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曹操大传(弱势崛起的三国大赢家)/千古帝王传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复竣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清廉之臣。在政治上,他抑制豪强兼并,横扫汉末腐败风气,大胆进行了改革;在经济上,进行了大力整治,推行屯田,调整税负,奖励耕植,恢复盐铁官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用人上,他一反传统路线,坚决推行“唯才是举”,保证了统一事业的成功;在军事上,他重视谋略的研究,几乎获得了无往不胜的战绩;在文学上,“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语),形成了慷慨悲壮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三国时期最典型的建安文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曹操尽管有不少缺点,甚至也干过坏事,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但他仍应堪称三国时代首屈一指的英雄,他超世的谋略,过人的雄才,杰出的治世才能,是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

内容推荐

他“宁可负尽天下人,也不可为天下人所负”,却纳贤聚能,清廉一生;

他一生杀人无数,却发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歌;

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满怀豪情要统一中国,却不得不接受三国鼎立的结果;

他到底是千夫所指的“乱臣贼子”,还是“一代枭雄”,没有人说得清楚。其实这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什么。

他留下的是一统北方的和平,他留下的是“煮酒论英雄”的豪情,留下的是三足鼎立的佳话,留下的是千古传诵的诗篇。甚至还有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的英雄主义。其实。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乏英雄,但却从来没有哪个英雄像曹操那样全能多才。

曹操不是一个完人,但他是一个影响了中国历史命运的人。他生前从来没有做过皇帝,但他的成就不逊色于皇帝。也许,透过2009年末和2010年初发掘出土的曹操墓,我们能够对他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目录

第一章 潜龙在田

第二章 乱世之星

第三章 猎议奸雄

第四章 治世能臣

第五章 顿丘县令

第六章 受株罢官

第七章 倾国美人

第八章 天怒昭雪

第九章 济南国相

第十章 典军校尉

第十一章 勤王进京

第十二章 曹操行刺

第十三章 陈留起兵

第十四章 折戟汴水

第十五章 大道御国

第十六章 我自西向

第十七章 领兖州牧

第十八章 收黄巾军

第十九章 匡亭之战

第二十章 东征陶谦

第二十一章 祸起亲信

第二十二章 三战吕布

第二十三章 收复兖州

第二十四章 奉戴天子

第二十五章 挟帝许都

第二十六章 聚才固基

第二十七章 驱虎吞狼

第二十八章 人才说道

第二十九章 许下屯田

第三十章 兵败宛城

第三十一章 英雄长恨

第三十二章 取信天下

第三十三章 白门楼上

第三十四章 皇家血书

第三十五章 青梅煮酒

第三十六章 玉玺归汉

第三十七章 智得天机

第三十八章 盖世义模

第三十九章 说道统帅

第四十章 官渡决战

第四十一章 人谋谋人

第四十二章 十面埋伏

第四十三章 义厚情长

第四十四章 渔翁之利

第四十五章 赢得邺城

第四十六章 润心无声

第四十七章 贵在得贤

第四十八章 广开视听

第四十九章 高斡之死

第五十章 整俗兴正

第五十一章 塞北长征

第五十二章 杀融称相

第五十三章 轻吞荆州

第五十四章 兴师东吴

第五十五章 兵败赤壁

第五十六章 天下三分

第五十七章 扬州之固

第五十八章 铜雀台上

第五十九章 平定关中

第六十章 苟或之死

第六十一章 始魏公国

第六十二章 废黜伏后

第六十三章 攻取汉中

第六十四章 晋爵魏王

第六十五章 立太子令

第六十六章 刘备称王

第六十七章 三国鼎立

第六十八章 星陨洛阳

试读章节

涡河水像一条潜龙冲出地面,越过茫茫荒原,滚滚滔滔,从话北呼啸着奔向东南,放肆着发泄着困惑,疯狂地吞纳千万条支流,扫荡着敢于阻挡它的枯枝败叶,气势磅礴,横溢龙魂龙魄。

朝阳冉冉升起,默无声息地烧红了满天云霞,染红了流水,染红了大地,蒸腾着半空紫气。地面上显得朦朦胧胧,扑朔迷离。水声雾里,这紫色长龙不知为何掉头向东绕了个大弯,把一座三千年古城拦腰搂在怀里,憋足了劲儿以后,又呼啸着去了。

这座古城就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位于淮北大平原西部,南襟江淮,北带黄河,紧依涡水,在商汤时即已得名。春秋时候,为陈国谯邑;秦时推行郡县制,称谯县;西汉时候,属沛郡;东汉时候,属沛国。谯县扼东西,控南北,史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群雄角逐之所。境界四达,水陆皆至,为淮西一大都会重镇。

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九月九日,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位于谯县正中的曹氏府邸,正张灯结彩,披红挂绿,竟将大半条街都占了。府门外车马如同水流,熙熙攘攘。在恭贺的声浪气氛里,人们依次拥进那高大的府邸。府内厅堂楼阁,画栋雕梁,水榭亭台,峥嵘轩峻。树木山石,葱蔚氤氲。这时,曹府内笙歌箫鸣,一片喜庆景象。

吉龙厅里,曹腾笑口常开,连连拱手,不断接受着从京城洛阳赶来的大臣和地方官员的恭贺,同时狡黠的眼睛掠过那重金礼单。半个月来天天如此,曹腾本来蜡黄苍白的脸,如今显得更加寒苍,他却反常得不知疲倦,仍然忙个不停。“恭喜曹常侍喜得贵孙!”“恭喜曹大人喜得贵子!”这些干篇一律的贺词,尽管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每一次重复,在曹腾和曹嵩父子听来,心里是永远不满足的欣慰和欢喜。

烛灯燃起,曹府里一片灿烂辉煌。曹嵩双手呈上红锦礼单薄,恭谨地说道:“请恩父过目。”

在楠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的曹腾,缓缓睁开惺忪的老眼,抬起身,“嗯”了一声,接过红锦礼簿,慢慢翻阅着。他看得很慢很沉重很仔细,仿佛在考察着一个又一个人,翻阅到最后一页,慢慢合上,抱在胸前,竟呜呜地哭了。他的哭声像一个女人。

曹嵩见了,立即跪倒在曹腾面前,叫了声“恩父”,是劝导,还是安慰,说道:“这是大喜日子,恩父何故如此伤悲?”

曹腾像女人一样的哭声,很惨很惨,哭了好大一会才止息下来。他长长叹息一声,说道:

“三百六十五位朝廷命官恭贺……我一个宦官有了儿子,有了孙子……曹氏能后续香烟,……不容易……不容易啊!”

曹腾像一个大海里筋疲力尽的求救者,精神显得颓唐,是那样地有气无力,他的眼睛像死鱼眼一样,盯着养子曹嵩。

曹嵩站起身,边双手搀扶着曹腾,边说道:

“是啊,不容易,是不容易,三百六十五位朝廷命官恭贺,这是恩父德高望重啊!”

曹嵩急忙回避曹腾的下半截话,他不愿意,同时也不能使他的恩父去想那个不光彩的“宦官”,更不愿提有关“宦官”的一个字。他眼睛一亮,朗朗说道:

“恩父大人,儿之所以能在朝廷做官,这是列祖列宗的荫德。记得我爷爷说过,我们曹氏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有个孙子名颛顼,颛顼有个孙子名吴回,吴回的儿子陆终娶妻鬼方氏的女儿女隤,女隤怀孕三年,孩子总生不下来。陆终无奈,最后只好用刀子剖开女隤左边腑窝下,生下三个儿子;他又剖开女隤右边腑窝下,也生下三个儿子。其中第五个儿子名安,赐曹姓,封在曹国。西周初年,周武王将他的弟弟封在曹国,称曹叔振铎,改封曹安的后裔曹安在邾国。战国时候,邾国为楚国所灭,自此曹氏子孙分散,有的在沛国定居下来。”

曹嵩说到这里,曹腾振作起来,他点着头,连连“是啊”了两声,说道:“你说的是我们的远祖,秦朝末年,曹参为沛县狱吏,后来辅助刘邦打败项羽,官拜平阳侯;惠帝时,继萧何为相国,就是那个‘萧规曹随’的曹相国呀!”

曹嵩为了讨曹腾高兴,赶忙说道:“远祖黄帝,王业吴昊,信誉人文初祖;祖上曹参,位列相国,饮誉天下。今恩父位列朝廷重臣常侍,这都是列祖列宗和父亲你的德行所致啊!”

曹腾点点头,继而又摇摇头,苍白的脸颊抽搐了一下,又布满了阴云。今日,他一反素常的少言寡语,似乎有许多话要在他得孙子的喜庆日子说给儿子。他重重叹息一声,说道:

“可惜,曹氏自从相国以后,近四百年无声无息,到了你爷爷这一代,只是一个仁厚礼让人家了。”

曹嵩问道:

“仁厚礼让人家?”

曹腾点点头,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才说道:

“你爷爷名萌,字元伟,有四个儿子,长子伯兴,次子仲兴,三子叔兴,为父最小,字季兴。家里很穷,盖锅不揭是常有的事。但你爷爷仍严传仁礼。一次,有位邻居丢了猪,这头猪与曹家的猪有些相似,这位邻居不容分说,上门将曹家的猪赶走了,而且还说些不三不四的话。你爷爷明知邻居的做法不对,却不和他争辩。谁知邻居的猪后来又跑了回来。邻居于是感到非常羞愧,赶紧将曹家的猪送了回来,并表示道歉。你爷爷仍不多说什么,只是含笑把猪收下了。”

曹嵩似乎知道恩父下面要说什么,忙接着说道:

“爷爷知书达理,不愧是仁厚礼让人家啊!”

曹嵩推说要去看望京都洛阳来的贺客,欲抬脚离去。曹腾知他心思,那只无力的手臂缓缓抬起,中指轻轻一指身旁的虎椅,示命曹嵩落座。曹嵩心有许多难以启齿的苦衷,实在不愿意与曹腾再说。他虽为曹腾的养子,但却被视为掌上明珠,噙在嘴里怕融了,放在掌上怕飞了。少时,正因为溺爱的缘故,曹嵩常不听曹腾之命,惹得当父亲的常常无可奈何。曹嵩不论从哪方面说,都应当对曹腾感恩戴德。不知为何,他们父子之间总难融恰。曹嵩心里总恶心这个大宦官养父,平常除礼节性的问安之外,他很少主动去看望曹腾,更没有、也不愿和曹腾促膝深谈。曹腾心里也明白,也知道曹嵩为什么这样和他离心离德,这不仅是鹅皮贴不到鸡身上,关键之处是厌恶宦官这个模样的人。曹腾心里说,没有我这个人被看不起的大宦官,哪有你曹嵩?哪有你曹嵩今日?不论如何,曹腾像历侍安帝、顺帝、冲帝、质帝和桓帝五个帝王一样,遇事有一种常人所不能容忍的忍劲。他心中追求的目标,都以超常的毅力一个个达到。曹腾心里说:“嵩儿,不论如何,你总是我的养子,你还是为曹氏后续了青烟,有些话我必须说给你,你表面上还不敢不听。”事实上,曹嵩也是如此。

P1-3

序言

曹操是一个谜!是一个人们在心中争论的谜!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在这首气势宏大、令人动容的千古绝唱的后面,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曹操?很难想象,这样一首作品的作者,是一个被某些作品骂了近两千年的“乱臣贼子”。在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人说得明白。我们所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一个人对世界留下了什么,他是否为大多数人所铭记,所感动。

2009年年末至2010年年初,考古界传出了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在河南安阳出土了一代枭雄曹操的墓地——高陵,这一具有颠覆性的考古发现令世人惊叹。尽管目前还有种种说法,但是,曹操——这个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却再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说曹操,曹操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很少有哪位古人会像曹操这样,被我们时常提到。但是,现代人对曹操的了解,实际上并不多。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身处汉末三国纷乱的时代,曹操以卓越的智慧和才华,南征北战三十多个春秋,完成了北方大半个中国的统一,三分天下有其二,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他灿烂的一生,应当无可非议地被称之为“英雄”。然而,一千多年来,这位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一再扭曲,造成了千古奇冤。

1917年,胡适和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上以书信形式讨论对曹操评价问题。胡适说:“《三国演义》在世界‘历史小说’上是为数不多的名著。其书谬处在于过于推蜀汉君臣而过抑曹孟德。然其书能便今之妇人女子皆痛恨曹孟德,亦可见其魔力之大。”其实,《三国演义》的褒刘贬曹,不过是承习凿齿,朱熹的评论,替他们推波助澜而已,并非独见,然而刘备的才学、才华、识人、用人,对天下的贡献,比之曹操相差千里!

历史地纵观曹操一生,在政治上,他抑制豪强兼并,横扫汉末腐败风气,大胆进行了改革;在经济上,进行了大力整治,推行屯田,调整税负,奖励耕植,恢复盐铁官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用人上,他一反传统路线,坚决推行“唯才是举”,保证了统一事业的成功;在军事上,他重视谋略的研究,几乎获得了无往不胜的战绩;在文学上,“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语),形成了慷慨悲壮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三国时期最典型的建安文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清廉之臣。曹操所处的东汉末年,由于连年的战乱和军阀割据,民生凋敝,困苦不堪。曹操曾经在自己所做的《蒿里行》中感叹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臣子(实际上他比皇帝还要大),却深深地体会到百姓生存之艰难,因此,他在大力发展民生的同时,也不忘记勤俭治国,以诚意待天下。据记载,他的宫殿里的幔布破了,他就请人修补一下继续用,脚上的鞋子也是穿了多年不舍得更换。他反对奢靡之风,他所选用的人,都是清廉正直之士,即使有人在当时名声显著,如品行不端,也始终得不到推举。

总而言之,曹操尽管有不少缺点,甚至也干过坏事,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但他仍应堪称三国时代首屈一指的英雄,他超世的谋略,过人的雄才,杰出的治世才能,是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0: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