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每天傍晚国学课/每天傍晚阅读课系列丛书
分类
作者 刘金国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7大国学板块,43个国学领域,347条国学常识,覆盖中国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全部国学常识,带领读者通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刘金国主编的《每天傍晚国学课》从人生选择、对待学业、家庭生活、选择朋友、青春期心理、学校生活、面对挫折和抵制诱惑,以及人生目标的确定等青少年成长过程的方方面面,总结出一套青少年的成长指南,帮助青少年在这些人生道路上作出最明智的选择,在人生的每一个岔路口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方向,健康快乐地成长。

内容推荐

《每天傍晚国学课》由知名教育专家刘金国老师主编,汇集众多优秀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为读者奉献了市场中难得一见的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时尚性的优秀的青少年课外读物。

《每天傍晚国学课》从与青少年朋友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学方面入手,采用故事、案例加评析的方式,内容朴实亲切,写作手法通俗自然,能够让广大青少年朋友接受,同时更能吸引广大家长,共同构建了一个青少年素质教育与能力塑造的整体方案。以青少年朋友的独特立场出发,针对特定的年龄结构,特定的思想意识,特定的时代背景,为青少年朋友量身制定了最为实用、科学、系统的课外阅读知识系统。

本书倡导家庭傍晚亲子阅读学习习惯,家庭在晚餐后共同阅读,抓住六点到八点的最佳记忆期,有利于知识记忆的强化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是促进亲子关系最好的契机。

目录

第一章 不可不知的国学文学常识 1

 第一节 光耀千秋的古代文学家 3

1.爱国诗人屈原 3

2.五言诗大家曹植 4

3.田园诗歌的开创者陶渊明 5

4.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6

5.诗仙李白 6

6.诗圣杜甫 7

7.古文运动领袖韩愈 8

8.新乐府大家白居易 8

9.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 9

10.全才通人苏轼 10

11.婉约词人李清照 10

12.南宋诗坛领袖陆游 11

13.爱国词人辛弃疾 11

14.小说巨匠曹雪芹 12

 第二节 各领风骚的古代文学流派 13

1.建安文学 13

2.山水田园诗派 13

3.边塞诗派 14

4.唐宋古文运动 14

5.新乐府运动 15

6.豪放词派 16

7.婉约词派 16

8.桐城派 17

 第三节 荟萃精华的古代诗文总集 18

1.《诗经》 18

2.《楚辞》 19

3.《文选》 19

4.《乐府诗集》 20

5.《全唐诗》 20

6.《花间集》 21

7.《全宋词》 21

8.《全元散曲》 22

 第四节 斑斓多彩的少数民族诗作 23

1.《敕勒歌》 23

2.《格萨尔王传》 23

3.《江格尔》 24

4.《阿诗玛》 25

 第五节 曲折离奇的古代小说戏曲 26

1.搜神记 26

2.《世说新语》 26

3.《太平广记》 27

4.《西厢记诸宫调》 27

5.三言二拍 28

6.《金瓶梅》 28

7.四大名著 29

8.《聊斋志异》 29

9.《儒林外史》 30

10.四大民间故事 30

11.《窦娥冤》 31

12.《西厢记》 32

13.《桃花扇》 32

 第六节 想象奇特的古代神话故事 34

1.盘古创世 34

2.共工怒触不周山 35

3.女娲补天 36

4.夸父逐日 36

5.后羿射日 37

6.嫦娥奔月 37

7.精卫填海 38

8.刑天舞干戚 38

9.神农尝百草 39

 第七节 各尽其妙的古代文学体裁 40

1.骚体 40

2.律诗 41

3.绝句 41

4.骈文 42

5.唐传奇 42

6.词 43

7.散曲 43

8.元杂剧 44

9.八股文 44

 第八节 历代传诵的古代诗词名句 46

1.励志类 46

2.亲情类 47

3.爱情类 48

4.友情类 48

5.哲理类 49

6.爱国类 50

7.风景类 51

8.军旅类 51

9.闲适类 52

10.怀古类 53

第二章 不可不知的国学艺术常识 55

 第一节 各逞其能的古代书法技法与流派 57

1.草书 57

2.篆书 57

3.金文 58

4.隶书 58

5.行书 59

6.楷书四大家 59

7.永字八法 60

 第二节 争奇斗妍的古代绘画技法与流派 61

1.水墨画 61

2.文人画 61

3.写真 62

4.画圣 62

5.北宋三家山水 62

6.元代四大家 63

7.扬州八怪 64

 第三节 光耀艺苑的古代书画名家及作品 65

1.钟繇《宣示表》 65

2.顾恺之《洛神赋图》 65

3.王羲之《兰亭集序》 66

4.王献之《中秋帖》 66

5.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67

6.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67

7.阎立本《步辇图》 68

8.张旭《古诗四帖》 68

9.颜真卿《祭侄文稿》 69

10. 释怀素《自叙帖》 69

11.柳公权《玄秘塔碑》 70

12.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70

13.苏轼《寒食诗帖》 71

14.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71

15.米芾《蜀素帖》 72

16.郑燮《竹石图》 72

 第四节 中国独有的古代印石篆刻 74

1.四大印石 74

2.印款 75

3.朱文、白文 75

4.官印 75

5.私印 76

6.印泥 76

 第五节 翰墨飘香的文房四宝 77

1.湖笔 77

2.徽墨 77

3.歙(shè)砚 78

4.四大名砚 78

 第六节 必知的古代音乐表演常识 80

1.八音 80

2.八佾 80

3.五音 81

4.十二律 81

5.乐府 81

6.《霓裳羽衣曲》 82

7.《广陵散》 82

8.弹词 83

9.京剧 83

10.生旦净末丑 84

11.四大名旦 84

 第七节 争奇斗巧的古代工艺美术 86

1.唐三彩 86

2.宋代五大名窑 86

3.景泰蓝 87

4.青花 87

5.雕漆 88

第三章 不可不知的国学教育常识 89

 第一节 历朝沿袭的科举制度 91

1.孝廉 91

2.金榜题名 92

3.策试 93

4.贡生 94

 第二节 古代学府门类及学官生员 94

1.官学 94

2.私学 94

3.乡学 95

4.太学 95

5.祭酒 96

6.博士 96

7.生徒 97

8.及门弟子 97

9.北宋四大书院 97

 第三节 影响千年的古代塾学读本 99

1.五经四书 99

2.三百千千 100

3.列女传 100

4.幼学琼林 101

5.增广贤文 101

6.《弟子规》 101

 第四节 育才有方的古代教育思想 102

1.因材施教 102

2.有教无类 102

3.教学相长 103

4.能者为师 103

第四章 不可不知的国学科技常识 105

 第一节 农耕古国农业知识集萃 107

1.《齐民要术》 107

2.《王祯农书》 107

3.《农政全书》 108

4.五谷六畜 108

 第二节 数度领先的古代数学 110

1.《九章算术》 110

2.勾股定理 110

3.圆周率 111

4.刘徽原理 111

 第三节 传统的中医养生学知识 113

1.扁鹊 113

2.张仲景 114

3.华佗 114

4.孙思邈 115

5.《灵枢经》 115

6.《黄帝内经素问》 116

7.《神农本草经》 117

8.《千金方》 117

9.《本草纲目》 118

10.阴阳学说 118

11.五行学说 119

12.气功 120

13.针灸 120

14.拔罐 121

 第四节 闪耀创新之光的古代物理化学 122

1.走马灯 122

2.小孔成像 122

3.司南 123

4.炼丹术 123

5.火药 124

 第五节 领先世界的古代天文历法 125

1.夏小正 125

2.大明历 125

3.日晷 126

4.漏壶 127

5.朔望 127

6.干支 127

7.二十四节气 128

8.二十八宿 129

 第六节 古代生物学知识荟萃 130

1.《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130

2.《禽经》 131

3.《菌谱》 131

4.《闽中海错疏》 131

5.《植物名实图考》 132

 第七节 叹为观止的古代园林建筑 133

1.长城 133

2.赵州桥 134

3.故宫 134

4.天坛 135

5.三孔 136

6.颐和园 136

7.拙政园 137

 第八节 古代纺织知识举要 138

1.黄道婆 138

2.缎 139

3.松江布 139

4.云锦 140

5.四大名绣 140

6.手摇纺车 141

7.脚踏纺车 142

8.套染法 142

 第九节 古代饮食知识精选 143

1.伊尹烹调论 143

2.《随园食单》 144

3.盐梅 144

4.八珍 144

5.豆腐 145

6.八大菜系 146

7.茶经 146

第五章 不可不知的国学经济常识 147

 第一节 古代的经济制度与措施 149

1.井田制 149

2.初税亩 150

3.屯田制 150

4.均田制 151

5.租庸调 152

6.两税法 152

7.一条鞭法 153

8.摊丁入亩 154

9.漕运 154

 第二节 寥若晨星的古代经济名著 156

1.《史记·货殖列传》 156

2.《史记·平准书》 157

3.《汉书·食货志》 157

 第三节 千年不倒的古代老字号 159

1.六必居 159

2.同仁堂 160

3.全聚德 160

4.荣宝斋 161

 第四节 古代的货币金融知识 163

1.五铢钱 163

2.交子 164

3.票号 164

 第五节 古代影响深远的经济观点 166

1.义利论 166

2.富民论 167

3.节用论 167

4.耕战论 168

5.本末论 169

6.贵粟论 170

第六章 不可不知的国学哲学常识 173

 第一节 各领风骚的古代哲学流派 175

1.儒家 175

2.墨家 176

3.道家 176

4.法家 177

5.纵横家 177

6.魏晋玄学 178

7.禅学 178

8.程朱理学 178

9.东林学派 179

 第二节 影响深远的古代哲学名著 180

1.《周易》 180

2.《大学》 181

3.《中庸》 181

4.《论语》 182

5.《孟子》 182

6.《荀子》 183

7.《墨子》 184

8.《韩非子》 184

9.《老子》 184

10.《庄子》 185

11.《吕氏春秋》 186

 第三节 蕴含深奥的古代哲学概念 187

1.天人 187

2.三纲五常 187

3.中庸之道 188

4.道法自然 188

5.无为而治 189

6.性善说 189

7.性恶说 189

8.仁政说 190

9.民贵君轻 190

10.白马非马 190

11.矛盾 191

12.心外无物 191

13.物竞天择 192

 第四节 妇孺皆知的古代哲理名句 193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93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93

3.满招损,谦受益 194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94

5.三思而后行 194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95

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5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95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6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96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97

1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97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97

1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98

1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 198

1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98

1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199

1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99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9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00

21.少则得,多则惑 200

22.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201

2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01

2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02

2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02

26.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203

27.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203

2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03

第七章 不可不知的国学风俗常识 205

 第一节 沿用千年的岁时节令 207

1.春节 207

2.元宵 208

3.寒食与清明 208

4.端午节 209

5.七夕 210

6.中秋 210

7.重阳节 211

8.腊八 211

9.除夕 212

 第二节 古代生养婚嫁习俗 213

1.弄璋弄瓦 213

2.冠礼与笄礼 213

3.年龄称谓 214

4.纳采 214

5.问名 215

6.纳吉 215

7.纳征 216

8.请期 216

9.亲迎 216

 第三节 古代丧葬祭祀习俗 217

1.丧礼 217

2.明器 218

3.棺椁 218

4.墓庐 219

5.宾礼 219

6.麈尾 220

 第四节 古代的游戏娱乐知识 221

1.社火 221

2.竹马 221

3.秋千 222

4.踏青 222

5.灯谜 223

 第五节 古代的体育竞技知识 224

1.拔河 224

2.角抵 224

3.赛龙舟 225

4.象棋 226

5.围棋 226

6.蹴鞠 227

7.太极拳 227

8.武术 228

 第六节 古代称谓知识 230

1.姓氏 230

2.谥号 231

3.九族 231

4.尊称 231

5.谦称 233

6.泰山 233

7.考妣 234

8.妯娌 234

试读章节

第1章 不可不知的

国学文学常识

第一节 光耀千秋的古代文学家

1.爱国诗人屈原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他主张严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同时,他还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公元前305年,屈原因反对楚怀王与秦国结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郢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的他在同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

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百姓在屈原沉江的地方投下粽子喂鱼以防屈原遗体被鱼吃掉,从此以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仪式,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在吃粽子、划龙舟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其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离骚》是我国现存的最长的抒情诗,屈原对后世影响很大,出现了宋玉等一批模仿屈原文体创作的作家,这些作品被西汉刘向编成一个集子《楚辞》。

2.五言诗大家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为“思”,又被称为陈思王。他因文学上的造诣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最大。曹植创作的汉乐府古辞在叙事的基础上,把抒情、叙事、说理、写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五言诗的艺术功能,完成了五言诗由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确立了五言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代表作有《白马歌》《野田黄雀行》《洛神赋》等。

曹植是曹操和卞氏生的第三个孩子,自幼颖慧,十几岁便能诵读诗、文、辞赋等几十万字,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更是赞许有加:“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不满,最终确立他的兄长曹丕为太子。曹丕继位后对曹植加以打击迫害,最典型的事件就是逼迫曹植“七步成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最后两句成为劝诫兄弟勿要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

3.田园诗歌的开创者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入刘宋后改名潜,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时名士,家里藏书多,好酒狂放,陶渊明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先后任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辞彭泽县令后,他再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躬耕隐居,创作了大量诗歌。

陶渊明诗今存125首,他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代表作是《饮酒》诗二十首。陶渊明还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这类诗的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因此他被称为“隐逸诗人”和“田园诗人”,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陶渊明现存文章共有12篇,最著名的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从此以后,“世外桃源”成为现实世界以外“乐土”的代名词,也是历代文人逃避现实的精神家园。

4.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浙江会稽人(今浙江绍兴),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小名“客”,世称谢客。袭封康乐公,由于性情狂傲,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被降为康乐侯,所以称谢康公、谢康乐。他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主要成就是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代表作有《登池上楼》等。

谢灵运除诗文创作外,还兼通史学,精通佛教和老庄哲学,工于书法、绘画,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赏他的诗和字为“二宝”。

谢灵运酷爱登山,尤其喜欢攀登幽静险峻的山峰,高达数十丈的岩峰他也敢上,可以说他是古代攀岩运动的先行者。他登山时常穿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这样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屐”。

5.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先祖于隋朝时因罪迁居到中亚地区,701年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五岁左右随父母迁到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他是继屈原以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李白一生经历丰富坎坷,思想复杂,既有天才诗人的气质,又有游侠、隐士、道人、策士等风范,儒家、道家、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李白流传下来的诗文有1000多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编成《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李白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傥不群的形象。李白的诗歌,大胆地想象夸张,加强了艺术效果。李白诗歌的语言,不拘声律,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通俗生动。李白诗歌以非凡的气魄和饱满的激情,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他与杜甫合称“李杜”,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6.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陵野老、杜陵布衣,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的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他作“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居住在长安附近的少陵,也被称为“杜少陵”。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歌以古体、律诗见长,格律严谨,感情真挚,沉郁顿挫,风格多样,特别注意修辞造句,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风格。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忧国忧民,诗中集中展示了儒家文化传统中的人文情怀,因此被称作“诗圣”,对后世影响巨大。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唐代韩愈把李白杜甫并称,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他的作品成为后世学诗的范本。

7.古文运动领袖韩愈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倡导发动了唐代古文运动,扫荡六朝萎靡文风,主张学习先秦两汉散文的语言,破除骈文,提倡散文,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一时社会上响应者众多,韩门弟子甚多。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思想上韩愈确立了中国“道统”观念,他是尊儒反佛教道教的代表人物。韩愈是语言大师,他注重学习前人有生命力的词语,善于提炼当代口语,熔铸新词句,很多成为成语流传下来,比如“落井下石”、“杂乱无章”等。

8.新乐府大家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少傅、白文公。白居易晚年信佛,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又称“香山居士”。早年诗歌强调济世救民,力求通俗易懂,中年后以闲适诗为主。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老妪能解”。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朝鲜和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清代黄遵宪、吴伟业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

白居易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等。

9.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博学多才,诗文创作和学术著述并驾齐驱,成就斐然。他又是北宋名臣,政治上也有不凡建树。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宋代散文的奠基人。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气势旺盛,精炼流畅,说理透彻,抒情委婉,寓奇于平。他使散文题材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其显著特点是以文为诗,奠定了宋诗的基调,后来苏轼等深受他的影响。欧阳修的词含蓄清丽,承袭了南唐“花间词”遗风。他曾于宋祁合作编撰《新唐书》250卷,又独撰《新五代史》;他还喜欢收集金石文字,编辑了《集古录》;在书法方面学习颜真卿,也有不小成就。

10.全才通人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苏洵的长子。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苏轼学识渊博,思想开放,在散文、诗歌、词三方面都取得非凡成就。他的散文继承了欧阳修的文学风格,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文理自然,平易流畅,豪放自如,将叙事、议论和抒情完美结合,无疑是当时成就最高的一家。他的诗歌内容广阔,风格豪放,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将宋诗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词将诗的手法移植过来,以诗为词,开辟了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在书画方面造诣很深,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对医药、水利、烹饪等方面都有贡献,堪称“全才通人”。苏轼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之一,很多作家拜他为师,深受他的影响。

11.婉约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年),山东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编成《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她的词作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风韵天然。她的词论强调韵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认为词是与诗不同的独立抒情文体,从而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改变了男性作家一统文坛的格局。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12.南宋诗坛领袖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年时即受爱国思想熏陶,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三百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高产的诗人。他的诗作主要是爱国、军旅题材的,慷慨激昂、悲愤昂扬,誓雪国耻,恢复中原,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描写细腻,笔法雅致,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是一位卓越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是南宋名副其实的诗坛领袖,生前有“小李白”的雅号,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13.爱国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词派代表。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4.小说巨匠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音zhān),字梦阮,号雪芹、芹溪、芹圃,清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世袭江宁织造,家族兴隆了六十多年,到了父亲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他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并修订了《红楼梦》,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红楼梦》描写了宝玉黛玉和宝钗之间的爱情悲剧和大观园的败落,揭示了封建大家族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向,书中人物个个性格鲜明,血肉丰满,令人难以忘怀。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对传统的小说表现手法进行了全面的创新,突破了说书体通俗小说的模式,将小说艺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对后世乃至全球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

P2-12

序言

有个浪漫的传说:传说中有个勇士救了一位美丽的公主,公主送给勇士一本书作为回报,用此象征知识和力量。于是,每到这一天,这个国家的女人就会送给丈夫或男朋友一本书,男人们则回赠一枝玫瑰花。正是由于这个传说带来的灵感,1995年世界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很难在每天的忙碌中抽出一些时间来静静品味书籍的馨香,慢阅读似乎被人们遗忘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快餐式文化。然而,读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就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世界。”

本书倡导家庭傍晚亲子阅读学习习惯,家庭在晚餐后共同阅读,抓住六点到八点的最佳记忆期,有利于知识记忆的强化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是促进亲子关系最好的契机。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世界万物都充满好奇,这是一个阅读的好时机,家长在这个阶段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帮助孩子培养起来阅读的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如果家长及时地给孩子们补充一些他们必备的且感兴趣的课外知识,相信孩子们是非常愿意接受的。这一代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充斥着更多诱惑,例如他们很容易迷失在电视娱乐节目和网络游戏之中,很多惨痛的教训让我们开始重视这种现象。然而,家长们如果愿意每天从自己排得满满的时间表里挤出些时间来和孩子一起读读书,互相讨论自己对书中某点的看法,放下身段,与孩子进行一次“亲子阅读”,那么我想,不仅孩子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与言传身教,就是家长自己也会深深融入这样的温馨之中不愿出来。

有鉴于此,我们特意编写了这套《每天傍晚阅读课》丛书,并且满怀欣慰和喜悦地将这套丛书奉献给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及家长朋友们。它使孩子们在课余和傍晚的时间里有了新的乐趣,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起了阅读的好习惯。丛书内容生动有趣、包罗万象,从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常识到需要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都收录其中,将科学性与趣味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使每个孩子都愿意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本套丛书共有七册,分别是《每天傍晚国学课》《每天傍晚游戏课》《每天傍晚生活课》《每天傍晚安全课》《每天傍晚科学课》《每天傍晚美文课》《每天傍晚励志课》,我们相信书中的每个小故事都会使你对待生活更加充满激情,更有信心地去追逐梦想;书中的每个小常识都会让你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得心应手,早日成为一个成熟懂事的人;书中的每个小游戏都会使你在学习了一天后放松身心,灵活你的大脑;书中的每篇小文章,都能够陶冶你的情操,并且帮助你积累优美的词句。

当然,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还有许多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本书编者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不断完善它、丰富它,也希望读者能够对本书提出宝贵建议,我们将积极吸取建议和意见,争取使之拥有更大的阅读价值。

本套丛书的编委会成员有主编刘金国,编委程国安、崔晓芳、高艳茹、李广一、许文飞、张玉峰(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名),感谢各位老师对本套丛书的辛勤付出,才使之能尽快与读者朋友见面。

最后,让我引用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曾说过的一句话,鼓励孩子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家长送给孩子的一件终生享用的最佳礼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