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兰小欢编著的《一转念:用经济学思考》很多文章取材于我2008年加入牛博网之后的博客内容。像旅行家们记录旅途中的奇闻轶事一样,我把自己在经济学领域里见过的或好玩或古怪的故事记录下来。
本书共三辑,主要内容为锦衣不夜行,新年空余愿,偏以貌取人,博士不值钱,生命价几何,剩女与光棍,又帅又有钱,一夫一妻制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转念(用经济学思考)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兰小欢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兰小欢编著的《一转念:用经济学思考》很多文章取材于我2008年加入牛博网之后的博客内容。像旅行家们记录旅途中的奇闻轶事一样,我把自己在经济学领域里见过的或好玩或古怪的故事记录下来。 本书共三辑,主要内容为锦衣不夜行,新年空余愿,偏以貌取人,博士不值钱,生命价几何,剩女与光棍,又帅又有钱,一夫一妻制等。 内容推荐 美国有一档帮助穷人的电视节目,选定一户穷人家,一周内为他们建栋崭新的漂亮房子,全新的家具,车库里都放上新车。一夜之间,梦想成真,就要从此幸福地生活……不久之后,记者回访发现,很多受帮助的人把车和家具都卖了,换了钱。甚至还有人生活比以前更显困顿了些,因为付不起房子的财产税。 《一转念:用经济学思考》里绝大部分故事,都有类似的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些故事是从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那里听来的,我记录并转述出来。虽然来自经济学家,但这些故事和税收利息国际贸易无关,而是柴米油盐的道理,是日常生活。拿虐待老人来说吧,子女不孝冷血当然是原因之一,但不管子女如何冷血,不会虐待家财万贯可以留大量遗产的老人。富有的老人,子女通常来探望的次数也要多一些。忙还是不忙,子女要算时间的成本和收益。久病床前无孝子,富在深山有远亲,是经济学的道理。 《一转念:用经济学思考》由兰小欢编著。 目录 第一辑 无情有理 锦衣不夜行 新年空余愿 偏以貌取人 博士不值钱 生命价几何 剩女与光棍 又帅又有钱 一夫一妻制 善心与市场 血头红十字 无知与仇恨 利益与伦理 常理破神圣 建美国大业 第二辑 非法合律 海盗与民主 估价太子党 扎堆卖毛片 走私与腐败 恐怖分子考 女巫与女婴 谁在打假球 他来自街头 第三辑 少迷多思 逻辑和因果 顽固的脑壳 专家的意见 性别与语言 活在比喻中 近代史教育 快速读书法 青年探索者 科研伦理观 神秘的点球 钱都哪去了 纪念钟开莱 撞开那扇门 试读章节 锦衣不夜行 有朋友劝我没事儿常回国看看,他的原话是:人在美国而不常回中国走走,如锦衣夜行,不可取。那是说,虽然现在海龟快比中华鳖精都多了,不稀罕了,但留洋经历多少还残留了点儿显摆价值。过去是海外吃了肉,回国见了人就想张大嘴剔牙,现在虽然不太好意思这么做了,但时不时捂着嘴打一两个无伤大雅的略带牛排味的饱嗝,嗓子眼儿里也还是有股满足感。 谁不爱炫耀呢?有点儿成就了,不搬出来显摆显摆,简直了无生趣。谁都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如果甚至能摆出事实来证实这一点,那种满足感无与伦比。 要从炫耀中得到满足,需要几个条件。第一要件是炫耀目标得是你在乎的人。和陌生人瞎得瑟,没劲。可要是老同学聚会就大不同,若还能重遇当年暗恋的班花就更好了,当然前提是她有个窝囊老公。第二要件是目标群体中个体差异不能太大。老同学聚会,如果大家都中年危机正为房子和奶粉发愁呢,你就更容易金鸡独立些。但万一目标群体差异极大,有的被强拆殴打了,有的正忙着强拆殴打别人日进斗金呢,你就不好炫耀了,因为其中还有人比你强很多,你要得瑟的话白费功夫,别人眼皮都不往你这边厢抬;也因为还有人远不如你到简直凄惨,你得瑟起来自己也感觉不太仁义,毕竟谁都不好意思和盲人炫耀视力。第三要件是你得有能炫耀的东西,而且得到这东西的成本不能太高;或者就算成本太高,也必须不能让别人知道。炫耀就是玩潇洒,就是玩“得来全不费工夫”,“踏破铁鞋无觅处”是摆不上台面儿的。 把这三个要件搞清楚了,就大概理解“炫耀”这件事儿了。 比如说青少年“奇装异服”哈韩哈日文身打洞吧,这事儿据说叫“街头文化”,但本质还是炫耀,满足上述三个要件。第一,那身儿行头是给同学朋友看的,主要目的是为让他们赞叹,捎带着让爹妈老师不爽一下,不过是附属效果。第二,“狐朋狗友”们之间差别不能太大。你弄个黄头发,我就弄个绿的;你打一个洞,我就打一圈儿。但如果其中有人天天开着跑车,副驾上的妞儿天天换,那我就没法炫耀了。第三,炫耀成本不能太高。为啥比的不过是身儿行头,不是跑车游艇呢?还不是因为穷。弄身儿好衣服穿双好鞋,勒紧裤腰带几个月也就行了,再进一步,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传统上,人们惯用“青春期逆反心理”来解释上述青少年的行为,这种解释没有内容。不过是想炫耀,不过是想与众不同,成年之后,心里的这股邪火和冲动就灭了?根本没有。但为何成年后的表现与青少年时期不同了呢?因为炫耀的环境和成本都变了。随着交际范围扩大,身边各类人五花八门,不再是当年都差不多的同学,现在拿什么东西出来,好像都有别人比你强,炫耀达不到效果了。而且,炫耀的成本急升。年轻时因为大家都穷,摆弄摆弄衣服和头发就能与众不同。现在不一样了,想与众不同地夸耀一下吧,开个国产车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怎么办?炫耀行为自然减少。 只是炫耀的冲动永远都在,成年之后虽然不靠奇装异服,但凡是逮到机会都要忍不住得瑟,那股劲头一点不输给“青春期叛逆”。 中国手机品种最多,价格卖相等千差万别,为何?因为大家穷得刚刚好:既富有到了可以买得起手机,又穷到了可以用部好手机就能让自己多少显得与众不同,过一下炫耀瘾。世界各大奢侈品厂商都爱中国市场,为何?因为大家穷得刚刚好:既有大量的人富有到了买得起,又穷到了这其中大部分人其实还得节衣缩食几个月,刚好达到炫耀的目的,那价格和火候,真是拿捏得准。 和“街头文化”一样,据说奢侈品消费的也是“文化”。这文化的要义在于走高贵路线,营造高贵气氛,但目标客户可绝不是盖茨和巴菲特。真正支撑这个市场的,就是海量城市白领,买不起游艇飞机又渴望引人注目。不奇怪,“炫耀性消费”是经济学经久不衰的话题。 美国电影中,街头的黑人总是打扮得金光闪闪,开很炫的车,戴很炫的珠宝。研究者发现,与同等收入的白人相比,黑人在“可见消费品”上的支出要比白人高25%,这多出来的“炫”都是从其他消费品的开销上省出来的。这难道仅仅是因为黑人比白人个性更张扬么?那为什么黑人中的中产阶级和白领们穿着打扮就不那么张扬呢?其实,黑人比白人这多出来的25%“炫耀性消费”,几乎完全是因为黑人整体比白人穷。研究者还发现,就算同为黑人,穷人也比富人更爱炫耀。这一规律是跨种族的,黑人白人墨西哥人,都如此。 可以拿来炫耀的,可不止是消费品。学历、娇妻、刚爸爸、权贵名流朋友,都可以拿来炫耀。当然,如消费品一样,这些资源本身都有很大实际价值,“可供炫耀”是额外的价值。但无论炫耀的是什么,炫耀这种行为本身,道理都类似。要秀得开心秀得过瘾,就一定要选对场合和观众,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毕竟,“我的朋友克林顿”这种经历,除了莱温斯基之外,要讲得铿锵有力唇齿留香回味悠长,还是得用中文,若还能做到“不经意提起”,那效果就只能家喻户晓了。 中文传神,两个词就可精确概括关于炫耀的经济学分析:“锦衣夜行”和“穷得瑟”。我穿锦衣的目的,就是给你看,从中获得满足感。我之所以这么得瑟,是因为我穷,但更重要的是,你也穷。P3-6 序言 美国有一档帮助穷人的电视节目,选定一户穷人家,一周内为他们建栋崭新的漂亮房子,全新的家具,车库里都放上新车。一夜之间,梦想成真,就要从此幸福地生活……不久之后,记者回访发现,很多受帮助的人把车和家具都卖了,换了钱。甚至还有人生活比以前更显困顿了些,因为付不起房子的财产税。 这本书里绝大部分故事,都有类似的情节:出乎意料,但转念一想又合乎情理。这些故事是从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那里听来的,我记录并转述出来。虽然来自经济学家,但这些故事和税收利息、国际贸易无关,而是柴米油盐的道理,是日常生活。拿虐待老人来说吧,子女不孝冷血当然是原因之一,但不管子女如何冷血,绝不会虐待家财万贯可以留大量遗产的老人。富有的老人,子女探望的次数通常也要多一些。忙还是不忙,子女要算时间的成本和收益。久病床前无孝子,富在深山有远亲,是经济学的道理。 本书很多文章取材于我2008年加入牛博网之后的博客内容。像旅行家们记录旅途中的奇闻轶事一样,我把自己在经济学领域里见过的或好玩或古怪的故事记录下来。如果你觉得有趣,那我的故事就算讲成功啦。另外还有些在这旅程中的感悟,我也一并记录了下来。 我感谢朋友罗永浩,没有牛博网这个平台,我不会写这些文章。我感谢编辑彭毅文和兄弟喻建欢,是他们促成了这本书。我感谢女友恬恬,没有她的照顾,我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整理出这本书,也感谢她对本书初稿的大量修改和润色。 书里的错误疏漏,我不是故意的,希望读者能批评指正,待以后有机会再版时改进。 书评(媒体评论) 将复杂的事情用简单的方式说清楚,这是科学家。将简单的事情用复杂的方式说灿烂,这是文学家。将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方式说得又清楚又灿烂,这是兰小欢。 ——叶三 (诗人,《九万字》作者) 不是所有经济学人都关心现实世界,不是所有关心现实世界的经济学人都为普通读者写书,不是所有为普通读者写书的经济学人都能用中文写植根中国的经济学故事。小欢是关心现实世界并执着地为普通读者写书的中国经济学人。他的这本书用原汁原味的中文写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故事,引证的则是地地道道的主流经济学论文。如果你学过主流经济学,读此书会是一次愉快的复习;如果你未曾学过,读罢此书你应该想做个经济学人了。 ——李冠一 (波士顿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 经济学可能是最违反常识的学科之一了。很多自视聪明的人在常识反复出错后,感到有必要学一点经济学以便在社会上更好地装,但又觉得学起来很枯燥。如果你凑巧是这种人,可以试试兰小欢的这本书。它解答的都是你多半会感兴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北京卖毛片的碟贩子大都集中在中关村?为什么充当人体炸弹的极端恐怖分子当中——和人们想象的刚好相反——穷人和文盲的比例其实很低?为什么一个太子党看不见摸不着的背景的价值,可以通过对一些市场现象的研究合理地估算出来? ——罗永浩(牛博网创始人,老罗英语培训校长) 经济学算不算科学,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过就好的普及读本而言,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显然必需具备同样的要素:帮助人看到事物的深层逻辑,不高估也不低估读者的智商。这些年经济学成了显学,面向普通公众的读本层出不穷,然而就这两点来说,小欢这本都可算是上乘之作。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