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战争风云(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史)(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英)安德鲁·罗伯茨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英、美、法、芬兰、西班牙等国家的畅销书,安德鲁·罗伯茨著,李广才、崔喆、陈兰芳译的《战争风云(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史)(精)》荣获2010年英国军事图书奖。荷兰语、芬兰语、法语、德语、日语、波兰语、西班牙语等15种文字出版。精彩再现了二战的惊险与紧张局势,让人能够全面彻底地了解当时的真实战况。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战争,它持续了2174天,造成1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夺去了5000多万人的生命。其对后世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值得我们关注和省思。

在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著作中,安德鲁·罗伯茨的这本书无疑是其中经典巨著。本书的主线是轴心国集团决策的演进。为了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罗伯茨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战场,足迹遍及俄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以及远东的许多重要战场和军事要地。该书还使用了许多迄今尚未发表的文献,对双方主要人物的轶闻信手拈来,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关注他们的决策方式与过程。书中同样也写到无数可歌可泣的小人物,他们的经历构成了二战中英勇绝伦、不畏牺牲的宏伟画卷,但同时也体现了战争的恐怖与残酷。

是什么决定了二战的进程?轴心国集团为何输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假如轴心国集团采取一种不同的决策过程,并改变其重大战略,那么他们是否有望取胜?战后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希特勒的德军将领们所言是否有理,抑或他们此刻只是在毫无顾忌地把其前“元首”当做替罪羔羊?……安德鲁·罗伯茨著,李广才、崔喆、陈兰芳译的《战争风云(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史)(精)》对1939—1945年间席卷世界的这场大战进行了扣人心弦而一针见血的描述,并最终就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目录

第一章 入侵四国

 1939年9月—1940年4月

第二章 元首至尊

 1940年5—6月

第三章 最后的希望之岛

 1940年6月—1941年6月

第四章 争夺沿海

 1939年9月—1942年6月

第五章 破门而入

 1941年6—12月

第六章 东京台风

 1941年12月—1942年5月

第七章 人类永恒的耻辱

 1939—1945年

第八章 速战中途岛

 1942年6月—1944年10月

第九章 魔鬼花园的午夜

 1942年7月—1943年5月

第十章 保家卫国抵御外侮

 1942年1月—1943年2月

第十一章 海空波澜

 1939—1945年

第十二章 峰腰半岛之上

 1943年7月—1945年5月

第十三章 急转直下

 1943年3—8月

第十四章 残酷现实

 1939—1945年

第十五章 诺曼底征服

 1944年6—8月

第十六章 西线挺进

 1944年8月—1945年3月

第十七章 东线喋血

 1943年8月—1945年5月

第十八章 帝国落日

 1944年10月—1945年9月

结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集团失败原因剖析

试读章节

于是,波兰武装力量总司令爱德华·雷兹元帅不得不在究竟是应将其主力部队维持在维斯瓦河、桑河以及纳雷夫河这道天然屏障之后还是将兵力部署在波兰的工业核心地带和西部的良田区这两者之间做出抉择。

爱德华·雷兹最终决定让他的部队保卫波兰的每一寸土地,这就导致了所有部队都极其危险地暴露在了敌人的面前。他试图沿着立陶宛至喀尔巴阡山一线部署兵力,甚至还保留了一支特别攻击中队打算用于出击东普鲁士,并且在波兹南和波兰走廊地带保存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正如这个国家贫穷而多灾多难的历史一样,这样的兵力部署无疑有些过分大胆,而如若不这样做的话,爱德华·雷兹只能选择放弃位于那三条河流以西像克拉科夫、波兹南、比得哥什和罗兹这些重要城市。然而,时任德国第3军团情报官的弗雷德里希·梅伦廷少将的话却似乎更有道理,他说,波兰的“计划”缺乏现实感。

1939年的8月31日,17时30分,希特勒终于宣布将于次日清晨进入战争状态,这次将不会再有任何延迟。所以,9月1日4时45分,德国武装部队启动了早在6月就由陆军最高司令部制订完成的“白色方案”。陆军最高司令部的主要成员包括野战军总司令、陆军总参谋长、陆军人事局局长和预备役部队总司令。在陆军最高司令部之上负责构建大战略的是国防军最高统帅部。1938年2月,就在希特勒刚刚亲自接过德国国防军指挥大权后不久,他便下令成立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并由凯特尔担任统帅部参谋长,由此一来,统帅部便成了希特勒的私人军事参谋机构,直接受其领导。与勃洛姆堡当初想要设立这样一个统一的最高司令部却受到陆军和海军方面的重重阻挠不同的是,希特勒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达到了目的。到1939年8月,当大规模的动员即将展开时,最高统帅部下辖的部门已经包括国防军中央处、国防军作战指挥局、外国与谍报局、国防军总务局和其他负责军事司法和财政的小部门了。其中国防军中央处由凯特尔任主管,行使参谋本部职责;作战指挥局由约德尔任主管,负责向希特勒报告军事事务,而谍报局则由海军上将威廉·卡纳里斯任主管。

根据“白色方案”计划,德国国防军将会针对波兰固定的防守中心相对较弱的一侧从两翼展开包抄,然后迅速摧毁其武装力量,占领华沙。北方集团军群由陆军将军费多尔·博克指挥,任务是切断波兰走廊,占领但泽市(今格但斯克市),然后同东普鲁士的第3集团军会合,迅速南下直取波兰首都。同时,更为强大的南方集团军群在陆军将军格尔德·伦德施泰特的指挥下,要立即穿插通过其正前方的波兰守军内部地带,并一路向东推进到利沃夫,然后从西面和北面迂回包围华沙。不过,波兰人在扎布伦卡隘口炸毁了铁路隧道,这条隧道直到1948年才恢复通车。

波兰走廊是按照1919年《凡尔赛和约》划定的,它的存在直接将东普鲁士同德国本土隔开,因而一直以来被纳粹用作叫嚣开战的理由,同样,德意志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波罗的海港口城市但泽也是按照条约中的规定而划归波兰的,不过,正如希特勒1939年5月在高级将领会议上所说:“但泽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应是向东开辟我们的‘生存空间’,进而保证我们的食品供应。”但事实上,促使希特勒这样做的,并不仅仅是出于生存实际的考虑。它必然将会上升为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冲突。希特勒14年前就曾在其政治宣言《我的奋斗》一书中扬言,德意志优等种族终将征服斯拉夫人——这一被纳粹种族阶层规则划分为劣等民族的人类——并利用他们的领土培育出全新的雅利安文明。这场战争将是世界上第一场完全由于政治意识形态而引发的战争。因而,本书认为,这种意识形态才是导致纳粹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

这种重两翼、轻中心的战略无疑十分高明,而且据说这一思想是由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施利芬伯爵在一战前通过研究汉尼拔指挥的著名的坎尼战役后得出的。总之,不管源于何处,这种战略确实使德国军队能够轻松地穿插于波军各支部队之间,并几乎同时从各个不同方向对华沙完成了合围。不过,让德军攻无不克的并不是他们在人员和武器上的优势,而首先是闪电战这一新的战法。对于德国来说,波兰称得上是检验闪电战效果的最佳场所:因为尽管波兰境湖泊和森林密布,路况不佳,但至少路面十分平坦宽阔,再加上时值夏末,地表较为坚硬,所以非常适合坦克部队作战。

出于对德国可能会在任何时间发起入侵行动的担心,英法政府在1939年4月1日曾郑重向波兰做出保证,如果该国受到攻击,盟国将一定会提供支援,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还信誓旦旦地承诺将‘‘举全国之力”支持波兰,这就让希特勒不得不把其百余个师的陆军兵力中很大一部分部署在西线,防守“齐格菲防线”,也称“西墙”,这是一条纵深达三英里,沿德国西部边境线修建,而且尚未完成的防御工事。这种对两线作战的担}尤让这位德国元首决定将40多个师部署在西线,以防止腹背受敌。然而,这些兵力中的四分之三都不能算是精锐部队,而且留给他们的,只有能勉强应付三天战斗的武器弹药。希特勒最精锐的部队和所有的装甲机动师以及空军部队,都被派往了对波兰的战场上。

“白色方案”是由陆军最高司令部起草的,希特勒不过是在最终文件上签字表示准予通过而已。在这场战争的初期,希特勒和军队将领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彼此十分信任和尊重对方,而且到目前为止,他对军队的部署和计划也从未有过任何过分的干涉;另外,他身上的两枚铁十字勋章也同样使他赢得了对方的尊重和爱戴。不过,希特勒在军事上的自信却是非比寻常的。这大概部分来源于许多和他一样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们的自身优越感,在这些人的内心里,他们为自己曾经饱受战争的洗礼而感到骄傲。(P4-5)

书评(媒体评论)

该书是罗伯茨的杰作,这一成就为罗伯茨本已卓著的声誉又增添了一道耀眼的光环……高屋建瓴、一针见血……从全新而非同寻常的角度叙述了这段战时历史。

——理查德·哥特《观察家报》

历史就应该这样写;描写扣人心弦。

——迈克尔·戈夫,《星期日邮报》

读来令人爱不释手……是他迄今的最佳作品。

——索尔·戴维,《星期日电讯报》

把英美两国战时全景,以超一流的史笔鲜活地展现出来的作品。

——马丁·吉尔伯特,《旗帜晚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