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大师开释人生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李倩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品读法师的智慧心语,不难发现包容、宽心、舍得乃是大师思想宝库中的精髓。他用自己的慈悲安抚了多情的众生,用自己的智慧开导着烦恼的俗人。他思想中绽放出的智慧并不像三伏天正午的太阳那样耀眼,而是恰如仲秋那一轮美丽的圆月,柔和、圆润、纯净,能够抚去人们心灵上蒙蔽的尘埃。

本书采撷了星云大师的禅心佛语,锤炼出一本智慧的结集,将星云大师的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希望每个读者都能以此为心径,抵达自己心灵的那块福田,洒上几颗莲花的种子,等待净莲绽放的日子。

内容推荐

宽心,滚滚红尘中听星云大师讲包容的智慧;

舍得,拈花微笑问随星云大师点亮一盏心灯。

震聋启聩的心灵诊疗书;照进现实的人生经营课!

目录

序篇 轻叩禅门,观似海佛法

 薪火传灯,星云大师的弘法岁月

 佛光山:以虚空包容万有

 佛法没有知识产权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参禅未必非到庙宇之中

 智慧绝非刹那芳华

上篇 修心禅

 迷中参悟,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真正的平等是起点的平等

92%的烦恼是自己寻来的

有人看到殿上佛,有人看到脚下泥

自省如明镜,观照己身

自觉心安就是幸福

认识诸世间,还要认识自己

看得破才能放得下

远看画则美,遥望山更幽

星云法语

 淡看得失,经营舍得的智慧

想抓住的太多,能抓住的太少

钱花出去才是自己的

耐烦做事好商量

多求则穷,喜合致富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可以平凡,不能平庸

你所拥有的,才是真正的财富

星云法语

 不畏苦乐,品味宽心的幸福

深刻体验苦,才能透彻体会乐

不是不关心,只是不动心

把吃苦当做进补

人生没有绝对的苦乐

皆大欢喜才是真的快乐

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抱怨生活,不如经营生活

金钱与幸福不成正比

星云法语

 洞察善恶,在黑暗中点亮心灯

慈悲是生命的最高道德

片语金箔,皆可布施

自由的心不拘泥于形式

以力折服,也是慈悲

救人急难等于救己

为他人点亮一盏心灯

无明业火三千丈,唯伤人害己

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星云法语

 从容进退,举重若轻闲读人生

沉心静气,有快有慢

剪修心灵原野中的荒芜

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

忍是人生的必要修行课

身后的世界是“回头”的世界

好运气,等不来就去创造

懂得变通,不通亦通

包容不完美,才有完美的心境

星云法语

 勘破生死,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食素的本质是养心

疾病本是人生的一剂良药

生即意味着责任

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人生本无意义,需要自己确立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生死乃人生第一大事

自杀是苦上加苦的行为

星云法语

下篇 处世禅

 禅说职场:职场就是修行道场

理想可以不远大,却不能缺少

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别让工作热情成为负数

以勤为本,喜看财富滚雪球

做“十项全能式”职员

工作不能“单打独斗”

危机=危险+机遇

在不显不露中出头

星云法语

 禅说社交:人际探戈,你进我退

将心比心就是佛心

拒绝他人应有所替代

微笑是世间最美的表情

毁谤也是一种肥料

人际交往中的“伸缩缝”

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

最好的语言,就是不说

钳住别人就会堵住自己的出路

星云法语

 禅说家庭:惜福惜缘者尽享和乐

唯有惜福的人才会有福

慈严并施才是菩萨的教育

孝之三品,切不可等

婆媳关系不是难解的“三角题”

爱情,抓得越紧漏得越多

正当的爱是绿灯,不正当的爱是红灯

不做爱情中的昏头盲者

星云法语

 禅说学业: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

对自己要有不满之心

向往圣贤才能成为圣贤

学习当参“问道禅”

积财万贯,无过读书

巧用零碎时间,如同善于储蓄

一切过程必结束于实践之中

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

安逸之人需守住本心

星云法语

 禅说管理:善管人者必善管心

最好的管理者会先管理自己

性格也是一场艰难的修行

每天讲三句赞美的话

欲刚可以柔守,欲强可以弱保

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佛性

现代管理中的菩萨心肠

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星云法语

试读章节

远看画则美,遥望山更幽

“放下!”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吾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星云大师

“画,远看则美;山,远望则幽;名利,远观则能洒脱;思想,远虑则能洞察事物本末;心,远放则可少忧少恼。”某些情境之下,星云大师赞成“距离产生美”的观点,疏远名利的效果尤其明显,能够给人带来清明的心志与洒脱的态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古至今,多少人在混乱的名利场中丧失原则,迷失自我,百般挣扎反而落得身败名裂。司马迁说得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世间众生,有几人能够在名利面前淡然处之,泰然自若?

“人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这是《红楼梦》里的开篇偈语。这一首《好了歌》既诉说了繁华锦绣里的段段公案,又告诫人们要提防名利世界中的人情冷暧,看似消极,实则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即使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世人总是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在人生的热闹风光中奔波迁徙,被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所累。

那些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总是想将所有财富收到囊中,将所有名誉光环揽至头顶,结果必将被名缰利锁所困扰。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位小和尚从林中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两人见状,拉住小和尚问:“小和尚,你为什么如此惊慌,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和尚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栽一棵小树,却突然发现了一坛金子。”

这两人听后感到好笑,说:“挖出金子来有什么好怕的,你真是太好笑了。”然后,他们就问:“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怕。”

和尚说:“你们还是不要去了吧,那东西会吃人的。”

这两人哈哈大笑,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怕,你告诉我们它在哪里吧。”

于是和尚只好告诉他们金子的具体地点,两个人飞快地跑进树林,果然找到了那坛金子。好大一坛黄金!

一个人说:“我们要是现在就把黄金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到天黑以后再运吧。现在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拿点饭菜,我们在这里吃过饭,等半夜的时候再把黄金运回去。”

于是,另一个人就回去取饭菜了。

留下来的这个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该有多好!等他回来,我一棒子把他打死,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人也在想:“我回去之后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没多久,回去的人提着饭菜来了,他刚走到树林,就被另一个人用木棒打死了。然后,那个人拿起饭菜,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就像火烧一样痛,这才知道自己中了毒。临死前,他想起了和尚的话:“和尚的话真对啊,我当初怎么就不明白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见,“财”这只拦路虎,它美丽耀眼的毛发确实诱人,一旦骑上去,又无法使其停住脚步,最后必将摔下万丈深渊。

星云大师说,好名之人必将被名枷捆绑,好利之人也会被利锁缚住。名利,就像是一座美丽豪华舒适的房子,人人都想走进去,只是他们从未意识到,这座房子只有进去的路,却没有出来的门。枷锁之所以能束缚人,房子之所以能困住人,主要是因为当事人不肯放下。放不下金钱,就做了金钱的奴隶;放不下虚名,就成了名誉的囚徒。

庄子在《徐无鬼》篇中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追求钱财的人往往会因钱财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永不满足,追求地位的人常因职位不够高而暗自悲伤;迷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荡,以求在动乱之中借机扩大自己的权势。而这些人,正是星云大师所说的“想不开、看不破”的人,注定烦恼枷身。

权势等同枷锁,富贵有如浮云。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莫不如退一步,远离名利纷扰,给自己的心灵一片可自由驰骋的广袤天空,于旷达开阔的境界中欣赏美丽的世间风景。

星云法语

登山的人,手中拿根拐杖,有所支柱依靠,爬起山来,轻松多了。佛法的信仰好比拐杖一样,能够给我们依靠。

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机是本分的性格,不计谋是诚实地做人,不自私是净化的身心。

水入污泥,虽清亦浊,人人邪恶,虽正亦奸。

胸襟宽大,条条都是大路,心意清净,处处都是净土。

知苦恼,才会本分不妄求,知惭愧,始能进步不退化。

真理要靠力量来实践,力量要靠真理来发挥。

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

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以智慧灯来点亮心光,以自性佛来成就内心,以六度法来治疗心病,以七圣财来丰富内财。

信其言,不察其行,是智者之愚,信其行,不察其言,是愚者之智,察其言,亦察其行,是智者之智,不察言,亦不察行,是愚者之愚。

不吃过头的饭,不讲过头的话,不走过头的路,不做过头的事。本分,照顾当下,过头,失去未来。

水之性,在由高而下,故宜因势利导,以为疏通之则;人之性,在有所获得,故当喜拾布施,以为结缘之方。

“无常”,可悟缘起缘灭,必能精进;由“无我”,可知性真性实,必得自在。

法无善恶,善恶是法;境无损益,损益在人。

你可以没有学问,但不能不会做人。

为了得到幸福,非得亲自去找幸福开始不可。凡事顺遂并非就等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一个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质以外,还有很重要的精神生活,所谓精神,就是一个人的思想见解,一个人的内心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求其心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就是正确的思想见解。

学佛的人没有敌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心中真有敌人,那么用心去爱自己的敌人是让一个人进步的最大动力。

P36-40

序言

他是佛教作家、出版家、教育家、传媒事业家;

他是自谦“没有音乐天分”的曲作者、“没有学过建筑”的建筑师、“不擅长书法”的书法家;

他是某种意义上的大企业家、慈善家、心怀苍生的社会观察家;

他是佛教改革家、海峡两岸“宗教统一”的重要推手、使佛教国际化、从高雄一隅播散全球的国际宗教大师。

以上诸多称谓都是《南方人物周刊》对星云大师的评价,这本文风一向含蓄深刻的杂志在专访星云大师后,用了一个极为高调的标题——“人间星云台湾奇迹”。

从1939年出家至今,易逝的韶华早已凋零,星云从一个懵懂的小沙弥成长为睿智深沉的佛学宗师,佛光山也从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了如今的人间佛国。

星云大师的弘法利生从来都没有离开普通大众,这既源于他救助众生离苦得乐的菩萨心肠,也源于他对“人间佛教”理想的坚持。从中国大陆到中国台湾、从宜兰雷音寺到高雄佛光山寺,他虔诚的向佛之心从未改变,建设人间净土的愿望也从未动摇。

佛教一旦离开了生活,就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佛法,不是指导我们人生方向的指针;佛教如果不能充实我们的生活内涵,那么佛教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正因为如此,星云大师才自始至终坚持佛教不离众生,以出世的心性行入世的事业。

时至今日,星云大师所创办的杂志刊物,创建的道场寺院,以及电台电视台、美术馆、出版社、基金会、医院等等各种组织遍布世界五大洲,信众更是百万有余。他极力提倡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理念,却用了一种前所未有却又通俗易懂的方式——借助电视、电台、书籍、报刊等现代传媒手段,融合音乐、书法、建筑等传统艺术,将佛光山的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真正地将佛教带向了人间。

星云大师真正做到了将佛法世俗化,他将佛教经典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用极其朴素的语言讲述了简单实用的道理,从心灵的提纯到人生场景的运用尽数囊括其中。星云大师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如同一汪泉水,清澈透亮,饮之甘甜,不造作、不虚荣,只用一颗清净的菩萨心给人们指引方向。

品读法师的智慧心语,不难发现包容、宽心、舍得乃是大师思想宝库中的精髓。他用自己的慈悲安抚了多情的众生,用自己的智慧开导着烦恼的俗人。他思想中绽放出的智慧并不像三伏天正午的太阳那样耀眼,而是恰如仲秋那一轮美丽的圆月,柔和、圆润、纯净,能够抚去人们心灵上蒙蔽的尘埃。

本书采撷了星云大师的禅心佛语,锤炼出一本智慧的结集,将星云大师的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希望每个读者都能以此为心径,抵达自己心灵的那块福田,洒上几颗莲花的种子,等待净莲绽放的日子。

在此,特为读者奉上星云大师开出的一剂生命药方:“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果能如此,百病俱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2: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