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无名氏卷)(精)
分类
作者 陈思和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1

赤花花女体、一枝枝的,红罂粟花似的摇颤着升起来。手掌朝天,裸臂高举,圆圆搭成一座座印度大金狮子法轮,或者,模拟蝴蝶翅膀,在两侧轻轻飘扑,这种发自尾尻脊椎的动作,把胸膛那一对对白狮子勒逼得特别峰挺、款摆、荡漾。一个抬头、一个瞟眼、一个踢足,脸一侧、手一指、臀一扭,都表现出一种巫性的猥亵的沉思。它们是一片片微抖的小林檎叶,预描一簇簇深埋于地狱核心的色情大风暴。这是一些古埃及舞姿,在最深的山岳凝静中,肉体喷射最高的火焰疯狂。造化主觉得这还不够,于是,一阵旋风,这些埃及裸体四周,突然挂满普鲁士蓝的帆篷,一些大荷叶裙子,一片急促的现代爵士旋律、鳗鱼样滑人人心底。在更远的空间,燃烧起更野蛮的舞姿,澳洲土人的袋鼠舞、科罗薄利舞、安达曼人的男舞、新几尼亚人的化装鬼舞,非洲土人的草裙舞。在这些舞蹈中,非洲草裙舞是最恐怖的:舞者没有头,却疯狂的舞着,头的位置上,是一束束稻秸。不管这些舞姿是古典、现代、野蛮,不管它们是素雕地底恐龙的原始冷静,现代都会的癫痫狂,以及原人的兽趣,不管线条色彩是黑殊砂的黑,蛇莓子的红,或蓝高岭石的蓝,它们的野趣只有一个:灿烂出一派沙漠狂渴,创造一片荒淫的瀑流,重显古代酒池肉林的艳景。借这一簇簇巨大色情狂焰,它们绘画着最深的肉体地狱、最黑暗的戏剧。狂舞尽头处,从狰狞光影中,无声的幽灵,一个个,浑身黑烟水晶色彩,慢沉沉隐现着,把死的黝影投入舞者脸上、臂上、身上。但舞蹈者毫不知觉,依旧沉酣于淫乱的性线条丛。另一个尽头处,天轰地塌,一大峰血红火光淹没一切,酸性熔岩流正在汹射,爆裂火口扩大崩裂,火山灰火山砂砾豪喷着,由火山雄大烈焰中,大抹大抹西洋红、朱红、紫红,像一群群獠兽疯冲出来,要涌到跳舞者脸上、胸上、手上、腿上。但舞者仍在猛跳、狂舞,她们要舞死一个世纪!一座历史!不,一整个宇宙!

“你这幅画叫什么题目?”印蒂低沉的问。

“‘末日’!”画家蔺素子沉思的说,停了停,低低道:“又叫‘彭贝的毁灭!”’

微微颤栗的,印蒂对这幅一丈长五尺阔的壁画深沉的注视着,深深叹了口气,带着点悸怖道:

“这不是彭贝的毁灭,这是观画者的毁灭。你简直在毁灭看画的人!”略略喘息着,又重复一遍:“嗯,你简直在毁灭看画的人!这幅画太可怕了!你为什么画得这样可怕呢?”

画家皱起眉头,眼睛阴暗了。“在生命里面,哪里没有可怕的呢?假如这个宇宙有创造主,他本身便是最最可怕的!’’他像巫婆发诅咒似地,坚决的加重着。

旁边青年画家马尔提——蔺素子的学生,怕给谁听见似地,用一种被压抑的低沉声音,向画室来客解释:

“这幅画其实不叫‘末日’,也不叫‘彭贝的毁灭’,应该叫t我们的时代’!”

印蒂似乎被击了一拳,稍稍苦涩的,喃喃道:

“哦,‘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时代’!……”

蔺素子原先沉思的冷静,突然消失了,他几乎咆哮的低吼起来:

“是的,这是‘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时代’!”

他抖动狮鬃式的长头发,和贝多芬式的额,燧石样的尖锐眼睛开始熠耀。  “起先,我想画彭贝毁灭前的一秒,维苏威火浆就要冲出地腹了,人们如何度着崩溃前最后一秒;或者,画溶浆岩流爆发后那第一刹静穆:人们愕然静穆了,喝酒的人嘴部是欢乐的,眼睛却闪起毁灭;或者,半个身子还是平静的,另半身却被死亡渗透了。……可是,这一切是神秘的,琐碎的。我主要在画我们今天的时代:这个面临‘彭贝的最后’的中国,这个正在重复彭贝命运的世界。”停了停,稍稍恢复沉思:“也许,这幅画是夸张的;但今天整个世界都在夸张。比起各式舞台上那些卑劣的夸张,一幅画布上的夸张还算最起码的,也最干净的。”

听完这一阵摩西演词,有好一会,印蒂不开口,继续看画,仿佛打算发现什么。终于,他慢慢的,低沉的道:

“你这幅画够动人的,不过——”他考虑自己的用字遣词:“你稍稍忽略一点点。”微微顿了顿。“你的画题是彭贝?但画里的袋鼠舞是澳洲土人的,草裙舞是非洲土人的,爵士舞是现代的,这一切离真实似乎有点距离。”

青年画家马尔提替老师辩护:

“蔺先生的画是象征。他这幅画的原始画稿本不是这样。你看——”

青年人从书架上拿下一卷大幅画,摊开来,钉在壁上,比上面那一幅还大一半。印蒂睁眼注视,立刻捕捉住以下的画面——

莲花酒,一杯、两杯、三杯……高举半空,忽然间,魔术式的,杯与手凝止空中,如一些印度浮雕。在手臂槎丫尽头,是半个抽搐的肩,一扇暴凸着眼睛火球的脸,发羊角疯的脸。脸外的空白,一些大酒店的空间,喧胚着血的声音,血的渴望。血在饥饿。于是,那鲸鱼样的古罗马型公共浴场,浴水变成红的,千百副脸在昏眩,每幅脸是一个非洲森林深处的午夜。圆剧场内,台上音乐一下子崩裂了,演员们在台上僵枯了、石化了,如一些片麻岩。千百观众被“疯狂”撕扯。在希腊神庙的祭坛下,膜拜者沿地面打滚,嘴冒白沫。罗马风的市场上,千百人巫觋样颤栗举手吁天,人浪人潮疯冲出低矮的屋子,驰奔于工字形大街上,以及街与街的直角空间。不远处,大海睁着曼陀罗的毒眼,海空弥漫黑色硝烟。砂诺河沸腾着,嚣吼着。从那命定的毒山,熔岩黑浆熊熊骋流。维纳斯庙起火了,Thercules庙起火了,温泉爆炸了,Doric圆柱,Ionic圆柱,Corinthian圆柱,倒坍了。那些涂着红赭石色和黄赭石色的圆柱腰斩了。猛火由山腹里喷出来,开始原始咆哮了。Le Franc牌的玫瑰红、大红、深红、朱红、西洋红,发癫的舞蹈着,涂抹着,夹着一些柠檬黄、铬黄、土黄、桔黄。这些颜色简直是一座座喷泉,滔滔汩汩从地底喷冲着。……

“这幅画太写实了,主题表现得不够强,我舍弃了。”画家在一边解释:“我主要画:毁灭的溶浆已经奔腾爆发了,这个世界还在作最后的跳舞、最后的荒淫!人们已看见死亡,却不阻拦死亡,人们只在死亡阴影里作最后的沉醉。死亡淹到胸口了,人们的嘴还浸在酒杯里。死亡爬到鼻端了,人们的眼睛还贪婪的望着酒杯。死亡连头发都浸透了,人们的血还流向酒杯。世界在毁灭,中国在跳舞。只要你一出门,就会发现,这个东方巴黎城市,多少个‘谋杀’在跳舞,‘享乐’在跳舞,‘无耻’在跳舞,‘欺骗’在跳舞,‘荒淫’在跳舞。……”

印蒂阴暗而低沉的问道:

“你敢肯定,这个世界正站在毁灭边沿上么?”

P5-8

后记

无名氏(1917—2002),原名卜宝南,又名卜宁,卜乃夫。生于南京,因其父母老家在扬州,又称作扬州人。中学生时代因拒绝联考,只身跑到北平(北京)去北人旁听,并且在俄文专科学校学习俄文,开始对文学创作发生兴趣。抗战爆发后辗转重庆、西安等地,曾经在韩国临时政府和光复军中工作,1943年起连续创作畅销长篇小说《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等,风靡一时。抗战胜利后,他返回上海居住,不久迁居杭州,潜心写作,创作了二百六十多万字的《无名书稿》(后出版时称作《无名书》)。其中第3卷《金色的蛇夜》下册起,进入潜在写作时期,无名氏在1949年以后没有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蛰居在西子湖边埋头创作,完成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巨著。1982年赴香港探亲,转道赴台湾定居。晚年来往于海峡两岸。

《无名书》为系列长篇小说,共6卷。第1卷《野兽、野兽、野兽》,1946年12月上海时代出版社出版。第2卷《海艳》,1947年9月由上海真善美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第3卷《金色的蛇夜》的上册,于1949年7月经上海真善美出版公司出版。此后,作者潜心写作,1950年完成《金色的蛇夜》(续集),于1982年12月在香港新闻天地出版社初版。1957年完成第4卷《死的岩层》,1981年台湾远景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完成第五卷《开花在星云以外》,1983年1月香港新闻天地社出版。1960年完成第6卷《创世纪大菩提》,1983年台湾远景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写主人公印蒂从北伐战争前后到抗战胜利,经历了政治革命的狂热追求、爱情的灵肉交欢、欲望的罪恶与沉沦、因现实刺激而摇摆不定的宗教皈依、感应天地万物和日月星空,最终在创建人类新的文化精神过程中达至终极。作者自述此书“是一部心灵的革命史”。这六卷书后来在台湾和大陆都有过多次再版和重新出版。

本书收入《金色的蛇夜》上册,这是《无名书》中唯一以上海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他几部的主要场景为南京、杭州、重庆、西安等地),以强烈夸张的浪漫手法描写了一批因革命失败、恋爱失望而陷于颓废、情色、犯罪等欲望苦恼之中的知识分子,他们放弃一切理想,追逐财富美色、感官享受、放浪形骸、冒险刺激等等畸形的生活方式,以求摆脱精神深处的痛苦。上册写主人公印蒂流落上海追求魔女莎卡罗,直到三峡激流中终于获得对方的爱心,故事自成一个完整格局。下册故事只是延续了上册的内容,一直写到抗战爆发,印蒂等人立刻抛弃了醉生梦死的生活,奔赴战场。上下册共有五十多万字,结构上有些松懈。考虑到本丛书的篇幅限制,决定选收上册。根据1999年台湾九歌出版社的版本收入。

陈思和

2009年1月10日

目录

凡例

前言

金色的蛇夜(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序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内容推荐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

本卷为其中之一,收录了无名氏的代表作品《金色的蛇夜》上册,写主人公印蒂流落上海追求魔女莎卡罗,直到三峡激流中终于获得对方的爱心,故事自成一个完整格局。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金色的蛇夜》上册,这是《无名书》中唯一以上海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他几部的主要场景为南京、杭州、重庆、西安等地),以强烈夸张的浪漫手法描写了一批因革命失败、恋爱失望而陷于颓废、情色、犯罪等欲望苦恼之中的知识分子,他们放弃一切理想,追逐财富美色、感官享受、放浪形骸、冒险刺激等等畸形的生活方式,以求摆脱精神深处的痛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