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身世之谜
上天的眷顾
康熙五十年(1711),江南乡试在南京如期举行。从康熙初年的锋鼓不息,到如今的四海升平,康熙王朝真正步入了盛世的巅峰。诸多学子都想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大清王朝的仕途之路。但是这一年的乡试,却让很多学子失望了。
发榜后人们发现,中举的举人除苏州有13名以外,其余的都是扬州人或者是在扬州经商的大商人子弟。这个现象已经很奇怪了,但还有更奇怪的事:中举学子中,有个叫吴泌的盐商子弟,竟然只是个粗识文字的半文盲。
这样的半文盲也能考中举人?学子们愤怒了!
南京愤怒的学子们,把贡院门额上的“贡院”二字涂改成“卖完”;苏州愤怒的学子们,把财神爷抬进了明伦堂(孔庙大殿),宣称考场不公。清廷防读书人防得厉害,学子闹事可是件大事,这场风波很快便传到了北京城。康熙皇帝闻之龙颜大怒,下令严查此事。
这就是著名的江南科场案。这场科场大案的余波一直持续了一年半之久,最后以一大批受贿官员及行贿者被判刑而告终。斩刑、绞刑、流放之刑、牢狱之刑,无所不包,由此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对于此事的愤怒。
康熙皇帝确实很愤怒!他是大清王朝的天、是神、是主宰者,但是有人却敢在他的眼皮底下买官卖官,从事不法勾当,一这又怎能不让他怒火中烧?
不过,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在那个让他痛恨不已的八月份里,爱新觉罗家族会诞生一个几乎和他一样伟大的人。当然,那个孩子的“伟大”,是在若干年后。
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十三日,一个看起来极为平凡的孩子诞生于北京城内的雍亲王府,这个孩子名叫弘历。康熙一生多子多孙,所以并不缺乏天伦之乐。一个孙儿的诞生对于他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个事,他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又有一个孙儿降临人世。随后江南科举案发,他在雷霆大怒的时候,更加不会注意到自己又多了个孙子。但是他的这个小孙子,却注定了要同他一样了不起,他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乾隆皇帝。
其实,不只是康熙没有留意到这个孩子的到来,就连孩子的父亲雍亲王,也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原因很简单,这个孩子太平凡了。刚出生的孩子会让人觉得平凡,是因他有一个平凡的母亲。弘历的母亲,是年仅20岁的钮祜禄氏。
曾经有许多历史学家都误以为弘历的生母是大家闺秀,因为她姓“钮祜禄”。钮祜禄氏是满清的贵族姓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这个姓氏名臣辈出,也出过很多后妃。但是弘历的母亲虽姓“钮祜禄”,却并不真正属于这个辉煌的家族。 确切地说,八大姓之一的“钮祜禄氏”,是指清朝开国元勋额亦都一支。但是弘历生母的先祖,则只是额亦都的一个命运平庸的叔伯兄弟,名字叫作额亦腾。虽然在早年,这两支属于同一家族,但是越往后,就分得越远。尤其是,一支中不断涌现出能臣名将、后宫妃嫔,而另一支中却总也出不了一个有权有势的人。事实上,额亦腾这一支到了弘历母亲这一代,已经沦落为“白丁家族”了,其实就是平民。弘历的母亲,虽然也姓“钮祜禄”,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平民。
一介平民,怎么会被康熙的儿子雍亲王看中?难道这位钮祜禄氏才貌出众?也不是!据史料显示,弘历的母亲最早是丫头。在过去,平民人家能够与贵族接触的最常见途径,便是为奴为婢。13岁时,钮祜禄氏进入贝勒府(当时胤稹还未被封为亲王),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丫头。她的工作,无非就是端茶倒水,跑腿送信之类的杂活。这样的日子虽然有些无聊,但却又比平民生活强了很多。
史料中还有一种说法,说钮祜禄氏在13岁的时候,被选上了秀女,以使女的身份进入了胤稹的府第。这两种说法虽然略有不同,但却一致表明了钮祜禄氏的身份背景——下人。没错,她正是以“下人”的身份走近了胤稹,并获得了上天为自己制造的一次机会。那次的机会其实就是一场意外,如果没有那场意外,或者她还会继续自己当丫头或者使女的工作。
那次意外,是雍亲王引起的。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