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这个名字,也许会有人感觉陌生,但对互联网上那只戴着红领巾的小企鹅形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几乎每一个网民都用它来聊过天,它的知名度超过了互联网上任何一个名字。2011年,腾讯发布的微信更是掀起了一股风暴,现在,每13个中国人中就有4个人逢人会说“Q我”或者“咱们微信联系”。妈妈们透过QQ群和微信群聊家常、聊孩子们的学习,同学们用QQ和微信聊作业、聊八卦……它们的出现改变了数亿人的沟通习惯。
QQ和微信的孕育者就是马化腾。
目前,腾讯QQ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网络。
1971年,马化腾出生于广东潮阳县,后来随父母举家迁至深圳。他的家境富裕。爸爸是上市公司盐田港的董事。
在马化腾小时候,曾经很喜欢天文,可是当计算机出现在他的生活中的时候,他的生命中便有了新的“最爱”。早在深圳大学读计算机专业的时候,马化腾的计算机水平便已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他既是各种病毒的“克星”,为学校的Pc维护提供了不少不错的解决方案,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马化腾的第一桶金来自大学的毕业设计。1993年,在他毕业前夕,他设计了一个“股票分析系统”。不久,这个软件被一家公司看中,花5万元从马化腾那里买了下来。这一下可把他乐坏了,他还专门找朋友帮忙将钱提回了家。
尝到甜头的马化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与同学合作开发了“股票接收系统”,让用户利用电视实时查看股票行情。它的市场销路十分好,价格最高的时候,一台卖到了2000多元,这又让马化腾赚了几万元。直到后来与马化腾合作的同学出国,他们才停止制售“股票接收机”。
马化腾大学毕业以后,在一家公司做软件工程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接触了ICQ一一个以色列人开发的即时聊天工具。马化腾觉得ICQ这个东西很好,但没有中文版,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他想,自己能否也做个类似于ICQ的中文版本的聊天工具呢?
1998年11月,马化腾与同学合作,注册成立了一个后来改变国人沟通方式的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并仿照ICQ,开发了一个中文软件——QQ。从此,他踏上了创业征途。
刚开始,腾讯的日子非常艰难,只有3个员工。为了能让腾讯存活下来,他们什么业务都敢接,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简直就是个小作坊。马化腾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QQ放到互联网上,供用户免费使用,就连马化腾本人也没有料到,这个不被人看好的QQ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展了500万用户。大量的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使马化腾兴奋的同时,也让腾讯难以支撑,因为用户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没有资金更新设备,甚至连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了,马化腾只好四处寻求融资渠道。
QQ当时并没有直接为马化腾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甚至想靠QQ顺手牵羊捞点“外快”都很难,IT界的精英们也根本看不起这个“小玩意儿”,认为整天摆弄这个没多大出息。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马化腾在不经意间,打造了一个庞大的QQ帝国,改变了中国人沟通的方式,甚至有许多年轻人可以不用微博。不用Email,却万万不能没有qq。
对于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原因说是运气太好。而马化腾自己总结说,是对QQ的专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P2-3
第一课
“小马哥”的低调创富经
1.执著并专注于某一个目标,你一定会有所成就
2.学会有目的地选择,用研究的心态去尝试
3.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要注意长远机会
4.要独立创业,就一定要找到方向
5.选择创业,其实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6.给自己一点勇气,成功便在眼前
7.善于把握机遇的“存在感”,才能实现盈利模式
8.低调做人,高效率做事
第二课
小企鹅大帝国,QQ教父的精益求精
1.在第一个岗位上,一定要做得尽职尽责
2.站对位置,才能有所作为
3.“第一桶金”来自善于思考的大脑
4.注重对“人和”要素的培养
5.通过QQ找到另一半——把爱“打包”给QQ用户
6.跨过困难,但不盲目乐观
7.品牌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三课
模仿并不丢人,腾讯的模仿式创新
1.创新和引入并不矛盾
2.失败、挫折、再尝试——创新路上的王道
3.腾讯的秘密武器:对数字保持密切关注
4.互联网产品设计的“马化腾法则”
5.细分化战略,精准化营销——腾讯取胜的“法宝”
6.以更明确、更开放的态度去面对创新的风险
7.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激励机制和人才机制
8.运用知名品牌授权带动自创品牌的发展
第四课
保持诚惶诚恐的心态,随时迎接变化
1.别做“富二代”,希望大家成为“闯二代”
2.腾讯之所以屹立不倒,马化腾有“5怕”
3.学会适应,放下焦虑
4.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巨人倒下时,体温还是暖的”
5.面临公关危机时,应该果断采取应对行动
6.放下“包袱”,鼓励自我革命
第五课
在竞争中进步,在合作中共存
1.如何打造一支“不离不弃”的团队
2.合作伙伴越成功,腾讯开放平台就越成功
3.稳定的团队
4.从“做生意”到“做生态”,腾讯开放背后的故事
5.马云向左,马化腾向右——“二马”的“土豪”?
6.“全民公敌”要和竞争对手一起把市场做大
第六课
马化腾谈微信:企鹅帝国无处不在
1.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微信为何能走得更远?
2.微信,马化腾的“自我革命”
3.微信国际化:摸着石头过河
4.腾讯如果没有微信…?
5.微信,腾讯的下一个QQ帝国?
6.微信的未来发展方向,要把线下的一切连接到网上
7.移动互联网不只是延伸,更是颠覆
第七课
解读马化腾的一些讲话——在关键时刻,马化腾都说了什么?
1.“我没觉得自己特别有钱”——马化腾谈QQ产品
2.员工人数应该更加“精兵简政”——马化腾说管理
3.万科向马化腾“取”了什么“真经”?
4.10个弱不如1个很强
5.结盟、防控、筑墙
6.由“封闭自守”到“开放门户”——究竟是什么令马化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八课
马化腾论公益:用于做事的财富才是有价值的
1.财富价值在于做事
2.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做慈善
3.企业应该如何开展公益营销
4.腾讯做互联网公益的优势和特色
5.腾讯如何打造网络公益的“新纪元”
6.用公益心态做安全——构筑网络安全生态链
1
如果把QQ的用户比作一个国家的话(不要小看这个数字,这将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那么这个虚拟王国的“国王”就是马化腾。
看上去,马化腾和腾讯王国达到了一个巅峰:
腾讯QQ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聊天软件,10亿多注册用户,7.5亿多活跃用户,1.67亿多在线用户:
腾讯是中国目前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收入第一,利润第一;
腾讯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在线互联网服务平台,横跨聊天、电子商务、搜索引擎、门户、游戏等多个领域,几乎涉及互联网的方方面面:
2013年,马化腾以560亿的财富新高,4年来第一次超过李彦宏,成为IT新首富!
这些“破天荒”的彪悍数字的背后却站立着一个并不彪悍的人,马化腾。
是什么让马化腾成为了统领如此庞大的QQ帝国的“国王’’?
是什么让马化腾成为了如今中国互联网界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物?
2
马化腾为人低调,很少在公众前亮相,因此外界对马化腾了解甚少.对于他如何将QQ催生、养大以及做大、做强,到今天风靡一时、更是无人知晓。
这个被称作“小马哥”的潜行者,在中国互联网大佬里,不是最先行的(早期QICQ有五六十款模仿者),也不是最有野心的,“不比一般人聪明”,不够凶猛.缺乏传奇。总之,不够酷。
如果不是身处互联网行业,他或许真会与公众彻底绝缘。
马化腾这位技术宅男从腾讯上市到3Q大战之前,几乎只在每年年底接受一两家平面媒体采访。有一年,他在年初的时候接受了媒体采访,出门后如释重负,对公关部门说,今年全年的采访任务提前完成了。 ,
马化腾的“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真执着:
学习力惊人:
肯去倾听不同人的不同观点:
不会很主观臆断地去下结论:
马化腾,比技术人员更懂市场,比市场人员更懂技术。 马化腾,他在不经意间,从模仿起步,打造了一个庞大的“QQ帝国”,为中国人创造了全新的沟通方式。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腾讯QQ的用户群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在即时通信领域里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同时,腾讯公司也从广告、移动QQ、QQ会员费等多种领域从多种角度实现了赢利,创造了中国网络领域一个经典的神话。
在这耀眼光环的背后,支撑起腾讯帝国高速运转的,是马化腾一手建立起来的法则。
3
马化腾是中国重商时代的代表人物,是成功创业的典范。对于有志创业的人来说,马化腾品尝过的酸甜苦辣无疑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本书汇集了马化腾关于人生与拼搏的精彩言论,是马化腾在创业、管理、用人与领导思想与理念方面的精华。
衷心希望,在这个科技偶像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本书能成为创业者、管理者、职业经理人、企业家的行动指南,中层干部、员工的职场学习读物,领导者、成功者的决策参考!
章岩创作的《企鹅帝王马化腾的8堂人生创富课》原汁原味地记录和诠释了马化腾的创业与管理思想精华言论,完整展现马化腾卓越的创业信念、管理思想、创新理念、技术法则、营销与竞争策略、资本运作等,全方位多角度再现了文弱的马化腾是如何打造出他的“互联网帝国”的。同时《企鹅帝王马化腾的8堂人生创富课》也汇集了马化腾关于人生与拼搏的精彩言论,是马化腾在创业、管理、用人与领导思想与理念方面的精华。
是什么让马化腾成为一个统领近8亿用户的QQ帝国的“国王”?
是什么让马化腾成为中国互联网界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物?
QQ传奇——亿万网友热情追捧的马化腾创业真实故事!
深刻还原剖析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网络帝国——腾讯集团发展过程!
章岩创作的《企鹅帝王马化腾的8堂人生创富课》原汁原味地记录和诠释了马化腾的创业与管理思想精华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