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理想的人生(人生编号论)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付八军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做自己的主人,既要认识人生,还要积极入世。对此,许多励志书籍介绍了不胜枚举的技巧与点子。付八军编著的这本《理想的人生(人生编号论)》认为,只要抓住9个关键词,就可以成就理想的一生。这9个关键词,让我们先后步入成人之道、成功之道,最后通向幸福之道。人为幸福而活,但幸福不是简单的快乐,而是有意义的快乐。

本书不定位于畅销书,不是迎合市场而作,而是定位于经典书,顺乎作者心智而作。

内容推荐

只有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如果将人类比作是无穷的数字序列,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是这些数字编号当中的一个。当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就有一个无形的编号烙印在身上,具有随机性。但是,每个人有且只有一个编号,这些编号具有唯一性。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编号,却可以赋予编号更加丰富的内涵。从而,每个人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但也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

不同的理想人生,各有各的精彩。但是,无论什么样的精彩,都希望自己能够走向成功,拥有幸福生活。那么,被命运标上编号的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付八军编著的这本《理想的人生(人生编号论)》不仅通过经典的案例说明问题,而且力争把问题说透。是所有成年人的必修课,甚至可以作为大学生的人生修炼课。这是一本培育个体思考力的书,更是一本推动人性改良、社会改造之作。

目录

第一章 认识自己

 第一节 创造论与进化论

一、创造论是一种幻想

二、进化论是一种推测

 第二节 人是社会化动物

一、动物性是人的底色

二、社会性是人的配色

三、“双色论”的人性观

 第三节 个体是一个编号

一、你是随机性的编号

二、你是性的编号

三、“编号论”的人生观

第二章 为人之道

 第一节 诚信是做人之本

一、从经典案例体会诚信的含义

二、诚信是人的品质

三、诚信是社会和谐的一面镜子

四、诚信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节 体谅是心灵之桥

一、从经典案例体会体谅的含义

二、体谅是人在成人之道上的智慧

三、体谅是怎样炼成的

 第三节 谦和是处世之术

一、从经典案例体会圆通的含义

二、谦和属于体谅智慧的外显策略与必要补充

三、谦和是怎样炼成的

第三章 成才之道

 第一节 目标是人生灯塔

一、人生的全部意义在于追求意义

二、成功的要务在于确立目标

三、正确的人生目标在于个体实践

 第二节 勤奋是成功之母

一、目标的短路径在于勤奋

二、勤奋的好实践在于惜时

三、勤奋的苦乐感受在于习惯

四、习惯的养式要从现在做起

 第三节 效率是致胜法则

一、成败终体现在效率上

二、提高工作效率从学习起

三、学习方法富有个性色彩

第四章 幸福之道

 第一节 健康是快乐之源

一、健康在心理

二、财富属健康

三、医生是自己

 第二节 家庭是人生港湾

一、重视家庭是一种大智慧

二、组建家庭是一个大抉择

三、经营家庭是一门大学问

 第三节 平和是幸福阀门

一、平和的永恒价值

二、平和的三重境界

三、平和的三大修炼

后记

试读章节

勤奋既能让智力平常的人成为天才式的人物,也能让先天不足的人成为业绩辉煌的人物。古今中外,许多身残志坚的人士迎难而上,坚持不懈,最后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业绩。我们暂且不论因身体缺陷而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就的人士,例如青年楷模、作家张海迪女士以及患有脊髓灰质炎、一直坐在轮椅上却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总统的罗斯福先生,他们利用错位优势,凭助坚强意志,勤奋努力,创造奇迹。在此,我们可以看看那些迎着自身缺陷而在该领域取得成就的人士。这些人物,更能证明勤能补拙。

在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城邦,辩论与演说受到社会的极度重视。那个时候,有一位叫德摩斯梯尼的人,天生口吃,嗓音微弱,而且还有不时耸肩的不良习惯。这些缺陷对于成就一位演说家来说,无异于一只折损了翅膀的大雁要在高空中飞翔。在最初的政治演说中,由于发音不清,论证无力,多次被轰下讲坛。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他的目标与信念,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意志。为了丰富演说素材,他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抄写了8遍;为了自我观摩,他在家里安装了一面大镜子,想象着自己正面对万千观众,每天起早贪黑地对着镜子练习演说;为了改进发音技巧,他特意向那些被大众认可的著名演员请教发音方法,据传,他在朗读的时候,常常将小石子含在嘴里,一个人迎着大风和波涛讲话,这种习惯整整坚持了五十年;为了去掉说话不时气短的毛病,他常常选择在攀登陡峭的山路之际,持续不断地对着大地独自吟诗;为了改掉说话耸肩的坏习惯,他在左右肩上各悬挂一柄剑,或各悬挂一把秤砣;为了专心致志地练习演说,不受他人打扰,他把自己剃成阴阳头,以免轻易走出家门。苦心人天不负,几十年的刻苦努力,德摩斯梯尼终于成为雅典城邦最雄辩的演说家。

梨园,原是中国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对于一位跛子、哑巴与瞎子来说,要在梨园里崭露头角,无异于让一位双腿残疾的人与正常的人进行竞跑。用俗话来说,正所谓“哪壶不开提哪壶”。可是,清末时梨园中就有这样的“三怪”,他们都因勤学苦练成了才。一位是跛子孟鸿寿,幼年身患软骨病,身长腿短,头大脚小,走起路来很不稳便。于是,他暗下决心,勤学苦练,扬长避短,后来一举成为丑角大师。如果说孟鸿寿利用了错位优势的话,那么,另外两位则是迎难而上,用勤奋来延长自己的短板。哑巴王益芬,先天不会说话,平日看父母演戏,一一记在心,虽无人教授,但他每天起早贪黑练功,常年不懈。艺成后,一鸣惊人,成为戏院里有名的武花脸,被戏班子奉为导师。瞎子双阔亭,自小学戏,后来因疾失明。此时,他不但没有半途而废,反而更加勤学苦练,最终成为功深艺湛的名须生。据说,在台下走路时,他需要别人搀扶;一旦上台表演,却是寸步不乱,演技超群。

类似的人物,数不胜数。有些,已经为世人所熟知。例如,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家,耳朵竟然聋了;作为一位掌握五国语言、出版系列畅销著作、获得“总统自由勋章”、入选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的美国作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在她19个月的时候,因为一场高烧便失去了视力与听力。但是,还有更多的不为世人所熟知的人士,他们默默地以自己的勤奋努力与顽强意志,战胜自身这样或者那样的残疾,取得了一般人都难以逾越的成绩。

P107-109

序言

有一次,给大学生上课,我问他们课外看什么书。有人说,除了专业书,基本上不看其他书。有人说,现在网络资源这么发达,还看什么书啦!近日,我问那些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多年的本科同学,工作之余看些什么书。他们说,要不忙工作,要不忙应酬,要不忙娱乐,要不忙家务,哪有时间看书啦!就是那些在大学工作的学者们,除了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外,其他方面的书也很少涉猎。看来,在这些人当中,至少有三种类型:一是忙得没有时间看书;二是以其他信息资源代替书籍;三是仅仅关注自己的专业书籍。进一步归纳总结,实际上这些人都属于这种情况:除了工作需要的专业书,不再看有意义的其他方面的书。可以说,社会上五成以上的成年人,都属于这种情况。

那么,成年人应该看些什么书呢?在我看来,除了专业书籍外,我们应该看些关于人生、社会、自然、历史、人物、科技等方面的大众书籍。这些书,同样是我们时代的生命、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思想的宝库、造就灵魂的工具、当代真正的大学。正如科洛廖夫所言,人离开(这些)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尤其是人生大书,更是每个人走向社会的必修课,步入社会的通行证。

社会上这么多人不关注人生大书,是否意味着他们都已经成为关于自己的专家,能够成为自己的人生向导,不再需要这些人生大书了?应该说,不是他们不需要,而是需要这些知识的人太多。有些人,为了眼前利益或者个人私欲,不讲诚信,甚至偷抢拐骗,直接侵犯别人利益,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有些人,忙忙碌碌一辈子,就像一只拉磨的毛驴,转来转去,不知为了什么,走向何方;有些人,由于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引导,盲目选择宗教信仰甚至迷信活动,放弃基本的科学常识,酿出不少祸端;有些人,物质上富裕起来了,精神上却更加贫困了,他们在面对“你幸福了吗”的询问中,无言以对;就连一些被誉为“天之骄子”、“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们,进入大学之后好几年,都茫然不知所措,像一只只迷途的羔羊、断线的风筝,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他们的迷茫或者迷失,谁之过呢?是否社会为他们提供这些方面的有效知识太少了?走进书店,我发现出书的人越来越多,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关于人生修练与成功励志方面的书越来越多,真正系统、理性与精简阐释人生大书的书籍少之又少。为此,我计划用最少的文字、最通俗的语言、最经典的案例、最完整的内容来撰写一部人生大书。该书要能为那些忙得来不及关注自己人生修练且又需要人生向导的成年人提供人生钥匙,为那些在校接受专业教育而忽略或者缺失人生大课的大学生们提供人生指南。该书要能经得起时间锤炼、区域转移、大众评议以及百家争鸣,实现阅读价值与珍藏价值的统一。  观照书市上人生书籍的作者,很少有大学教授。教授教专业,更应该教人生。但是,为何教授们不太关注人生大书呢?这是因为,教授们都被专业化了,被论文与课题等所谓的学术成果套住了。就是这些学术成果,都要弄得云里雾里,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甚至神秘化。我在想,如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转换思维取向,把智慧用在如何更深更准地求真与更浅更美的表达上,打通研究者与社会大众的文字工具壁垒,那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定迎来新的春天,焕发新的生机。话说回来,教授们在撰写面向大众的人生大书时,其系统的科研训练与严谨的科学思维必定使得这样的大众读物具有诸如结构严密、语言凝练、概括性强、思想深刻、经得起推敲、前后一致等特点,区别于市场上一般的人生大书。我立志撰写这样的一本书,我的个性特点也使我不由自主地写成这样的书。

正因为是这样的一本书,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看看目录,觉得内容都很熟悉,于是翻一翻就放下了。该书的谋篇布局、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我的反复琢磨与推敲。例如,在许多人生大书中,浓黑重彩地讲述我们要自信、要反思、要学会微笑等,这些最基本的品质与技巧,在本书目录中找不到,但是,只要将本书提出的那些内容转化为个人素质,这些品质与技巧自然而然地就在你的身上体现了。我以这种态度写书,就是希望写出一部经得起考量的书,从而大家能够以这种态度看书,更以这种态度生活。这种生活,其实不是累,不算较真,而叫“精致”。

现在,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下,人一生追求什么?作为社会化的人,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展?在我看来,对于我们要追求的人生,如果要用1个关键词来概括,那么,这就是幸福;如果要用3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成人、成功与幸福;如果要用9个词来概括,即人一生当中的9个关键词,那就是“诚信、体谅、圆通”“目标、勤奋、效率”与“健康、家庭、平和”。这9个关键词,成就理想的一生。如果要用公式来表示,那么至少有这样四组:理想的人生一成人+成功+幸福;其中,成人:诚信+体谅+圆通;在成人的基础上,成功一目标+勤奋+效率;在成人与成功的基础上,幸福一健康+家庭+平和。同时,每个人都是社会大众中的一个,都有自己的编号,你是N号,他是N+1号,……这些编号,无穷无尽,你的人生,仅仅属于无数编号中的一个,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这些编号,具有唯一性,不会重复,你的人生,有属于你自己确定性的一个编号,别人无法替代。其中含义,仔细品味,你就会对人生豁然开朗。

是为序!

付八军

2014年2月15日

后记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一门课程其实就是一本专著。只不过,有些专著只针对极少数专业人员;有些专著则是针对社会大众。这本专著,就是由《大学生成长专题》这门课程演化而来的。而且,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大大扩大了这门课程(这本专著)的听众(读者),从大学生扩大到社会上所有人,其目的就是希望这本书成为成年人的人生读本。

在2013年由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理性——一位大学中层干部的教育随笔》一书中,有一篇题为“课堂教学是一门大学问一一针对《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的自我反思”的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由课程到著作、由大学生到社会大众的发展过程。同时,该文还提出,这本书最初取名为《139号人生——人生编号论》。至于其理由,正如我在前言中结尾部分所言,主要有两个含义:其一,人生的追求若要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幸福;若要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成人、成功、幸福;若要用九个字概括,则是成人、成功、幸福三个关键词各自演绎出来的3个关键词,3×3=9,从而构成了“一三九”的构架,亦可视为人生的“一三九”,读为“一三九号人生”;其二,每个人相当无穷数字序列中的一个编号,具有随机性,但又是唯一的,本书取名“139号人生”,只是表明我们随机性地选择了第139号作为分析对象。在这种意义下,本书还可以读为“一百三十九号人生”。言外之意,我们选择了编号为139的个体,作为代表。这个代表,或许是张三,也许是李四。但是,为何现在又将书名取为《理想的人生——人生编号论》?这是因为,能够理解并获得这九个关键词的人生,便是理想的人生;“139号人生”之含义,已经包含在“人生编号论”中;更重要的,这本书只是理想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后面还会有“理想的大学”、“理想的社会”……

一位成功者谈成功,错的也是对的;一位平庸者谈成功,对的也是错的。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从目前来看,我是普普通通的,称不上成功人士。然而,尽管这本书有多重使命、多个角色,例如,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世界上为什么有一个你?人性是什么?等等。但是,它还是容易被列入人生励志书籍,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成功、如何幸福。显然,对于一位还够不上成功的人士来说,这样的著作就难以被人信服。在这里,我最大的失败,或许就是以这种身份来谈成功。应该说,这是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与思想考量的人生大书,可读且耐读,任何人都值得一读,一百年都不会过时。但是,这本书一时难以畅销。如果要畅销,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成功。不过,我呈现这部励志书籍,或许不是从我取得成功的经验出发,而是从我不断跌倒、不断爬起的教训出发。在我看来,我们要从成功者那里听经验,也要从失败者那里听教训。用一种反向思维来思忖自己直接的失败教训,再用一种正向思维来获取众多间接的成功经验,或许这样的思想沉淀更有生命力,更有普适性。

无论是大众的经验,还是个人的教训,在此都是一得之见。因此,欢迎读者对我的观点提出批评意见,欢迎大家共同营造我们的象牙塔精神家园。

感谢每一位阅读此书的朋友,正是你们的阅读,才使得这些书有了生命,才让我有机会通过这些书向大家坦陈心扉。

感谢每一位关心我的亲人和朋友,是你们给我力量,给我支持,让我没有顾虑地追寻梦想。

感谢中国言实出版社的编辑,感谢人文在线的编辑,是你们的帮助与努力,才使得该书顺利问世,迅速走向大众。

最后,还得特别感谢那些创造小故事的众多朋友,没有你们的智慧与奉献,本书就不可能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其独创的体系、框架、观点就难以活跃起来,那些原创小故事的朋友们,对于稿酬的支付,均可与本书作者或者人文在线联系。

付八军

2014年11月2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4: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