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懋登编著的《三宝太监西洋记》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简称《西洋记》,全书一百回。本书虽然取材于史事,但并不是历史演义小说。书中着意描绘的是降妖伏魔,故属于神魔小说。小说叙开天辟地,万劫九流,其中有三大管家:儒、释、道。描叙了明初郑和、王景弘等人下西洋通使三十余国事,郑和在碧峰长老和张天师的协助下,一路斩妖捉怪,摄服诸国,穿插了许多神魔故事和奇事异闻。本书是明代中叶前后神魔小说中的一部代表作,曾产生过较大影响,其中保留的许多民间文学和历史资料,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此书虽不及《三国》、《水浒》、《西游记》等那样脍炙人口,但其故事也很为人们所乐道。
罗懋登编著的《三宝太监西洋记(上中下)》讲述了:中国古代小说汗牛充栋,蔚为大观,其中许多作品世代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古代人民劳动、生活、情感、智慧的形象反映,是我们珍贵的精神遗产。为了弘扬华夏文化,我社从卷帙浩繁的古典文学宝库中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作品100余部,奉献给大家。这套书选题面宽,除了历史写实类的作品如《秦始皇传》、《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说岳全传》、《水浒全传》等外,还有言情类作品《红楼梦》、《好逑传》、《定情人》、《玉娇梨》、Ⅸ怡情佚史》等,神魔类作品《封神演义》、《搜神记》、《西游记》、《韩湘子全传》、《观音达摩罗汉全传》等,公案类作品《狄公案》、《包公案》、《彭公案》、《施公案》、《刘公案》等。除了长篇作品,也选了一些中短篇代表作,如三言二拍等。为了方便阅读,我们在每一本书前都写了前言,介绍本书的作者及作品成书情况,对书中难读的字词典故也作了注释。希望这套丛书能得到您的喜爱,也希望专家和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使这套丛书日臻完善。
《三宝太监西洋记(上中下)》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之一。
金光起处,早已离了雷音宝刹,出了灵山道场,香风渺渺,瑞气氲氲。一个老祖,两个尊者,师徒们慢腾腾地踏着云,蹑着雾,磕着牙。摩诃萨道:“师父,此行还用真身,还用色身?”老祖道:“要去解释东土厄难,须索是个色身。”摩诃萨道:“既用色身,还要个善娘么?”老祖道:“须索一个善娘。”摩诃萨道:“须用善娘,还要个善爹么?”老祖道:“须索一个善爹。”摩诃萨道:“既要善爹、善娘,还要个善地么?”老祖道:“须索一个善地。”迦摩阿道:“弟子理会得了,一要善娘,二要善爹,三要善地。师父、师兄且慢,待弟子先到南膳部洲,挨寻一遍,择其善者而从之。”老祖道:“不消你去。南海有一位菩萨,原是灵山会上的老友,大慈大悲救苦难,南膳部洲哪一家不排香列案供奉着他?哪一个不顶礼精虔皈依着他?我且去会他一会,谛问一处所,一个善男子,一个善女人,以便住世。”
道犹未了,按下云头,早到了一座山上。这山在东洋大海之中,东望高丽、日本、琉球、新罗,如指诸掌,西望我大明一统天下,两京十三省,图画天然。自古以来叫做梅岑山。我洪武爷登基,改名补陀落迦山。山上有个观音峰、灵鹫峰、挂天峰、九老峰、笔架峰、香炉峰,又有个三摩岩、大士岩、海月岩、玩月岩、真歇岩、弄珠岩,又有个潮音洞、善才洞、柴陀洞、昙龙洞、华阳洞,又有个百丈泉、啸吟泉、喜客泉、八公泉、温泉、弄丸泉、挂珠泉。山后怪石岐蝤,吞云吸雾。山前平坦,中间有一座古寺,前有挂锡卓峰,左有日钟,右有月鼓,后有观星耸壁,古来叫做普陀寺。我洪武爷登基,改名补陀寺。名山古寺,东海一大观处。有诗为证,诗日:
古寺玲珑海湛①中,海风净扫白云踪。谁堪写出天然景?十二栏杆十二峰。
却说老祖按下云头,早到了这补陀落迦山上,领着那摩诃萨、迦摩阿二位尊者,指定了补陀寺,直恁的走将进来。进了一天门、二天门,再进了上方宝殿。只见两廊之下,奇花异卉,献秀呈祥;雀巢雉锥②,各相乳哺,老祖心里想道:“果好一片洞天福地也。”摩诃萨轻轻地咳嗽一声,只见宝莲座下转出一位沙弥来。摩诃萨早巳认得他了,叫声:“惠岸,你好因果哩!”把那一位沙弥倒吃了一惊,他心里自忖①道:“这等面生远来的和尚,如何就认得我,如何就晓得我的名字?好恼人也!”心里须到着恼,面皮儿却也要光。好个小沙弥,一时间便回嗔②作喜,陪个问讯问:“长老缘何认得弟子?如何晓得弟子的贱名?”摩诃萨道:“且莫说你,连你的父亲我也认得他,我也晓得他名字。”小沙弥道:“也罢,你认得我父亲是什么人?你晓得我父亲叫做什么名字?”摩诃萨道:“你父亲叫做个托塔李天王。原是我一个老道友,我怎么不认得他?我怎么不认得你?”小沙弥看见说得实了,他愈加恭敬,再陪一个问讯,说道:“原来是父执之辈,弟子有眼不识泰山,望乞恕罪!敢问老师父仙名?”摩诃萨道:“在下不足,法名摩诃萨。”小沙弥笑了一笑,说道:“好个摩诃萨,果真如今天下事只是摩诃萨。敢问那一位师父什么仙名?”摩诃萨道:“师弟叫做个迦摩阿。”小沙弥又笑了一笑,说道:“也是会摩阿,敢问那一位老师父什么法名?”摩诃萨道:“那一位是俺们的师父,却就是燃灯古佛。”惠岸听说是燃灯老祖,心里又吃了一惊,把个头儿摇了两摇,肩膀儿耸了三耸,慢慢地说道:“徒弟到都摩诃萨,师父却不摩诃萨也。”摩诃萨道:“少叙闲谈。师父何在?”沙弥道:“俺师父在落迦山紫竹林中散步去了。”摩诃萨同了惠岸转身便走,出门三五步,望见竹荫浓,只见竹林之下一个大士:
体长八尺,十指纤纤,唇似抹朱,面如傅粉。双凤眼,巧蛾眉,跣足栊头,道冠法服。观尽世人千万劫,苦熬苦煎,自磨自折,独成正果。一腔子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左傍立着一个小弟子,火焰浑身;右傍立着一个小女徒,弥陀满口。绿鹦哥去去来来,飞绕竹林之上:生鱼儿活活泼泼,跳跃团蓝之中。原来是个观世音,我今观尽世间人。
原来是个观音菩萨。这座补陀落迦山,正是菩萨发圣之地,故此老祖说道南海有一位菩萨,原是灵山会上的老友,会他一会,谛问东土作何善恶。却说这菩萨高张慧眼,早已知道老祖下临,抽身急转莲台之上。两家相见,分宾主坐。坐定闲叙。叙及阿耨③会、多罗会、蟠桃会、兜率会、九老……
P7-8
明代后期荒诞离奇的神魔小说十分流行,其思想内容也相当混杂,既有世俗欲念乃至某种反传统精神在幻想形态中的表现,也包含着许多夸饰宗教、宣扬因果报应的成分。但总体来说,它们大多写得很粗糙,缺乏艺术创造。这一类小说较有名的就是《三宝太监西洋记》。
作者罗懋登,明代小说家,字登之,号二里南人,明万历年间人,曾创作《香山记》传奇,注释《投笔记》,并替《西厢记》、《拜月亭》、《琵琶记》做过音释。
明代永乐年问,郑和挂印西征,七次奉使“西洋”,平服三十九国,威震海内外。郑和下西洋是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三宝太监西洋记》就是一部以这一史事为题材的长篇神魔小说。它是继《西游记》、《封神演义》之后,明代神魔小说潮流的又一代表作。
《三宝太监西洋记》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简称《西洋记》,全书一百回。本书虽然取材于史事,但并不是历史演义小说。书中着意描绘的是降妖伏魔,故属于神魔小说。小说叙开天辟地,万劫九流,其中有三大管家:儒、释、道。描叙了明初郑和、王景弘等人下西洋通使三十余国事,郑和在碧峰长老和张天师的协助下,一路斩妖捉怪,摄服诸国,穿插了许多神魔故事和奇事异闻。本书是明代中叶前后神魔小说中的一部代表作,曾产生过较大影响,其中保留的许多民间文学和历史资料,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此书虽不及《三国》、《水浒》、《西游记》等那样脍炙人口,但其故事也很为人们所乐道。
在人物的创造、情节的编制上,也流露出作者的匠心。全书真人与神人杂陈,史实与幻想并列,有的有所师承,有的凭空臆造,从中可以看出罗懋登深受《西游记》的影响。
作者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吸收了大量的其他文本的故事和材料,采用大量的非叙事文体,使全书具有明显的互文性和文体交叉的特点;运用了诸如排比、对称、双关和仿拟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及幽默诙谐、文白夹杂的语言。这一方面提高了小说滑稽诙谐的娱乐特性;另一方面又给小说带来了罗嗦烦琐的弊端。
鲁迅对此书曾作过全面的评价。他说:“所述战事,杂窃《西游记》、《封神传》,而文词不工,更增支蔓,特颇有里巷传说,如《五鬼闹判》、《五鼠闹东京》的故事,皆于此可考见,则亦其所长矣。”大概正因为这部书“文词不工,更增支蔓”,所以流行不广,比不上《西游记》和《封神传》。
《三宝太监西洋记》一书是文人创作的民间叙事文本,是一部个人创作而带有累积创作痕迹的作品。虽然促进了神魔小说的大量创作,却未能提高其艺术品质。
在这次再版中,我们约请了相关学者对原书进行了大量的较为精细的校勘、补正和释义,尽量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望各位专家及广大读者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