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环境高山”,是本书的主题,其中每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只是各有侧重而已。这就是本书书名的由来。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概论”,内容是“工业生态学概论”。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第三部分是“工业物质循环”,第四部分是“企业的绿色化”,这三个部分选用的文章最多。可见,这些方面是我和我的合作者们这些年来的研究重点。
第五部分是“高等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服务”,选用了两篇文章,只能算是提出了问题,没有展开讨论。
本书共选用中文写的文章24篇,其中10篇附有英文稿,两种文字的稿子内容基本相同,可以互相参照;此外,还有1篇文章是直接用英文写的,没有译成中文。
本书对于我国经济管理、资源环境和工业生产领域的从业人员以及高等学校的师生都有参考价值。
本书是一部具有创新思想,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的工业生态学专著。书中主要创新点有:以穿越“环境高山”为比喻,从理论上阐明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环境与发展二者关系方面的基本特征;导出了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脱钩”的条件公式;提出了“以控制资源消耗量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末端治理,提高环境自净能力”的环保工作思路;阐明了不加分析地把中国单位GDP的消耗量指标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对比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提出了把工业物质循环划分为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三个不同层面上循环的看法;提出了物质流分析的跟踪观察法,揭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物质流方面的特殊规律;明确了我国钢铁工业废钢资源严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钢产量持续高速增长;提出了分析生产流程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基准物流图法;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废品资源化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方法;强调了企业绿色化过程中必须实现的各种变革,提出加快我国企业绿色化进程的建议;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为此需要采取的措施。
本书观点新颖、内容丰富,有助于关心资源环境问题的各界人士和大专院校师生扩展知识,开拓思路。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论
第一章 工业生态学概论
第二部分 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
第三章 穿越“环境高山”——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和下降
第四章 控制资源消耗量与环境保护
第五章 关于循环经济规划
第六章 中美两国经济发展与铜消费量对比
第七章生态足迹分析法及其应用
第三部分 工业物质循环
第八章 关于循环经济的几个问题
第九章 物质流分析的跟踪观察法
第十章 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的铁流分析
第十一章 钢铁工业废钢资源的基础研究
第十二章 论钢铁工业的废钢资源
第十三章 铅酸电池系统的铅流分析
第十四章 中国铜循环分析
第十五章 中国铁循环分析
第十六章 The study of Metal Cycles in China
第四部分 企业的绿色化
第十七章 我国企业的绿色化问题
第十八章 谈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第十九章 钢铁生产流程的物流对能耗的影响
第二十章 钢铁生产流程中物流对能耗和铁耗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钢铁生产流程的物流对环境效率的影响
第二十二章 钢铁工业水的资源效率
第二十三章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流程的物流对能耗的影响
第二十四章 定量评价生态工业园区的两项指标
第五部分 高等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二十五章 大学为可持续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