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暗示教育就是没有命令和强制,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心理暗示,避免了受教育者理性和感性的矛盾,育人于无形,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孩子从幼儿到少年这个阶段,父母应多运用积极的暗示性语言来替换要求或指责,避免正面地、带有批评性地命令和呵斥孩子,运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最大程度的发挥才能。
《培养优秀女孩最需要的50个心理暗示》由张振华编著,旨在倡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积极的、暗示性的语言来替换要求或指责,避免正面的、带有批评性的命令和呵斥孩子。
孩子从幼儿到少年这个期间,积极的暗示就像点燃他们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无目的的漫游变成有理想的追求。孩子们从这些暗示中,隐约可以看见未来的曙光,各种阻碍他们心智发展的不快乐的阴影就会消除。
《培养优秀女孩最需要的50个心理暗示》由张振华编著,旨在倡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积极的、暗示性的语言来替换要求或指责,避免正面的、带有批评性的命令和呵斥孩子。
第一章 适时鼓励激发女孩的自信心
1.做得不错,如果再注意—下肯定会更好
2.你有你自己的优势
3.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
4.如果你有梦想就坚持到底,爸爸支持你
5.妈妈为有这样志向的女儿而感到骄傲
6.只有追求进步的孩子将来才会有出息
7.多亏了你细心,否则妈妈都忘记这件事了
8.总有人夸你干净整洁,看来你的穿着比较成功
9.没有人是完美的,只要尽力去做失败也不怕
10.妈妈觉得你非常勇敢
第二章 言传身教培养高情商的女孩
11.坦诚待人是一个好孩子的基本品格
12.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13.坚强的人才能战胜挫折和困难
14.谢谢你对妈妈的信任,让我了解了你的心思
15.日记是每个人的隐私,即使妈妈也不应随便翻看
16.洁身自爱的女孩才能得到别人的欣赏
17.生命都是父母给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角色
18.假想—下,换做你是她,你该怎么想呢?
19.对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说“不”
20.一直和欢欢这么友好,爸爸妈妈很为你高兴
第三章 合理引导让女孩养成生活好习惯
21.要想身体好,得不挑食才行
22.勤洗手,肚子就不会疼了!
23.我们既然约定好了时间,就要遵守
24.只有勤劳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25.坚持—下,把这件事做好了,再去做另外一件
26.妈妈不喜欢爱撒谎的匹诺曹,你呢?
27.看那个爱说脏话的孩子,没人会喜欢她的
28.你做得非常好
29.你是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宝贝……
30.孩子,要多参加体育锻炼
第四章 抓住重点培养女孩出众的学习能力
31.只要努力,爸爸相信你能考出好成绩
32.今天你当老师,妈妈当学生,给我讲讲你上课的内容吧
33.喜欢问问题的孩子才是聪明的
34.人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才会有出色的能力
35.多做几次,自己来研究—下
36.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真让妈妈羡慕
37.让爸爸协助你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吧
38.妈妈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9.分数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不断取得进步
40.复习对于学习和巩固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第五章 精心打造让女孩成为气质超凡的小公主
41.举止优雅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42.婷婷每次见了我都问声“阿姨好”,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43.电视里这个温柔如水的小姑娘真讨人喜欢
44.学校联欢会上,看到你落落大方的样子,妈妈很骄傲呢
45.心灵美要比外表美重要许多
46.我的女儿都快变成小小外交官了,真是了不起
47.你的舞蹈跳得棒极了,老师都夸你了
48.绘画是创造美的艺术,只要你喜欢,妈妈肯定大力支持
49.音乐被称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妈妈希望你能领会它
50.多读书的女孩会由内而外散发一种气质美
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性情中最强烈的,是渴望受人认同。”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是女孩,如果本身就没有将事情做到心中期待的那么完美,她们就会表现得很不自信,而这时如果家长再来点疾风骤雨似的嘲笑或者斥责,就会很容易打击女儿的自尊心,那么你的女儿或许从此就会将自己埋入深深的自卑漩涡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容易心灰意冷。更有甚者直接对“间接凶手”(让她受到嘲笑的事物本身,比如数学学科)深恶痛绝,从此放弃对它的学习。
因为你的一句话,就给孩子造成了无可挽回的错误,这不是教育最大的漏洞吗?
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里讲到的故事,相信家长从她的故事里或许会更真切地体会出一个女孩脆弱而又敏感的内心世界。
那是发生在小豆豆上小学三年级时候的事情。
小豆豆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她做了一道算术题,然后就将答案拿给老师看,但是那个老师盯着本子看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反应,小豆豆耐心地等着,终于那位老师抬起头来,然后对着小豆豆说:“你是个低能,这样子就叫做低能。”
这算是最后的评价吗?小豆豆是个善良的孩子,她觉得老师的话可能是正确的吧!但是她又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孩子。小豆豆又重新思考了一下那道题:一个大齿轮有20个齿,一个小齿轮有5个齿,小齿轮围绕大齿轮转。小齿轮要转多少圈才能绕大齿轮一周呢?因为想了好久还是没有头绪,小豆豆感到很无奈。
老师走过来将20和5的关系解释了一下,然后又给她重新出了一道题,现在的题目就换成了有5个小齿的齿轮绕着有25个齿的大齿轮转,问要转多少圈小齿轮才可绕大齿轮一周。
小豆豆回到座位上依然没有什么突如其来的灵感闪过,于是她就在本子上写下了“9”,此时老师正好转到这边来,看到那个刺眼的“9”,老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在小豆豆看来,这就跟说你低能是一个性质的,只不过这种手法还比较含蓄一些。
从那以后,小豆豆的数学成绩就越来越差,每次当她试图鼓足勇气好好想一想、算一算的时候,她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老师嘲笑她是“低能”的情景,“反正我是个低能”,在这样自暴自弃的思想下,小豆豆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瞬间便没了激情。数学成绩自然就很糟糕。
对于这种事情,小豆豆从来都不会跟家里人提起,因为一旦跟爸爸妈妈说了,势必会让他们非常伤心,说不定还会失望。
据小豆豆回忆,自从被那样叫做“低能”以后,她就非常的讨厌算术和数字了,以至于上到女校的时候,她对数字还是一如既往的深恶痛绝,并且这种厌恶的情绪有增无减。
无疑,小豆豆难以从这种“错误暗示”里走出来,正是由于来自老师的打击。
P2-3
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道新菜上来,初品还没有什么特殊滋味,待主人细细介绍之后,似乎才能体会到菜的新奇和特殊来。”或者,有一天同事突然说:“你怎么这么瘦弱,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话你起初还不太注意,但是,不知不觉地,你真的会觉得头重脚轻,浑身隐隐作痛,似乎自己真的病了似的。
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长期以来,一说到暗示,人们总习惯于把它归入到催眠术或者心理治疗之类的范畴。但实际上,“暗示”这种方法,是一种与爱和本能密切联系的早期教育的一部分。遗憾的是,它还没有被更多的教育研究者和广大父母们所认识和接受。因此,作为儿童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我们希望开此先河,让广大父母在培养子女方面得偿所愿。
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认为,正面的暗示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可以使教育事半功倍。多湖辉曾经用他小时候的经历来说明暗示的重要作用。
小时候的多湖辉是一个爱恶作剧、喜欢调皮捣蛋、不爱读书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不理想。妈妈却没有责骂他,相反,她总是对他说:“现在你不喜欢念书,总有一天,你一定会喜欢念书的!”“妈妈看得出,将来的你肯定会有一番作为!”
这些话妈妈经常挂在嘴边,这让多湖辉对自己的潜能深信不疑。他说:“如果,这些话只是偶尔一两次说说罢了,那么。小时候的我一定不会相信,因为此话与实际情形相差太远。然而,这些话一直挂在母亲的嘴边,所以,后来我常想:‘也许,我将如母亲所料,日后会有一番作为。’也就是这种想法,使得我遇到困难、面临危险时,能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同正面暗示一样,负面暗示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遗憾的是,许多父母经常在生活中给孩子一些负面的暗示,从而使孩子长期处于沮丧的境地,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恶化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本书旨在倡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积极的、暗示性的语言来替换要求或指责,避免正面的、带有批评性的命令和呵斥孩子。
孩子从幼儿到少年这个期间,积极的暗示就像点燃他们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无目的的漫游变成有理想的追求。孩子们从这些暗示中,隐约可以看见未来的曙光,各种阻碍他们心智发展的不快乐的阴影就会消除。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暗示教育就是这样的教育方法,它没有命令和强制,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心理暗示,避免了受教育者理性和感性的矛盾,意识和无意识的失调,使二者和谐统一起来,育人于无形之中,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