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正万的长篇小说《洗骨记》讲述的是一个位于贵州偏僻乡村的地质队子弟在爱情幻想和现实裹挟中寻求人生真谛的故事。冉正万是一个以乡村民间写作见长的作家。《洗骨记》与其他乡土小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基本上不涉及惯常着墨的乡村伦理、宗族文化、经济冲突,而是以一种极为纯粹的叙事方式描摹了几个小人物的命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洗骨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冉正万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冉正万的长篇小说《洗骨记》讲述的是一个位于贵州偏僻乡村的地质队子弟在爱情幻想和现实裹挟中寻求人生真谛的故事。冉正万是一个以乡村民间写作见长的作家。《洗骨记》与其他乡土小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基本上不涉及惯常着墨的乡村伦理、宗族文化、经济冲突,而是以一种极为纯粹的叙事方式描摹了几个小人物的命运。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一个失去父亲的少年在爱情幻想和现实裹挟中寻求人生真相的故事。 小说以“洗骨”这种贵州山区的风俗,借喻对爱情、欲望和现实对人性的洗濯,犹如把骨头重新洗涤、安排、再生。17岁的少年马也不可抑制地爱上了大他8岁的华老师,发生了许多令人刻骨铭心而又绚丽多姿的故事。虚幻的故事与现实风俗的交织给小说带来了一种诗意的神秘色彩,对人物真性情的揣摩更为贴近,展现了一幅朴实、厚重而又美丽无比的风俗画,对人性和人的生存悲凉描写得极为感人,刻画了深邃、复杂、剔透的人性美。尤其人物个性鲜明,在穷山恶水的生存境域里显示出来的精神力量令人仰视。 目录 1 马也:我们都是松鼠 2 马也:我和翠青蛇 3 马也:改变是从她的到来开始的 4 马也:为她打架 5 马也:森林里的鱼 6 马也:水里的骸骨 7 马也:向她献花 8 马也:她送我一只猫 9 马也:在甲定的最后一年 10 马也:甲定的秋天 11 马也:甲定的冬天 12 马也:只剩下我和她了 13 马也:我的高考 14 马也:在她面前,我什么都不够格 15 马也:耳光 16 马也:不辞而别 17 马也:心如止水 18 马也:我一直在找她 19 马也:梦境 20 马也:扛着痛,就那样扛着 21 马也:正在到来 22 马也:出乎意料 23 马也:最后一刻 试读章节 1 马也:我们都是松鼠 她来甲定那天,天空飘着白云。 当时我们正躲在松林里抽烟。松林里有一股浓郁的香味。这是蘑菇腐烂后释放出来的。它们腐烂的时候香气四溢。 高袁果果的嘴巴张得像墨水瓶盖一样圆,可他吐出来的烟乱七八糟,一个圈也没有。他寒假回老家看了一场电影,两个地下工作者接头的时候,其中一个吐了一串烟圈,另一个则吐出一根直线从烟圈中穿过去,这是他们的接头暗号。我试了试,吐出来的烟雾像一团团棉花。曾萝卜比我们都强,每次都能吐出一两个,虽然不圆,而且一会就散开了,但那毕竟是烟圈。他除了考试,别的事都比我们强。许多年后,他成了我们中最有钱的大老板,开了辆国产奔驰,每次聚会都是他买单,仍以老大自居。 在无忧无虑当中,我常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好像有什么事要等我去完成,也好像什么东西正在被不知不觉地失去。我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过,因为这种感觉很轻,很容易消失,同时还因为我根本就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还有两年我们就高中毕业了。对即将到来的一切,我既有很大的耐心,又很没有耐心。就像一块被雨水淋湿过,再被阳光烤干的泥土,尽管外形没什么改变,其实内心已经不那么坚强,充满了期待却又在拒绝。 我去拔一株七叶莲,看见有人来了。 甲定很少有人来,地质队的总部在遵义,总部的人一年最多来两次。甲定离旧盘乡23公里,旧盘乡离遵义市123公里,遵义离贵阳160公里,贵阳离北京3056公里。贵阳我一次也没去过,遵义去过三次,旧盘乡去了十八次。对平原的孩子而言,这点距离算不了什么,可在山路崎岖的黔北,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让人望而生畏。 看见她后,我看了一眼天边的白云。我的心抑制不住地怦怦跳,就像她是为我而来的。 马路是几年前运设备用推土机推出来的,平时只有矿上的生活车进出,马路中间已经长了不少苦蒿和杂草,成了一条野马路。 洁白的连衣裙在深绿色的松林中非常显眼。左手费力地提了个红色皮箱,右肩上挎一个小包,身体向左倾斜,小包甩来甩去,老往下滑,她不得不不时拉一下带子。可以想见,从旧盘乡到甲定二十多公里,她就是这么偏着身子走来的。 高袁和李元强用松果互相投掷,我向他们招了招手,他们没看见,还在那里嘻嘻笑。 我感觉出来了,她不光疲惫不堪,此时还恐惧到极点。松林里的路足有五公里长,进入松林后就看不见村寨,平时一个人走在里面都会害怕,明知松林里没有什么东西跳出来,可心里却总是害怕,总担心有谁跟踪自己,要加害自。己。我本应该跳到马路上,告诉她不要害怕,接过她的箱子把她护送到矿上去,可我被什么东西粘住了。是因为少年的羞涩,还是因为她太漂亮而让我自惭形秽?当时不得而知,现在仍然不得而知。 “有人来了!”我压低嗓门叫了一声。 “谁?” 李元强虽然站了起来,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以为来人不是矿上的就是村子里的,当他看见是个一袭白色连衣裙的女子时,他的表情变了,如同一个为自己的蠢笨感到羞愧的人。 曾萝卜好奇地说,看啥子乌龟,那么好看?我和李元强看了他一眼,为他说脏话感到害臊,同是也为我们自己感到害臊,因为我们是一起的,曾萝卜的脏话亵渎了我们心中神圣的东西。我们懒得理他,他抓了一把泥沙向我们撒来,虽然没有多少落到我们身上,但我和李元强都狠了他一眼。 “怎么了?你们。” 高袁打手势叫他别说话。 她没有看见我们,她没朝松林里看,她的眼睛只盯着路面看,大概是太疲倦了,疲倦得头都有些转不动了,疲倦得耳朵都听不见任何声响了。不过,也有可能是她看见我们了,但没什么好看的,所以视而不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屏住呼吸。树林里这么安静,一旦突然弄出响声,肯定会吓她一跳。 她用膝盖顶着箱子,一瘸一瘸地,走不了多远就换到另一边。我替她着急,替她难受。我感到全身很不舒服,手脚肿胀,脑子迟钝,有种压抑感,手心和额头都在冒汗。我对自己的行为非常不满,做着怜香惜玉的种种幻想,身体却无比懦弱,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这种不满在以后的生活中一次次重演,为此酿成的苦果也一次次砸得我晕头转向。 她从我们面前走过去了,松林里不光有松树,还有灌木和荆棘,我们要看清她很容易,她要看见我们却很难。 走远了,看不见了。 “你们怎么不去帮她一下?” 高袁果果说。他的声音是从干燥的喉咙里挤出来的,声音不大,像沙子一样粗糙。李元强反问他: “你怎么不去?” 高袁果果笑了笑。 曾萝卜说:“你们看见没有,裙子是半透明的,内裤都看得见。” 我小声骂了一句:“流氓!” “什么流氓,又不是我想看,是她自己的裙子不好,谁叫她穿那么透明的裙子。” 高袁果果像傻瓜一样喜笑颜开。我不知道他在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我很想给他一耳光。高袁果果说: “野马喜欢上那个女人了。”我叫马也,他们把我的名字颠倒过来,叫我野马。其实我的长相和性格都和野马相去甚远。我也许更像一只猫。 “放你妈的狗屁!”我像受了侮辱一样。其实不是因为侮辱,而是内心肮脏的想法被别人窥破后的难堪。在当时的意识中,喜欢女人就是一种肮脏,内心深处对这种“肮脏”既拒绝又向往。 P1-3 序言 “花城原创”出版缘起 几年前,网络媒体盛行不久,有一位作家便说:“我们面对的不是更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民。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就是了。”网络媒体使大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的机会,小说的门槛被冲垮了。 几年过去,信息传播的技术更加发达,中国已经有4.2亿网民,7.4亿手机用户,互联网移动网渗入千家万户,年轻一代的话语系统和阅读趣味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手机短信流行,手机长篇隆重问世,影像铺天盖地。有人质疑,小说往何处去?作为语言的艺术,小说会在多种媒体的夹击下逐渐消亡吗? 剧变之际,我们推出这套“花城原创”丛书,力求在众声喧哗之中,寻找一片诗意的绿地,在汉语书写的汪洋大海之中,寻找文学的最新增长点。我们相信,人们永远需要描绘和探究自身,需要艺术的滋养。小说作为人类认识自身和现实的一种艺术手段,随着人类认识手段的发展也必然向前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把握当前的文学动态,给精英文学注入时尚的活力。随着汉语逐渐走强,中国文学应以崛起而自信的姿态参与到世界文学的潮流之中。 “花城原创”丛书依照三个原则遴选作品:第一,作者是文坛上崭露头角具有优良潜质的作家;第二,作品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困境,有人文情怀,有理想主义倾向;第三,作品具备原创精神,鼓励艺术创新,鼓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反对纯粹的技术主义。 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竞相争异的局面。 希望“花城原创”丛书能够从汪洋之中,撷取动人的浪花,一部作品就是一个里程,一寸一寸地拓展小说的疆域。在这里,我们打开一扇门,愿与读者诸君一起为构筑文学的未来,各尽所能:是星星,就应尽力地,闪烁;是花朵,就应尽情地,吐艳。 书评(媒体评论) 洗濯我们的骨头。这是一个寓意多端的隐喻。人的地面和天空,人的肉身与精神,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富于想象力的、诗意的思考和表达。 ——李敬泽 小说中的人物在“洗骨”,作者也在给自己“洗骨”,这种“洗骨”是对以儒家文化为正统的东方价值中所谓的“知耻”而施普世之“仁”的一种倡导。 ——谢有顺 最令我感动的,是作者自始至终都有一种理念,这就是昭彰善与爱。 ——留美学者 邓芳 《洗骨记》是新世纪乡土叙事的又一个写作实绩。 ——《小说评论》2009年第一期 李静 刘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