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叙述了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主人公接受了邀请并参加捕捉行动,在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惊动一时的独角鲸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于是在这艘潜水艇里经历了种种奇遇。
一艘潜水艇,一个神秘的船长,一个学富五车的科学家,在各种探险历程中,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主人公纵横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故事,展现出一幅幅惊险刺激画面,描述了他们周游各大洋的冒险经历。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画面多姿多彩,气象万千,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来既使人赏心悦目,也令人惊心动魄,永生难忘。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传世之作,畅销不衰的永恒经典!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巅峰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将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和勇敢。作品情节设置古怪离奇,时而险象环生,时而平静美丽,时而波澜壮阔,时而充满诗情画意。作者用生动的文笔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让世界各地的读者为之惊叹,为之流连。
对于生活在1866年的人们来说,一定都记得那件发生在海上的,离奇得难以解释的怪事。当时,各种各样的传闻在沿海居民中间蔓延着,我们没有必要去一一考证,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整件事情受到了欧美进出口商人、船主和各国海军官员的关注。
事情源于一只巨大的海怪,它酷似鲸鱼,但又不同于鲸鱼,体积比鲸鱼大很多,行动比鲸鱼又快得多。一些航海日志是这样记录这只海怪的:这个庞然大物很长,形状跟纺锤相似,有时会发出磷光。即使是居维叶①、拉塞佩德②、杜莫雷尔③、卡特勒法’热④这样的生物学家,也说不出这是一种什么生物。正是这个无法确定种类的怪物,在充满好奇心的人们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最先发现这个怪物的,是加尔各答市布纳希汽船公司的“加瓦纳·喜金孙”号。1866年7月20日,巴克船长驾驶着“加瓦纳·喜金孙”号行驶在澳大利亚海岸东五英里的海域,突然,他发现了一座“暗礁”,就在他要测定“暗礁”的位置时,竟然发现这座暗礁喷出了15米高的水柱。
事情过去了三天,西印度一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哥郎”号在太平洋上遇到了同样的事情。也就是说,海怪从澳大利亚海岸游到了太平洋海岸只用了三天。
1866年8月4日,国营轮船公司的“海尔维地亚”号和皇家邮船公司的“山农”号,在距离上面说的海域两千里的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大西洋海面上相遇了,他们同样看到了那个大怪物。如果以两条船为参照物,那只怪物比二者的总长还要长,足足有106米。要知道,那些经常出没在阿留申群岛的大个鲸鱼也不过五六十米。
关于海怪的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连“贝雷尔”号、茵曼轮船公司的“约迪纳”号、法国二级军舰“诺曼底”号、“克利德爵士”号也声称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关于海怪的传说越来越离谱,一些浮躁国家的居民以此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唯一不同的是英国、美国和德国,它们是以科学的精神来对待此事。
信息的传播速度超乎了人的想象,在很短的时间内,连普通人家都知道了海怪的事情。咖啡馆里、舞台上、报刊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海怪的奇闻。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描述得更为离谱,他们认定海怪的触须可以缠住一只载重五百吨的船,并把它拖到海底下去。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加可信,他们甚至搬出了亚里士多德、普林尼。更有的人用庞特匹丹的挪威童话、保罗·艾吉德的记述,以及哈林顿的报告来佐证自己是正确的。哈林顿说自己在1857年的时候在“伽斯提罗”号上看见过一种只在“立宪”号到过的海域才能看见的巨蛇。
这样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一批相信者和怀疑者,他们在学术团体和科学报刊上无休止地争论着。亢奋的人们热衷于海怪的问题,这种氛围甚至席卷了文坛,一些新闻记者和文人也加入论战。当然,这种争执不仅仅局限于笔战,一些态度傲慢的家伙甚至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哪怕只是留了两三滴血。
争论持续了6个月,始终分不出胜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这场论战中,巴西地理学院、柏林皇家科学院、不列颠学术联合会或华盛顿斯密孙学院发表的权威论文,被当时流行的小报批评得一无是处,乃至《印度群岛报》、摩亚诺神父的《宇宙》杂志、皮德曼的《消息报》刊登的内容和法国及其他各国大报刊的科学新闻都不能幸免。林奈①的“大自然不制造蠢东西”的言论被引用的频率非常高,这些“有才”的作家故意曲解他的意思,作为自己言论的佐证。他们假惺惺地恳求大家信奉大自然,不要去相信大怪鱼、大海蛇、“莫比·狄克”等等人们疯狂臆造出来的怪物的存在。
终于,结束论战的人物出现了,一个以尖刻的讽刺著称的颇受大家欢迎的编辑先生发表了一篇包括唯物主义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的文章,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消灭了那个怪物。他成了另外一个希波吕忒②,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消灭了那个怪物。人们美其名日——机智战胜了科学。
就这样,所有的传言都淹没在1867年的年初,人们都相信,传言不会复活了。但人们的结论似乎下得太早了,一系列新的事件再次出现。一个会移动的,行踪诡异的小岛、岩石或者说是暗礁取代了怪物,成为人们热议的新话题。这与那些科学问题不同,这是实实在在会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因此,事情开始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1867年8月5日,在一个任何地图都没有标注的地方突然冒出了一座岩石,而蒙特利奥航海公司的“摩拉维安”号恰好撞上了它。当时,“摩拉维安”号刚好在夜间驶到北纬27度30分、西经72度15分,在风力的助航和400匹马力发动机的推动下,船的平均速度达到了每小时13海里。幸好船身的质地比较坚固,才使船上236名加拿大乘客幸免于难。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