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新加坡华人,为新加坡首任总理、曾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为新加坡的独立及崛起做出杰出贡献,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现今世界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曾力挽狂澜,年仅36岁时便领导新加坡走向独立。在随后40年的新加坡总理生涯中,他又大刀阔斧,主导新加坡的转型,让新加坡的经济取得了西方式的成功。
张永和所著的《李光耀传(珍藏版)(精)》全面记录了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波澜壮阔的一生,政治场上的斗争,经济浪潮的搏击,艰险经历中的强大意志,过人的胆识伟人的魄力,都将在字里行间中一一呈现。
张永和所著的《李光耀传(珍藏版)(精)》全面记录了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波澜壮阔的一生。政治场上的斗争,经济浪潮的搏击,艰险经历中的强大意志,过人的胆识,伟人的魄力,都将在字里行间一一呈现。阅读此书,犹如与李光耀先生当面详谈,不经意间直入这个伟大而传奇人物的内心世界。
1992年1月8日,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却又有不寻常的时刻。
繁华热闹、宽敞笔直的新加坡大街上,奔驰着一辆银色的小轿车。69岁的李光耀资政,身穿灰色西装,结着浅绿色的领带,依着车窗口,望着整洁的街道、来去匆匆的行人,脸上露出不易觉察的微笑。
这一带是新加坡新兴的娱乐、商业中心。沿街有银行、酒店、花店、书店、夜总会、快餐馆、歌剧院、电影院、咖啡店、服装店、照相馆、美容中心、医院……连肩接踵,显尽豪华。而挺拔翠绿的街边树木,给这座古老却又崭新的城市,增添了清丽的色彩,它抚触人们的心灵,唤醒人们的欲望,有如一个幸福的承诺,神秘却又不难捉摸。在这里,一切都那么明快、清朗,然而,一切又如梦、如烟、如雾,笼罩着默默的深情和淡淡的烟霭。
李光耀放眼望去,隔着新加坡河,是维多利亚纪念堂,那是新加坡的演出中心,国家级的大型乐队常在这里为人们奉献优美的节目。纪念堂上面耸立着一座大钟楼,悬挂着大时钟,它是新加坡的报时中心,全国的时间都以它为准。这里的一景一物,是那样的平常,人们也许对它们熟视无睹;但对于李光耀,这些都铭刻心间,使他激动无比,心理有着永远倾吐不完的故事……
不过,如今李光耀没有功夫回忆往昔,他正在执行公务,要去拜会来自伟大国度的使者。
小轿车飞驰着,迎面而来的是屹立在新加坡河上的莱佛士巨型雕像。这是历史的象征物,如今新加坡已不再是英国或其他国家的殖民地了,时代在大步向前飞跃。看来,莱佛士只好孤独地站立在河畔,向奔腾而去的洪流,追述他自呜得意的昔日生涯了。
望着莱佛士的雕像,李光耀默默地点头。不论历史如何评价莱佛士的功过是非,李光耀对这位伟大航海家的气质,从内心深处表示钦佩。
李光耀来不及思考历史,小轿车就开进了豪华的香格里拉饭店。温柔的阳光和四季如春的景色,装饰着这块迎接贵宾的宝地。这里处处洋溢着春的欢乐、花的清香。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把花作为春的象征、美的象征。在香格里拉饭店,里里外外都是花,各类花木遍布在花瓶、花架和花圃之中。李光耀每次来到这家饭店,总要先仔细地赏花,同花工们一道修剪、培土或插花。但现在,他一下轿车,就被一群官员簇拥着,穿过铺着红色地毯的长廊,走进宽敞的会客厅,简直抽不出空儿赏花。好在会客厅里,也栽着花木,流溢着沁人肺腑的花香。
李光耀身高1.76米,体重约78公斤。他走路时昂首阔步,每一落脚,肩膀总稍微向前倾斜。这似乎是客家人的特征,表明他的自信心和天生的进取性。
在绚烂的花丛中,86岁高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健步走来,李光耀迎了上去,紧握杨尚昆的手,高兴地说:“杨尚昆主席,很荣幸在新加坡拜会你!”
杨尚昆说:“多次同阁下见面,但是在新加坡相见还是第一次。故友重逢,分外高兴。”
李光耀乐呵呵地笑了,说:“早上起床,我站在阳台上,发现我栽种的胡姬花新开了8朵,香气袭人,满室生辉。我太太高兴地说,今日是好兆头,要拜会杨尚昆主席哪!”
杨尚昆也笑了,宽宽的金边眼镜下边,刀刻似的古铜色的皱纹,在微微地颤动着,显得那么健康,那么开朗。他望者会客厅里花架上的胡姬花,说:“新加坡在阁下领导下,建设得真美,我从飞机上就看到,这里是花园的城市,是花香的国家。”
杨尚昆笑着眯起眼睛,仿佛又回到昨天上午,飞行在8000公尺高的空中走廊上……
1992年1月7日上午,波音747专机从瑞雪初晴的北京启航,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把杨尚昆主席一行载到东南亚距赤道仅1度的新加坡。
当地时间下午3时零5分,专机缓缓降落在樟宜机场,受到新加坡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杨尚昆笑容满面走下飞机时,新加坡副总理、政府陪同团团长王鼎昌和外交部部长黄根成早已迎候在舷梯旁,一名新加坡少女向杨尚昆敬献鲜花。
杨尚昆在机场发表了热情的讲话,对这次前来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表示非常高兴。他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新加坡政府和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杨尚昆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和新加坡是友好邻邦,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尤其是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揭开了中新关系新的一页。建交以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卓有成效,并在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他强调说,这次访问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进友谊,加深了解,巩固和发展两国之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杨尚昆在讲话中热情祝愿新加坡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就。
李光耀知道,杨尚昆此行,是中新关系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两国自1990年10月建交以来,中国政府为进一步推动双方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所采取的重大外交行动。
P2-4
客家是汉族重要民系,当年因战乱、饥荒,中原迁徙,相率南奔,筚路蓝缕,在闽粤赣边客家祖地繁衍聚居,向五湖四海发展。千百年来,客家英雄辈出,人才济济。长篇传记《李光耀传》记述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高瞻远瞩,功勋卓著,立国有成,富国有术,治国有方,带领新加坡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把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小岛,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令全球瞩目的独一无二的先进国家。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高度评价:“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广受国际社会尊敬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李光耀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李光耀先生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确定了中新关系发展方向,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开拓两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引自2015年3月23日新华社电讯)
李光耀先生祖籍地在广东省大埔县高陂镇唐溪村。村中风水宝地“中翰第”祖屋,是人闽始祖李火德公第25代裔孙李沐文于1884年建造的。李光耀先生在《李光耀回忆录》中深情地写道:“对我来说,我们的家族历史应从曾祖父李沐文开始。”
《李光耀传》热烈讴歌唐溪宗亲世代弘扬孝友传家精神,真实再现了李光耀先生运用东方智慧治理新加坡的丰功伟绩。他在系统地研究了儒家思想后,认为其核心就是八个字: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他提倡把这八字精神化为新加坡人的具体行动准则,并一一赋予新的涵义,以推动新加坡经济的持续腾飞。
李光耀先生说得好:“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年到1969年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份的人民,都受到儒家价值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新加坡人民有群体的凝聚力,能够以务实的态度,来看待治理国家和解决社会的问题。”(引自1994年9月16日《光明日报》)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新加坡的经验,号召我们“向新加坡学习”。《李光耀传》问世后,新加坡、吉隆坡、雅加达和北京、广州、福州以及大埔县多次召开研讨会,国际主流媒体佳评如潮。新加坡《联合早报》在发表多篇文稿讨论后,1994年7月3日发表香港作家协会著名评论家蔡冬雪总结性评论指出:“全面评价《李光耀传》不仅有利于文学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增进中新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同年11月《李光耀传》评为中国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这是对该书作者、我们的乡亲张永和最佳奖赏。近年来,深圳市泳润龙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福建人民出版社通力合作,拟精选《李光耀传》、《克林顿传》、《马哈蒂尔传》、《科拉松·阿基诺传》、《金泳三传》、《瓦希德传》、《罗芳伯传》、《胡文虎传》等八部长篇传记,经作者授权该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刚先生负责有关出版事宜。以上作品曾在海内外文坛产生重大影响,借此力量,有助于推进唐溪村文化事业乃至于旅游产业等的大力发展。
正当大家准备启动这一文化项目的时候,2015年3月23日凌晨,享年91岁的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令人万分悲痛。当天唐溪村宗亲联谊会受李奋森、李钦泰父子委托,带领宗亲在“中翰第”设立灵堂,沉重悼念李光耀先生。3月29日,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葬礼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的同时,来自闽粤赣边客家祖地和香港、广州、深圳等地的李氏宗亲和客家乡亲与各界人士上千人献上花圈,云集唐溪村“中翰第”,按照客家传统风俗举行悼念仪式,为李光耀先生再送一程。当地政府拟兴建李光耀纪念馆,使李光耀先生功绩百世流芳。
为了以实际行动纪念李光耀先生,宗亲们同心协力,以最大的热情、最快的速度参与再版《李光耀传》经典珍藏本的工作,力争使其成为纪念李光耀先生最具标杆性的作品,并公开发行海内外各界,使李光耀先生的精神得以广泛传扬,俾后人可从中领略李先生不朽的光芒。
趁此《李光耀传》修订再版的机会,我们特向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以及海内外李氏宗亲、客家乡亲和各界亲友们致以崇高敬意,亲切握手!共祝中新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坚持发展,万古常青!
李氏宗亲大埔联谊会
陇西文化大埔研究会
2015年谷雨于韩江河畔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李光耀传》修订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在上世纪末推出以来,又过去了近20年。我们跨进了新的世纪。当新一轮壮丽的红日从东宝山上升起,我在龙津河畔正认真整理李光耀乡贤出任新加坡资政后近30年的资料。2015年3月23日凌晨,李光耀乡贤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令人格外悲痛。我想起当年采写《李光耀传》时的思想感受,连夜挥笔追述我们尊敬的客家乡贤李光耀辉煌业绩:《以东方智慧成功治理新加坡——追记客家乡贤李光耀的历史功绩》,在海内外多家报刊及时刊出。我还直奔李光耀乡贤祖籍地广东省大埔县高陂镇唐溪村,参与闽粤边界客家乡亲悼念李光耀乡贤的活动,按照我们客家传统风俗,为功勋卓著的新加坡建国总理、我们的乡贤李光耀再送一程。在现场,我接受中新社、《梅州日报》等记者的专访,沉重悼念这位广受国际社会尊敬的战略家和政治家,纵情追思新加坡共和国缔造者李光耀先生的丰功伟绩。
令人感动的是深圳市泳润龙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刚以及李钦泰等乡亲同心协力,在福建人民出版社鼎力支持下,热情快速再版《李光耀传》经典珍藏本,公开发行海内外,让李光耀乡贤的精神广泛传扬,万世流芳。连日来,我们在福州忙于再版事宜。当《李光耀传》经典珍藏本即将付梓,我的心潮如同东海波涛在翻滚,特向海内外广大乡亲和读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礼!
张永和2015年夏至记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