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极具影响、老少咸宜的蒙学读本,这是一部以冷峻目光洞察社会为前提的处世宝典。这部只有数千字的著作,内容大致讲述的是人的人际关系、命运、处世以及对读书的看法。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警句排列在一起,句法交错,灵活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而那些精辟的格言警句绝非凭空而出,它们或来自古代文化典籍,或源于民间俚谚俗语,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含有深刻的哲理,读来发人深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每天晚上读一点做人的贤文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梁蓉//张春祥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极具影响、老少咸宜的蒙学读本,这是一部以冷峻目光洞察社会为前提的处世宝典。这部只有数千字的著作,内容大致讲述的是人的人际关系、命运、处世以及对读书的看法。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警句排列在一起,句法交错,灵活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而那些精辟的格言警句绝非凭空而出,它们或来自古代文化典籍,或源于民间俚谚俗语,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含有深刻的哲理,读来发人深省。 内容推荐 《增广贤文》内容十分产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无所不含,而语句又通顺易懂。《增广贤文》的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手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亦成为了警世喻人的格言;一些谚语、俗语也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 为了让今天的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蒙学经典,我们从其中选出100条经典格言,以与其内容相符的经典智慧故事加以诠释,并配以精美的插图及“人生物语”,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途径。通过对这部经典的阅读,相信一定会使您开阔视野,增加智慧,在学习和处世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目录 前言 《增广贤文》原文 1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魏征与唐太宗 2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烈马之祸 3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沙漠里的两个朋友 4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捆箭 5 有容德乃大,无欲心自闲。——廉颇和蔺相如 6 不作风波于世上,但留清白在人间。——忠臣于谦 7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千古知音 8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恼人的蜘蛛 9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东郭先生 10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与熊共穴 11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一字之师 12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塞翁失马 13 满招损,谦受益。——张良与老人 14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口蜜腹剑 15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林回弃璧 16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小男孩的义举 17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护子心切 18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王羲之学书法 19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范仲淹析诗 20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闻鸡起舞枕戈待旦 21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借东风 22 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窘困而改节。——苏武牧羊 23 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拒子入门 24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农夫和老鹰 25 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之死 26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者”之得 27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足常乐 28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富人子弟 29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贪甜头的苍蝇与偷大米的猴子 30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华歆与王朗 31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恨鼠焚屋 32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空中楼阁 33 偏信则暗,兼昕则明。——自知之明 34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小数点与马掌钉 35 得宠思辱,安居虑危。——青蛙实验 36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三人成虎 37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文天祥宁死不屈 38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兄弟与战友 39 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周公哀鸣 40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大帝与少校 41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羊左与管鲍 42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持家 4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明天做好准备 44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三亚的椰树 45 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磨穿的砚台 46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难忘的一课 47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该来的不来 48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坚守18年 49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囊萤映雪与凿壁偷光 50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风物长宜放眼量 51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一把斧头 52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一碗水的幸福 53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狗国狗门 54 福至心灵,祸至心晦。——疑邻偷斧 55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无信无礼 56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乌鸦学唱 57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神童”泯灭 58 言忠信,行笃敬。——季札重诺 59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三条忠告 60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买来的智慧 61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叶障目 62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瞎子点灯与木匠造桥 63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螳螂捕蝉 64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罕不受宝玉 65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统帅绕道 66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冯谖市义 67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观音自拜 68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拾葚异器 69 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耕田不易 70 钝鸟先飞,大器晚成。——姜子牙大器晚成 71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讳疾忌医 72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十二岁的使臣甘罗 73 一生之计在于勤。——才能出勤奋 74 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千里送鹅毛 75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薛仁贵与王茂生 76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劝盗为良 77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患难朋友见真情 78 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杀人魔王”侯景 79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烽火戏诸侯 80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雪夜救人 81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雪中送炭 82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秀才赶考 83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纨绔子弟拉迦达得的故事 84 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隰斯弥砍树 85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布莱德雷的晋升之路 86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先天下之忧而忧 87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不要自己找气生 88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不同的命运 89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好心有好报 90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不要贪富厌贫 91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坐吃山空 92 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樵夫与熊 93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94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五子登科 95 将相胸前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96 翻覆之水,收之实难。——覆水难收 97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求知之道 98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狠心的电报 99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勤学成才 100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莫做亏心事 附录:《新增广贤文》 试读章节 原文001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警世故事1 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和魏征是一对历史上有名的君臣,他们之间的一些趣闻以及魏征对于太宗的各种谏言,史书中多有记载。 说到他们两人,就不能不提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贞观盛世”。太宗即位时才29岁,改年号为“贞观”,这就是贞观治世的开始。太宗在政治上,建立了良好的决策和谏诤制度;在人事方面,以选拔贤能之士为本。太宗要求自己做个圣君,同时也要求臣下要做贤臣。而最难得的是,朝野上下对于这个伟大的抱负,都能贯彻始终,而且互相鼓励,唯恐无法达成。 太宗和群臣经常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以达成共识,所以贯彻的力量非常强。贞观四年时,整个国家就已经进入“贞观之治”的盛世了。“贞观”一朝人才济济,名臣如云,而其中以“谏诤”闻名的就要数魏征了。魏征辅佐太宗17年,史书称他:“有志胆,每犯颜进谏,虽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为之霁威。”就是形容他在对太宗进谏时的模样,虽然太宗天威震怒,他还是神色坚定,毫无惧色,而太宗也能渐渐地平息怒气,聆听谏言。他们两人,一个从善如流,一个直言敢谏,君臣之间,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佳话,他们之间的许多事迹,一直到今天仍被后人传诵不已。 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只要魏征认为太宗有不恰当的地方,都会马上提出并纠正他。太宗非常喜欢打猎,也非常喜欢玩一种叫做“鹞鹰”的鸟。为了这个嗜好,他还特地建立了一个“鹞坊”,并派专人饲养大批的鹞鹰。有一次太宗带鹞鹰出去玩时,就叹息着说:“唉!玩鹞鹰的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总没个够!”可见他沉迷之深。一天,太宗得到了一只小鹞鹰,非常喜欢,正放在手上逗着玩儿呢,忽然看见魏征走过来了,便赶快把小鹞鹰藏入怀中。可是魏征早就看见了,于是就故意把话题拉长,讲个没完。等魏征好不容易走后,太宗急忙把怀中的小鹰取出,一看,小鹰早已闷死了!经过了这件事,太宗终身都不再玩鹞鹰了! 还有一次,太宗要去终南山打猎,这事儿被魏征知道后,他就跑到宫门口去等候,想要劝阻太宗。可是等了半天,都不见太宗出来,不得已他只好跑到宫里去看看。只见太宗全副猎装的端坐在那里,可是又不像要出门的样子。魏征只好硬着头皮上前问道:“听说陛下要去终南山打猎,怎么还没去呢?”太宗笑着说:“我本来是要去打猎的,但我想你一定会来劝阻我的,所以我决定不去了,你放心地回家吧!”于是魏征就笑眯眯地叩拜出宫去了。 太宗即位以后,励精图治。曾多次请魏征到卧室,商量政事,请教得失。魏征有见识有才略,个性忠直,又碰到了明君,所以更加知无不言。而太宗也十分信任魏征,对于他的意见,无不欣然采纳。但是这种治国雅量,也是需要反复磨炼才能成熟的。有一次太宗退朝回宫后,盛怒未息,对长孙皇后说:“迟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急忙问道:“陛下要杀谁呀?”“魏征总是当面侮辱我,不给我留情面!”皇后听完后,立刻换了礼服出来向太宗道贺说:“君明则臣直。魏征忠直,敢于犯颜直谏,正说明了您的圣明大度,真是可喜可贺啊!”太宗听完后,怒气顿消。想起魏征的为人处世,太宗内心油然生起了无限的敬意。所以太宗曾说:“人言魏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妩媚耳。”就是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啊! 魏征看到该说的就说,从不畏惧,他的胆识和卓见,为“贞观之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魏征病逝时,太宗曾亲临痛哭,并罢朝举哀五日,后来太宗临朝时流着泪对群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当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朕遂亡一镜矣!” “贞观”一朝,人才辈出,大放光彩。尤其是“宰相团”阵容更是强大,其中个个都是历史上的名臣。而大唐良相魏征,更被后人誉为“千秋金鉴”。 人生物语 一个人要善于从历史中借鉴经验,增长智慧。历史既不是立竿见影的锦囊,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药,但是历史自有其独特而无法取代的作用。它涵盖千古,视通万里,读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增长人们的远见。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的兴替过程并不是单纯的事件累积,而有其思想的内涵。只有回顾已逝的往昔,才可以发现兴衰的规律,才有可能在不可知的未来使我们踏上正确的道路。 P27-29 序言 《增广贤文》是一部在中国极有影响的蒙学读本,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作者和成书年代已无法确定。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大约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有位叫周希陶的学者,在教课之余开始研读《增广贤文》,除了删除原书中的病句和深奥的句子外,还增加了一些内容,并调整了语句次序,使相近的内容相对集中,从而使全篇文章的逻辑性大大增强。 《增广贤文》从表面上看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性本恶”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增广贤文》把社会诸多方面的阴暗现象高度概括起来,冷冰冰地陈列在读者面前。《增广贤文》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 这部只有数千字的著作,内容大致讲述的是人的人际关系、命运、处世以及对读书的看法。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警句排列在一起,句法交错,灵活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而那些精辟的格言警句绝非凭空而出,它们或来自古代文化典籍,或源于民间俚谚俗语,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含有深刻的哲理,读来发人深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部老幼成宜的著作,其中的许多格言至今广为流传。 《增广贤文》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无所不含,而语句又通顺、易懂。《增广贤文》的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亦成为了警世喻人的格言;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 为了让今天的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蒙学经典,我们从其中选出若干格言,同时,为了顾及全书内容的广泛性,也从其他古籍中选取少量警句,总计100条,全面加以解析。经典格言与智慧警句相得益彰,精美插图与“人生物语”加以配合,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途径。我们知道现在的人都很忙,但在下班之后,在月上柳枝的时候,您静下心来读一点做人的贤文,一定会开阔视野,增加智慧,在学习和处世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梁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