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在店里转悠,不说什么,只看商品,导购热情地凑上去:“请问,您想买什么(买哪个)?”
【情景回放】
铃铃应聘到一个建材型的装修店里做导购员,因为这里的商户很多,竞争相对也就比较激烈,铃铃很喜欢这份工作,所以一直想做好。
最近又到了装修旺季,铃铃第一天上班就很努力地工作,可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很多顾客只在门外扫一眼就离开,让她很受打击。
难道是店里的商品不吸引顾客吗?
这天中午,铃铃刚吃完饭就看见一位中年顾客进了店里,左看看,右看看,什么话也不说,也不询问商品的情况。
铃铃等了一会儿,便走过去问:“请问您想买点什么?”
没想到这位顾客竞然理都不理她,又在店里转了一圈,就出去了。
“太过分了,怎么一点礼貌都没有。”铃铃很气愤,坐回店里等待其他顾客的上门。
不一会儿,又来了一对小夫妻,笑着走进了店,但只扫了一眼就准备离开了。
铃铃连忙迎过去,问:“你们想要点什么,我们这里的产品都很不错的。”
小夫妻看了她一眼,没理会就直接走人了。
为什么会这样?第一天上班就这么失败,老板会不会觉得她能力不够呢?不行,就算卖不出去产品,也要努力把顾客多留在店里一会儿。
想到这儿,铃铃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等待下一位顾客上门。很快,就有一位先生走进了店里。 “先生您好,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吗?”铃铃热情地说道。
先生没说话,自顾自的在店里浏览了一番,似乎是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正想往外走,铃铃拦了过去,“先生,先在店里坐一下吧。”
没想到她的热情反而让这位先生走得更快,简直是飞一般地离开了店。铃铃气馁极了。
【销售分析】
1.商店确实没有顾客需要的商品
很多时候,顾客是确定了要购买的东西才出门的,这种情况下,顾客只要在店里大概扫一眼,就会了解这间店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当然扭头就走。
这时候导购员上前询问,顾客也不会停留下来了解店里的商品。毕竟想要买的东西已经确认,如果店里没有,他也没有浪费时间的必要。
这种情况下,导购员要学会观察顾客的神态,一旦确定顾客是因为没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而离开的,就没必要再上前纠缠不清,会让顾客觉得麻烦,并对店面产生不好的印象。
2.导购员过分热情,让顾客变得警惕 当商店里的商品过于杂乱,顾客一时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导购员突然问他要买什么,会让顾客变得警惕,担心导购员会向自己推销不需要的产品,所以才会不予理睬,在店里扫一眼就走。
小莉在一家商场做导购员,为顾客介绍最新的服装,帮助他们选购合适的衣服。但有时候,她的热情却换来顾客的不理睬,甚至有些顾客认为她热情推销的商品其实是有质量问题的。这让小莉很苦恼。
这一天早晨,小莉又开始了工作,没一会儿来了一位顾客,似乎是想要买连衣裙,在店里看了两圈,但什么也不问,小莉以为她遇到了什么难题,就过去问她:“小姐你好,请问你要买点什么?”
“当然是买衣服。”顾客这样说完,却扭头要往店外走。
“小姐,我们店里的衣服质量都很好,你想要哪一件,我帮你拿过来看一看吧,这一件就很适合您。”小莉热情地介绍道。
“这件不会是去年的旧款吧,这么难看,算了,我不买了。”说完,顾客就迈出了店,留下苦恼的小莉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样的顾客虽然会令导购员感到头疼,但直接问顾客要买什么的导购员也是不合格的。导购员的过分热情会让顾客对其推销的产品产生怀疑,担心是不是商品有问题,所以才会这样大力推销,希望赶紧卖出去呢?或者会觉得导购员是因为自己需要这种商品,而故意夸大了商品的功能,所谓“无事献殷勤”,顾客自然会认为热情的导购员是“心怀不轨”的。
【专家支招】
1.让顾客停下脚步
导购员在介绍商品以前,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夸自己的商品,而是先让顾客多在店里停留一段时间,这样才有机会做更多地介绍。
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对顾客说“请进来坐一下吧”这样的话,会让顾客感觉自己像是被盯上的猎物,很不舒服,自然就不愿意留在店里坐一坐。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让顾客在店里感到放松,等待顾客向导购员咨询商品的问题,这个时候导购员就可以说“先生您提的这个问题太好了,一两句话可能说不清,我们坐下来慢慢聊一聊怎么样?”
这个时候,导购员就可以拿出凳子,让顾客不坐一下都觉得不好意思。这样一来,顾客留在店里的时间就会增加,再讨论选购商品的事情也会容易很多。
2.多沟通,了解顾客的购买意图
把顾客留在店里并不代表万事大吉了,坐下来之后,先谈什么,再讨论什么,什么时候把话题转移到商品上,都是导购员应该注意的地方。
导购员在顾客落坐后,不能马上就讨论自己的商品,过于直接地介绍自己的商品会让顾客觉得自己本身并没有受到重视,原来这么热情地招待自己,甚至还专门搬来座椅,全是为了要让自己购买商品啊。 虽然导购员的目的的确是推销商品,但不能过于直接。要先从聊天开始进行沟通,通过沟通可以了解顾客的购买意图,方便导购员从顾客的需求方面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比如,顾客最近在装修房子,导购员就可以说“这可是个辛苦活儿啊,不过咱们自己要住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地方,确实需要用心一点。”
通过这样的聊天,慢慢把话题转移到与商品相关的事项或知识上,拉近和顾客的心理距离,这样再做推销的时候,顾客就会觉得导购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他把房子装修得更好,也就会切实地考虑导购员的建议,购买欲望也会增加很多。P3-6
第一章 顾客进门时,导购不能这么说
情景1:
顾客在店里转悠,不说什么,只看
商品导购热情地凑上去:“请问,您想买什么(买哪个)?”
情景2:
导购热情迎上前,顾客冷淡地说:“我随便看看。”
导购:“那好吧,有需要时你喊我。”
情景3:
顾客进门,问“你们这里有没有××商品?”
导购摇摇头表示没有,或者回答:“没有,你去别处看看。”
情景4:
顾客说:“我想帮朋友买件衣服,但我不知道她喜欢什么样子的。”
导购答:“那你最好带她过来。”
情景5:
面对结伴而来的顾客时
导购只热情招待其中一位顾客
情景6:
顾客边吃东西边走进店里
导购提醒:“别把食物沾到衣服(××商品)上。”
情景7:
商店里销售一些浅色服装,顾客逐个地看并要求试穿
导购提醒:“不买的的衣服不能试。”
情景8:
顾客进来询问:“前几天我看中的那款在哪里?”
导购答:“您来晚了,那款已经卖光了。”
情景9:
顾客浏览完商品:“现在还太贵,我等你们打折时再来买。”
导购:“刚上市当然贵,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会便宜点。”
情景10:
顾客表示不满:“你干嘛硬向别人推销,我非买不可吗?”
导购:“不买你看什么?诚心来找茬?”
第二章 介绍商品时,导购切忌这么说
情景11:
顾客没表现出多大兴趣
导购自顾在旁边滔滔不绝地介绍:“我来给您介绍一下,这款手机……”
情景12:
顾客看中一款裙子
导购:“我们的裙子多漂亮呀,特别适合你——你看你身上穿的这件多难看。”
情景13:
顾客试穿一款衣服,在镜子中看起来并不太好看
导购为了促成成交:“您看,您穿这个多漂亮呀!”
情景14:
顾客一时头脑发热买下商品时
导购员应提高自身修养,介绍适合顾客的商品。
情景15:
顾客说:“你们的衣服好还是××牌衣服好?”
导购道:“各有各的特点,看个人的爱好。”
情景16:
顾客嫌商品的牌子不响,名气不大
导购:“我们这个牌子刚刚推出并投入市场……”
情景17:
顾客说:“我只用××品牌,不会考虑其他品牌。”
导购:“那个品牌其实很一般,我们的产品……”
情景18:
一位苗条顾客走进一家保健品商店
导购热情地推荐:“我们这里有减肥套盒,一个疗程3盒……”
情景19:
顾客走进一家装饰材料店:“我想买每平米五六十元的玻化砖。”
导购:“那种玻化砖根本没法用,质量不好,你看看这种,180块一平。”
情景20:
顾客在化妆品柜台前流连
导购:“您眼角都起皱纹了,试试我们的眼霜吧——女人要注意保养,不
然很快就老了。”
情景21:
顾客喜食酸味水果,逛进了一家水果店
导购推荐道:“买两斤回去尝尝吧,这新到的杨梅特别甜。”
情景22:
顾客说:“你都介绍完了,我还不知道这款商品对我有什么用?”
导购:“我已经说清楚了呀!”(但没有介绍到点子上)
情景23:
顾客不相信导购的介绍:“你们都说得天花乱坠。”
导购回应:“如果你这么认为,那我就没办法了。”
情景24:
顾客是一位内行人员,嫌导购的介绍不够专业
导购道:“你自己就懂,还要我介绍干嘛。”
情景25:
顾客是位老年人,听不懂专业术语
导购卖弄产品知识:“这是最新款的变频冰箱,采用了德国××技术……”
情景26:
顾客听完商品介绍后,没有反应,继续闲逛
导购追上去:“喂,你买不买呀?”
第三章 顾客提出疑问时,导购不可这样答
情景27:
顾客说:“我朋友嫌商品的做工太粗糙。”
导购道:“我给你处理一下,不影响你使用的。”
情景28:
顾客担心自己买了没有用:“我的孩子刚满两岁,用得着这款学习机吗?”
导购答:“当然用得着。”
情景29:
顾客问:“你这个产品有××功能吗?”
导购答:“我不太清楚。”
情景30:
顾客担心商品是假冒伪劣、仿品或贴牌生产的
导购道:“我向你保证,这百分之百是真品。”
情景31:
顾客怀疑:“这款保健品的功效真像你说得那么神奇吗?”
导购答:“当然了,你买下吃一吃看看。”
情景32:
顾客质疑:“最近对这款产品的负面评论很多呀?”
导购急忙撇清:“哎呀,媒体跟消费者的说法都夸大了。”
情景33:
顾客提出荒谬的质疑
导购说:“你的看法不对(想错了),应该是这样……”
情景34:
顾客认为其他店的产品更好
导购说:“他家的产品质量不能保证,我们可是厂家授权的。”
情景35:
顾客觉得产品少:“你家的东西怎么这么少?我都没什么可选的了。”
导购说:“怎么少呢,够多的了。”
情景36:
产品只剩最后一件,在顾客面前打开的包装,顾客依然让拿新的。
导购说:“如果有新的,我一定给您,可是确实没有了。”
情景37:
顾客:你们这件衣服款式过时了……
导购:“您看错了,这是我们的新款。”
第四章 顾客讨价还价时,导购切忌这么谈
情景38:
顾客指着一件标价2000元的油画,伸出一个指头:“1000块?我拿了!”
导购知道商品利润丰厚,为了促成成交,连忙点头说:“好的!”
情景39:
顾客对商品很满意,但听到报价后立刻将其放回去了
导购:“你是不是真想买呀?诚心买就出个价?”
情景40:
顾客说:“我在别处看过这个货,只卖××元,你这里卖得太贵,能按那
个价给我我就买。”
导购说:“好吧。”
情景41:
顾客问:“我已经来你们这里买过好几次了,不给我便宜点吗?”
导购答:“公司定的价,对老顾客也一样。”
情景42:
顾客说:“我认识你们老板,你就按内部价给我吧?”
导购:“你真的认识他?他叫什么名字?”
情景43:
顾客询问价格:“这件衣服多少钱?”
导购:“价格好商量,您先看好,试一试,合适了再谈。”
情景44:
顾客看完商品,直接要求:“你给我一个最低价。”
导购:“最多只能给你打八折了。”
情景45:
顾客说:“这块手表太贵了!”
导购反驳道:“一点也不贵,很多人都买这款。”
情景46:
顾客道:“买三件你能给我打几折?打不了折我就只能拿一件。”
导购:“那你就买一件吧,公司定的价,我没有权力打折。”
情景47:
顾客说:“你们这都是从批发市场进的货,我到那里买会更便宜。”
导购不高兴地说:“那你去那里买吧!”
情景48:
顾客说:“别的牌子跟你这款差不多,但价格便宜得多。”
导购好奇:“那他们卖多少钱?”
情景49:
顾客说:“咱们也谈了这么长时间了,再便宜100块,我就拿了。”
导购:“你真会砍价,不赚你钱,帮你捎一件吧。”
情景50:
第五章 顾客提出额外要求时,导购切忌这样答
情景5l:
顾客要求:“请帮我拿一件新的!”
导购回答:“这是最后一件了,我们没有新的了。”
情景52:
顾客要求换其他颜色的(没有)怎么办
导购回答:“这是最后一件了。”
情景53:
顾客要求导购给他(她)免费包装一下
导购回答:“这是最后一件了,我们没有新的了。”
情景54:
顾客想买一款非促销产品:“你让我享受现在的促销优惠吧!”
导购摇摇头:“不行,办不到。”
情景55:
顾客要求:“我买这么多,你得给我多打点折扣?”
导购说:“买再多也是一样的价。”
情景56:
顾客索取更多的赠品:“你再多赠给我一些吧。”
导购说:“好,那您就多拿两个吧。”
情景57:
顾客说:“我不要赠品,你直接给我打折好了。”
导购说:“我没有这个权利。”
情景58:
顾客不是会员,但要求:“你就按会员价给我打折嘛!”
导购:“好吧,我用自己的卡帮你刷一下。”
情景59:
顾客:“可以帮我写一张贺卡吗?”
导购:“我们没有这项服务。”
第六章 顾客举棋不定时,导购切忌这么做
情景60:
顾客说:“我和家人商量一下买不买。”
导购说:“有什么可商量的呢?现在拿下吧!”
情景61:
顾客说:“这是我帮别人买的,我考虑考虑再来吧。”
导购无言应对:“……”
情景62:
顾客看花了眼,不知道到底该选购哪款产品
导购仍在等待:“您看好了,我帮您拿。”
情景63:
顾客:“这种衣服洗了会缩水吗?”
导购:“应该不会的。”
情景64:
顾客道:“这款商品到处都有,为什么我非得在你这里买?”
导购:“那你再转转。”
情景65:
顾客拒绝留下个人信息:“我不登记资料了,免得你们老给我打推销电话。”
导购连连保证:“不会的,不会打扰您的。”
情景66:
顾客说:“我再试试刚刚那件红色的衣服吧!”
导购说:“您刚刚不都试过几次了吗?”
情景67:
顾客说:“这件衣服要是不合适的话可以退吗?”
导购说:“退不了。”
第七章 顾客付款时,导购切忌这么讲
情景68:
顾客说:“哎呀,我的钱没有带够。”
导购答:“那你有多少?我看能不能把东西给你。”
情景69:
顾客付了假钞
导购问:“这张钱是假的,你给我换一张?”
情景70:
顾客要求:“请给我开一张发票。”
导购答:“我们这儿开不了发票。”
情景71:
顾客又回到商店里:“刚才你们找错我钱了。”
导购:“你刚才怎么不当面点清呢?”
第八章 顾客投诉时,导购切忌这样接待
情景72:
顾客反复要求调换商品
导购:“你已经来换过三四趟了,真麻烦!”
情景73:
顾客拿着货品来投诉:“你看你们的衣服,洗了一次就缩水得穿不上了。”
导购答:“这不是我们的责任,是你的洗涤方法不当。”
情景74:
顾客嫌买得贵了,要求退货
导购道:“退不了的,这个价格你当初也同意,都像你这样我们生意还做不做呀?”
情景75:
顾客拿着超过退货期的商品来退货
导购道:“这早就过了退货期,我们退不了。”
情景76:
顾客拿着拆封后的内衣裤来退货
导购道:“你买的时候就应该看好了,内衣拆封后一律不退。”
情景77:
顾客投诉导购人员,对其服务表示不满
导购道:“你这人就是难伺候,没遇到过像你这样的顾客。”
情景78:
顾客对产品质量不满意,威胁要打315投诉
导购道:“你想打就打吧。”
情景79:
顾客弄丢购物小票,坚持要退货
导购道:“没票不给退!”
情景80:
顾客胡搅蛮缠,在店里大闹、静坐
导购道:“就是退不了,你能怎么着?”
导购要用脑子做销售
——只说该说的,把不该说的咽回肚子里
导购是商家和顾客之间的桥梁,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生意的成败。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小张和小王是售楼处的导购。一天,来了两对年轻夫妇,两人各负责接待一对。
两对夫妇都看中了一套房子,但小张负责接待的这对高兴地买下,小王接待的那对最终却没有掏钱购买。原来,他们给客户介绍楼盘时说的话不同。
小张这样说:“这个楼盘所在的小区虽然离地铁比较远,交通不太方便,但周围有两家大超市,购物非常方便。而且小区离交通主干道较远,非常安静,晚上不必担心睡不着觉,绿化和环境也很好,非常适合居住。”
小王这样说:“这个楼盘附近有两家大超市,购物非常方便,而且小区远离大马路,周围环境比较安静,绿化也不错,很适宜居住。当然,我们这个小区离地铁稍远一些,交通不太方便,但总体来说还不错。”
其实,两个人说的是一回事,但表达方式不一样,给客户的感觉也完全不同。小张的话给客户这种感觉:购物方便,环境好;小王的话让人觉得离地铁比较远,交通不方便。
由此可见,导购的说话技巧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着销售的成败。
优秀导购一开口就能打动客户,做成交易;笨拙导购不仅不能打动顾客,甚至会把顾客惹恼,白白浪费达成交易的好机会,既让自己拿不到提成,也没法给公司创造业绩。
总的来说,销售是一场攻心战。和客户做生意时,要让客户感到愉快,这样才能促成交易。试想一下,若顾客觉得导购说话不中听,很有意见,下次他还会来这里购物吗?
美国著名销售大师剀比特曾说:“每个人讲话的力量都是巨大的,它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不利变成有利。”因此,作为每天要与顾客打交道的导购来说,更需要掌握必需的说话技巧。
好口才并不等于会说话。在现实生活中,导购因说错话而导致生意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其实,有些导购口才相当不错,在为顾客介绍产品时,总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终还是没有成交。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掌握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导购员与顾客交流时,不能只用嘴巴说,还要用头脑说话。用头脑说话,即要在与顾客沟通中,不断挖掘顾客的需求,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为其考虑,快速地获得顾客的认可,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以促成交易。
现在,各类商品充斥市场,品牌竞争加剧,这就要求导购提升业务素质,在与顾客谈话时,管好自己的嘴,用好自己的脑,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力求抓住每一个进门的顾客。
本书选取了导购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80种情景,结合实际案例,告诉你当顾客光临、挑选商品、提出疑问、讨价还价、提出额外要求、举棋不定、付款和投诉时该怎么说。
掌握了这些技巧,你就能更轻松地做导购,让业绩更上一层楼。建议你仔细阅读本书,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赚取更好的生活和财富。
美国著名销售大师凯比特曾说:“每个人讲话的力量都是巨大的,它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不利变成有利。”
作为每天要与顾客打交道的导购来说,更需要掌握必需的说话技巧。导购员与顾客交流时,不能只用嘴巴说,还要用头脑说话,即要在与顾客沟通中不断挖掘顾客的需求,在顾客的立场上为其考虑,快速地获得顾客的认可,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以最终促成交易。
柴一兵编著的《导购一定不能说错的80句话》选取了导购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数十种情景,结合实际案例告诉导购们当顾客光临、挑选商品、提出疑问、讨价还价、提出额外要求、举棋不定、付款和投诉时该怎么说。
掌握了这些技巧,你就能更轻松地做导购,让业绩更上一层楼。
人常道“好言三冬暖人心”,而导购这个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口才吃饭。所以,一个合格的导购员不但要具备过硬的商品知识,还要有出色的交际交流技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导购员在与顾客交流中往往不得法,有的甚至态度蛮横,这就直接影响了店家的形象和销量。本书正是专门为导购员量身打造的业务提升指南。柴一兵编著的《导购一定不能说错的80句话》以导购的视角出发,将其与顾客初步接触、介绍产品、讨价还价、售后服务等步骤,都单独分为专门的章节进行介绍,以80个实际的销售案例讲解如何与顾客打交道,如何在保证店家利益的前提下让顾客买的高兴买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