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奇士风流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三休
出版社 崇文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武圣姜尚,千古名相管仲,文财神范蠡,战神吴起,千古名将乐毅,定远侯班超,武侯王猛,“龙图老子”范仲淹,心学泰斗王阳明,中兴名臣曾国藩,本书选取了这十位历史人物最为世人所称道的亮点进行了阐述,再现了他们的丰功伟绩,给读者展示了不同历史时代杰出人物的情感与意志。

内容推荐

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何止千万。然专而不全者众,全而皆精者少,能做到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人才又有多少?姜尚、管仲、范蠡、吴起、乐毅、班超、王猛、范仲淹、王阳明、曾国藩等人学富五车,治国安邦,出将入相,可谓真正内外兼修之人。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待机成就伟业——武圣姜尚

穷困半生

垂钓求遇

终遇文王

助王灭商

封国于齐

第二章 小忍而树大业——千古名相管仲

经商从军

事公子纠

事齐桓公

成就霸业

遗留余患

第三章 适时功成身退——文财神范蠡

少年范蠡

相遇文种

范文入越

崭露头角

入吴为奴

重振越国

浣溪寻美

挫败吴国

辞官经商

第四章 出将人相在三国——战神吴起

杀人避祸

被逐师门

大败齐军

为兵吸脓

遭诬免职

变法身死

第五章 武德并重——千古名将乐毅

避乱魏国

委身于燕

联众攻齐

伐齐战捷

善始善终

第六章 西域万王之王——定远侯班超

壮志未酬

初试锋芒

勇挑重任

平定西域

“定远侯”辞世

第七章 关中良相——武侯王猛

素怀鸿志

扪虱论世

英才出山

执政兴邦

挥师定北

壮志未酬

第八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龙图老子”范仲淹

勤奋苦读

忠心保民

直言敢谏

“龙图老子”

“庆历新政”

名篇传世

第九章 思想启蒙之先驱——心学泰斗王阳明

少年志高

斥奸受贬

匡扶社稷

靖难安民

“心”人人心

第十章 大清第一人——中兴名臣曾国藩

励志读书

入仕为官

镇压太平军

主持洋务

断讼决狱

遗墨飘香

试读章节

垂钓求遇

无牵无挂的姜尚终日在东海之滨垂钓,他垂钓的方法极其独特:不用鱼饵,钓钩也是直的,不仅如此,他还让钓钩离水面三尺高。路人都嘲笑他傻,但他却毫不理会,他要钓的不是鱼,他是在借钓鱼等待时机。一日,他见众多百姓扶老携幼,身背行囊向西而行,不禁上前向一位老者打听道:“请问老人家,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呀?”老者回答:“纣王无道,整日与妃子妲己饮酒作乐,不顾我们老百姓的死活,我等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听说西岐西伯侯爱民有德,天下穷苦之人纷纷投奔于他,我们准备去西岐,离开这个人间地狱,去过太平安详的日子。”姜尚说:“何以见得西伯侯就是明君?”老者答道:“先生有所不知,这位西伯侯施仁政,与百姓同甘共苦,他治理有方,国内老有所养。西岐境内的农业生产很繁荣,西岐的老百姓丰衣足食,西岐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我等决定弃商投西。”

姜尚想起自己曾夜观天象,在商的西部有一股兆气,这股兆气应该就是百姓所说的西岐了,而自己所要求遇的王侯自然就是西伯侯了。姜尚立即收起钓竿,收拾好物件随逃亡的百姓一起奔西岐而去。

行至潼关时,姜尚发现行至此的百姓多达两千余人,都聚集关内不能出关,原来守城将士不放百姓出关,于是老幼男女号哭不已。姜尚见此情景,便挤到守城将士身边说道:“请守城官爷放百姓出关,百姓出关也是被逼无奈呀!现今纣王不仁,生灵涂炭,百姓不堪其酷,故投西岐以求平安呀!”

此时,一守城将士大喝一声,要拉姜尚与逃民人商请罪。姜尚平静地说:“官爷息怒,常言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现在纣王不顾百姓死活,搜括百姓钱财,建造享乐的宫室,百姓赋税沉重,饿死、冻死的不计其数,有的连妻儿也不能保护。现在百姓想离开这暴虐之地去寻求太平的生活,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呀!官爷想想看,纣王宠信妲己,荒淫无道,姜皇后无罪却被杀,太子被废,国舅被贬,纣王的所作所为有谁能忍受得了呢?”姜尚话音未落,另一守城将士哭道:“纣王昏庸,我的父亲就是被纣王所杀,现在我为什么还要替他守城呢?”说完便打开城门,逃亡百姓如洪水般向西涌去。

姜尚随着逃亡百姓终于到达了西岐,西岐守城将士因为有西伯侯的吩咐,对投奔而来的百姓不予阻拦,百姓纷纷向西岐城内涌人。姜尚在西岐城内随处都可以听到人们赞美他们部落首领西伯侯的声音,走在周境内姜尚顿感神清气爽。这里的人、事、物都透出一股正气,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舒心。姜尚想去见西伯侯,可他又转念一想,如果西伯侯能真正地识才,那他一定找得到他姜尚的。于是,姜尚决定找一处安顿下来,等待着西伯侯的出现,不管等多久,他都决心等下去。

姜尚在西岐城内停留了几天,从西岐百姓口中知道了西伯侯的一些事。西伯侯原名姬昌,他是周部落首领季历的儿子。他的祖父是有名的古公宣父。周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在渭水一带活动,在那里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但是后来这个部落屡遭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于是当时的部落首领古公宜父就带着全部落的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在这里,古公宣父重视农业生产,周部落日益强大起来。

姬昌从先祖手中接过统领周部落的责任时,周部落已是实力雄厚的强大部落了,但是姬昌并没有沉缅于享乐,他有雄心壮志,想让他的部落富裕起来,他希望部落的人民都过得幸福安康。他禁止喝酒,不准周部落的贵族打猎,不准随意糟踏庄稼。可能是先祖比较重视农业,姬昌也十分重视农业。他鼓励人民多种粮食,多养牲畜。他待人宽厚,尊老爱幼,百姓都很拥戴他。不堪忍受商朝残暴压榨的人民纷纷逃到周,投奔姬昌,他都热情真诚地接纳他们。姬昌还求贤若渴,经常到处寻访有才干的人和他一起治理周。商的暴政尤其令他担忧,他常常希望纣王能够醒悟,做一个勤政爱民的明君。  姬昌本是一心忠于商朝,但纣王昏庸残暴,生灵涂炭,民心尽失,于是他决定讨伐商朝,解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是他身边却缺少一个既有军事才能又懂治国方略的人才,他经常带人四处寻访这样一位能助他成就大业的贤人。

姜尚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心情豁然开朗,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就要来了。姜尚在西岐遍游了其山川大河,他想找一僻静处垂钓以等待西伯侯的知遇,但是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一个理想之所。这天,他见一名樵夫就上前打听道:“请问樵者,我是远方之民,以钓鱼为生,听说西伯侯仁政,所以就来投奔,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哪里可以垂钓?”樵夫见一须发全白的老者来投奔西伯侯,忙有礼地答道:“老者此番投奔真是选对了,我们西伯侯待人仁德,百姓安居乐业,老者尽可放心住在西岐,要说垂钓之处,最好之地莫过于离此西南九十里,名叫硒溪的地方。溪的源头从渭水而来。溪清冽明亮,竹木丛生,而且还有石屋,既清凉又幽静。”姜尚大喜,忙致谢。

姜尚寻得樵夫所指之处,果然泉清林静,真是神仙都住得的地方呀!姜尚不禁自语道:“如果不是樵夫指引,哪里可以找到如此好的地方呀!”此地石壁深高,竹木丛生,山林秀美。姜尚就终日蹲在溪中一块大石头上垂钓,石屋是他的栖身之所。姜尚依然保持着在东海之滨钓鱼的习惯:没有鱼饵,钓钩是直的且离水面三尺来高。他在等待着西伯侯的到来,他相信他的才能不会因为地势的偏僻而淹没。

常常有上山打柴的樵夫看到姜尚奇怪的钓法,都会说:“老头,你这样一百年也钓不到鱼的呀!”而姜尚根本就不去理会,他继续高高地举起钓钩,嘴里还自言自语道:“愿者上钩!”

一天,姜尚正在溪边垂钓,溪边小路上来了一辆马车,马车后面跟着几个哭哭啼啼的人。姜尚有些奇怪,他询问车后一名年纪稍长者,原来车中躺着的是一大户人家的公子,公子出门拜师求学,结果得了病,郎中诊治说公子得的是不治之症,立即通知公子家人,公子家中仆人匆忙赶往公子求学处用车接回公子。姜尚听完,看了看躺在马车里的人,他捋了一下胡须,对随行之人说道:“公子不会死,诸位不必伤心,三日内公子必痊愈。请诸位稍等片刻。”公子仆人不解地看着姜尚,只见他走人山中,不一会儿,手拿一把草药,对着随行之人说道:“回家温火熬煮此草,一日给公子服三次。”说完他又走到石头上,蹲下去继续垂钓。公子仆人虽说不大相信此话,但是死马当做活马医,看看运气吧!仆人接过草药继续前行。

几天后,姜尚正在钓鱼,一阵喧闹之声传来,一班人马直奔他而来。其中一英俊青年见到姜尚叩头就拜。原来这个青年就是几天前被郎中断言得了不治之症的那位公子,因为吃了姜尚一剂草药起死回生,他今天特意来感谢姜尚的救命之恩。青年还恳请姜尚与他一同进城,因为其父乃西岐重臣,其父叮嘱儿子请姜尚入城,一同辅佐西伯侯。姜尚婉言谢绝,他认为自己辅佐西伯侯的时机还未到。

时光飞逝,姜尚花白的须发已经雪白,他已是八十的老者了。他在溪边垂钓已很久了,在他两膝盘踞的石头上,已显然可见两个浅浅的小坑,但是姜尚却依然饶有兴致地在溪边垂钓。

某日,他又在溪边垂钓,这时来了两个武将打扮的人,两人手中都牵着马,正值中午,两人牵马在溪边饮水。姜尚抬头望了两人一眼,然后缓缓地说道:“面黑者有疾在身,如果不及时医治,七日内必死。”牵马饮水的二人听完后哈哈大笑,如此山野中的老者之语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疯话。但是五天之后一名武将骑马来到溪边对着姜尚倒身便拜:“长者所言极是,我的兄弟自那日来过之后,第五日便发病身亡了。悔不该不听长者之言。我其实是西伯侯的一员大将,请长者一同前往西伯侯处助我侯爷兴周。”姜尚坐在溪边石头上岿然不动,他拒绝了这名武将的邀请,他希望的是西伯侯亲自到来。姜尚虽然仍没有离开此地,但关于他的事迹却一传十、十传百,城中百姓皆知西歧有一位神奇的钓叟。

P6-9

序言

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何止千万。然专而不全者众,全而皆精者少,能做到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人才又有多少?姜尚、管仲、范蠡、吴起、乐毅、班超、王猛、范仲淹、王阳明、曾国藩等人学富五车,治国安邦,出将人相,可谓真正内外兼修之人。笔者有感于这些历史人物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故而为此十人作传,企盼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有更多内外兼修、安邦定国之才。

冠以姜尚“武圣”并不为过,他乃兵家始祖,助武王伐纣,创建周朝,改变了中原混乱的局面,同时他也是齐国的始祖,相传著有不朽兵书《三略》《六韬》,是中国历史上被神化了的一代奇人。“千古名相”管仲是后世无数有志之士仿效学习的对象,管仲内修身养性,学富五车,外则有治世之奇才,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不可抹灭的杰出人物。“文财神”范蠡为越王勾践制订严密的复国计划,助勾践复兴越国,他最令世人佩服的是在功成名就之后能急流勇退,不留恋名利场,同时他也树立了一代财神的形象,成为后世商人争相效仿的人物。后世人把“战神”吴起与孙武连称“孙吴”,他所著的兵书更与兵家经典《孙子兵法》相提并论,吴起是战国时代的常胜将军,他驰骋战场所向披靡,是后世无数英雄豪杰心目中的楷模。“千古名将”乐毅能在短期助燕国夺取强齐七十余座城池,创下了兵家神话,他所言“始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也是功成身退的明智选择。既保全了自己,同时也证明了自己。“万王之王”班超出入西域,为东汉西北边境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坚定意志,他的统帅才能都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印痕。在西晋王朝寿终正寝,南方东晋政权立足未稳之时,出现了王猛的身影,当时传唱着“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的民谣,“武侯”王猛改变了一段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他人生中的辉煌。“龙图老子”范仲淹立志以姜尚、管仲等人为楷模,他的人生奋斗目标逐渐向这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靠拢,而他自己也成为了北宋一代英杰,他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世能臣志士树立了一座永远的道德丰碑。“心学泰斗”王阳明作为一介书生,却有能力在短期内平定一场叛乱,更为后世所推崇的是,他为后人提供了一所可供栖息的精神家园,他提出的“良知说”肯定了个人欲望,尤其是“个性解放”的思想,更是在封建时代投下了一颗惊雷。“大清第一人”曾国藩是清代历史上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他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军,推广洋务运动,虽然他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但他却实实在在地为社会的变革作着贡献。

本书选取了这十位历史人物最为世人所称道的亮点进行了阐述,再现了他们的丰功伟绩,给读者展示了不同历史时代杰出人物的情感与意志。

三休

2010年4月

于汉江之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