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报》是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动物学家,被人们称为“大自然文学奠基人”的维·比安基的代表作。
它是一部儿童森林百科全书,它能唤醒读者朋友们对周围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是中小学生爱上自然探索的自助教师。这部作品不但内容有趣,编写方式也极其新颖。全书根据月报形式编排,每月一期。
作者用富于童趣的笔调、轻快的语言,将森林里动物和植物的生活描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被作者赋予了感情和智慧,如博爱的兔子、暴躁的母熊、狡黠的狐狸……大自然众生灵跃然纸上,一起构成了这部有趣的科普读物。除了动植物故事,作品中还提供了大量观察和研究自然的方法。同时配上多幅精美插图,帮助读者朋友们学习和记忆。为了让读者巩固这些知识,书中还设置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维·比安基编著的《森林报》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目,堪称一部史无前例的大自然颂诗!它创意性地采用报刊形式,介绍森林里动植物的奇妙“新闻”,展现大自然四季变化和无穷奥秘,新奇而富有趣味。全书笔触轻快,语言优美,富于知识性和趣味性,是一部优秀的文学科普读物。它不仅带给孩子轻松的阅读享受和丰富的科普知识,更教给孩子观察和研究大自然的新方法,开阔了孩子观察世界的新思路。
露天剧场上的生死表演
森林里一块很大的空地上,有一个露天剧场。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四周却什么都能看清,这是列宁格勒特有的极昼现象。
四处聚来看戏的观众是一些雌琴鸡,它们身上有麻斑,有的蹲在地上吃东西,有的矜持地坐在树枝上。它们在静静地等待着表演开始。(描写了等待“看戏”的雌琴鸡的不同姿态,“矜持”一词采用了拟人修辞的手法,反映出雌琴鸡渴望吸引异性青睐的心理。)
不一会儿,一只雄琴鸡从森林里飞到空地上来了,它浑身乌黑,翅膀上有几道白条纹,它是这场表演的主角。它用两只纽扣般的大黑眼睛,敏锐地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来的那几只雌琴鸡是来看演出的,自己的搭档还没有来。
慢着,怎么那边居然长出矮树丛了?好像昨天还没有呢!还有更荒唐的——似乎一夜之间长出了很多一米高的云杉,难道是我记错了?看来是老糊涂了,记忆力出了点儿问题。
总之,演出开始了!
主角又扫视了一眼观众,然后把脖子弯向地面,翘起它引以为傲的大尾巴,把翅膀斜拖在地上。接着,它开始念台词,大意是:“我要卖掉皮袄,买件新外套!”雄琴鸡挺了挺身子,又看了看观众,再次说:“我要卖掉皮袄,买件新外套!”
这时,“啪”的一声,又有一只雄琴鸡落到表演场上来了,接着,又陆续有其他雄琴鸡飞了过来。这些捣乱的家伙可把主角气坏了,气得羽毛都竖了起来。它把脑袋贴到地面,尾巴像扇子似的大大张开,口中发出“呼呼”的声音,来吓唬其他雄琴鸡。这是一种威吓,意思是:“你们快闪开!不然我撕掉你们的毛!”
可是别的雄琴鸡也不甘示弱,其中一只挺身而出,也“呼呼”地叫着说:“你要不是胆小鬼,就过来比试比试好了!”
“呼呼!”“呼呼!”挑战之声不绝于耳,这儿足足有二三十只雄琴鸡,黑压压的一大片挤满了表演场,根本看不出到底有多少只。不过,它们都做好了作战的准备,来吧!
这时候,雌琴鸡们却非常淡定,依旧坐在树枝上,看样子对这些小伙子们的打斗一点儿兴趣都没有。雌琴鸡们非常明白,它们这是在耍花招。这些抖开黑尾巴,激动得满脸通红的黑斗士,正是为了获得雌性的好感才飞到这儿来的。
每只雄琴鸡都想在姑娘面前表现出自己是多么威风、勇敢,那些笨头笨脑、身体单薄的可怜虫,根本没有机会被雌琴鸡垂青,只有最胆大灵活、最勇敢的那个,才能获得美人的青睐。
打斗很快开始了,愤怒的喊声响彻整个表演场,雄琴鸡们勇猛地拼搏着,互相啄,互相掐,大声吼叫。
天色渐渐大亮,舞台上空的透明薄雾也要散去了。咦?表演场中间怎么会有一丛云杉?而且其中还有一件金属的东西在闪闪发亮。(这丛云杉从何而来?那金属的东西又是何物?作者在此设下一个悬念。)可是这会儿,雄琴鸡根本无暇去顾及什么云杉,一心对付各自的对手。
最初的主角离树丛最近,有两个对手都被它打跑了,它正在全神贯注地对付第三个。说实话,它可真是名副其实的主角,整个森林里也没有比他更厉害的了。
不过,第三个对手既勇敢,动作又快,它冲过去就给了主角一下子,主角用嘶哑的声音恶狠狠地吼了一声。
树枝上的雌琴鸡们伸长了脖子,看得很入神,内心也激动得很。啄啊!啄啊!这才是真正的战斗呢!两只雄琴鸡都很拼命,结实的翅膀扑得啪啦乱响。忽然,它们一起摔在地上,向两个方向跑开了。年轻的那只,翅膀上的硬翎折断了两根,其他蓝色的羽毛杂乱地支棱着;年纪大的那只,火红的眉毛下流着血——一只眼睛被啄瞎了。
树上的雌琴鸡有点儿心神不宁了,到底是谁赢了?难道是小伙子打败了年老的?那小伙子倒是真漂亮啊!密密的羽毛闪着蓝光,尾巴上和翅膀上还有五彩斑斓的花斑。
瞧,这两只又打起来了,它们同时跳起,在空中扭作一团,摔倒在地,再分头跑开;再扭打,再跳起,再跑开。
突然,一声枪响响彻云霄。云杉丛里冒出一团青烟,琴鸡的战斗骤然停止了。树上的雌琴鸡伸着脖子发愣,斗士们也惶恐地扬起了头。(对琴鸡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出它们惊诧万分的样子,从侧面反映出事发之突然。)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好像也没什么,一切太太平平。表演场上什么生人也没有,只有那团烟。马上,那些雄琴鸡就又投入了战斗,好戏接着演了下去。
只有树上的雌琴鸡看到:地面上有两具死尸,就是刚才那一老一小。难道它们俩都把对方打死了吗?不过表演还在继续,顾不上想这个问题了,雌琴鸡马上就把注意力又转回了正在进行的战斗中,它们关注的是今天哪只雄琴鸡能当上冠军。
当太阳升到森林上空时,表演终于落幕了,观众们也全飞走了。这时,从云杉搭成的小棚子里走出一个猎人。他拾起了躺在地上的老琴鸡和它年轻的对手。这会儿,两只琴鸡浑身是血——从头到脚都中了霰弹。
他穿过森林的时候,总是东张西望,生怕遇见什么人。原来,他今天做了两件亏心事:第一,他在法律所不允许的时间,开枪打死了琴鸡;第二,他打死了剧场的老台柱。
明天,森林空地上的表演估计不会再有了,因为主角死了。没有它,谁还来组织这种表演呢?
P17-20
激荡心灵的大自然之歌
《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一部献给世界上所有孩子和大人的美丽著作。在这部作品里,比安基采用报刊的形式,以春、夏、秋、冬12个月为顺序,用轻陕的笔调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发生在大森林里的奇妙故事。
在那个大森林里,所有的动植物都有着丰富的情感。它们每天都经历着各种喜怒哀乐、生存与毁灭、斗争与互助……看似简单的繁衍生息,实则静谧中暗藏着杀机,追逐中暗含着温情。你看:雄琴鸡为了赢得雌琴鸡的青睐,不惜血肉相搏,最后却让猎人渔翁得利;小白桦和小白杨并肩携手,将小云杉赶出它们的领地,可转过头来,它们又开始了你争我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鹡鸰爸爸和鹡鸰妈妈,连自己的肚子都没工夫填饱,却每天给养子小杜鹃找肥美的大青虫吃;狡猾的狐狸乞求与獾同住不成,就趁獾外出觅食,将獾的家弄得“乌七八糟”;灵巧的小蜘蛛利用自己的蛛丝,实现了飞行的梦想;无情的大水来袭,冲垮了小动物们在地下的家,一只可怜的小兔子被洪水逼上了大树;冬天下过雪后,林中大地就变成了一本美妙的冬书,上面全是小动物们的“笔迹”……
毫不夸张地说,许多关于大自然的奥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作者以超群的艺术才能,描画了多姿多彩的动植物生活,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观察、分析、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也让我们知道了许许多多飞禽走兽以及花草树木的名字,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以及充满感情的趣味故事。
如今的人们,长期蜗居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对大自然之美几近麻木,甚至逐渐忘记了真正的花草的颜色、水流的声音……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将这本书拿出来,重新整理,作为献给同学们的一份绿色礼物,希望能够还给他们一个真实、生动的大自然,让他们在感受到无穷欢乐的同时,丰富知识、开阔思维、激发灵感。
《森林报》既是一本权威的科普读物,又是一本精彩的文学著作。它可以使你足不出户便了解到森林中的点点滴滴,激发你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与憧憬。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维·比安基一起,进入这个充满无限奥秘的大自然中,开启一场绚丽多彩的自然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