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少时家贫,鲍叔牙家比较富有,他们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早年,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管仲的本钱很少,却拿更多的分红。鲍叔牙丝毫不介意这件事情,因为他认为管仲的家庭负担较大,甚至还会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
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倒将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不仅不生气,反而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
管仲三次为官,但是无一不被罢免,鲍叔牙认为这其中的原因不是因为管仲无能,而是因为没人赏识管仲这匹“千里马”。管仲参军作战,却临阵脱逃了,鲍叔牙没有嘲笑管仲贪生怕死,因为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迈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的朝政很乱,王子们为了避祸,都逃到其他国家等待机会。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公子纠,鲍叔牙则侍奉在莒国的王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暴乱,国王被杀死,国家没有了君主。公子纠和小白得到消息后,急忙赶回齐国,想要夺取王位。两支队伍恰好在路上相遇,管仲为了让公子纠登基,向小白射了一箭,谁知却射到了小白腰带上的挂钩,小白因此幸免于难。后来,小白做了君主,史称“齐桓公”。
齐桓公当上国王后,就设法将公子纠杀死了,并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要任命鲍叔牙为丞相,以辅佐他治理国家。鲍叔牙认为自己没有这份才能,并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在说服齐桓公后,将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齐国后,当上了丞相,而鲍叔牙却心甘情愿地做起了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共同努力之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也因此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世代相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和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共同进退的关系。他们俩最终携手创造了齐国的辉煌,也创造了属于他们的辉煌。
当我们面对失败时,朋友的鼓励,让我们多了一份信心和力量;当我们欢呼成功时,朋友的祝福,让我们多了一份喜悦和动力。真正的朋友像一块钻石,越是在命运的黑夜,他越会点亮自己,让自己的光芒照亮你前进的路途,与你共进退。
公元前209年7月,两名秦朝军官押着900名壮丁到渔阳去驻防。当时正值夏天,常常下雨。队伍来到靳县大泽乡后,因为地势低洼。连续下了几天暴雨之后,大道竟然被淹没了。队伍只好安营扎寨。准备天晴了再走。这900人的队伍中有两个强壮的大汉,被推为屯长。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按照秦朝的法律,误了日期,就要杀头。无论现在如何赶路,也不能按期到达渔阳了。这天夜里,陈胜和吴广在帐篷里商量怎样死里逃生。
陈胜对吴广说:“既然误了期,到那儿是死。现在逃走被捉住了也是死。还不如干脆拼死造反呢!”
吴广说:“朝廷那么强大,我们怎么造反呢?”
陈胜在说服吴广之后商量起了下一步的计划。因为当时的人都很迷信鬼神,两人就决定借此来取得900个壮丁的信任。他们上街买了块绸子,然后用朱砂写上“陈胜王”三个大字后。将这块绸子暗暗塞进了一条鱼肚里。一个壮丁从街上买回这条鱼后。剖开鱼肚子发现了这个字条,很快这件事情便在壮丁们之间传开了。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