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陌生女人的来信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书精选了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最值得收藏的中短篇小说3篇:《陌生女人的来信》、《火烧火燎的秘密》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茨威格擅长细致的心理描写,善于对人物尤其是女性的奇特命运以及个人遭际与心灵进行热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内容推荐

《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斯蒂芬·茨威格最著名的代表作,曾被徐静蕾拍过电影,被孟京辉改编为话剧,反响热烈。作家在41岁生日那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来自一个将死的女人,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作家对此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女人的“悲剧”,却成了全人类的“童话”。

同时,本书还收录了茨威格的另外两个经典名篇:《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讲述了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出于对一个赌徒儿子般的爱,试图挽救赌徒,最终却失身于赌徒。激情和救赎,妙在无关爱情。《火烧火燎的秘密》是一个母亲出轨的故事,不同的是通过12岁的男孩来观察这个孩子尚不理解的“火烧火燎的秘密”。

目录

导读

Ⅰ.陌生女人的来信

Ⅱ.火烧火燎的秘密

Ⅲ.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附录:斯蒂芬·茨威格年表

试读章节

我的孩子昨天死了——为了挽救这条幼小柔弱的生命,我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我在他的床边坐了整整四十个小时,他得了流感,发着高烧,可怜的身子烧得滚烫。我用冷毛巾敷在他烧得灼热的额头上,不分白天黑夜地握住他那双不时抽搐的小手。第三天晚上,我也崩溃了。我的眼睛越来越沉,不知不觉眼皮合上了。我在一张硬椅子上睡着了三四个小时,就在这期间,死神夺走了他。

此刻,这个温柔可怜的孩子,他躺在那儿,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就跟他死去的时候一模一样;只是他的眼睛,他那聪明的黑眼睛刚刚被合上了,双手也合拢着搁在白衬衫上。床的四个角上高高地燃着四支蜡烛。我不敢朝床上望一眼,也不敢动一下身子,因为烛光一晃动,阴影就会从他的脸上和紧闭的嘴上掠过,于是看上去,仿佛他的面颊在动,我就会以为他还没有死,还会醒来,用他清脆的嗓音对我说些天真无邪的话语。可我知道,他已经死了,我不愿意再往那边看,以免自己再一次充满希望,又再一次失望。我知道,我知道,我的孩子昨天已经死了。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只有你了,可你却对我一无所知。此刻,你还完全蒙在鼓里,正在寻欢作乐,或者游戏人生。我现在只有你,你却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而我始终爱着你。

我拿了第五支蜡烛放在这里的桌子上,就在这张桌子上给你写信。我怎能孤零零一个人守着我那死去的孩子,而不向人倾诉我的衷肠呢?在这可怕的时刻,不对你说,又叫我去对谁说呢?你过去是我的一切,现在也是我的一切啊!也许我无法完全跟你解释清楚,也许你不明白我的意思——我现在头晕目眩,太阳穴抽搐不停,像有把槌子在敲打,浑身上下都在疼。我想我是发烧了,很可能也得了流感。现在流感正在挨家挨户地蔓延。果真是这样,那倒好了,我就可以跟我的孩子一起去了,也不用自己来了结我的残生了。有时我两眼发黑,也许这封信我都无法写完了,但是为了向你诉说一次,只诉说这么一次,我愿意聚集起全部的力量。你啊,我亲爱的,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

我要和你单独谈谈,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我要让你知道我整个的一生,我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你却对此始终一无所知。可是,只有当我死了——此刻,我的四肢正忽冷忽热地颤抖不止,生命即将走向终结——你再也不必回答我的问题了,我才会让你知道我的秘密。要是我还得继续活下去,我会马上把这封信撕掉,并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沉默下去。可是如果你手里拿着这封信,那你就知道,是个已死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人生,从她有意识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最后一刻为止,她的生命始终是属于你的。你不必为我的话感到害怕,一个死人已经别无所求,她不需要爱情、同情抑或安慰。我只需要你答应我一件事:请你相信我说的一切,那是一颗为你悲伤的心在向你倾诉衷肠。请你相信我说的一切,我只请求你答应我这一件事:一个人是不会在自己的独生子死去的时刻撒谎的。

我要向你倾诉我的一生,我的一生其实是从我认识你的那一天才真正开始的。在此之前,我的生活杂乱无章,充满悲观和失望,我的记忆从来不会抵达那段岁月。这段人生就如一个堆满尘封已久的人和物、结满蛛网、散发着霉味的地窖,我的心早已对此漠然处之。你出现的时候,我十三岁,就住在你现在住的那幢房子里,此刻你就在这幢房子里,手里拿着这封信——我生命的最后一丝气息。我和你住在同一层楼,正好门对着门。你肯定再也想不起我们,想不起那个清贫的寡妇(她总是穿着孝服,丈夫生前在财政部门担任公职)和她那个尚未发育完全的瘦弱女儿。我们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往,仿佛沉浸在我们小市民的穷酸潦倒之中。你可能从没有听说过我们的姓名,因为我们的门上没有挂姓名m牌,没有人来看望我们,也没有人来打听我们。再说事情也已经过去很久了,都有十五六年了,你肯定什么也不知道,我亲爱的。可是我呢,哦,我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关于你的每一个细节,第一次听别人说起你,第一次看到你的那一天,不,那一瞬间,依然记忆犹新。我怎么可能忘记呢?那个时候才是我人生的开始啊。耐心点,亲爱的,我要把一切向你娓娓道来,我求你,听我谈自己一刻钟,别厌倦,我爱了你一辈子也没有厌倦啊!

P3-6

序言

与故事无关的一种幸福

文/孟京辉

斯蒂芬·茨威格《陌生女人的来信》,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感到荒诞,因为它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可信:一个女人一生暗恋一个男人却从未表白,男人和这个女人发生了几次关系,最后却不认识她。当女人自杀后,男人收到了她的遗书,才知道曾经发生的一切。

最初打动我的不是故事,而仅仅是这个名字《陌生女人的来信》。我并不觉得故事里的爱情与我有关。但它非常浓重地折射出来一个结论——时间的遗憾、命运的无奈,这是一种疯狂的价值、一种遗憾的美感,和道德无关,甚至说和事实无关。在时代的碾压、人的错愕中,命运充满了悖谬和遗憾。“陌生女人”面对这样的命运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一头栽进命运”。这种带着强烈宿命意味的勇气,让人不忍看却又不能不看,这种极致的美感就是艺术的真实。并且,茨威格的语言有很强的韵律美和画面感,这种“可朗读”的文字是有很强的戏剧基因的,它更内心更适合一个人来表现,也给了导演发挥的可能。2013年,我将《陌生女人的来信》搬上了话剧舞台,由黄湘丽主演。

我们不满足于对原著简单的描摹,或者亦步亦趋的表面躯壳式的描述。刚开始我曾经想改得更加反叛,更加摇滚。比如设想过从吸毒开始,出现幻觉,像《猜火车》那样满墙爬小孩……虽然可以这么做,但是改编文学作品是一种能量的交锋,茨威格的东西很强大,他的原著精神一点点把我最初的想法磨平,回归到他架构的世界中。在排练阶段,纸书也作为一种材料,切实地参与了我们的创作。我们通过默读、勾画、做读书笔记、大声朗诵……这一系列行为,尝试着去和茨威格进行精神上的对话。

同时,我必须动用更适合我的一种美学选择,将音乐、影像和视觉元素外化,用跳跃性的、超现实的风格,让一个女人一生中各种各样的链条摆动起来。另外,我必须要依据我的演员的特质,跟她沟通交流,重新创造,重新铺上一层颜色,然后化成烟,笼罩在舞台上。慢慢地,舞台美术进入、多媒体进入、越来越多的新元素进入……形式上,我们似乎离小说越来越远,但精神上却离茨威格越来越近。

在这个创作过程中,美国“垮掉的一代”和他们的文学作品给了我很多灵感。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它们那种对于命运的嘲讽、自省和无力,那种精神上的荒凉和永不磨灭的跋涉、探索,让我看到了和“陌生女人”相通的东西。你可以说她的情绪是极端的,态度是偏执的,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她的行为,看到一种可以称之为“信念”和“意志”的东西。我觉得情绪可以酝酿,态度可以伪装,但一个人有信念是制造不出来的。  我尊重有信念的人,有了信念,一个人才完整。强大的信念和意志可能会把人导向悲剧性结局,尼采发疯了,茨威格自杀了,但悲剧本身,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创作于1922年,在那个时代,男性面对命运,可以选择拿起枪和子弹去反抗。但更多的时候,面对战争这样大的宿命,人们其实是没有选择可言的。对一个出身寒微的女性来说,选择更少。如果一个女性天生想要追求一种超越于琐屑庸常之上的东西,她可能会以命相搏而去保全生命中最尊贵的部分。

我们无法判定,陌生女人的形象是否源于生活,很有可能只是作者的一种想象,也或者茨威格在写作中投射了自己。这个故事到现在依然被人们所喜爱,当你和悲剧进行对话的时候,你油然而生某种生命的力量,这是一种奢侈的美感。今天的人们还有感受这种美感的能力,我觉得是一种幸福。

希望你们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这种幸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3: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