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艰苦创业,一路走过来的。我们没有外界渲染夸张的那种奢华生活。我们这些人,没时间去享受,生怕一享受了,贪图安逸了,企业就搞垮了;而且那些太古怪的东西,我们也不敢去经历。
我小时候的理想很多,后来被社会现实慢慢地修正。有什么机会就抓住什么机会,就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一样,把每个机会都当作救命稻草,牢牢抓在手中。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是不行的。我年轻的时候在农场时就有想法,要把茶叶种得比别人更好。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想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出类拔萃的人也不少,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出类拔萃,大部分人都成了“类”而不是“萃”。奋斗的过程中有理想,有一个时代背景,还有一些偶然和运气,最后才能形成今天的“萃”。
我也不想娃哈哈带给我什么,它已经让我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我要一辈子把娃哈哈做到底,没有假如。
除了为这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娃哈哈、提供了那么多税收之外,我能为这个国家、这个时代提供的最大价值是更新观念。有一个宗庆后在这儿,大家就会觉得在中国踏踏实实地做商业、做实业,一点一点地积累,还是有希望、有前途的。有一个现成的模式摆在这儿,大家就会看到希望,会觉得在中国做商业,可以不靠资本市场,不去做PE,不去做创投vc,也能获得成功。以前大家都觉得做实业赚钱陧,玩资本来钱快,不用那么辛苦;现在大家会觉得,还是踏踏实实做实业,才会成为“首富”。
在商业生活中,我认为勤奋最重要。天道酬勤。如果按100分来测算,勤奋最起码要占七八十分。除勤奋之外,我比较会创新,比较低调。我弱点是事无巨细地亲历亲为,大家对我依赖性比较强,我现在也慢慢地让部下们去历练。
这跟悟性有关系。我可能是无师自通的,也没去学人家的什么理论,完全是凭感觉和经验,判断一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比较好,怎么去管理比较好,自己弄了一套东西,通过实践才知道对错。
这是看不见的价值,体现在人们的观感和内心上。在看得见的方面,我觉得最大的慈善是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建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原则是救急不救穷,碰到大的自然灾害,我们也慷慨解囊,伸手援助。
企业只有不断地创造财富才能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和推动社会进步,才能给更多的人带去欢乐。企业家不但要会赚钱,会经营企业,更需要社会责任感,有良心的财富才有意义。
中国曾经是个世界强国,中华民族也是很伟大的民族,只是在清朝末期,我们闭关锁国,才挨外国人打,最后把自信心给打掉了。中国人如今搞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就搞成了今天这样子,说明中华民族还是了不起的。 我来自社会基层,了解老百姓的想法。老百姓不需要我们那么强势地去管理。现在社会风气大不如前,主要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没有跟上整个经济发展。这需要物质基础。有了物质基础,老百姓道德水平和自制意识提升后,你不用管他,他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这样社会才能管好。这就是社会转型时期。这就是整个社会的燃点、沸点。
你得看明白,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满足一定的条件才会有无私,物质文明有了才会有精神文明。
世界每天都在改变,不变的是我们内心亘古的准则与律令。“首富’’不能代表任何意义,但娃哈哈矗立在那儿,就意味着我的人生没有虚耗,我在这个世界上活过的证据就矗立在那儿,没有谁可以动摇。
我这人心态比较好。
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把这个事做成了的这二十多年。
一个人最伟大的成就,应该是为社会创造了什么。
当我站在斯坦福论坛的讲台上,面对世界名流和年轻的学子,我看到了和平与战争、富裕与贫困、奢侈与勤俭、贪婪与美德如同影子一般相互随形。如果说“平行世界”,我说,就存在于当下,此刻,我们看到的两种极端的并存。
在直觉之外,我体悟到生命本身的盛大。在财经的世界里,我们没有依靠,但也正是这种独立与自觉,给了我们更大的精神上的自由。P5-6
跟所有的草根创富英雄一样,宗庆后最珍贵的是他的创新思维,他是一位有高度的企业家。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宗庆后身上不仅有中国财富英雄的大智慧和大谋略,还闪耀天赋和奇崛之光,他回报给社会的是一种财富观和人生价值观。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
这本宗庆后传记的出版,自2011年立项迄今,已跨越了4个年头,前后采写作、编辑出版的时间总计,也达到了整整的3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
采访阶段,我和责任编辑陈桔女士在杭州、北京等地对宗庆后先生进行了多次深度访谈,采访的地点多数是在他的办公室、出差的宾馆里,少数在轻的就餐时间、甚至是在旅途中。他的普通话很标准,他的语言呈现是占据制高后的纵向解剖。他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俯瞰世界或中国,经济或时局,思路利,有时不愿意让自己陷入一些感性的往事。有时,我们需要把他拉回到往事中,让他的感性和理性完美结合。我们不厌其烦地追问情感、细节、思维的方,幸承宗庆后先生的耐心和不弃,我们完成了对他的传奇人生各个阶段的追踪访问。
他习惯于在清烟的缭绕中娓娓道来,在朴素的笃定之中有着坚不可摧的自信王者之风。或许是年龄的关系,年近7旬的他面貌上流露更多的是一种历经岁的柔韧与善意,这种善意与王者之风的结合,是日常与不凡的无缝对接,是一个完美的矛盾结合体。
有时往事点燃了他的痛点,比如讲到因忙于工作对女儿的疏忽,我们注意到他的眼眶湿润了;有些回忆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在的可怕力量,例如面对达能每天增加千万元的索赔而顶住的定力,他的身影显得愈发伟岸。
我们还当一个沉默的旁观者,像一个影子一样追随他的身边,观察他的待人接物、工作方式、走访巡查甚至是日常生活。我们发现了他对工作的一种痴迷,他对产品和经营的描述,就像在描述一位爱人,他拿捏把玩、胸有成竹,他把自己所有的想法、思考、爱和时间都交付于此。
我们追访他的家人、兄弟姐妹包括他九十高龄的父母,他们呈现了宗庆后习些岁月深处的有血有肉的、从未披露过的故事和细节;我们也对他的朋友、事、同学进行了上百人、数百小时的采访,他们很多是娃哈哈的元老或者历史贝证人,谈话的内容包罗娃哈哈的成长历史、宗庆后的人生经历、家庭生活、心灵史、对基本问题的答案等等,许多内容都是首次独家披露。
娃哈哈的资料室,成为了我们撰写这本书的“丰富的后方”,我们经常一就是几天,一次次看着工作人员摇动手柄,打开一排排巨大的资料库,翻出与庆后的人生有关的珍贵的一手资料:他的亲笔信、手稿、照片、视频,或者是与他相关的报道、文件、合同、档案等等。泛黄的纸片浸透历史的气息,诉说着一位伟大的企业家的艰苦卓绝和智慧顽强。
为了让本书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娃哈哈公司也向我们开放了核心的绝密料,比如娃哈哈经营布局和未来规划等等。文件上“绝密”的字样和近五百万的资料总量,展现了娃哈哈公司和宗庆后先生对这本书的足够的诚意。 三年问,我们五易其稿,最终为读者呈现出了这本书。感谢众多朋友的助,让这本书得以与读者见面。
在一个最视若无睹的行当里,宗庆后实践了达·芬奇的那句富有灵感的名言“有人能看到,有人在别人指给他看时才看到,有人根本看不到。”
宗庆后看到了。这样的宗庆后,对于中国的创业者来说,其符号价值、象意义,远甚于其他地产富豪和互联网大佬。
基于这样的判断,将宗庆后的故事放在三十多年的大变局当中观测,我们发现:
宗庆后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一个人相信这个国家的伟大,因应对代的变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这个国家最富有的人。他同时还告诉人们:一个人如何在贫穷时保持向上的姿态;如何在富有时保持生活的质朴;如何在喧浮躁中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如何在拥有力量的时候承担起责任;如何面对重压毫不妥协;如何成为一个真实的、自己希望成就的那个自己。
我们事实上无须问“为什么是宗庆后”。当我们看到“宗庆后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意识到,若有足够勇气,愿意承受变化的重压,愿意承担命运的裁决,愿意接受时间的考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宗庆后,每一个人都可以讲述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
迟宇宙
2015年7月25日
“平行世界”就在眼前
宗庆后
一千个人的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人的眼中也会有一千个娃哈哈。
但对于我来说,娃哈哈只有一个。
它是我的整个人生,所有的梦,一切的意义、价值、标签和符号。它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明。我希望它成为百年企业,成为不朽的象征。这需要未来者为它注入新的生命。我所能赋予娃哈哈的,就像是李云龙为独立团所赋予的,那种叫作“灵魂”或是“精神”的东西。
我们之所以选择成为企业家,并非来自我们的本能,也并非我们真正的性格使然。我们只是在一个找不到出路的年代里,使劲儿地在为自己找一条出路。等到年纪大了,回头一看,自己竟然走出了一条路———一条水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路。
我经营娃哈哈的27年当中,一直想做些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也能为社会带来价值的事,比如创新产品、创造财富、不拖欠人家货款、不去欺负别人、公平交易……
我们都是艰苦创业,一路走过来的。我们没有外界渲染夸张的那种奢华生活。我们这些人,没时间去享受,生怕一享受了,贪图安逸了,企业就搞垮了;
而且那些太古怪的东西,我们也不敢去经历。
我小时候的理想很多,后来被社会现实慢慢地修正。有什么机会就抓住什么机会,就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一样,把每个机会都当作救命稻草,牢牢抓在手中。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是不行的。我年轻的时候在农场时就有想法,要把茶叶种得比别人更好。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想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出类拔萃的人也不少,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出类拔萃,大部分人都成了“类”而不是“萃”。奋斗的过程中有理想,有一个时代背景,还有一些偶然和运气,最后才能形成今天的“萃”。
我也不想娃哈哈带给我什么,它已经让我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我要一辈子把娃哈哈做到底,没有假如。
除了为这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娃哈哈、提供了那么多税收之外,我能为这个国家、这个时代提供的最大价值是更新观念。有一个宗庆后在这儿,大家就会觉得在中国踏踏实实地做商业、做实业,一点一点地积累,还是有希望、有前途的。
有一个现成的模式摆在这儿,大家就会看到希望,会觉得在中国做商业,可以不靠资本市场,不去做PE,不去做创投VC,也能获得成功。以前大家都觉得做实业赚钱慢,玩资本来钱快,不用那么辛苦;现在大家会觉得,还是踏踏实实做实业,才会成为“首富”。
在商业生活中,我认为勤奋最重要。天道酬勤。如果按100 分来测算,勤奋最起码要占七八十分。除勤奋之外,我比较会创新,比较低调。我弱点是事无巨细地亲历亲为,大家对我依赖性比较强,我现在也慢慢地让部下们去历练。
这跟悟性有关系。我可能是无师自通的,也没去学人家的什么理论,完全是凭感觉和经验,判断一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比较好,怎么去管理比较好,自己弄了一套东西,通过实践才知道对错。
这是看不见的价值,体现在人们的观感和内心上。在看得见的方面,我觉得最大的慈善是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建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原则是救急不救穷,碰到大的自然灾害,我们也慷慨解囊,伸手援助。
企业只有不断地创造财富才能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和推动社会进步,才能给更多的人带去欢乐。企业家不但要会赚钱,会经营企业,更需要社会责任感,有良心的财富才有意义。
中国曾经是个世界强国,中华民族也是很伟大的民族,只是在清朝末期,我们闭关锁国,才挨外国人打,最后把自信心给打掉了。中国人如今搞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就搞成了今天这样子,说明中华民族还是了不起的。
我来自社会基层,了解老百姓的想法。老百姓不需要我们那么强势地去管理。现在社会风气大不如前,主要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没有跟上整个经济发展。这需要物质基础。有了物质基础,老百姓道德水平和自制意识提升后,你不用管他,他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这样社会才能管好。这就是社会转型时期。这就是整个社会的燃点、沸点。
你得看明白,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满足一定的条件才会有无私,物质文明有了才会有精神文明。
世界每天都在改变,不变的是我们内心亘古的准则与律令。“首富”不能代表任何意义,但娃哈哈矗立在那儿,就意味着我的人生没有虚耗,我在这个世界上活过的证据就矗立在那儿,没有谁可以动摇。
我这人心态比较好。
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把这个事做成了的这二十多年。
一个人最伟大的成就,应该是为社会创造了什么。
当我站在斯坦福论坛的讲台上,面对世界名流和年轻的学子,我看到了和平与战争、富裕与贫困、奢侈与勤俭、贪婪与美德如同影子一般相互随形。如果说“平行世界”,我说,就存在于当下,此刻,我们看到的两种极端的并存。
在直觉之外,我体悟到生命本身的盛大。在财经的世界里,我们没有依靠,但也正是这种独立与自觉,给了我们更大的精神上的自由。
首富是一个桂冠,但是我并不想沦为一个财富的符号。卓越的企业家在价值积累的过程中,聚沙成塔,终将完成一个天命,那就是达到“无我”、“无物”的境界,为这个世界本身的进步和建设提供意见,提供建设性的思维模式和建设性的处世方案,这才是企业家带给这个世界的最大感动,亦同时是一个人的存世价值。比如,为“平行世界”中的那个弱势的世界提供帮助,弥补这个世界的残缺,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个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你和我,比我们想象的紧密得多。也许“自他同体”一说,有点玄妙,但是,道,在任何一个事物达到完美时,就会自然呈现。
只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我们要舍得自己。
我是一个普通人,从底层崛起的凡人。幸运的是,我生于一个大时代;更幸运的是,我获得了一个机会,缔造了一家公司,并且因之而成为“中国首富”,得到了价值的实现与认同。
我唯一的念头是,当我真的老去,我可以对所有人说:“我这一生,并不非凡,但我干了一番事业,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和这个国家提供了一些正能量。很多人因我而受到鼓舞,成为主动打造新世界的力量。”
真希望他们回答我:“不用担心,我们的看法相去不远。
宗庆后可能是全中国购买地图最多的人,他的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放着各种地图,从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到高速公路、城乡公路网,地图上通常都做满了标记,标记的是宗庆后实地考察过的市场,足迹遍布中国城乡各个角落。
28年来,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年中,200多天奔走在市场一线,宗庆后用脚板来了解市场、接人气,接地气,直至一手打造出价值上千亿的娃哈哈商业帝国,几度问鼎中国首富。当我们坐在办公室谈论中国首富时,首富本人或许正行走在广阔大地上,例行地和乡间小卖部的老板聊天。
著名作家迟宇宙,在采访宗庆后及家人、同事和朋友等120人基础上,全面还原出宗庆后70年来的人生经历、商业思想。如何通过“开明的专制”经营企业,如何用“家文化”凝聚上万员工,如何靠神奇的“联销体”网络,让偏远的西藏那曲,地上除了牛粪就是娃哈哈的瓶子。此外,本书还首次曝光数万字达娃之争的真实内幕。
翻开迟宇宙创作的《宗庆后(万有引力原理娃哈哈集团学习版权威传记)》,看一个传奇实业家70年来的人生哲学与经营思想。
老牌中国首富、娃哈哈创始人、70岁的宗庆后内心独白,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
惊人的朴实!一切简单得令人吃惊!
首印20万册,中国商业史里程碑之作!2015年年度重磅!
宗庆后商业哲学万有引力原理首次曝光!当你所有的思想聚焦于一点,强大的力量由此而生,它汇聚金钱、人脉、一切!
翻开本书,看一个传奇实业家70年来的人生哲学与经营思想。
历时四年,七易其稿,宗庆后逐字审定,亲自作序!
娃哈哈集团内部学习版传记!
迟宇宙创作的《宗庆后(万有引力原理娃哈哈集团学习版权威传记)》由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第一财经日报》前总编辑秦朔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