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军编著的《释梦(升级版)》是国内第一部,也是最权威的关于梦与释梦的科普读物。在对梦的产生原理、功能和特点做了全面阐述的基础上,详尽而具体地介绍了释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梦中常见的各种意象的主要意义、各种常见的梦境主题以及如何运用释梦的方法来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等内容。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做梦,梦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之一。梦到底反映或者预示了什么?梦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将从《释梦》一书中得到答案。懂梦的人最清醒。希望从《释梦》中读者能够了解梦,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人与事,善待自己并与周围世界和谐相处。
《释梦(升级版)》是国内意象对话创始人朱建军教授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关于梦的解析的权威性著作。在对梦的产生原理、功能和特点做了全面阐述的基础上,详尽而具体地介绍了释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梦中常见的各种意象的主要意义、各种常见的梦境主题以及如何运用释梦的方法来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等内容。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做梦,梦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梦到底反映或者预示了什么?梦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将从《释梦(升级版)》一书中得到答案。
《释梦(升级版)》不仅使我们能够分析梦,而且能够利用梦境的内容化解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改善同周围环境的关系。
梦是另一种现实
稍后产生的一种信念认为梦的这种意义是另一种现实。也就是说,梦是人的灵魂离开身体后遇见的现实。
据说,圭亚那印第安人认为:梦中的人是暂时离开肉体的灵魂,所以,人要为自己在梦里做的事负责。如果在梦中打伤了别人,醒后他要去道歉;反之在梦中受人伤害,醒后也要去报复。如果梦见和别人的太太性交,就必须交付罚款。当地的土人如果告诉别人“我昨天梦见拥有了你的土地”,那么对方就要拱手把土地让给他。当然当地土人都为人朴实,不会说谎。如果我们不老实,对他们说个假梦,“你的土地都归了我”,他们就惨了。
中国古代有这样的故事:某道人见到一和尚正睡,从他的脑袋顶出来一条蛇。这蛇遇上唾液就吃,见尿就喝,出门过小沟,在花丛边转一圈后,又想过另一条小沟,因为有水没过去。蛇回来时,道人把小刀插在地上。蛇见刀很害怕,另找路回到和尚头中。和尚这时醒过来,说:“我梦见吃了好东西、喝了美酒,又过了一条小江,遇见一位美女,想过另一条江,水大没过去。我回来遇上强盗,绕路才回来。”这个梦故事想说明的是灵魂可以用动物形态出游而形成梦。
直到现在,这种观念仍然存在。1990年,在中国农村还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个丈夫梦见妻子和某男人性交,于是他急忙跑到妻子所住的地方——一个看青的棚屋,问谁来过。虽然妻子说没有人来过,他还是不相信。他显然是认为他做梦时自己的灵魂是真的看到了妻子和别人性交。后来,他竟然杀了那个梦里出现的男人。预兆观和灵魂出游观并不相同。
相信梦能预示未来的人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梦中鬼神或别人的灵魂可以告诉他未来,另一种则是认为自然界可以通过某种感应引起梦(即天人感应),因此,在发生大的灾变或喜事前,人可以在梦中获得预兆。而认为梦是“灵魂出游”的神交观,则不认为梦是“感应”,他们只同意鬼神可以和自己出游的灵魂交流。
醒梦皆虚幻
古印度人关于梦的观点是十分独特的,他们认为梦可以成为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中的现实,而同时,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本质上不过是个虚幻的梦。
换句话说,梦像现实一样真实,而所谓真实的现实世界像梦一样虚幻。古代中国人的梦观与印度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们认为,梦是灵魂经历的“真实事件”,和现实生活一样是真实的。
某和尚做梦时脑袋顶出来的蛇形的灵魂实际存在,并且确实吃过唾液,过了小沟,去了花丛。而印度人则认为梦和“现实”世界虽然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却都不是真实的,梦是虚幻,“现实”也同样是虚幻,没有什么“真实事件”在发生。印度经典里有许多关于一个人在梦里变成另一个人的故事,而且故事中他们醒来后,发现梦中的事都是实有其事的。《婆喜史多瑜伽》中,有一个这样的特异的梦的故事。有个国王在魔法师的催眠下睡着了。几分钟后,国王醒来了并迷惑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是谁的宫殿?”他最终恢复感觉后,他告诉大家他的梦:梦中他骑马去打猎,被野兽袭击。后来一个低种姓的女子遇到他,给他食物。他和她结了婚,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过了6年,他死于可怕的饥荒。然后他醒过来,发现自己在做梦。但国王第二天真的去了梦中的地方,并发现了所有他梦见过的事物:他认识了曾是他的熟人的猎手,找到了那个收留他的村庄。看到了这个与那个男子、女子,所有人们使用的东西,干旱袭击过的树林,失去父母的猎手的孩子。他见到了曾是他岳母的老妇人。他问她:“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你是谁?”她给他讲了个故事——正是他梦到的事情。从这样的梦的故事里,印度人引出了他们特有的梦观和世界观。在印度人的观念中,没有什么“现实的事件”,人在梦中、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种种事件,对他的精神来说,是的确发生了。而且不同的人的精神意识或心灵中会出现同一个事件,仿佛大家同做一个梦,这种情况下大家就都认为这种事是发生过的真事而不是虚幻的梦。这种观点显然不是唯物主义的。
印度人的这种观点,在中国不是主流,但庄子也曾说:“我曾梦见自己是蝴蝶,醒来后想,是庄周做梦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成了庄周呢?”也许世界就是梦。而梦中的一个人的精神可以转化或分解为几个不同的精神。这些不同的精神既是同一的又是独立的。这种观点比中国古人认为人睡后有一个灵魂出窍形成梦或鬼神致梦显然要奇特得多、神秘得多。
梦是身心活动的反映
另外两类看法则不具有神秘感。其中一类认为梦是身体的状态或病变的反映。中国古代医生认为,如果梦见白物、刀枪,可能是肺有病变;梦见溺水则是肾有病变;梦见大火烤人则是心有病变……这种看法也同样存在于现代,现代的说法是:当身体有轻微的不适,醒时人没有注意到,梦中就会出现相应的内容。例如,心区微痛就会梦见被人用刀刺中心脏。另一类观念认为梦是思想和情绪、愿望等引起的。因此,我们如果白天一直想着某一件事,就会梦见这件事,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如果盼望富有,也就会梦见成为富贵的人。如果想念某个朋友,就会梦见他。反过来我们如果恐惧、担心什么,也就会梦见可怕的事物。
19世纪末,奥地利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用科学方法研究梦,发现了梦的本质规律,首次建立了关于梦的科学理论。他对梦的意义的理解也属于这一类。他认为梦是一种愿望的幻想性的满足。梦的外显的意义不同于内隐的意义,而内隐的意义就是某种愿望。按他的理论,如果一个女子梦见打针,针很可能代表男性生殖器,而打针则表明她希望有机会性交。弗洛伊德等人的成就,使梦的研究最终进入了科学的殿堂。
P4-7
也许有的人觉得,梦是一种虚幻,梦境并不是真实的世界。不过,有些事情很难说的。我们都觉得孩子不懂事,而成年人是社会经验丰富的。可是有时候,恰恰是孩子会更容易感觉到一个人品质是好是坏,而成年人却常常被表面的掩饰所欺骗。孩子和成年人谁懂得更多呢?我们都认为古人是更无知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世界知道的比任何时代都多,但是谁知道呢?无知的古人懂得保护环境,他们不会乱砍滥伐森林,以免激怒山神带来灾祸,现代人认为那是一种迷信。而现代人乱砍滥伐,使得森林破坏之后,灾祸的确降临了。而即使灾祸降临之后,现代人还是没有办法制止别人乱砍滥伐。古人和现代人谁更聪明呢?
梦,可以说是虚幻的。因为梦中的事情,在醒来后都是一场空。但是,争名夺利的现代生活就不是虚幻的吗?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这样的生活和梦相比,真的更理性吗?在我们如梦初醒之后,会不会觉得这样的人生也是一场空?
也许有的人觉得,梦和释梦只是无关痛痒的小事情而已,只是消遣的时候的活动,闲谈的一个话题而已,但是心理学中却有不同的见解——我这里说的是深层心理学或心理动力学,也就是从众所周知的精神分析学开始的那个心理学分支——梦是人们潜意识心理的表现,而潜意识心理对人的行为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人们的许多行为选择,表面上是人们清醒的意识状态下的决定,但是如果我们有心理学训练,却可以看出实际上完全是受潜意识所驱动。因此,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他自己未必知道,而心理学家却可能知道。而对梦的解释,就是心理学家了解一个人潜意识以及潜意识对其行为的驱动的最好办法之一。
这本书会告诉你:梦,是人睡眠时潜意识中,原始认知的活动。醒时的逻辑思维,睡时的原始认知,是人类两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在我们醒来的时候,我们站在逻辑思维的立场,就会感到梦很虚幻。而我们做梦时,站在原始认知的立场,我们就会感到梦非常真实。实际上,梦和清醒时的认知一样,都能让我们看到一些东西,都能让我们对自己对世界有一些了解。因而,梦和思维都能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的生活。如果说虚幻两者都不是完全反映“客观世界”的,梦并不比我们的思维更虚幻。梦中,我们其实用了另一种认知方式,对我们自己和世界进行了一些认识,看到了一些东西的真实——这就是梦的清醒一面,有时候它比所谓“醒着的人”更清醒而不糊涂。所以做梦的人,和醒来的人,究竟谁更清醒呢?难说。
释梦的有趣,就在于它构成了逻辑思维和原始认知之间的连接,它是一个桥梁,把这两种不同的认知联系起来。
因此,释梦可以超过单纯的逻辑思维,以及单纯的原始认知,是这两者之间的一种交流,所以它能让我们看到,懂得的,也许会更多。释梦的人,比醒着的人,和做梦的人,可能都要更清醒。因为他对两种认知、兼听,兼听则明。
所以释梦不仅仅可以成为心理学家了解人的工具,也可以成为人人都用的了解自己和自己所在的世界的工具。哪怕你只懂一点,那也可以让你更明白,更清醒一点。而这对人生,有意义。
懂梦的人,最清醒。
朱建军
2015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