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编者推出了这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共和国故事》。
本书是丛书的分册《紧急呼吁(全国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热潮)》,本书主要讲述全国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热潮的故事。本书由张学亮编写。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编者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这套《共和国故事》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本书是丛书的分册《紧急呼吁(全国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热潮)》,本书主要讲述全国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热潮的故事。
《紧急呼吁(全国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热潮)》由张学亮编写。
2000年12月,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与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联合举办了“全民读书月——少年儿童读经典系列讲座”。
2001年2月14日,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华慈善总会等各界力量启动了“经典诵读工程”,这是一项由海内外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公益文化教育活动。
2001年三八妇女节时,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海淀区政府和海淀区妇联,共同发起了“建立学习化家庭”的活动,使经典诵读走进了家庭,走进了社区。
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与“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主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孔子学会”、“国家图书馆”等单位协办了“庆六一走向经典时代”联欢活动。
在这次联欢活动上,来自各地的幼儿园、小学的小朋友表演了精彩的诵读节目。一些专家、学者、著名演员也纷纷登台吟诵古诗词,会场上下互动气氛热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来自海峡对岸的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王财贵博士来大陆,在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进行了关于经典诵读的巡回演讲,其演讲光盘发行量达上百万套,引起了强烈的社会效应。
台湾唐诗新唱推创人柳松柏先生,应邀来大陆进行示范教学,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了专题讲座。
2002年4月6日,在北京孔庙内,全市首家“国学启蒙馆”开馆。
为共同推进在海内外华人文化领域中广泛开展的经典诵读工程,经文化部办公厅批准,由华夏纽带工程组委会、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山东省济宁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古今中外文化经典诵读推广活动组委会”,共同举办了“200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首届古今中外文化经典朗诵会暨首届华人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友谊赛”。
为进一步推广经典诵读,在2003年8月,北京丰台六小和北大、清华社团合作,举办了经典诵读师资培训营。各地学校、幼儿园领导、教师及推广者云集一堂,对经典教育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2004年10月,海内外经典教育师资培训营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通过一系列读经活动,孩子们从小就能懂得许多做人的基本道理,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
北京国家图书馆音乐厅举行为期三天的儿童经典教育咨询服务、读经家庭交流、儿童经典诵读教材展销等活动,吸引了许多北京家长前来咨询。
那天正好是双休日,一楼大厅咨询台前,围满了来自北京各大区的家长,他们大多是一家三口全家出动,也有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前来为小孙子、小孙女选购儿童经典诵读教材的。
天真烂漫的孩子一谈到读经,黑色的明眸闪闪发亮。一个10岁小女孩说:“以前在家做完作业,不是吹黑管,就是傻待着。现在,《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弟子规》、《论语》、《大学》、《老子》等都会背。”
当问到小朋友说:“读经后你们有什么变化?”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读经使人变得聪明。”
“读经明白做人的道理。”
“读经能了解很多知识。”
“家长做得不对的地方我能指出来。”
北京海淀区花园村二小一个9岁小女孩从2003年12月开始,每天坚持读半个小时《论语》,5个月就能完全背诵下来。
一位家长说,她的儿子读小学二年级,才上了两个多月的读经班,每当出外旅游,孩子发现旅游景点经典诗句招牌,一边跑上前去抚摩,一边大声吟诵起来,引来赞叹声一片。张女士表示,一定要让儿子坚持读经,造就儿子快乐的人生。
家长们对儿童读经都表示认同。有的说,经典文章本身蕴涵的哲理,也会让孩子的心胸变开阔。孩子读经后,变得很讲礼貌,孝敬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逐渐学会运用《三字经》的话语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甚至纠正父母行为中不当的地方。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把孩子从电脑游戏中的有害环境中争过来,培养孩子的爱心、孝心和责任心。
吉林省某公司北京市场部经理关女士说,学习经典是一种难得的陶冶,读经书,才知道古大德的快乐,他们淡泊名利生死,重在修心养德。在她感召下,她的同行每天读完一部经再上岗。
几年来,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西部,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大陆到港澳台,从国内到海外,从幼儿园到大学,从胎教到中老年教育,从正规课程到业余学习,从政府机关到企事业单位、家庭及非盈利性组织,关注经典、诵读经典、体验经典、践行经典的直接间接受众已达上千万人之多。
在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数百个城市的数百万儿童参与了经典诵读活动,台湾、香港也有上百万的儿童在诵读经典。国内的很多大学、教科所及研究机构都纷纷介入了经典诵读活动的推广工作。P7-10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