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市定的这本《雍正帝》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启蒙读物。作者分别从雍正即位迫害兄弟,对基督教徒的压制与迫害,实行以奏折制度为核心的密探政治,对田文镜、李卫和鄂尔泰三人的使用等几个方面,比较全面地概括描述了这位“近世中国具代表性的独裁君主”的统治状况。作者在描述雍正帝这一“独裁君主”时,对他的素朴与好胜,辛辣与人情味,欲竭尽全力实施善政,以及在康熙、乾隆的盛名之下而被埋没了的命运,充满同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雍正帝(中国的独裁君主)(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日)宫崎市定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宫崎市定的这本《雍正帝》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启蒙读物。作者分别从雍正即位迫害兄弟,对基督教徒的压制与迫害,实行以奏折制度为核心的密探政治,对田文镜、李卫和鄂尔泰三人的使用等几个方面,比较全面地概括描述了这位“近世中国具代表性的独裁君主”的统治状况。作者在描述雍正帝这一“独裁君主”时,对他的素朴与好胜,辛辣与人情味,欲竭尽全力实施善政,以及在康熙、乾隆的盛名之下而被埋没了的命运,充满同情。 内容推荐 《雍正帝》是宫崎市定精研《雍正朱批谕旨》的重要成果。 本书分七章论述了雍正时期的若干关键问题,涉及康熙末年的储位之争及雍正帝即位后翦除异己问题、苏努教案与政教关系问题、文字狱与华夷观念问题、以奏折制度为核心的密探政治与君臣关系问题等,比较全面地慨括了这位“近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独裁君主”的统治状况,同时生动立体地勾画出雍正帝勤勉与好胜,辛辣暴躁却又充满人情味的人物形象。 目录 1 懊恼的老皇帝 2 变成猪,变成狗! 3 对基督教的誓言 4 天命的自觉 5 总督“三只鸟” 6 忠义超越民族 7 独裁政治的界限 参考年表 《雍正朱批谕旨》解题:其史料价值 解说 试读章节 1 懊恼的老皇帝 年届五旬之时,一向对自己强壮体格引以为豪的康熙皇帝终于显现出衰老之兆。 当时,清朝正如旭日东升一般国运兴隆。康熙帝在其执政初期,不仅平定了国内的大叛乱,巩固了清朝的基础,而且把台湾纳入了版图,蒙古的游牧民族和部落也举部请求投降归附。康熙帝为了保卫蒙古,亲自率兵穿越戈壁沙漠,与阿尔泰山麓剽悍的骑马民族枭雄噶尔丹在昭莫多决战并大败之。那年他四十三岁,正年富力强。然而,与壮年时代光辉的文治武功相反,康熙帝在晚年的十几年里因家庭内讧而精神烦闷,这使他的个人生活愁云密布,自然也对他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即使在儿女满堂之人被称为最幸运的人的那个时代,康熙帝的孩子数量还是太多了。八岁登基的早熟天子,在十四岁便早早有了第一个儿子。从此之后,每年或是每两年就有一个孩子出生,登记在玉牒之上的皇子达三十五人,女儿因为不被当回事所以其人数不清。在中国,自古以来因为女儿没有继承权而不将其算入孩子的数量,即便有好几个女儿,如果没有儿子,习惯上也被称为“无子”。至于康熙帝,假设女儿和儿子的数量相同的话,他就是七十个子女的父亲。但他为儿女满堂而烦恼。当然,他不是因为生活困苦而烦恼。作为帝王,康熙帝有别人体会不到的烦恼,那就是继承人的问题。 在君主制下,皇子之中继承父位成为皇帝的人与没能继承皇位的人之间,虽为兄弟却有不啻天地的悬殊。继承人大体上是嫡长子,虽然有这样的惯例,但也可以按照君主的意愿任意变更。因此,皇子之间容易出现围绕皇位继承的暗斗。为了防止这一问题,中国才设立了预先选定继承人的皇太子制度。虽然这一制度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完善,但兴起于东北的清朝的情况略有不同。大体而言,北方游牧民族之中有根深蒂固的“共和”①的习惯。他们的首领由实力强大的族长等人从武力最强的人或是血统最尊贵的人中选举产生,而由选举产生的首领不能擅自指定他的继承人。清朝第一代皇帝太祖和第二代皇帝太宗都最终未确定继承人就离世,到太宗之子顺治帝时,终于在临死前成功地行使了对继承人的指定权,这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君主制观念终于渗透到满族人之中。到了康熙帝时期,他则完全效仿中国传统模式,希望在天子在世时事先安稳地将皇太子指定下来。 当然,康熙帝的数十个子女中大部分是庶子。占据皇城中心约1平方公里的空空荡荡的紫禁城中,生活着数百名后妃宫女和数百名太监,但男人只有皇帝一人而已。皇子在成年后便会分府搬出紫禁城。后妃宫女和太监只不过是侍奉皇帝一人的男女奴隶而已。皇后之外的嫔妃宫女被挑选出来且幸运地生育了皇子的话,会被授予贵妃、皇贵妃等称号和位分。康熙帝十分年轻的时候所生的孩子们大多夭折了,直到第五个出生的孩子才顺利长大成人,被称为大阿哥,然而他只是庶出。“阿哥”在满语中是贵公子的意思,从大阿哥往下,皇子们会依次被称呼为二阿哥、三阿哥等,但在正式场合,会被称为皇二子、皇三子等。 二阿哥是唯一一位皇后所生的嫡子。皇后因为产后恢复不好,生下二阿哥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因此,康熙帝为了寄托哀思,不但对这个遗孤宠爱有加,而且在他两岁的时候就早早立他为皇太子。康熙帝那时只有二十二岁,完全没有如此急迫地指定继承人的必要。而联系此后的情形来看,也确实是有些太早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位二阿哥正是清朝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太子,有两度被立又两度被废的不幸命运。 P11-13 序言 试着打开案头的地图册,找一找欧洲大都市中的王宫。若是在比例尺为三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它们最多只能用一个点来表示。接着在北京地图中找一找,在同样的比例尺下,可以清楚地看到1厘米左右的四四方方的皇城以及在其内部略小一圈的紫禁城占据着城市的中央,雄伟而庄严。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天子的私人住宅,皇城的大部分是其外苑。今日探访北京城之人首先就会被它的宏大所震撼,更不用说原封不动地继承了明代规模的、庄严的清代故宫宫殿建筑。长3公里、宽2.5公里的皇城作为天子一个人的生活场所实在是太大了。然而对皇宫面积的特别要求确实有恰当的理由:天子的宫殿是数千年来中国式的独裁皇帝的权力的象征。 独裁君主必须尽量拉开与人民之间的距离。即使是大臣,为了谒见天子,也必须在通过皇城的第一道门“大清门”后,步行约2公里的路程,其间共计穿过七道门,更何况是普通的人民。在他们看来,天子似乎住在另一个世界上。他们甚至对直接管理他们的知县都甚为忌惮,敬而远之。知县之上是知府,知府之上是道台,道台之上是省级的被称为布政使的财务官,再上是总督。在中央,有相当于日本各省大臣的各部尚书,其上是类似宰相的内阁大学士和相当于在军事大本营工作的军机处大臣,再上面才是居于深幽之处的天子。无论是从垂直高度计算还是从平面距离计算,人民与天子之间都横亘着广阔的空间。 虽说是独裁政治,但其实体无法轻易被掌握。这既是制度的问题,也是君主能力的问题,而且理念和现实之间有相当大的鸿沟。即使同在中国,独裁政治因时代不同也有变化和发展。最近关于独裁政治的理论似乎非常流行,这种风气发展过快的话,似有脱离实际而空发议论的危险。我们应当在看清实体的基础上再进行议论,切忌以概念规定实体。这样做虽然烦琐,但为了论述独裁制,还是需要举出一个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去探明真相。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若问谁是近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独裁君主,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清朝的雍正帝。很多人虽然对其父康熙帝、其子乾隆帝之名耳熟能详,但对雍正帝之名也许会毫无印象。正因如此,我愈发感到介绍这位帝王的独裁政治的状况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清朝统治者是兴起于东北的异民族而非汉人。太祖、太宗两代生活于东北,第三代皇帝顺治帝继明朝灭亡之后于1644年进入北京统治全中国。其子是第四代康熙帝,康熙帝之子是雍正帝。因此雍正帝从太祖算起是第五代,从清朝进入北京后算起是第三代。一个王朝的兴衰大致在第三代的时候确定,因此雍正帝正处于清朝最为关键的转折时期。 雍正帝即位于1722年,略迟于俄国的彼得大帝,稍早于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相当于日本的德川八代将军吉宗的中期。他取得了可与这些明君相提并论的政绩,甚至被誉为有着数千年传统的中国独裁政治的最后完成者和实践者也绝不过分。在讲述他的政治之前,我们必须从他所处的特殊的个人环境,特别是直至他即位为止的宫中内乱写起。因为这是理解雍正帝自身以及中国古代的独裁政治的必要前提。 如果读者读完此书后仅感到书中所写的确实是在中国发生过的事情,那么可以说我的意图就完全以失败告终了。因为比起从过去的世界里不断地找出意想不到的事实介绍给大家,修正至今为止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历史图景才是历史学的任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