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人龙所著的《三刻拍案惊奇》,原名《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一部明代崇祯年间刊行的话本小说集,专述有明一代人物,文笔清雅,结构严谨,实堪与“三言二拍”并列。这部小集反映了统治阶段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其中融汇了一些民间传说。如第一回写尚书铁铉,在永乐帝起兵靖难时,他领人马在济南正行抵抗,后兵败被杀。他的两个女儿也被下入教坊。全书有相当多的篇幅揭露了官场的腐败黑暗,官吏的贪污残酷。本书以宣扬忠臣、义士、烈女为主调,第十四回歌领十四岁的少女妙珍割臂肉为祖母医病,又刳肝疗救祖母。这部小说有少量的性描写和僧人的淫乱,清政府认为它们诱引人的情欲,故禁之。
陆人龙所著的《三刻拍案惊奇》原名《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型世言》的发现,是近年来话本小说研究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所提供的大量新材料,对海内外的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广大爱好中国古典小说的读者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本书比之通行的据北大本和北京市文物局本整理的《三刻拍案惊奇》,内容最为完整,堪称足本。经过这样编排,相信本书会较通行的《型世言》和《三刻》更受读者欢迎。
大凡忠臣难做,只是一个身家念重。一时激烈,也便视死如归,一想到举家戮辱,女哭儿啼,这个光景难当。故毕竟要父子相信,像许副使逵,他在山东乐陵做知县时,流贼刘六、刘七作反,南北直隶、山东、河南、湖广府州县官,或死或逃,只有他出兵破贼,超升佥事,后转江西副使。值宁王谋反,逼胁各官从顺,他抗议不从,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解下腰间金带打去,众寡不敌,为宁王所擒,临死时也不肯屈膝。此时他父亲在河南,听得说江西宁王作乱,杀了一个都堂、一个副使。他父亲道:“这毕竟是我儿子!”就开丧受吊,人还不肯信他。不期过了几时,凶报到来,果然是他死节。又如他同时死的,是孙都堂燧。他几次上本,说宁王有反谋,都为宁王缴截去了。到了六月十三日,宁王反谋已露。欲待除他,兵马单弱,禁不得他势大;欲待从他,有亏臣节。终夜彷徨,在衙中走了一夜。到五更,大声道:“这断不可从!”此时他已将家眷打发回家,止剩得一个公子、一个老仆在衙内。孙都堂走到他房里道:“你们好睡,我走了一夜,你知道么?”公子道:“知道。”孙都堂道:“你知道些甚么?”公子道:“为宁王的事。”孙都堂道:“这事当仔么?”公子道:“我已听见你说不从了,你若从时,我们也不顾你先去。”孙都堂却也将头点了一点。早间进去,毕竟不从,与许副使同死。忠义之名,传于万古。
若像靖难之时,胡学士广与解学士缙,同约死国。及到国破君亡,解学士着人来看胡学士光景,只见胡学士在那厢问:“曾喂猪么?”看的人来回覆,解学士笑道:“一个猪舍不得,舍得性命?”两个都不死。后来,解学士得罪,身死锦衣卫狱。妻子安置金齿。胡学士有个女儿,已许解学士的儿子。因他远戍,便就离亲,逼女改嫁。其女不从,割耳自誓,终久归了解家。这便是有好女无好父。又像李副都士实,平日与宁王交好,到将反时来召他,他便恐负从逆的名,欲寻自尽。他儿女贪图富贵,守他不许。他后边做了个逆党,身受诛戮,累及子孙。这便是有了不肖子孙,就有不好父母。谁似靖难时,臣死忠,子死孝,妻死夫?又有这一班好人,如方文学孝孺,不肯草诏,至断舌受剐。其妻先自缢死。王修撰叔英的妻女、黄侍中观的妻女,都自溺全节。曾凤韶御史,夫妻同刎。王良廉使,夫妻同焚。胡闰少卿,身死极刑。其女发教坊司,二十年毁刑垩面,终为处女。真个是有是父、有是子。但中更有铁尚书,挺挺雪中松柏。他两个女儿,莹莹水里荷花。终动圣主之怜,为一时杰出。
话说这铁尚书名铉,河南邓州人。父亲唤做仲名,母亲胡氏,生这铁铉。他为人玮梧卓荦,慷慨自许,善弓马,习韬略。太祖时,自国子监监生,除授左军都督府断事。皇侄孙靖江王守谦,他封国在云南,恣为不法,笞辱官府,擅杀平民,强占人田宅、子女。召至京勘问,各官都畏缩不敢问,他却据法诘问,拟行削职。洪武爷见他不苛不枉,断事精明,赐他字教做“鼎石”。后来升作山东参政。他爱惜百姓,礼貌士子。地方有灾伤,即便设处赈济。锄抑强暴,不令他虐害小民。生员有亲丧,毕竟捐俸周给。时尝督率生儒,做文会、讲会。会中看得一个济阳学秀才,姓高名贤宁,青年好学,文字都是锦心绣肠,又带铜肝铁胆。闻他未娶,便捐俸,着济阳学教官王省为他寻亲事。不料其年高贤宁父死丁忧,此事遂已。铁参政却又助银与营丧葬。在任年余,军民乐业。恰遇建文君即位,覃恩封了父母,铁参政制了冠带,率领两个儿子福童、寿安,两个女儿孟瑶、仲瑛,恭贺父母。只见那铁仲名受了道:“我受此荣封,也是天恩。但我老朽不能报国,若你能不负朝廷,我享此封诰也是不愧的。”铁参政道:“敢不如命。”本日家宴不题。
荏苒半年,正值靖难兵起,朝廷差长兴侯耿炳文领兵征讨,着他管理四十万大军粮草。他陆路车马搬运,水路船只装载,催趱召买。民也不嫌劳苦,兵马又不缺乏。后来长兴侯战败,兵粮散失。朝廷又差曹国公李景隆,督兵六十万进征。他又多方措置,支给粮草。又道济南要地,雇请民夫,将济南城池筑得异常坚固,挑得异常深阔。不料李景隆累次战败,在白沟大为永乐爷所破。
此时铁参政正随军督粮,也只得南奔。到临邑地方,遇着赞画旧同僚、五军断事高巍,两个相向大哭。时正端午,两个无心赏午,止计议整理兵马,固守济南。正到济南,与守城参将盛庸三人,打点城守事务。方完,李景隆早已逃来,靖难兵早已把城围得铁桶相似。铁参政便与盛参将背城大战,预将喷筒裹作人形,缚在马上,战酣之时,点了火药,赶入北兵阵中。又将神机铳、佛狼机随火势施放,大败北兵。永乐爷大恼,在城外筑起高坝,引济水浸灌城中。铁参政却募善游水的人,暗在水中撬坍堤岸,水反灌入北兵营里。永乐爷越恼,即杀了那失事将官,重新筑坝灌城,弄得城中家家有水,户户心慌。那铁参政与盛参将、高断事分地守御,意气不挠。但水浸日久,不免坍颓,铁参政定下一计,教城上插了降旗,分差老弱的人到北营,说力尽情愿投降,却于瓮城内掘下陷坑,城上堆了大石,兵士伏于墙边,高悬闸板。只要引永乐爷进城,放下闸板,前有陷坑矢石,后又有闸板,不死也便活捉了。曹国公道:“奉旨不许杀害,似此恐有伤误。”铁参政道:“阃外之事,专之可也。”议定。只见成祖因见累年战争,止得北平一城,今喜济南城降,得了一个要害地方,又得这干文武官吏兵民,不胜忻喜,便轻骑张着羽盖,进城受降。刚到城下,早是前驱将士多撷下陷坑。成祖见了,即策马跑回。城头上铁参政袍袖一举,刀斧齐下,恰似雷响一声,闸板闸下。喜成祖马快,已是回缰,打不着。反是这一惊,马直撺起,没命似直跑过吊桥。城上铁参政叫“放箭”,桥下伏兵又起。成祖几乎不保,那进得瓮城这干将士,已自都死在坑内了。正是:
不能附翼游天汉,赢得横尸入地中。
成祖大恼,分付将士负土填了城河,架云梯攻城。谁知铁参政知道,预备撑竿,云梯将近城时,撑竿在城垛内撑出,使他不得近城。一边火器乱发,把云梯烧毁,兵士跌下,都至死伤。成祖怒极道:“不破此城,不擒此贼,誓不回军!”北将又置攻车,自远推来城上,所到砖石坍落。铁参政预张布幔当他,车遇布就住,不得破城。北将又差军士顶牛皮抵上矢石,在下挖城。铁参政又将铁索悬铁炮,在上碎之。相持数月,北军乃做大炮,把大石藏在炮内,向着城打来,城多崩陷。铁参政计竭,却写“太祖高皇帝神牌”挂在崩处,北兵见了,无可奈何,只得射书进城招降。
其时高贤宁闻济南被围,来城中赴义,也写一篇《周公辅成王论》,射出城去。大意道:“不敢以功高而有藐孺子之心,不敢以尊属有轻天子之意。爵禄可捐,寄以居东之身,待感于风雷;兄弟可诛,不怀无将之心,擅兴夫爿斤斧。诚不贪一时之富贵,灭千古之君臣。”成祖见了,却也鉴赏他文词。
此时师已老,人心懈弛。铁参政又募死士,乘风雨之夕,多带大炮,来北营左侧施放,扰乱他营中。后来,北兵习做常事,不来防备。他又纵兵砍入营,杀伤将士。北兵军师姚广孝在军中道:“且回军。”铁参政在城上遥见北军无意攻城,料他必回,忙拣选军士,准备器械粮食,乘他回军,便开门同盛总兵一齐杀出,大败北兵。直追到德州,取了德州城池。朝廷论功,封盛总兵为历城侯、充平燕将军。铁参政升山东左布政使,再转兵部尚书,参赞军务。召还李景隆。
盛总兵与铁尚书自督兵北讨,十二月与北兵会在东昌府地方。盛总兵与铁尚书先杀牛酿酒,大开筵席犒将士,到酒酣,痛哭,劝将士戮力报国,无不感动。战时盛总兵与铁尚书分做两翼,屯在城下,以逸待劳。只见燕兵来冲左翼,盛总兵抵死相杀。燕兵不能攻人,复冲中军,被铁尚书指挥两翼,环绕过来。成祖被围数重,铁尚书传令“拿得燕王有重赏”,众军尽皆奋勇砍杀。北将指挥张玉力护成祖,左右突围,身带数十箭,刀枪砍伤数指,身死阵中。真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燕兵退回北平。三月,又在夹河大战。盛总兵督领众将庄得等,戮力杀死了燕将谭渊,军声大振。不料角战之时,自辰至未,胜负未定。忽然风起东北,飞沙走石,尘埃涨天。南兵逆风,咫尺不辨,立身不住。北兵却乘风大呼纵击,盛总兵与铁尚书俱不能抵敌,退保德州。后来北兵深入,盛总兵又回兵徐州战守。铁尚书虽在济南,飞书各将士要攻北平,要截他粮草,并没一人来应他。径至金川失守,天下都归了成祖。当时文武都各归附,铁尚书还要固守济南,以图兴复,争奈人心渐已涣散,铁尚书全家反被这些贪功的拿解进京。 高秀才此时知道,道:“铁公为国戮力最深,触怒已极,毕竟全家不免,须得委曲救全得他一个子嗣,也不负他平日赏识我一场。”弃了家,扮做个逃难穷民,先到淮安地方,在驿中得他几个钱,与他做夫。等了十来日,只见铁尚书全家已来,他也不敢露头面,只暗中将他小公子认定。夜间巡逻时,在后边放上一把火,趁人嚷乱时,领了他十二岁小公子去了。这边救灭火,查点人时,却不见了这个小孩子。大家道“想是烧死了”,去寻时,又不见骨殖。有的又解说道:“骨头嫩,想都烧化了。”铁尚书道:“左右也是死数,不必寻他。”这两位小姐也便哭泣一场。管解的就朦胧说中途烧死,止将铁尚书父母并长子二女,一行解京。
P1-5
《三刻拍案惊奇》原名《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钱塘陆人龙编撰,陆云龙评点,崇祯五年峥霄馆书坊刊行,八卷四十回,为拟话本小说。
《型世言》一书,流传稀少,大概问世十年后,已难见该书。崇祯十六年前后,江南书贾将其改纂,照原书版式翻刻了其中三十回,为每回新拟了回目,将书名改为《三刻》,作者亦改署梦觉道人、西湖浪子。
《型世言》之改纂,当是书贾有意为《三言》、《二拍》编造续书。冯梦龙、凌濛初二氏之书行世后,颇受读者青睐,希求续书亦属情理中事。如果将《型世言》与《三言》、《二拍》比较,可以发现三书之间似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冯、凌二氏多取材宋元故事,且将网罗殆尽,陆人龙则专述有明一代人物,时间上有前后的衔接,加上三书的体例写法大致相同,所以拼为一组,几若天衣无缝。陆氏在编撰《型世言》时,是否有意步冯、凌之后,已难考详。凌氏不在冯氏后作“四言”,则陆氏亦不会在凌氏后作“三刻”,将《型世言》改名《三刻》当不合陆氏初衷。但改名改版之《三刻》远较原名原版之《型世言》更容易在坊间流通。自《型世言》以《三刻》的新面目出现后,原刻几遭湮没,除同出峥霄馆的《皇明十六家小品》中提及该书书名外,未见诸家记载和书目。若非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所藏孤本,学者几不知有此书。而《三刻》则流传较广,从传世的北大本、北图本、北京市文物局本三种《三刻》残本来看,曾经先后数刻,版心中还有《型世奇观》、《幻影》等别名。估计曾有一个时期风行于世,广为人知。
《型世言》除被改纂为《三刻》外,还被部分收入《别本二刻拍案惊奇》中。今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别本二刻》系选录凌濛初《二刻》十卷、陆人龙《型世言》二十四卷合编而成。编者在移录《型世言》的过程中,对故事颇有改动,出入较《三刻》为大。此书当属《二刻》之异本,不同于《三刻》与《型世言》有前后脱胎的版本关系。《别本二刻》书前绣像,包括了《二刻》和《型世言》的有关章回。这些绣像是取自原书,还是合编时新刻,有待寓目查考。今所见奎章阁本《型世言》与国内所藏诸本《三刻》均无绣像。《别本二刻》之绣像无论出于何人之手,均可弥补缺憾,故而十分珍贵。
小说流传中别名并行属常见现象,再版者选择书名,每取其最为知著者署之,不必拘泥出现之早晚。《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改称之后已成家喻户晓,新刊此书无不以《红楼梦》名之,斯其例。《型世言》与《三刻》二名,后者的影响大过前者,所以本书采用《三刻》为书名。除书名外,书中文字完全采用《型世言》,并在书前影印了《别本二刻》中仅存的绣像。本书比之通行的据北大本和北京市文物局本整理的《三刻》,内容最为完整,堪称足本。经过这样编排,相信本书会较通行的《型世言》和《三刻》更受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