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基于政府绩效治理的视角/应计制政府会计改革研究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姚宝燕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基于政府绩效治理的视角》由姚宝燕所著。全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导论;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分析的逻辑起点:现代政府的社会契约性质与绩效困境;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分析的逻辑基础:透明度、绩效治理与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技术原则分析:从改革立足点到系统结构和报告模式;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实施分析:制度供给与制度成效。

内容推荐

这本《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基于政府绩效治理的视角》由姚宝燕所著。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然而,面对公共管理实践中这一全球蔓延的趋势,国际学术界对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意义以及成效提出质疑。基于这一背景,本书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探讨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要不要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第二层:如何进行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第三层:基于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如何看待中国的政府会计改革?《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基于政府绩效治理的视角》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现代政府的合法性在于社会契约。社会契约的意义在于通过建立政府实现全社会的合作,最终目的是保障公众福利。政府的存在是保障公众福利的关键,然而政府往往又会陷入绩效困境,成为损害公众福利的根源。根据对社会契约运行机制的分析,本书认为,政府绩效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监督的信息成本过高所导致的监督机制失效。所以,降低监督的信息成本,是解决政府绩效问题的关键。

社会对政府绩效的要求会相应产生社会对政府透明度的要求。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正是这些要求所形成的力量促进了政府绩效治理机制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政府会计作为政府绩效治理机制的重要构件,是保障其有效运行的基本信息基础。社会对政府绩效治理机制效能的要求推动着政府绩效治理的范式发生着变迁。从官僚制到新公共管理,从新公共管理到公共治理,政府绩效治理的范式变迁要求政府会计从内部控制导向目标模式向公共治理导向目标模式发展,这为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了逻辑依据。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关键是通过在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而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系统。

从系统结构分析的角度总结当前世界各国推行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本书认为,考虑到政府绩效治理多方面的信息需求,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系统应是依托现代数据库技术,以资源会计子系统、预算会计子系统、基金会计子系统和成本会计子系统等为主要结构内容并确保子系统之间功能协同的复合型政府会计系统。展望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未来,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体现应是政府会计报告模式从财务报告向责任报告体系的发展。为了全面报告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政府责任报告应是由反映资源责任的资源会计报告、反映预算责任的预算报告,以及反映项目/活动责任的服务绩效报告等内容所构成的一个报告体系。

考虑到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实施层面,本书主要对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供给,以及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成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对社会契约运行机制的分析,本书认为,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供给主体是政府,而公众会对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供给产生重要影响。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为研究特定制度环境下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供给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借鉴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的分析框架来探寻中国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制度供给方面的现实问题,本书提出以下观点:①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对于中国的政府绩效治理具有重大意义;②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会计的制度环境中出现了一系列政府会计改革的驱动因素,反映出社会对更高质量政府会计信息的迫切需求;③中国当前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社会与政治行政系统的诸多方面都在发生着变革,变革中的社会与政治行政系统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动态结构特征,可能对中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发挥有利影响;④当前可能阻碍中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因素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障碍,其次才是组织结构特点、人员胜任能力等具体实施层面的影响因素。

关于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成效问题,本书认为,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成效会受到社会契约运行的整个制度体系的影响。这一制度体系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既包括与政府会计改革制度具有平行互补关系的正式制度,也包括对政府会计改革制度具有规定性的上层正式制度。要想保障或提升政府会计改革制度的成效,需注意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政府会计改革制度对上层正式制度的遵循性、非正式制度对政府会计改革制度的支撑性、政府会计改革制度与其他正式制度的协调性或互补性。

目录

总序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引言

1.1.2 世界各国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努力

1.1.3 国际组织和一体化组织对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推动

1.1.4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与改革者对改革的成效预期

1.1.5 国际学术界对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提出的质疑

1.1.6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探讨在中国

1.1.7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是天使还是魔鬼?

 1.2 本书分析政府会计改革的基本立场和主要研究方法

1.2.1 本书分析政府会计改革的基本立场

1.2.2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1.3 本书的逻辑体系与内容安排

 1.4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书的创新

1.4.2 本书的不足

第2章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分析的逻辑起点:现代政府的社会契约性质与绩效困境

 2.1 契约的概念与内涵

2.1.1 作为法律术语的契约

2.1.2 作为政治哲学术语的契约

2.1.3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契约

2.1.4 小结

 2.2 现代政府的社会契约性质

2.2.1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思想

2.2.2 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

2.2.3 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

2.2.4 现代政府对社会契约思想的实践

2.2.5 社会契约论与当今制度分析理论具有理论前提与假设的契合

 2.3 契约政府的概念与内涵

 2.4 契约政府的功能分析

2.4.1 契约政府的功能1:提供制度

2.4.2 契约政府的功能2:提供公共物品

2.4.3 契约政府的功能3:提供社会资源的有效管理

 2.5 契约政府的绩效困境及其分析

2.5.1 “国家悖论”与新古典政府模型

2.5.2 政府失灵与公共选择理论

2.5.3 以社会契约机制作为分析对象探源政府绩效困境

2.5.4 本书基于社会契约机制分析政府绩效困境的基本假设

2.5.5 基于社会契约机制对政府绩效困境的分析1:社会契约关系分析

2.5.6 基于社会契约机制对政府绩效困境的分析2:社会契约的目的及实现标准分析

2.5.7 基于社会契约机制对政府绩效困境的分析3:政府官僚机构与政府官员的行为分析

2.5.8 基于社会契约机制对政府绩效困境的分析4:政治委托人的监督行为分析

2.5.9 基于社会契约机制对政府绩效困境的分析5: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分析

2.5.10 综合解读

第3章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分析的逻辑基础:透明度、绩效治理与政府会计

 3.1 社会契约机制对政府运行的透明度的要求

3.1.1 制度透明度、会计透明度、指标与预测透明度

3.1.2 对外透明度、内部透明度

 3.2 政府绩效治理机制及其历史演进

3.2.1 政府绩效治理机制的萌芽

3.2.2 政府绩效治理机制的形成与发展:近代欧美宪政运动和政府效率运动

3.2.3 政府绩效治理机制的强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公共管理改革

3.2.4 小结

 3.3 政府绩效治理机制提高透明度改善政府绩效的运行机理与政府会计

3.3.1 政府活动与政府会计信息系统

3.3.2 以政府会计为信息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框架

3.3.3 政府绩效评价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应用

第4章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技术原则分析:从改革立足点到系统结构和报告模式

 4.1 政府会计改革立足点分析——政府绩效治理的范式变迁

4.1.1 工具理性与古典官僚制

4.1.2 企业家精神与新公共管理

4.1.3 社会契约理念与公共治理

4.1.4 小结

 4.2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必要性分析1:绩效治理范式变迁对政府会计目标模式的变革要求

4.2.1 会计目标的重要性

4.2.2 会计目标之使用者观及其拓展性

4.2.3 会计目标之使用者观到政府会计目标之绩效治理观

4.2.4 政府会计目标模式的变迁:政府内部控制导向模式到公共治理导向模式

 4.3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必要性分析2:政府会计目标模式变迁对政府会计基础的改革要求

4.3.1 收付实现制会计与传统绩效治理机制中的透明度障碍

4.3.2 公共治理导向会计目标模式下引人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必要性

4.3.3 公共治理导向政府会计目标模式下引人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表现出的优越性

 4.4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的系统结构分析:基于绩效治理的权责发生制会计系统设置与会计基础的选择

4.4.1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系统结构建设的国际经验

4.4.2 对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系统结构的思考

4.4.3 基于绩效治理的权责发生制会计系统设置与会计基础的选择

 4.5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的概念框架问题分析

4.5.1 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现状与当前研究中所面临的争议

4.5.2 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政府会计适用性的讨论

 4.6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未来——政府责任报告

4.6.1 资源责任与资源会计报告的发展

4.6.2 预算责任与预算报告的发展

4.6.3 更全面的项目/活动责任与服务绩效报告的发展

第5章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实施分析:制度供给与制度成效

 5.1 社会契约各方在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制度供给中的角色分析

 5.2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制度供给分析

5.2.1 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的构建基础

5.2.2 第一代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

5.2.3 第二代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

5.2.4 第三代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

5.2.5 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与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制度供给研究

5.2.6 政府会计改革权变模型的分析框架在中国政府会计系统环境的应用

 5.3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成效分析

5.3.1 上层正式制度与政府会计改革制度成效

5.3.2 非正式制度与政府会计改革制度成效

5.3.3 其他正式制度与政府会计改革制度成效

 5.4 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实施框架分析

5.4.1 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一个基本原则

5.4.2 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两个重要基础

5.4.3 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三方面制度配套

5.4.4 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多步骤实施战略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8: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