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智慧的云计算(物联网发展的基石)
分类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作者 朱近之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掌握“云”时代的蓬勃商机,引领绿色未来!精辟的价值分析,翔实的案例分享,丰富的实践经验,云计算不再“云”山“雾”罩!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在云计算技术探讨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国内外云计算最新发展,经过多方努力写作而成。该书对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技术特征、国外应用现状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梳理了云计算、物联网与智慧地球的关系,对大家非常关心的云计算安全问题作了较好的探讨,并分析了云计算标准以及开源策略对于推动云计算发展的重要意义。IBM在云计算的商业实践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本书介绍了很多云计算应用案例及其商业价值,独具特色的内容对于广大非技术工作者来说,也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云计算的理念、架构、对产业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应用,深入分析了云计算即将带来的深刻变革,并分享了作者们在实施云计算“落地”过程中的第一手宝贵经验。本书清晰、翔实的内容对于身处IT大变革浪潮中的技术人员、管理者以及关注技术发展的各个群体都具有极为珍贵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 智慧地球上的云计算

 1.1 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智慧

 1.2 智慧地球、物联网与云计算

 1.3 云计算与智慧地球的四大主题

  1.3.1 云计算与智慧地球之新锐洞察

  1.3.2 云计算与智慧地球之智能运作

  1.3.3 云计算与智慧地球之动态架构

  1.3.4 云计算与智慧地球之绿色节能

第2章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什么是云计算

 2.1 无人不知的云计算

 2.2 云计算的定义

 2.3 计算模式的演进过程

  2.3.1 主机系统与集中计算

  2.3.2 效用计算

  2.3.3 个人计算机与桌面计算

  2.3.4 分布式计算

  2.3.5 网格计算

  2.3.6 SaaS

 2.4 云计算的出现

  2.4.1 云计算的推动力

  2.4.2 云计算如何走进视野

  2.4.3 云计算与网格计算

 2.5 云计算的特点和公共特征

  2.5.1 云计算的特点

  2.5.2 云计算的4个公共特征

 2.6 云计算的分类

  2.6.1 根据云的部署模式和云的使用范围进行分类

  2.6.2 针对云计算的服务层次和服务类型进行分类

 2.7 云计算在中国

第3章 万木争春次第开——云计算群雄逐鹿

 3.1 IBM公司

  3.1.1 蓝云计划

  3.1.2 IBM CloudBurst

  3.1.3 IBM公共云服务支撑平台

  3.1.4 IBM桌面云(Desktop Cloud)解决方案

  3.1.5 Tivoli Service Automation Manager (TSAM)

  3.1.6 Tivoli Usage and Accounting Manager (TUAM)

  3.1.7 WebSphere CloudBurst

  3.1.8 WebSphere Virtual Enterprise (WVE)

  3.1.9 DB2 pureScale

  3.1.10 LotusLive

  3.1.11 IBM云存储解决方案

 3.2 亚马逊(Amazon)公司

  3.2.1 Simple Storage Service(S3)

  3.2.2 Elastic Compute Cloud(EC2)

  3.2.3 Simple Queue Service(SQS)

  3.2.4 SimpleDB(SDB)

 3.3 谷歌(Google)公司

  3.3.1 Google App Engine(GAE)

  3.3.2 Google Apps

 3.4 微软(Microsoft)公司

  3.4.1 Windows Azure

  3.4.2 Microsoft Live

 3.5 Salesforce公司

  3.5.1 Salesforce.com CRM

  3.5.2 Force.com

第4章 祥云飞瑞万家宝——云计算的价值

 4.1 云计算的价值概述

  4.1.1 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的价值

  4.1.2 平台即服务(PaaS)的价值

  4.1.3 软件即服务(SaaS)的价值

 4.2 公共云经济学

  4.2.1 按使用量付费的意义

  4.2.2 迁移到云平台的经济分析

 4.3 私有云投资回报率(ROI)分析

  4.3.1 私有云收益的5个方面

  4.3.2 云计算客户收益和投资回报率案例

  4.3.3 硬件回报分析

  4.3.4 软件回报分析

  4.3.5 自动化部署回报分析

  4.3.6 生产率提高的回报分析

  4.3.7 系统管理方面的回报

  4.3.8 如何追踪记录回报率(ROI)

 4.4 云计算引领绿色未来

第5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云计算的案例分析

 5.1 业界知名案例:亚马逊

 5.2 中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无锡云计算中心

  5.2.1 背景介绍

  5.2.2 建设方案

  5.2.3 价值所在

 5.3 IBM内部云

 5.4 全球第一个财富500强企业的云数据中心:中化云计算中心

  5.4.1 背景介绍

  5.4.2 价值所在

 5.5 中国第一个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云计算中心

  5.5.1 背景介绍

  5.5.2 建设需求

  5.5.3 价值所在

 5.6 智慧城市:东营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

  5.6.1 背景介绍

  5.6.2 建设需求

  5.6.3 建设方案

 5.7 云计算在电信行业的实施:韩国电信云计算

第6章 开启云计算的金钥匙——实施云计算的方法论

 6.1 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智慧

  6.1.1 云的类型选择

  6.1.2 公共云的需求

  6.1.3 私有云的需求

 6.2 方案选择与设计

  6.2.1 云计算方案参考架构

  6.2.2 硬件选型

  6.2.3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选择

  6.2.4 服务管理平台

 6.3 实施流程

 6.4 云计算服务的运营

  6.4.1 组织架构

  6.4.2 成本核算与收费

  6.4.3 系统运维

第7章 云路漫漫,发现之旅——云计算的应用场景

 7.1 从客户行业看云计算

  7.1.1 电信行业

  7.1.2 政府部门

  7.1.3 教育科研行业

  7.1.4 金融行业

 7.2 从应用场景看云计算

  7.2.1 测试开发云

  7.2.2 高性能计算云

  7.2.3 企业数据中心云

  7.2.4 云计算IDC

第8章 壁垒铁骑绕龙城——云计算的安全性

 8.1 云计算安全的技术手段

 8.2 基础架构云安全框架

  8.2.1 用户认证与授权

  8.2.2 数据隔离

  8.2.3 数据加密

  8.2.4 数据保护

  8.2.5 分级安全控制

  8.2.6 网络隔离

  8.2.7 灾备管理

 8.3 云计算安全的非技术手段

第9章 金鳞化龙云驰腾——云计算带来的变革

 9.1 对终端用户的影响

 9.2 企业IT部门的职能转变

  9.2.1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与IT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9.2.2 “计费”——IT企业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9.2.3 IT人员的职能转变

 9.3 更加强大的开源力量:云计算背后的推动力

 9.4 IT企业的新身份:云服务商

 9.5 创业型企业和个人:产业链中的亮点

 9.6 IT新格局形成,向第三产业的更深层次发展

  9.6.1 以服务为交付手段的云计算适应全球IT产业经济状况

  9.6.2 云计算对我国的机遇

  9.6.3 在我国推广云计算的意义

  9.6.4 云计算的推广措施

第10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云计算的标准化

 10.1 为什么要建立云计算标准

 10.2 云计算标准化现状

 10.3 云计算标准化对企业的影响与启示

 10.4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

第11章 关于云计算的一些问答

 11.1 关于常见问题的解答

 11.2 对一些误解的澄清

附录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4.数据中心的演变

数据中心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位于互联网的另一端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工厂,是IT业的发电厂。数据中心对于普通的互联网用户来讲是陌生的。这就好比大家用电并不关心电厂是如何运作的一样。实际上数据中心也在不断进行着演变。数据中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向互联网提供服务的;另一种是企业私有的,只对内部开放的。无论是哪一种,数据中心都需要有人来运营,确保它能够不问断地提供服务。

根据一项调查,在全球1000个组织中,超过70%的组织认为他们需要在2012年前对其数据中心进行大的改变。对于他们来说,目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昂贵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来自管理人员的投入以及相应的管理工具和软件。企业的IT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一般的企业可能拥有邮件、办公、财务和人事等多套系统。而一些大型企业则往往拥有成百套IT系统。每一套系统就好比一辆定制的汽车,有着不同的软件、硬件和管理方法。要管理这么大的数据中心,所需要的IT人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技能要求上,都是很高的。一般来讲,企业越发展,它对IT设施的要求也就越高,依赖性也就越强,于是IT的应用种类也就会增加,功能变得更多,系统更复杂,管理也就变得更困难,成本更高。目前的分析显示,数据中心的总成本中,有16%来自电力消耗,24%来自硬件成本,另外60%则来自于管理。企业一般会把IT部门作为一个后台部门,它是不创造利润的,因此其管理成本也就成为了各企业CIO主要考虑的问题。

(2)快速增加的能源消耗。数据中心对于能源的消耗来自于多方面:服务器和存储本身的电力供应,空调的电力消耗和通风散热的电力消耗等。自1996年以来,数据中心在电力上的消耗上升了8倍。这主要来自于计算力的增强。大家可能听说过摩尔定律,简单说来就是计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芯片的密度越来越高。但是这两点都会直接带来计算机耗电量的增加,相应的通风和制冷需求也成倍增加。大家可能看到计算机硬件的价格越来越低,但其在电力消耗上的花费却在升高。有人预测在5年之内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是目前的两倍,并且将超过在硬件上的成本。

(3)快速增长的用户需求。用户需求的增长一方面来自于数量上,比如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量;另一方面来自于质量上,比如要求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更完善的统计分析和更紧凑的流程整合等。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数据中心必须时刻改变,对用户需求做出响应。另外,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量也在爆炸式地增长。宽带的普及使得各种大数据量的应用泛滥,比如视频分享和图片下载。而移动设备的广泛接入也使得互联网的数据源爆炸式地增长,比如视频监控、各种传感数据、GPS定位信息和医疗影像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海量的存储资源和数据处理能力。而目前绝大部分数据中心还无法应对这种挑战。

(4)低效率的IT资源使用。在用户需求爆炸式增长的同时,许多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发现他们的资源利用率并不是很高。现在的IT系统基本上是独立建设的,也就是说每个应用拥有自己独立的一套资源,彼此之间是无法共享资源的。当某个应用很忙的时候,其他的应用可能很闲,但是管理人员却无法在它们之间调配资源,于是只能购买新的设备扩充这个应用。IBM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数据中心中设备的平均资源使用率不到20%,也就是说其实很多资源都白白浪费了,相应的电力成本和管理成本也都浪费了。

鉴于这些问题,数据中心急需一种全新的架构和管理理念。而云计算正是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给出的一个解决办法。

5.经济因素

在前面的几个因素中,网络带宽和技术成熟度是云计算的先决条件,移动互联网和数据中心的演变则是从用户或服务提供商的角度来看对云计算的需求。当一项产品技术上可行又具有广阔的需求时,决定其成败的唯一因素就是价格,或者说是用户使用成本。

其实,改变计算模式最根本的因素也是成本,而技术是触发条件。在大型主机的年代之所以采用集中计算,主要是因为主机成本太高,而PC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用户使用成本,使得每个企业都能够承受得起自己的数据中心。到了今天,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出现使得进一步降低成本成为可能。如果成本能够降低,企业当然会考虑。

云计算节约成本的诀窍在哪里?其实很简单,就是规模化效应。比如发电,每家每户都用自己的发电机发电显然总成本要高过通过发电厂集中供电;再比如交通,运送同样数量的人显然用大巴比用小轿车更经济。通过规模化,云计算不仅可以降低固定资产投入,还可以降低运行费用。当资源被集中后,资源的分时共享或者分区共享可以使得同样的资源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再加上智能化的资源调配,就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通过建立完整的自动化运行管理系统,整个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可以极大地降低人力的投入,几个人就可以实现原先需要几十个人完成的工作,同时管理成千上万的计算资源。此外,包括电力、制冷、空间和带宽等成本通过资源集中化也可以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P42-44

序言

在过去几年中,云计算、物联网和智慧地球等颇具前瞻性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我们原来对电信技术及其应用的固有看法。人们正摆脱自建信息系统的惯常模式,逐步认识到硬件也好,平台也好,软件也好,都可以以云计算的服务租用模式实现,并进一步拓展到商业智能和社会智能,信息技术已经上升为让整个物理世界更加智能的智慧地球的新阶段。

将计算变为人们梦寐以求的公用设施,云计算无疑将给信息技术本身及其应用产生深刻的影响。图灵机时代的软件工程方法,后台和终端的资源平衡,前端设备的变迁等等无不因互联网环境下的云计算而产生深刻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云计算带给社会的是信息资源获得的便利性以及利用率的提高。可以想象,云计算将使软件变成更具吸引力、更加易用的服务;人们在开发互联网创新服务时,不再需要一开始就花费巨大投资来部署服务所需的硬件资源和聘用大量技术人员……

正因为云计算带来的潜在价值和无限想象空间,近年来关于云计算的讨论风起云涌。这一方面说明云计算在技术和模式上带来的新思路,人们有兴趣通过讨论去学习和认知它,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云计算某些方面的不成熟之处,大家借讨论交流求得共识。中国电子学会在2008年成立的云计算专家委员会集中了来自国内、国外学术界和产业界云计算方面的专家,先后组织过6次有关讨论,对认识云计算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智慧的云计算》是作者近几年在云计算技术探讨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国内外云计算最新发展,经过多方努力写作而成。该书对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技术特征、国外应用现状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梳理了云计算、物联网与智慧地球的关系,对大家非常关心的云计算安全问题作了较好的探讨,并分析了云计算标准以及开源策略对于推动云计算发展的重要意义。IBM在云计算的商业实践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本书介绍了很多云计算应用案例及其商业价值,独具特色的内容对于广大非技术工作者来说,也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

云计算的一大特色就是开放性和交互性,这种特色应该被业界坚持下去。云计算中的各种技术目前都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垄断,只有成熟和不成熟的差别,这对国内的广大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自主创新机会。利用业界已有成果,不断进行创新,实现新颖的云计算服务,值得我们期待。

IBM是云计算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智慧地球的率先提出者,《智慧的云计算》应是IBM对这些问题基本观点和看法的反映。与此同时,该书主要作者朱近之女士也是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其中的部分内容也来自于专委会对云计算的认识。

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了这部书后,积极参与到云计算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商业实践中,让云计算事业在中国蓬勃发展。

李德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0年1月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介绍了很多云计算应用案例及其商业价值,独具特色的内容对于广大非技术工作者来说,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

——李德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作者们分享了云计算在中化实施的真实体会,我相信这些宝贵经验将为大家思考云计算的应用提供一些启迪。“停止空谈”,尽早加入到云计算实践中来,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迅速获得项目回报,还能让我们在整个产业中处于一种领先的地位。

——彭劲松 中国中化集团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2: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