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高鹗编著的《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过程的描写,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该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本书是原著的精编版,章回经典,脉络清晰,是青少年读者领略《红楼梦》艺术魅力的最佳版本。还在书中增设了名师导读、名师赏析、好词好句、写作借鉴、延伸思考等小栏目,以供读者回味和借鉴,深刻领悟作品内涵。书中感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精彩的解读,值得你反复咀嚼与回味。
曹雪芹、高鹗编著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最高水平。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架构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鲜活的人物、凄美的爱情,演绎出这部读不够、说不尽的千古奇书。《红楼梦》以包罗万象的内容、博大精深的思想、精湛完美的技法、丰富生动的语言,不仅稳居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而且成为中国文学的典范和骄傲,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传说远古时期,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剩下一块石头没有用上,扔在了青埂峰下。不料这块石头经过女娲娘娘的锤炼,已经有了灵气。一天,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来到青埂峰下,说起了人间的繁华。石头听到后动了凡心,便请求两位大师将它带人人间,享受一番。两位大师听完,笑道:“你只听说了人世的繁华,哪里知道世事多变,还是不去的好。”谁知石头决心已定,再三央求。于是,两位大师就带着石头飘然而去。
很多年以后,有个空空道士路过青埂峰下,发现一块巨石,只见上面记载着这样的故事。
苏州阊门(苏州古城的西北门,又叫作破楚门)外有条十里街,街上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称葫芦庙。葫芦庙旁住着一个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这甄家虽不是特别富贵,但也算是当地的望族。甄士隐性格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天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也十分快活。只有一件事情令甄士隐不太满足,那就是他们夫妻已年近半百,却没有儿子,只有一女名叫英莲,才三岁。
一天,甄士隐在书房里看书看累了,便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蒙蒙眬眬中,他看见远处来了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道士问:“你要把这个蠢物带到哪里去?”和尚回答:“现在有一段尘缘还没有了结,趁这个机会,带这个蠢物去尘世走一走。”
甄士隐听了很疑惑,便上前施礼,笑问道:“刚才听两位仙师说‘蠢物’,但不知是什么东西?”和尚道:“说起‘蠢物’,你倒有一面之缘。”说着,他取出一块晶莹的美玉递给士隐。士隐一看,玉上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个字,背面还刻有几行小字。士隐正想仔细看个究竟时,和尚却说“幻境到了”,然后把玉夺了过去,和道士一起进了一个石牌坊里。牌坊上刻着“太虚幻境”(这是作者虚拟出来的一个仙境),士隐也想跟着进去,刚一迈脚,忽然听见一声巨响,如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惊醒过来,原来是一场梦,而梦里的事情已经忘了大半。他见奶妈抱着英莲走来,便伸手接过孩子,带到门口看热闹。忽然,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疯疯癫癫地走过来,笑着对士隐说:“施主,你把你怀里那个有命无运(暗示出英莲的悲剧命运)的东西给我吧!”士隐不耐烦,便抱着女儿转身要走,那和尚大笑,又念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士隐听了,正想问明,谁知二人转眼不见了。
这时,借住葫芦庙里的一个穷书生贾雨村走了过来,士隐请雨村到家中闲聊。两人没说几句话,家人来报:“严老爷来访。”士隐请雨村稍候,忙去前厅迎接。
雨村翻看书籍解闷时,忽然听见窗外有女子咳嗽,往窗外一看,原来是甄府丫鬟娇杏在那里摘花。娇杏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她见窗内有人,虽是一个穷书生,但也剑眉星眼,想必是主人常常提起的贾雨村。[这样想着,娇杏又回头看了两次。雨村见娇杏回了头,以为中意于自己,便以她为巨眼英雄、风尘中的知己。]
转眼中秋节到了,雨村想到自己客居异乡,抱负也还未能实现,忍不住仰天长叹,吟道:“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时,士隐恰好来请雨村去家中喝酒,听见雨村的诗文,笑道:“雨村兄真是抱负不浅!”两人一面喝酒,一面谈论诗文。雨村乘着酒兴,诉说宏图大志,哀叹只因没有行李路费,不能进京求取功名。 [士隐当即叫家童拿出五十两银子,递给雨村。雨村收下银钱,只是简单道了声谢,又继续和士隐喝酒。第二天一早,没向士隐告辞,雨村就进京赶考去了。]
光阴似箭,转眼元宵节又到了。那天晚上,士隐让家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花灯。[深夜里,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谁知等他小解回来时,哪里还有英莲的踪影?霍启找了半夜也不见,知道闯了大祸,也不敢回甄家,逃往他乡去了。甄士隐夫妇得知女儿丢失,连忙叫人四下找寻,可一无所获。老夫妻悲痛欲绝,相继病倒了。谁知屋漏又逢连阴雨。三月十五日夜里,葫芦庙里一场大火,殃及甄家,烧得甄家只剩下一堆瓦砾。]
P1-3
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原书共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全书前八十回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则由高鹗续写而成。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制,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伟大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全过程为创作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间百态,读来令人唏嘘感叹。此外,书中描写的经典情节,如元春省亲、宝钗扑蝶、黛玉葬花等,充满了诗情画意,被后世广为传诵;所塑造的大量人物,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稳重端庄的薛宝钗等,形象丰满,风采各异,也已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形象。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令人抚怀感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永远难忘。
透过书中众多人物的人生遭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场悲欢离合、命运浮沉的人生大戏,更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的人物之多、场面之盛,在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书中的知识与哲理包罗万象,能引发读者进行深入思考。“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部耗尽曹雪芹心力,代表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文学高峰的作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品读再三。
本书是原著的精编版,章回经典,脉络清晰,是青少年读者领略《红楼梦》艺术魅力的最佳版本。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在书中增设了名师导读、名师赏析、好词好句、写作借鉴、延伸思考等小栏目,以供读者回味和借鉴,深刻领悟作品内涵。书中感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精彩的解读,值得你反复咀嚼与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