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伪满洲国皇宫揭秘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庆祥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末代皇帝史著名专家王庆祥先生,精心收集已严重散佚的伪宫档案材料,以及当时宫内人员的来往信函,并采访了许多当事人,如“福贵人”李玉琴、溥仪胞弟溥杰、溥仪族侄毓及其妻子杨景竹、侍从李国雄等人士,相互参验、小心钩沉,为世人揭开了鲜为人知的伪宫故事里的种种内幕。

内容推荐

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日本军国主义者精心策划、一手扶植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寿终正寝,而痴心于借助日本人实现复辟梦的大清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当了十四年伪满“康德”皇帝后也不得不在日本主子的“保护”下开始了仓惶出逃……所谓的伪满皇宫,是指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光复北路以缉熙楼、勤民楼为主体的一组建筑,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气势上都无法与伪满时期如关东军司令部等建筑相比,明确表达了日本人对“康德”皇帝的地位和作用仅作为政治符号的建筑诉求;不唯如此,实际上就是“康德”皇帝的豪华监狱,由此也就不难想象伪帝过着怎样不自由的郁闷生活。然而,高墙深院、戒备森严的伪宫毕竟不是寻常百姓家,也绝非传统意义上公侯王府,这里的真正主人是日本人。因此,这里发生的一切与外界的全然隔绝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末代皇帝史著名专家王庆祥先生,精心收集已严重散佚的伪宫档案材料,以及当时宫内人员的来往信函,并采访了许多当事人,如“福贵人”李玉琴、溥仪胞弟溥杰、溥仪族侄毓螗及其妻子杨景竹、侍从李国雄等人士,相互参验、小心钩沉,为世人揭开了伪宫鲜为人知的种种内幕。

目录

再版前言

第一章 帝宫布局

 一座囚禁傀儡皇帝的豪华监狱

 勤民楼内无法“勤政爱民”,怀远楼内难奉列祖列宗

 缉熙楼是溥仪的寝宫,也是婉容的冷宫

 溥仪对同德殿疑神疑鬼

第二章 从政剪影

 溥仪出关是为了当真正的“大清皇帝”

 培植政治势力的心血白费了

 “操练精兵十万入主中原”的梦

第三章 傀儡生涯

 耍弄政治木偶的前台小丑——吉冈安直

 傀儡戏的舞台监督——关东军司令官

 “御前进讲”就是向溥仪灌输傀儡思想

 溥仪成了一个“两面人”

 三十年代能“日理万机”的机器人

 傀儡皇帝的抗争与失败

第四章 残暴之君

 虔诚的佛家弟子

 最后一批太监的悲惨命运

 生活在溥仪制订的“守规”下

 像防贼似的防备厨子

 宫内的孤儿最可怜

 暴君的笑脸

第五章 内廷生活

 由溥仪支配的“內帑金”和“内廷司房”

 传统龙袍与日本式军礼服并用

 中餐与洋饭并举

 独居和“不求”华美房屋

 出访、“巡幸”和宫外活动

第六章 “学者”风度

 溥仪在“宫”中读了不少书

 志在“帝王之学”,也好“医药之学”

 溥仪每日记、每事记。可惜大部焚毁了

第七章 人生情趣

 仅存于世的十几首诗

 书法有功底,作画也传神

 音乐、戏剧、电影、杂耍,无所不好

 溥仪也是“球迷”

 稀奇古怪的爱好

第八章 “万寿圣节”

 关于“天子”降生的神话

 溥仪生日与复辟派

 “万寿圣节”与伪满政治

第九章 “王朝”末日

 面临灭顶之灾的伪帝宫

 仓皇的出逃,可悲的退位

 溥仪被俘之谜

 遗弃的珍宝和逃散的皇亲

附录:“康德皇帝”与“大同大街”

原版后记

试读章节

缉熙楼是溥仪的寝宫,也是婉容的冷宫

勤民楼南面,正对着承光门的是中和门,它就像北京紫禁城中的乾清门一样,在“帝宫”内起着划界的作用:中和门以北算作“外廷”,是溥仪办公和典礼之所;而中和门以南则是溥仪的游息之处,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东边是“寝宫”缉熙楼,西边是球场和花园。

缉熙楼是溥仪活动最多的地方。到了伪满中、后期,因为“画可”无聊,勤民楼懒得去,而对东院同德殿他还存有疑虑,因此,白天晚上都不离开缉熙楼了。

缉熙楼也是一座西式楼房,有三层。不过三楼只有一间库房,溥仪在那里堆放些木箱,其中装的无非是笔墨纸张以及折扇之类不值钱的东西。从实际利用看,这也是二层楼房。

溥仪住在二楼西侧和西南侧。缉熙楼的楼梯在楼内正中北面,登上二楼正对楼梯口在南面的房间便是溥仪的中药库。室内有衣柜和药架,各类名贵中药无不俱全。溥仪临时穿用的衣服和鞋也在这间屋中存放。

溥仪和药品有不解之缘,走到哪里便在哪里建立药库,先储中药,逐渐连西药也大量购存了。毓函回忆溥仪嗜药的情形说:

溥仪好药,汉药、洋药他当时买了不少。如治疗伤寒、痢疾和肺病等的特效药,溥仪当时都有。唯独“鼠疫”,那时我知道既没有预防的药,也没有治疗的药。……一九四二年秋天以后,溥仪在黄子正提议下买了不少洋药,大部是德国拜尔药厂出品的。从此,他时常吃各种滋养药和消化药,每天还继续注射“司保命”,这是德国制造的一种荷尔蒙,也就是强壮剂。起初,每天注射两公撮(2CC),逐渐增加到八公撮、十公撮。因为他当时的注射器由我负责消毒,用多少药也是我给往注射器里灌,所以我知道得最详细。

中药库的西边便是溥仪的“寝宫”了。房内布置富丽堂皇:四壁用淡绿透黄的绢缎裱糊,其上还有圆形的图案花饰;棚顶雪白,而地毯是银灰色的。室内陈设的桌子、衣柜等家具都是用深红色的硬木制成。靠西墙北侧有写字台,上面放有鸡血石印章和文房四宝,旁边设了一把大型弹簧转椅;靠西墙南侧摆着大衣柜,里面陈放溥仪穿用的西服、外套。衣柜的前窗之下还有个铁匣子,里面装有一些伪满的法令、文件等,其中就有一份《帝位继承法》;正南面放着一张小桌,桌面上铺着织锦。左右各有一具圆形的带棱的高座花台,而桌前有一只可以活动的卧椅;南窗上都是双层窗帘:外面是黑红色的夹层防空窗帘,不透光,而里面还有一层白纱窗帘;东南角上装有一架太阳灯,以便溥仪能随时取得人工的日光照射。特别奇怪的是,就在这架太阳灯两侧,分别放着两具人体模型,其大小高矮简直和真人无别,颜色也和肉色一样。两具人体模型为一男一女,都是裸体,男的高些、颜色也深些,女的略矮,颜色也稍浅。平日总是各用一块黄布盖着。毓螗说,他不知摆这模型是干什么用的,但从来不敢向溥仪询问;贴东壁靠南安放着溥仪使用的咖啡色新式钢丝床,带有弹簧床垫。上面铺着两条毛巾毯,又罩一层绿底粉花褥单,再上面用一条红缎面、明黄里的床单覆盖。溥仪睡觉怕热,无论冬夏只盖毛巾毯,天热盖一条,冷时几条合用。床上还放有菊花囊倚枕五个,其中有一只青缎枕是“明贤贵妃”谭玉龄亲手绣制的,溥仪十分珍爱;床头有个小柜子,上有明暗度适宜的小桌灯,小柜上经常放着作佛事用的念珠和自卫用的马牌小手枪。此外还有一台带唱机的两用超短波收音机,入睡之前溥仪要收听广播的。在床头小柜的侧面还装有三只警铃,都直通卫队,一为红色,一为白色,一为绿色,当发生最危险的情况时便按动红色警铃;在小柜前面有一屏风是用于遮挡“龙床”的,它是日本式的,在喷了黑漆的木架上,挂着绿绢围屏,屏上还绣有一枝梅花,在“寝宫”的东北角上,放着一架穿衣镜台,而在镜台前面是一张咖啡色的两屉木桌,桌上放着钢笔、手表、打火机等生活用品。这就是溥仪当了十四年傀儡皇帝所居住的地方。

“寝宫”西边是溥仪的书斋。溥仪任伪执政时期本来是以这间房子为“寝宫”的,一九三四年三月以后,溥仪当上伪皇帝,才决定把“寝宫”改为书斋,并精心地进行了一番修缮,四壁以绿色的绢子裱糊,室内铺着深红色的地毯。房间与走廊相接的门在北面,门西侧立着一架咖啡色的三层书橱,上层装有各式信纸,如北京荣宝斋的信笺等,还有各色写毛笔字用宣纸,以及写大、小楷的毛笔、徽墨等等;中层是摆常用字典和工具书的,有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康熙字典以及辞源等;下层则是放在手边准备观览的名人手卷以及珍宝古玩等物。还有“御玺”,“大满洲帝国之宝”和“皇帝之宝”两方均存于此,另外还有各形图章料多方以备刻用。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就在这个书柜中放着一个用硬纸装订的小册,在封面的书签上由溥仪亲笔写了“大同盟册”四字。翻开册子,其中只记了四个人的名字,他们都是和溥仪最近的亲属:溥杰、润麒、郑广渊和万嘉熙,一个弟弟,三个妹夫。溥仪向通化逃亡前特意嘱咐烧文件的人,要连同这个硬纸册一起烧掉。因此,这个《大同盟册》究竟包含何种意义,实在是值得考察的。与书橱隔门相对的东侧北墙上,悬挂着一幅由日本著名画家渡边晨亩绘制的孔雀图。

由于这是缉熙楼二层最西边的一间屋,因此有扇西窗。西窗前有一小方形茶几,上面放着日本天皇的母亲在溥仪第一次访日时赠给他的一只七宝烧(即景泰蓝)花瓶,瓶上有红底粉红色的菊花和兰花图案,瓶内插着两根孔雀翎。在方形茶几的右侧还有一盏金龙蟠铜挂式立灯,其上装有粉红色印度绸制作的灯伞。西北角上摆放着一套沙发,而西南角上摆放着一架陈设柜,这是一架有上下两层的雕花玻璃木柜,上层是陈设品,柜内放着窑变瓷瓶和绿瓷花瓶各一只,二十五层象牙雕刻圆球一只。下层是生活用品,柜内有罐头、茶叶、糖果、香烟以及其他副食品。

在正南面靠窗的地方,安放着梨木制作的咖啡色雕龙八屉书案,书案上铺的桌毯带有蓝锦缕金丝云龙图案。在桌面的厚厚的玻璃砖之上,左角设一盏古色古香的黄铜座灯,右角装有电话机一台。此外桌上还摆着文房四宝;装在梨木盒中的端砚一只,半圆形的毛笔架;大型玻璃砖的墨池;日本式的在大理石底座上安有活动喇叭口的钢笔架;还有一个长方形的镶有景泰蓝木盒。这个书案是在修缮这间书斋的时候,根据溥仪的要求特制的。桌案后面放了一只云形的高装弹簧靠椅。

在东墙上还有一道通往寝宫的淡黄色的门,门的南侧有一长条几案,上铺杏黄色的锦缎台布,几上是一件陈列品:日本式的军舰模型,旁边还有一个梅花小花瓶。就在这几案上方的墙壁上,悬挂着“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手绘的山水墨画。在东北角上摆满了花台,栽有不同季节的花卉,其中还有一个青瓷的方形花盆,植有小松树一株。

书斋中还为溥仪设了“宝座”,这是一个高背的黄褐色大绒的靠背椅,就安在北墙书橱前面,坐北面南。“宝座”前面放了一张咖啡色的圆形茶几,铺着绿色的丝绒桌毯,几上有一套景泰蓝烟具。

经历了两年“执政”生涯的溥仪已经懂得:“勤民楼”也好,“健行斋”也罢,有他没他都一样,所以,当上“康德皇帝”之后,他反倒没有精神走出中和门了。他精心收拾了这间从“寝宫”举步可至的书斋,便以它代办公室使用了。那些年里,他在这儿会见关东军司令官,在这儿“召见”张景惠“总理大臣”和各部“大臣”,在这儿听取“参议府议长”臧式毅“面奏”各种“敕令”,然后加以“裁可”。伪满著名的思想矫正法和经济法等迫害人民的反动法令,就是在这间书斋中走了画“可”的过场而后才公布出去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顾这间书斋的历史,记住它,用作反面事例教育后世的人民,永远不忘过去的耻辱。

在书斋对面、走廊以北的房间便是溥仪的佛堂。一进房门便可看到一联四扇屏风,上面绣着五色凤凰图;东墙上悬挂着清皇族中的知名画家,固山贝子溥忻(雪斋)所绘的《八骏图》;地毯是天蓝色的,带圆花图案;供桌设在西北角,上摆香炉和烛台,供奉观音铜佛和各种番佛佛像;而进门处设一长条几案。溥仪信佛至笃,按理应每天来此早课的,不过他一般起床很晚,有时就让毓螗等几个族侄代行上香和跪拜礼了。尤为奇特的是,还在这肃穆的佛堂里摆进了欧式的成套沙发,甚至还在南墙设置一架黑色的钢琴。当溥仪不作佛事的时候,就让神佛们欣赏他的娱乐活动,倾听“皇帝”演奏的悠扬的琴声……P16-21

序言

《伪满洲国皇宫揭秘》叙述的史实,都是三四十年代发生在溥仪在长春当“康德皇帝”的那个宫廷之内的事情,笔者依据留存的历史见证人访问资料、伪满宫廷档案资料、书刊文献资料和溥仪本人回忆资料,特别是长期在伪宫生活过的爱新觉罗·毓塘等人的回忆资料,把那段一向为世人所不知的“帝宫”生活还原出来,揭开了被日本关东军牢牢控制的伪满帝宫这座深宅大院的帷幕,让人们看清了“康德”皇帝溥仪确实只是血肉之躯的傀儡,是集残暴、多疑、屈辱、苦恼、自尊、自卑、自贱等诸种性格子一身的政治木偶,给伪满洲国那幅血泪斑斑的历史画面曝光。该书是溥仪在伪满时期的经历的重要记录,对研究东北殖民地历史很有价值。

早在20年前的1986年,本书就以《伪帝宫内幕》为书名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出版以后,被作为伪皇宫陈列馆(今伪满皇宫博物院)一代代解说员和导游的训练教材加以使用,更被国内外希望了解伪满年代“康德皇帝”宫廷生活内情的千千万万读者收藏阅读,它也成为一些影视剧制作所依据的重要参考资料,以它为基础形成的三集系列专题片《伪皇宫纪事》,也在1999年就拍摄并播出了,今年香港凤凰卫视“大视野”栏目,也把这本书作为拍摄五集专题片《伪满官场现形记》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欣慰。

已故故著名文史学家罗继祖教授曾撰文评述《伪帝宫内幕》,他写道:

溥仪《我的前半生》于己之思想深处,毫不回护,故人以“改造典型”许之,非妄也。溥仪自言其性格蛮横、狂妄、暴虐、喜怒无常,迷信兼有之,乃幼,中处深宫时所养成,后迄未变。当时左右辅弼之臣,最受宠信若陈宝琛,郑孝胥、胡嗣瑗,竟无一人肯直言规谏,上裨君德。庆祥特写《残暴之君》一章,甚符事实。在伪满,溥仪不敢得罪日本当轴,气无可泄,每谴责左右,以发泄之,有谴责致死者,庆祥能直笔不隐。

本书再版尤其让我感到高兴,虽然未能获得机会而加以充分修改,但也补入较多的历史照片,可以让读者更近距离地看到当年——那个怪异年代,曾经出现过的种种怪异的形象。那段历史离开我们越来越远了,但绝不可忘记,不但东北人民不可以忘记那苦难的岁月,全中国、全世界人民也都不应该忘记当年殖民统治者的狰狞面目,不应该忘记傀儡皇帝和傀儡大臣们无尽的羞辱,如果本书能够起到一定的警世作用,笔者就心满意足了。

非常感谢团结出版社给予本书再版的机会,责任编辑朱利国先生更为此做了大量细致而具体的工作,都是很有价值的付出,令我深表敬意。没有他们的见识和努力,本书再版就说不准会是哪一年的事儿了。

王庆祥

2007年11月5日于长春

后记

这部《伪满洲国皇宫揭秘》到此可以结束了,但笔者又觉得意犹未尽。还能写点什么呢?

一九三二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分子把溥仪“请”进了这座位于长春东北角上的“帝宫”,十四年后,又是日本帝国主义分子迫令溥仪离开这座本不该有的虚假“宫廷”。谁都想知道,溥仪离去之后,这里又是何等模样呢?有位记者在溥仪离去一年后曾来这里采访现场,并以《不堪回首话“伪宫”》为题撰文报道。笔者以为,就把这篇现场报道移来作为本书的结束,相信读者不会感到画蛇添足。该文作者以特写的体裁,描述了所见,抒发了所感。他写道:

远瞰前兴运路,矗立着一带黄琉璃瓦的辉煌的建筑,那就是十几年威震全东北的伪宫内府的遗迹,十四年的威严,十四年的壮丽,那里面住着的是伪皇溥仪与伪后鸿秋,他们一直在这里面生活了十几个春秋,他们在这里面消耗了十几个年头的光阴。

只从去岁光复的时候,他与她们才丢掉了那无尽的豪华,那无尽的闲逸,宛如一场梦似的由这盛壮的伪宫院里走出来,他们的内心里是在留恋着呢,抑是悲哀着呢?这真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今年,他们离开了伪宫已有一载,而这所“宫门”已今非昔比了。宫內外面的昔日坦平的路上早已堆满了成山的垃圾,被秋风一吹,真是尘土飞扬,迷人的眼目。“宫门”的一片荒凉陪衬着伪宫内的寂寞的情景,让人一点也寻找不出当年的威严与兴盛。今日在那昔日命名为来薰门的上面,挂上了松北联立中学宿舍的木牌,这所建筑已被吉黑盐务管理分局接收了。虽然如此,而那使人一目触见的长满乱草的树丛中的荒凉与寂寥,宛如站在一所古寺里,谁还能想象得到这里当年的一切排场来?谁还能看出来这里当年的名贵的装饰?一切如今都成为过往的云烟,一切都大改了容貌。

仰观那已经破坏不堪的勤民楼,谁能想象到当年这里伪装着的尊贵的气派。第一候见室里的溥仪的宝座,座已飞去,仅可以看出来一点的模糊轮廓来。据说第一候见室里曾为当年伪组织特任官阶级的官员们的候见的地方,如今里面却是空无一物,添了新装饰的是,贴在墙壁上面的许多的白纸条的标语。那“不要忘血战八年”与“守纪律知羞耻”的几个人字,在伴着这狼藉寂寞的当年兴盛的候见室。

面对勤民楼的是溥仪与鸿秋的居室,但是谁也不知道“贵人”究竟是住在那里呢?这是真使人难以断定了。从这许多空洞不整齐的居室里,使人再也寻找不到一点当年的气象,同样在同德殿内的大赐宴厅的里面,特殊的尚有两盏铜制品的破坏的吊灯。从那里面的宽大,还可以想象出当年的排场。

仿佛是在勤民楼的右首,那是一个小花园,溥仪的第一个“贵人”死时,曾经是停尸在这里。站在这所小花园追索着“贵人”的被日人毒死的悲凄的人生,我们不免要有万种感触,谁都要为这位红颜薄命的“贵人”的下场而要洒一把同情的泪水。

余下的,尽是满目荒凉,满院寂静。溥仪的玩球场,游泳池,都孤寂地任野草荒芫,许多的地方都经过了数度的破坏,门窗与楼梯都被拆走了,满院的高长的草丛在围绕着这寂寞的“宫院”。秋风瑟瑟,地上似乎也有几片落叶了,今日的“宫院”是荒凉的,寂静的,仿佛是也有一般羞愧的成分。

这位记者描写的是伪帝宫在国民党统治时的情景。全国解放后,人民政府在伪帝宫的东院,以同德殿为中心建立起吉林省历史博物馆,用遗留的历史陈迹教育人民。近年来,伪帝宫,包括同德殿以及那颇有名气的缉熙楼、勤民楼和怀远楼,经过复修,已大体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保康门前挂上了“伪皇宫陈列馆”(现为“伪满皇宫博物院”)的牌子。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它正在以原有的面貌,迎接一批批愿意接受历史教育的人们;它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史上的见证,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脱稿于一九八四年八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3: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