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精)/徐坤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坤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徐坤编写的长篇小说《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描写了北京这座城市里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结婚、离婚、寻偶情感的焦灼与惶恐;极大胆地袒露了女性最幽密的创伤和欲望。一群执拗的知识分子,为了自己能融入文化的京城,以血肉之躯进行着漫长而惨烈的冲撞。这部书,有着徐坤居京10年的眼泪,有着强烈半自传的色彩。

内容推荐

徐坤编写的长篇小说《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北京的爱情故事,讲述了一群生于60年代,80年代大学毕业后怀着梦想来到北京的新移民在这个城市的奋斗故事和跌跌撞撞的感情历程。书写了60后一代文艺青年的成长与伤痛。因有作者的半自传色彩,被评论家誉为“椎心泣血”之作,在青年读者中获得极大反响。

目录

引子:第一夜没感觉

第一章 北京颂歌

第二章 京哈线上

第三章 “一缺三喽——”

第四章 厕所礼赞

第五章 酒吧地图

第六章 新东方外语学校

第七章 “我走了……”

第八章 分居是一种永远的痛

第九章 妇科体检

第十章 离婚登记处

第十一章 春宵一刻

第十二章 大年三十的慰问电话

第十三章 高头大马·胡子哥哥

第十四章 老太太的花儿

第十五章 基因的故事

第十六章 “探亲一号”

第十七章 同居指南

第十八章 与情敌狭路相逢

尾声:长安大道

试读章节

他们怀着虔诚的心情,沐浴在这一片红里。他们也是怀着虔诚的心情,带着通红的眼睛,对那些伟大的地方进行瞻仰。

他们先去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那是他们这一代人不灭的神圣记忆。瞻仰完毕以后他们觉得放心了。也不知是为什么,就是觉得放心了。

他们还跨过了金水桥。原来金水桥也不是金子砌的,它只是有一些汉白玉栏杆,底下的水也不是金色,而只是从故宫宫墙里流出的普通护城河水。

他们还进了天安门,真的进去了,就从毛主席像下走进去的。原来天安门还可以进去,原来里面是通着的,里面就是故宫博物院,跟沈阳那个故宫样式差不多,就是规模大了一些。

原来,“天安门”就是故宫的南宫门。

他们对天安门太崇拜了,以至于踩在平整的青石地上,他们也感觉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像腿脚有毛病。但很快,明白它就是故宫之后,步伐就走稳了。最让毛榛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整个故宫里面光秃秃的,全是宫殿和石头,没有一棵草,也没有一棵树。连一棵草和树都没有的地方,人可怎么待呢?毛榛有点不明白。

“这里是紫禁城,皇上待的地方,为了防盗,所以不栽种花草树木。”

陈米松又在卖弄他的历史知识。在这方面他比毛榛强。

但是毛榛对这地方还是不太喜欢。她比较喜欢植物,走到哪儿,都愿意把花和草种到哪儿。

等到了后花园,她才高兴了。这里有假山石,有花架,有枯藤缠绕着树木,还有一些松树正在泛青,绿得灰不溜秋的。她就在这些东西面前忸怩作态,搔首弄姿,摆了几个小土妞常用的照相姿势。陈米松一边给她拍照,一边嘲笑她说:“看你,故宫大殿那么大你不照,偏要照这几棵树。这跟大明湖那里的树有什么区别?照完了人都看不出来哪是哪儿。”  她不听,还是拗着性子,要照这些花花草草。

用自己的脚把故宫丈量过后,这时他们才真切相信,天安门原来不过就是一个门。

他们真宁愿它不是一个门,而是永远被神化、被悬空置放到纸面上的那么一个平面浮雕。

可事实上,它就是一个门。它本是一个门。它怎么能是一个门呢?它不应该是一个门啊!

这个念头是那么不厌其烦地困惑、搅扰着他们。

他们手拉着手,在清晨的长安街上漫步徜徉。北京,伟大的首都北京,1986年春天的北京,微风轻拂,白云飘荡。小鸟在天空愉快地歌唱。柳枝儿吐出嫩绿,迎春花有着鹅黄色的骨朵。一树树洁白的玉兰在红墙外边曼妙地含苞欲放。北京的天多么蓝哪!北京的春天多么温暖!红墙碧瓦,一路芬芳。毛榛一眼就瞧见了长安街上几个骑自行车上早班的年轻女人,她们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薄呢裙子,车轮一快速滚过,她们的裙摆都像喇叭花一样骄傲地开放,乍泄一路惹人春光。

毛榛不禁惊叹:“北京啊,北京!北京的姑娘春天也能穿裙子啊!”

在她的家乡,在他们的家乡,那个出了山海关以后还要走好远好远的地方,这会儿的人们还都穿着棉袄棉裤呢!

车流量很小,马路宽敞整洁。毛榛看到在宫墙下的绿柳枝旁,一群群老年人在悠闲地练着太极拳。他们慢悠悠慢悠悠地推手,抱拳,左抱球,右抱球,一下一下做着动作,节奏舒缓,不急不躁。北京人可真有耐心烦啊!打拳也打得这么慢。不像东北,老头老太太总扭节奏很快的大秧歌。

他们走进东单一家早点小吃店。北京的小店,看起来也很不一般,尽管摆设的也不过就是几把陈旧的木头桌椅,但是在毛榛看来却显得古色古香的,很有一股皇城年代久远的气息。小店的墙上挂着个小黑板,写着主食炒菜的名单。什么豆汁啊灌肠啊焦圈啊驴打滚啊的,她连听也没听说过,不知道是些什么玩意。

两个人商量研究了半天,最后她还是点了比较熟悉的油条豆浆,陈米松跟她点了一样的。然后毛榛就小心翼翼地在一张桌子面前坐下来,等待着陈米松去柜台交钱。她拿眼四望,见靠墙根站着两个无所事事的中年妇女,她们穿着白大褂,还戴着白色四方顶无檐儿的帽子,戴的胸牌表明她们是这里的服务员。早上人少,她们就叽叽喳喳扯闲篇嚼舌头,听那意思,正在背地里讲着另外一个女服务员的坏话。

一个说:“那娘们儿,特不是东西,就会卖弄风骚,成天价在家养汉搞破鞋。”

P32-34

序言

向现在,向未来

“《八月狂想曲》,徐坤写得意气风发,写得波澜壮阔;她有澎湃的叙事激情,滔滔五十万字,她纵情歌唱——站在空旷的、华丽如天上宫阙的体育场,向着即将到来的日子、向着那时的欢腾万众。”

这是批评家李敬泽2008年6月评论我的新著《八月狂想曲》的文章开头。我觉得他的标题“向现在,向未来”极好!到现在,六年时间过去,当一个新的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时间段到来时,这样的题目,仍然显得美好,令人振奋,并有无限希望催生。故而我借用这个标题来作为今天我的文集自序的题目。

从1993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白话》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时间过去。不知不觉,就从青年写到了中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毕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一身学生气,带着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叛逆和冲撞精神。八十年代的结束和九十年代的开始,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来说,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就随社科院的八十几位博士、硕士一起到河北农村下放锻炼一年。远离城市,客居乡间,忧思无限,前程渺茫。在乡下的日子里,我们这群共同承继着八十年代文化精神资源的二十来岁的青年学子,经历浅,想法多,闲暇时喜欢聚在一起喝酒清谈,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看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播放从中关村淘回来的各种国外艺术片。在高粱玉米深夜拔节声中,在骤雨初歇乡村小道咕吱咕吱的泥泞声里,凌虚蹈空探讨国家前途和知识分子命运,虽难有结论却兴味盎然。回城以后,这个小团体就自动解散。然而,在乡下探讨的问题以及与底层乡村民众打交道时的种种冲突和遭际却一直萦绕我心,挥之不去。终有一天,对世道的焦虑以及对前程的思索,催使我拿起笔来,做起了小说——相比起“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做学问方式,激情与义愤喷发的小说更能迅捷地表达作者的情绪。

在1993—1994两年间,我以《白话》《先锋》《热狗》《斯人》《呓语》《鸟粪》《梵歌》等一系列描写知识分子的小说登上文坛,文化批判的锋芒毕现,引起了读者和批评家的广泛关注。我的第一部小说集《热狗》由王蒙先生亲自作序,王蒙文中称“(徐坤)虽为女流,堪称大‘侃’;虽然年轻,实为老辣;虽为学人,直把学问玩弄于股掌之上;虽为新秀,写起来满不论(读吝),抡起来云山雾罩、天昏地暗,如入无人之境”。

年轻时的写作,十分峻急,仿佛有无数力量催迫,有青春热情鼓荡,所有的明天都是光荣和梦想。仿佛可以乘着文字飞翔,向着歌德《浮士德》中“灵的境界”疾驰。几年以后,做够了知识分子的题目,我又开始尝试女性主义议题。《厨房》《狗日的足球》《遭遇爱情》《女娲》《小青是一条鱼》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它们借助于互联网的兴起迅速被盗版疯传。看到网上有评论说,到今天为止,足球小说写得最好的仍然是我在1996年写的以女性为主角的《狗日的足球》。

十几年后,我从社科院出来到北京作家协会当了专业作家,这一干,又是一个十年。作为一名职业作家,对自己的要求与从前自然有所不同,写作的战车开始提速。这期间,有《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爱你两周半》《野草根》《八月狂想曲》几部长篇问世,还写了三部话剧《性情男女》《青狐》(根据王蒙同名长篇小说改编)《金融街》,并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以及散文集出版。短篇小说《厨房》在2002年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话剧《性情男女》2006年1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由副院长任鸣亲自导演,谷智鑫等几个年轻人主演,在北京和上海演过五十多场,深得年轻观众喜爱。长篇小说《野草根》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07年十大中文小说”,长篇小说《八月狂想曲》2009年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千古文人必须承担的道义和使命。写到此,不能不回到开头,说说收录到文集里的第一卷《八月狂想曲》。这是我到北京作协当专业作家后的一次奉命之作,写出了全国唯一一部表现中国举办奥运的长篇小说。应该说交上了合格答卷。六年过后,今天再看,仍然可读,本世纪开初那几年、一个时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情绪,仍能从字里行间历历可见。这是我写得最艰苦的一部作品,经过四年多的跟踪采访和写作,终于在奥运会开幕前将五十万字的小说完成。

在采访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奥运建筑设计和施工团队,从总设计师到工程助理,主力几乎清一色由年轻人组成,基本上是出生于六十、七十年代的一群人。他们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上过得硬,有吃苦耐劳精神,有跟世界平等交流对话的良好心态和技术资本。他们是如此自信、坚定、昂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遇到困难绝不会绕道走,阐述自己的理想绝不闪烁其词。正是在这一代年轻人的手中,经过几年时间的艰苦打造,一座座奥运场馆拔地而起,老北京的新地标正威严地耸立!

从这些同龄人身上,我感受到了青春,感受到了力量,感受到了蓬勃的朝气,感受到了百多年前,梁启超等仁人志士所憧憬、筹划的少年中国的伟大梦想——“红日初开,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那些令人心潮澎湃、血脉贲张的伟大想象,如今正在这一代年轻入的手里一一变为现实。

于是,我找到了“青春中国”这个突破口,以建筑设计鸟巢、水立方的60后、70后年轻建筑设计团队为主角展开故事,真实记录当下中国社会的芸芸众生。在《八月狂想曲》一书的卷首语里我这样写道:谨以此书,献给一个时代,献给青春中国。书里有为民请命的年轻有抱负的新一代决策者,也有意志脆弱的受贿下马官员;有年轻建筑师壮志凌云欲打造出世界顶尖级建筑场馆的豪情,也有民工的辛苦劳作牺牲奉献。有兄弟情谊的砥砺,有爱人’的背叛误解,有利益的巨大诱惑,有美色的无端沉迷,有沉痛,有欢笑,有泪水,有无奈……更多的是中华大地上的人民被这一历史机遇给进发出来的无限激情。

青春中国是令人振奋的。六年以后,2014年11月的北京APEC会议上,洋红色的“鸟巢”和宝蓝色的“水立方”又被装点一新重新亮相,梦幻般的色彩重又照亮了北京这座城市的夜空。作为曾经亲历这两座建筑从无到有、曾看着它们的每一根钢筋落地、每一个气泡贴膜的人,此时该是多么感慨!夜风习习,秋叶飒飒。站在这些已被叫作“奥运文化遗产”的巨大建筑前,才能深刻感受到,一个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时间段又灼灼闪亮了!

在将《八月狂想曲》收入文集时,我也将当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团队的照片,以及它后续获得的各种荣誉的照片一并收录进来,为我们曾经共同的努力立此存照。也为中国百年不遇的举办奥运会的壮举立此存照。

光阴荏苒,人到中年,便会将脚步贴近大地,内敛与凝重,不断思量文学对社会的担当,思考文字如何才能得以不朽。同时亦想驻足,对着毕生所从事的事业,对大地山川、天空和海洋如浮士德般深情呼唤:“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

最后,我要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几年来他们以磅礴的气势、高端的战略、诚恳的用心,将诸多名家的作品文集收入旗下,其精美的装帧与精益的质量,都十分令人称道。忝列出版名单之中,令我深感荣幸!我还要感谢社长朱寒冬先生,没有他的极富激情和责任心的邀约和敦促,便不能使我除却慵懒与怠惰尽快编成此书。同时我要感谢责任编辑刘姗姗和姜婧婧两位小友,她们为这套文集的付梓做出了很大努力,付出许多辛劳。我感谢她们。

徐坤

2014年11月28日于北京以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