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史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杜纲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南史演义》叙宋、齐、梁、陈四朝的兴亡,着力描述几个王朝的创业君主:宋武帝刘裕、齐高祖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其中刘裕宋朝的事迹最多。小说暴露统治者的淫凶暴虐,颂扬忠义之臣、智勇之士、节烈之妇,揭示兴亡得失。

在《南史演义》中,作者杜纲大量地采用了传统的前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左传》描写战争的手法,《红楼梦》“草蛇灰线”的手法等。在塑造人物上,作者注重展示各主要人物的独特性格。作者即使描写同一类型的人物,也尽力着重刻画其独特之处,与同类的其他人的差异,力求千人千面。

内容推荐

杜纲编著的《南史演义》主要记述了宋、齐、梁、陈四朝的兴衰盛变。小说结构清晰,主次有序,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通达流畅。在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纷繁更替中,作者浓笔重彩描写了宋高祖刘裕、齐高祖萧道成、梁高祖萧衍、陈高祖陈霸先这四个开国之主,又着重刻画了宋苍梧王、齐东昏侯、陈后主等亡国之君的荒淫和侯景之乱给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灾难。这样就把复杂的历史,一一展示在读者面前。小说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其兴也,必有所以兴;其亡也,必有所以亡。”“所以”之缘就在于一个字——“民”。

《南史演义》基本根据正史演绎而成,野史传言时见其中,使得小说更为跌宕起伏。

目录

第一卷 晋室将亡廊庙乱 宋家应运帝王兴

第二卷 刘寄奴灭寇立功 王孝伯称兵受戮

第三卷 杨佺期演武招婚 桓敬道兴师拓境

第四卷 京口镇群雄聚义 建康城伪主潜逃

第五卷 扶晋室四方悦服 代燕邦一举荡平

第六卷 东寇乘虚危社稷 北师返国靖烽烟

第七卷 除异己暗袭江陵 剪强宗再伐荆楚

第八卷 任诸将西秦复失 行内禅南乐聿兴

第九卷 废昏庸更扶明主 杀大将自坏长城

第十卷 急图位东官不子 缓行诛合殿弑亲

第十一卷 诛元凶武陵正位 听逆谋南郡兴兵

第十二卷 子业凶狂遭弑逆 邓琬好乱起干戈

第十三卷 计身后忍除同气 育螟蛉暗绝宗祧

第十四卷 辅幼主道成怀逆 殉国难袁粲捐身

第十五卷 沈攸之建义无成 萧纪伯开基代宋

第十六卷 纵败礼官宫闱淫乱 臣废君宗室摧残

第十七卷 救义阳萧衍建绩 立宝卷六贵争权

第十七卷 救义阳萧衍建绩 立宝卷六贵争权

第十八卷 行乱政外藩屡叛 据雄封众士咸归

第十九卷 萧雍州运筹决胜 齐宝卷丧国亡身

第二十卷 宝寅潜逃投北魏 任城经略伐南梁

第二十一卷 停洛口三军瓦解 救种离一战成功

第二十二卷 筑淮堰徒害民生 崇佛教顿忘国计

第二十三卷 伐东魏渊明被执 纳叛臣京阙遭殃

第二十四卷 羊侃竭忠守建业 韦粲大战死青塘

第二十五卷 侯景背誓破台城 诸王敛兵归旧镇

第二十六卷 除霸先始兴举义 王憎辩江夏立功

第二十七卷 侯景分尸惩大恶 武陵争帝失成都

第二十八卷 魏连萧詧取江陵 齐纳渊明图建业

第二十九卷 慕狡童红霞失节 扫余寇兴国称尊

第三十卷 废伯宗安成篡位 擒王琳明彻立功

第三十一卷 张丽华善承宠爱 陈后主恣意风流

第三十二卷 陈氏荒淫弃天险 隋兵鼓勇下江南

试读章节

第一卷 晋室将亡廊庙乱 宋家应运帝王兴

粤自西晋之季,惠帝不纲,贾后乱政,宗室相残,群雄四起,天下土崩瓦解,遂至大坏。琅琊王睿,避难渡江,收集余众。以王导专机政,王敦总征讨。江东名士贺循、顾荣辈相率归附,奉以为君,即位建康,遂开东晋之基,是为元帝。其后遭王敦谋逆,郁郁成疾,在位六年而崩。子明帝立,会敦死,其党皆伏诛,大乱乃定。明帝在位三年而崩。太子即位,是为成帝。庾亮、王导、卞壶同受顾命。苏峻反于历阳,兵入台城。卞壶战死,庾亮出亡,天位几失。赖有温峤、陶侃诸贤,奋起义兵,人平内难。峻以败死,晋室复宁。帝在位十七年,国家无事。及崩,二子俱幼,乃迎帝弟琅琊王岳为嗣,是为康帝。二年去世,太子聃即位,是为穆帝。其时,桓温都督荆、梁等州,坐拥强兵,遥执朝政。出师平蜀,进封临贺郡公,威名大震,朝廷畏之。时殷浩有盛名,帝引为心膂,欲以抗温。哪知浩徒负虚声,全无实用,出兵屡败,温上表废之。由是大权一归于温。穆帝崩,无子,乃立成帝长子丕,是为哀帝。帝在位四年崩,无子,弟琅琊王奕立,是为废帝。温有篡夺之志,诬帝夙有痿疾,嬖人朱灵宝等参侍内寝,秽乱宫掖,所生三男,皆非帝出,恐乱宗祧,遂废帝为海西县公。迎会稽王昱登极,是为简文帝。帝美风仪,善容止,神识恬畅,然无经济大略。谢安以为惠帝之流,清谈差胜耳。在位二年,常忧废黜,俄以疾崩。太子曜即位,是为孝武帝。其时桓温已死,桓冲继之,尽忠公家。又任谢安为相,总理朝政。安有庙堂之量,选贤使能,各当其任,内外称治。太元八年,苻坚人寇,发兵八十七万,前临淝水。旗鼓相望,千里不绝,举朝大恐。安不动声色,命谢玄、谢石,率兵八万拒之。将士奋勇,大败秦师。死者蔽野,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将至,心胆俱裂。亏此一捷,国势遂固。人皆谓安石之功,实同再造。那知良臣去世,君志渐侈,日复一日,渐渐生出事来。

今且说孝武帝,初政清明,信任贤良,大有人君之度。既而溺志于酒,不亲万儿。有母弟道子,封琅琊王,悉以国事委之。道子亦嗜酒,日夕与帝酣饮为乐,复委政于中书令王国宝。以故左右近习,争弄威权,交通请托,贿赂公行,朝局日坏。尚书令陆纳,尝望宫阙叹曰:“好家居,纤儿欲撞坏之耶?”群臣上疏切谏,帝皆不省。国宝既参国政,窃弄威福,势倾朝野,却一无才略,唯以谄佞为事,凡道子所欲,无不曲意逢迎,故道子宠信日深。一日,道子色若不怿,国宝问故。道子曰:“吾府中宫室虽多,苦无游观之所,可以消遣情怀。”国宝曰:“易耳。府吏赵牙最有巧思,何不使辟东第为之,可以朝夕游赏。”道子从之。乃使赵牙于东第外辟地数里,迭石为山,高百余丈。环以长渠,列树竹木。高台杰阁,层出其中。临渠远近,皆筑精舍。使宫人开设酒肆其间,道子与左右亲臣乘船就之,宴饮以为笑乐。一日,帝幸其第见之,谓道子曰:“府内有山,游览甚便。然修饰太过,毋乃太耗物力。”道子默不敢对。帝还宫,道子谓赵牙曰:“上若知山是人力所为,尔必死矣。”牙曰:“王在,牙何敢死?”营造弥盛。帝由是恶之。国宝欲重道子之权,讽令群臣奏请道子位大丞相,假黄钺,加殊礼。侍中车胤拒之曰:“此成王所以尊周公也。今主上当阳,非成王之比。相王在位,岂得自比周公乎?”议乃止。帝闻大怒,而嘉胤有识。又道子为太后所爱,内廷相遇,如家人一般。每恃宠乘酒,失礼于帝。帝欲黜之,而虑拂太后意,含忿不发。

时朝臣中王恭、殷仲堪最负重望,因欲使领藩镇,以分道子之权。一日,王雅侍侧,谓之曰:“吾欲使王恭为兖、青二州刺史,镇京口;殷仲堪为荆州刺史,镇江陵。卿以为何如?”雅曰:“王恭风神简贵,严于嫉恶。仲堪谨于细行,以文义著称。然皆局量峻狭,果于自用,且干略皆其所短。若委以方面,天下无事,足以守职;一旦有事,必为乱阶。恐未可用也。”帝不以为然,卒任二人为刺史。由是君相疑贰,友爱渐衰。太后欲和解之,暗使中书郎徐邈从容言于帝曰:“昔汉文明主,犹悔淮南;世祖聪达,负愧齐王。兄弟之际,宜加深慎。琅琊王虽有微过,尚宜宏贷。外为国家之计,内慰太后之心。”帝纳其言,复委任如故。

太元二十一年,长星昼见。群臣进奏,劝帝修德禳灾。帝正在华林园饮酒,见奏,起立离座,举杯向天祝曰:“长星,我劝汝一杯酒。自古岂有万年天子乎?”左右皆窃笑。

却说“酒色”二字,从来相连。帝则唯酒是耽,而于色欲甚淡,凡嫔御承幸者,一不快意,即贬入冷宫,或赐之死,宫中谓之薄情天子。独张贵妃侍帝有年,宠爱无间。然貌慈心狠,妒而且淫。自承宠之后,即不容帝有他幸。枕席之私,流连彻夜,犹为未足。故虽独沾恩宠,尚未满意。及帝末年,嗜酒益甚,几于昼夜不醒。才一就枕,便昏昏睡去,任你撩云拨雨,漠若不知。弄得张妃欲念弥炽,终夜煎熬,积怨生恨。以故愁眉常锁,对镜不乐。有宫婢彩云者,善伺主意,私谓妃曰:“帝与娘娘夜夜同衾,有何不足,而郁郁若此?”妃叹曰:“如此良宵,身与木偶同卧,尚有人生之趣否,教人怀抱怎开?”彩云笑曰:“此非帝误娘娘,乃是酒误帝耳。”妃为之失笑。

一夕,帝宴于后宫,张妃陪饮。饮至半酣,帝忽问张曰:“卿年几何?”妃曰:“三十。”帝曰:“以汝年,亦当废矣。吾意更属少者,明日贬汝于冷宫何如?”帝本戏言,而张妃积怨已久,忽闻是言,信以为实,益增恼怒,顿起不良之意,强作欢容,手持大杯敬帝。帝本好饮,且不知是计,接来一吸而尽。饮已无数,犹频频相劝。及帝大醉,不省人事,张妃乃命宫人扶人,寝于清暑殿内。余宴分赐内侍,命各去畅饮,不必再来伺候。内侍退讫,独存心腹宫婢数人,泣谓之曰:“汝等闻帝饮酒时言乎?

P1-3

序言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纷繁复杂、战乱最为激烈频仍的时期。这段历史时间虽不长,但它包括了六个政权的分裂与更迭,它们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其中的政治军事事件、人物经历等变化频繁。《南史演义》描述的正是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匠心独具的结构与全面、细致、生动的描写,使《南史演义》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南史演义》的作者是清代乾隆时期著名的通俗小说作家杜纲(约1740年—约1800年)。杜纲,字振山,江苏昆山人,他同时还著有《北史演义》。

我国的演义自《三国演义》以来,数量渐多,体制也日臻完备。它们当中不乏风格质朴生动的上乘之作,而大多数演义因由某些书坊主编写或请人代写,以赚钱为目的,而呆板地填充史实,文笔枯涩,质量难以让人恭维。而《南史演义》则出于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文人之手,文笔流畅,叙事清晰。这在古代历史演义类的小说中是不多见的、较有成就的。

在《南史演义》中,作者较好地把握了“演义”体裁的特点,它既不同于正统史书的绝对忠实历史的特点,又不同于“戏说”之类的凭空杜撰,而是以野史逸事与正统史传相结合,既晓人以理,又动人以情。作者在《南史演义》的《凡例》中称:“凡正史所载,无不备录,间采稗史事迹,补缀其阙,以广见闻所未及。皆有根据,非随意撰造者可比。”

在《南史演义》中,作者大量地采用了传统的前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左传》描写战争的手法,《红楼梦》“草蛇灰线”的手法等。在塑造人物上,作者注重展示各主要人物的独特性格。作者即使描写同一类型的人物,也尽力着重刻画其独特之处,与同类的其他人的差异,力求千人千面。

作者时值文字狱盛行的时代,为了使这部被正统文人所轻视的演义小说得以广泛流传,不得不在叙事中冠以纲常名教之说,强调因果报应,又在《凡例》中大谈一番去淫重节的道理,不免落了俗套。而且,作者喜欢谈论法术怪异等事,又显得有些荒诞。不过,这些都是时代的局限性所造成的,相信今天的读者会有公平的认识和评判。

此次再版,我们对原书中的笔误、缺漏和难解字词进行了更正、校勘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以方便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疏失,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编 者

2011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