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医院里的一天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虹//徐长江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们的“一天”是医院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缩影,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每一天的努力和奉献。他们夜以继日地描绘着日新月异,年复一年地书写着蒸蒸日上,365个每一天,是医院成长发展的轨迹,是医院文化历史的积淀。

继2011年《生命里的一缕阳光》之后,医院员工又以充沛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将各自的工作实况和心灵感悟浓缩在“一天”里。

通过王虹、徐长江主编的《医院里的一天》中这些平实而感性的文字,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医院,感受医务人员的辛劳和追求、忙碌和喜悦;相信“医院里的一天”会加强医院和社会的沟通,加深医患之间的理解,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相信《医院里的一天》释放出更多的光和热,会温暖你我,照亮彼此。

内容推荐

《医院里的一天》的内容提要如下:

昼夜更替,四季轮回,医院里的每一天都在演绎着动人的故事。在与死神赛跑的ICU、在紧张忙碌的麻醉手术室、在迎来婴儿第一声啼哭的产房、在充满福尔马林气味的病理科、在机器轰鸣的洗衣房……面对患者的痛苦和渴望,面对生命的责任与使命,他们用“信任、期望、仁爱”抒写着平实而精彩的生命篇章。

《医院里的一天》由王虹、徐长江主编。

目录

第一章 生命的战场

惊心动魄的无眠之夜

急诊深夜忙不停

ICU,与死神争夺生命之地

麻醉手术室的一天

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小天使”的守护者

永不间断的夜班

第二章 窗口的风景

导医护士的一天

繁忙的挂号收费处

大医院小护士

老专家的坚守

点点滴滴总关情

门诊药房零距离

滴滴关爱脉脉“针”情

抚平你的“伤口”

窗口的风景

第三章 真相的探究

加急!加急!加急!

破译心脏“乱码”

诞生金标准的地方

探出真相锁定病灶

探秘亲子鉴定

第四章 为健康护航

一针一灸总关情

生命之源的“中转站”

永不停歇的体外肾脏

“照耀”你的生命

呵护她的健康

甜蜜的负担

忙碌,却很温暖

6825的工作日志

老年患者的守望者

“膳”待健康

贴心的健康管理

第五章 平凡的温度

手术室的幕后英雄

感控的防线

守着平凡,对生命负责

为了母婴健康

平凡中的不平凡

您好,7000号为您服务

“净”在辛劳中

工地是我们的阵地

第六章 生命的律动

给光明无国界

援疆岁月

护“花”使者

小患儿彤彤的一天

儿保科医生的工作日记

实习医生小瞻

实习护士的成长

生命里的温暖

外科病房8小时

生命的律动——内科门诊

每一天为明天

“铁人”护士长

试读章节

惊心动魄的无眠之夜

◎陈凤

午夜12点,“丁零零……”急促的闹钟惊醒了熟睡的我,费力睁开酸涩的眼睛,多年来习惯性的第一反应又在心里嘀咕了一遍:要是没有大夜班多好啊!哎,起床!

夜风,还有些微冷,开车等红绿灯的空隙里,暗自想:今天抢救室里的病人不知道会不会很多啊!

穿过走廊,看到抢救室门口的家属挨挨挤挤,就知道今天的病人真不少。看病人,问病情,一圈交接班下来,都快两点了,晚班的同事打趣而又真诚地说:“煎熬吧,三台呼吸机呢!但愿你们不忙!”

刚填完点物本,一阵急促的平车移动声从大门外传来,直觉告诉我,来病人了,而且病情不轻!“严重车祸外伤,呼吸不好,快叫医生!”

“好,放+3床!霞,叫医生,师傅拿剪刀,剪掉血污的衣服,准备查体。”我边说边看了下病人,是位30多岁的青年男子,满身鲜血。

“神志昏迷,瞳孔左四右三,不等大,有耳漏,呼吸浅慢!”值班医生已经站在我的身边,我快速汇报着病人情况。

“准备气管插管,脑疝形成,情况不好。”值班医生急促地说。

三下五除二,心电监护,气管插管,静脉通路,全套血标本已操作完毕。这时我才抽出空来问送病人的同事:“家属呢?”

“家属未联系上,患者是我朋友,从上海过来的,被公交车撞了,我们没有家属电话。”

“那你赶紧报警,想办法联系家属,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

看着满屋子的病人,我真恨自己分身乏术,好在有实习同学帮忙,本来之前就要交代的工作重点还没来得及和她们说,现在又得忙着处理新来的病人。“半小时记录生命体征,注意动态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老师。换水一定要仔细核对,要看腕带。注意病人的管路、约束带不要滑脱,尤其是4床,烦躁得很,又年轻,力气大。对了,另外,翻身、吸痰、监护仪报警处理都要及时做。记得,不会的不确定的事情一定要问哦!”一下说了那么多,我自己都觉得是不是有点生硬,指挥加命令啊!如果不忙的话,我肯定会带着她们慢点做的,今天看来不行了,只能先说全了。

“+3床的家属还没到,止血脱水,先用抢救备药,半瓶甘露醇快滴!”医生下达口头医嘱。

“好,这好办,但检查呢?先办欠费吧!”我随即补充。

就这样,我们在没有家属的情况下把能做的事情先都做了。但最大的问题又出现了,脑外科要与病人家属商谈有关手术的问题,因为手术的风险极大,很有可能下不了台,这样的后果没人可以承担。就在矛盾紧急之时,又来了一位新病人。

被送来的是位老奶奶,外伤,头颅CT显示问题不大,有耳鼻漏,正是因为鼻腔出血不止,所以才转院过来的。家属是两个儿子,一直在边上着急地说个不停:“怎么一直出血啊?怎么办啊,护士?……”

“你们别急,我们肯定尽快处理,你们先出去吧!”全套程序,吸氧、监护、开通道、补液、做记录单、登记病人信息……我和同事霞配合默契。刚开好静脉通道,家属不放心又进来了,就这时,突然听到“哇”的一声,我一看,霞的裤子、白大褂还有鞋子全被鲜血弄脏了,原来这个病人呕了一大口鲜血!病人家属一看这情形更急了:“怎么现在反而出血更多了啊,你们是怎么搞的啊!”我无言以对,会诊医生们刚刚才鉴别诊断过,正要找家属谈话。外院诊断失误,不是头颅外伤而是消化道出血!因为未进行任何处理,才会导致她呕血。可是时间哪里容得了我们和家属解释,憋着委屈还要继续忙下去。准备吸引器,更换床单,垫护理垫,进行胃肠减压,等忙完这一切,我看着霞满身污物建议她去换下衣服。其实在抢救室几乎每个人都被患者的污物喷过,鲜血、呕吐物、痰液甚至小便!

回头再看+3床,脉氧89%,呼吸已经有暂停了,看来得用呼吸机了。我严格地执行着医嘱,调整参数,就在这时,一阵悲戚的声音传来,转过头,一位孕妇映人眼帘,不会吧,这是+3床的家属?

当大肚子看见躺在平车上无法醒来的丈夫时,哭声小了许多,但我似乎听见了心碎的声音。看过太多的生离死别,此刻她在想什么,我无从所知。听她家人讲,男患者是位博士,毕业后留在上海,夫妻一直分居,因为妻子怀孕,才调回来不久,美好的生活才开始,谁知道……我已经不愿再听下去!

工作还是要做,再怎么样,我们不能一味沉浸于这样悲情的故事中。看看眼前,各种状况不断,头、脑、手、脚都要并用起来!

天色渐渐亮了,忙了一夜的肚子开始抗议了,刚想安排大家轮流吃点东西,就听到实习同学喊:“老师!”我循声望去,糟糕,4床把脚上的约束带挣开了。我快步上前,按住他的膝盖,同时喊师傅帮忙,就在我扭头的一瞬间,一记重重的脚力踹在我的肚子上。我顾不得疼痛,迅速用力固定。“哎,真的是年轻力壮啊,这都能挣断!”我无奈地说。“你赶紧去坐下,看看怎么样。”霞一脸关切。“老师你没事吧?”“没事,也不是头一次了!”我边揉肚子边笑着对同学讲。

天亮了,太阳从灰暗的玻璃窗射进来,大家似乎看见了希望!而且更让人欣慰的是,前两天我们抢救的7床老奶奶,心源性休克,除颤三次,终于被我们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今天夜里生命体征逐步好转,现在已经醒过来了!

7点了,开始做晨间护理,收拾床单、翻身、擦洗、采血、喂药……忙了一圈下来,腰都有些痛了。

趁着喝口水的空闲,实习同学忽闪着眼睛问我:“老师,你们夜班都这么忙啊?”

“也不是,看运气喽!”

“其实抢救室能学到很多东西的,还能看到那么多触目惊心的事情。”

“呵呵,那你愿意一直在这里吗?”

“我考虑一下,太累……”

“还没干呢就要考虑啦!”我笑笑,毕竟对于没有太多经历的学生我只能一言以蔽之。

的确,在抢救室待久了,会遇到很多事情,也许久了自然会波澜不惊,但总会有一些事情会间断地出现,触痛你。这里的病人就像是末世的人,等待我们救助和唤醒,这是我们的职责。虽然竭尽全力结果也不一定都是你期冀的,总会有遗憾和惋惜,会有委屈和无奈,但更多的是欣慰与自豪!

很久以前,汪国真的一首小诗就印在我的脑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人生就是不断地经历,任何一种经历都要用珍惜的眼光来看待,因为生命往往只在瞬息之间!

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抢救室的大门,阳光有些刺眼。走到急诊大厅看到了“十三姨”,这位长年的精神病患者是我们这儿的“熟人”了,这次她穿得比以前还红,头顶戴了三个大红的蝴蝶结,她慢慢地穿过走廊,还回头看了一眼。十三姨,希望今天你可以带点红色的曙光给+3床,希望他可以看得见自己孩子天真的笑脸!

P3-7

序言

昼夜更替,四季轮回,医院里的每一天都在演绎着动人的故事,在与死神赛跑的ICU(重症监护室)、在紧张忙碌的麻醉手术室、在迎来婴儿第一声啼哭的产房、在充满福尔马林气味的病理科、在机器轰鸣的洗衣房……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他们是医院各个岗位上的普通一员,他们的工作有的险象环生、惊心动魄,有的平平淡淡、简单重复。他们有的坚守在救死扶伤的生命前线,有的在平凡和琐碎中艰辛忙碌,面对患者的痛苦和渴望,面对生命的责任与使命,他们用“信任、期望、仁爱”抒写着平实而精彩的生命篇章。

“一天”里,真实再现了医院各个部门或紧张、或繁忙的工作场景,生动展示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和精神追求。他们坚毅如钢,攻坚克难,妙手回春,在生死之间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他们勤劳如蜂,勤勤恳恳,恪尽职守,为了患者的健康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他们柔韧如草,执着坚守,任劳任怨,在每一处需要的地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有力支撑着医院的良好运行。

“一天”里,他们或许也会面对艰难与挫折,也会感到委屈和不解,但更多的,是从繁忙的工作中获得患者的满意和感激,从艰辛的付出中感受从医者的成就与满足。

医院仿佛一个高速运转的庞大机器,每一位医院员工都在高效运转的机器中各自扮演着齿轮、轴承、螺丝钉或润滑油的角色,每一个人都是医院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耕耘、守护着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他们的“一天”是医院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缩影,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每一天的努力和奉献。他们夜以继日地描绘着日新月异,年复一年地书写着蒸蒸日上,365个每一天,是医院成长发展的轨迹,是医院文化历史的积淀。

继2011年《生命里的一缕阳光》之后,医院员工又以充沛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将各自的工作实况和心灵感悟浓缩在“一天”里。在他们的心里,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感,有不得不说的温暖和感动,也有不得不面对的误解和委屈,他们将这些情感酝酿于心,表于笔端,笔触所到之处,涉及医院各个层面,全方位地展现了医院繁忙的工作和丰富的内涵。

相信通过这些平实而感性的文字,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医院,感受医务人员的辛劳和追求、忙碌和喜悦;相信“医院里的一天”会加强医院和社会的沟通,加深医患之间的理解,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相信《医院里的一天》释放出更多的光和热,会温暖你我,照亮彼此。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院长 王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5: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