也就没有过多的了解,还不自觉地保留着对她的原初印象。 2009年初,听说博士同窗李俊领在做萧太后和太后村的研究,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很期待他的成果尽早出来,好先睹为快。今年3月,终于见到了他和两位同学的共同作品《萧太后身世之谜》的书稿。 初读这本书,很是吃了一惊,我对她的原初印象被完全颠覆了。萧太后竟然是这样一位有治国之大才、开疆之雄心、知人之睿智的女中豪杰。即使她和宋朝开战,那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啊,实在不可厚此薄彼。她与韩德让那段两情相悦的君臣之恋更是让人感叹苍天对她的特别眷顾。 有意思的是,这本书不只是写萧燕燕的文治武功、铁骨柔情,还考证了北京市太后村流传已久的关于其出生地的传说,讲述了作者在太后村实地考察的趣味经历。读这本书,感觉就是跟着作者的讲述,一下子从古老的契丹王朝一路走到了今天北京太后村的秀美山色。让人忍不住想亲自去太后村访古探幽,感受一下萧太后传奇故事的神秘魅力。 《萧太后身世之谜》一书图文并茂,还时不时地用一些现代网络上流行的词儿来帮助说明当时的人情世事,平添了几分幽默感。虽然书中有一章内容属于纯粹的史学考证,但是读起来一点儿也不累。作者别有趣味的点评,又总是让人不禁会心一笑。专业的史学功底和通俗的表达方式巧妙结合,也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 在我的印象中,李俊领不仅非常爱好读书治学,而且喜欢用心侦探有趣的历史谜案。这次侦破萧燕燕出生地的谜案就是个很好的尝试。按他的说法,这是缘分啊!先是在萧太后逝世1000周年的时候与太后村结缘,后是在萧太后的爱臣韩德让逝世1000周年之际出版这本小书。 眼下史学研究已经走出了象牙塔,史学大众化的趋势使通俗历史读物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萧太后身世之谜》就是三位作者的尝试之作,期待着他们写出更耐读的作品。 王胜 2011年4月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后记 京东绿谷的太后村,北依燕山,南临洵水,西望京城,东傍峡谷。其地山峰秀美,地脉绵长,似有龙圣气象。千百年来,这里一直盛传着有关大辽太后萧燕燕和杨家将的传说。民国时期修纂的《平谷县志》称辽太后萧燕燕就出生在这里。 2009年,正值萧燕燕逝世1000周年之际,在唐桂文博士的介绍下,我得以和这个美丽的山村结缘,而且对这里的萧燕燕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随后两年的考察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契丹族——马背上的刀锋民族具有超凡的魅力,即使经过了近千年历史的涤荡,也无法消磨她独特的文化光芒。尤其是一代天骄萧燕燕,她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值得再三品味的传奇故事。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成了萧燕燕的现代“粉丝”。 为了促进萧燕燕文化的研究,我和两位历史学专业的同学汪犟、汤诗艺共同编写了《萧太后身世之谜》一书。大家的写作分工如下:李俊领写作前言、第八章与第九章;汪犟写作第一章、第三章、第六章与附录;汤诗艺写作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与第七章。三位作者的写作风格不一,尽量保留了各自的特色。写作中特别参考了顾宏义先生所著《辽宫英后——细说萧太后》与景爱先生所著《历史上的萧太后》,另外还参考了不少同行的研究论著,没能一一注明,谨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书中部分图片引自互联网,一时找不到它们的原作者;如有相关问题,请发邮件到junling2009@sina.com。 书稿杀青之际,想起了我们同去太后村考察的如歌岁月。想起太后村那秀色可餐的春天与秋天。想起了村里李成国书记发自肺腑的一句话,“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 这本小书得以问世,要感谢众多关心、支持我们写作的老师和朋友。 感谢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研究部的李红博士、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王胜博士拨冗为这本小书写了序言! 感谢中国美术馆的李洁冰博士为本书题字! 感谢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的杨军博士为本书题字! 感谢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许洪帅博士为本书提供了独特的素材! 感谢人民日报出版社的蒋菊平女士为本书的编辑与设计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感谢平谷区王辛庄镇政府旅游科的乔科长,太后村党支部的李成国、路春起、杨占领诸位书记以及接受访谈的老人们对我们实地考察的大力支持! 这本小书权为抛砖引玉。由于我们才疏学浅,书中不免有错漏之处,恳请方家不吝赐教。 作者谨识 2011年3月30日 又记: 今年正值萧燕燕的爱臣韩德让逝世1000周年。这本小书就作为纪 念他们那千古爱情的一瓣心香吧。 2011年4月20日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通常了解的萧太后形象大多出自文艺作品。本书将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融于一炉,别具一格地讲述了萧太后的故事,澄清了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哪些是虚构的传说。 ——宋史学者、历史学博士 谭景玉 面向大众的历史读物,有品,有趣。有料,才是硬道理。《萧太后身世之谜》就是这样一部尝试性的作品。 ——北京市八一中学历史教师 李海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