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天华传/中国人格读库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董尚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20世纪的中国,注定了是一个痛苦的国度。

她不再是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有信奉儒学的传道者,周游列国,践行仁义,手中所持的不过是几卷经书,心中容纳的,却是宇宙天地;有追求逍遥的世外高人,昏昏欲睡,栩栩化蝶,超脱世外,无欲无求,放弃的是世俗枷锁,获得的却是日月洪荒;有尊崇法制的学者,奖励耕战,依法治国,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不计个人荣辱得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帝国和难以超越的伟大工程。

那是思想的味道,那是文化的味道,那是信念的味道。

那曾经是一个民族思想的大爆发,文化的大繁荣,信念的大综合。百家争鸣时期的中国向西可与同时代的希腊人比拟称雄,向南可以和佛教同台论道,言辞珠玑,微言大义。

可惜,那是褪色了的黄金年代。

她不再是熠熠煌煌的强汉盛唐,有慷慨远征的将军,仗剑北行,胡笳悲歌,大漠狂沙,长刀冷月,如月似雪,带着几十万骑兵驰骋疆场,好男儿自当马上建功;有坚持正义的学者,清流议论,追求道学,潜心经传,埋首春秋,任那党锢阉竖如何作恶,我只是抱定我的信念,从不毁弃,从不动摇;有那纵横天下的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杯碟之间,纵横捭阖,三寸之舌一落,便是百万雄师。

那是强盛的味道,那是辉煌的味道,那是血性的味道。

那是炎黄子孙的大挥洒,是千年积淀的大爆发,那是万古长存的精魂的总动员。向北曾经横扫匈奴,开疆拓土,犯我强汉之威者,虽远必诛;向西曾经凿空西域,丝绸之路上笛声悠悠,来来往往的便是无尽商旅货物夹带着的不尽乡愁。

可惜,那是史书里的辉煌岁月。

她不再是文辞流丽的宋元大明,有风流倜傥的才子,勾栏院里,花前月下,柳边桥头,锦绣钗头,狼毫一挥,便是一阕闲词,秀口一吐,便是文章皇皇;有宁死不屈的大臣,零丁洋里,惶恐滩头,辘辘远行,不尽惆怅,看着那侵略者的雪亮屠刀,只是一笑,此身虽殒,此意辉煌;有那愤世嫉俗的学者,赤子童心,指天画地,常人不容,我自潇洒,此生写下焚书万卷,便有后世干载毁誉褒贬。

那是灵魂的味道,那是坚定的味道,那是叛逆的味道。

那是一个民族在迷茫与探索中的收获,那是一个民族在走向末路后的反弹,那是一个巨人在时代的交叉路口前的迷思,这个古老国度的人们用着两千年前圣贤的思考,去求索这个变化的时代不会转移的真理。

可惜,那是曾经的红尘过往。

近代中国是怎样的呢,一言以蔽之,积贫积弱,受尽屈辱。  按照有关学者的统计,明朝的GDP(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清朝直到洋务运动之际仍然是世界第一,然而,自从1840年以来,这个国家一直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欧洲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日渐富强便开始窥伺着周围的世界。他们来到了古老的中国,发现原来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已经堕落到这种程度,于是他们用坚船利炮敲开了近代中国的大门,贩卖鸦片,抢劫财宝——这,就是近代中国的境遇。P1-3

后记

当天晚上,同住的中国留学生见到陈天华久久未归,开始怀疑陈天华是否有异常举动。过了很久,留学生会馆派人通知了噩耗——日本警察在海上发现了陈天华的遗体。

次日黎明,宋教仁等人匆忙赶到大森湾畔,瞻仰了陈天华的遗体遗容,随即发现陈天华留给留学生终会总干事长杨度的挂号信收据,于是他们找到了那封《绝命书》。这《绝命书》一经宣读,立刻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学生,令所有人流下热泪。

当日下午,陈天华愤而投海的消息震动了所有中国留学生,他们随即做出了全体回国的决定,而这一行为立刻震惊了国际舆论。迫于国际舆论和日本政界各党派的互相攻讦,日本当局不得不为“取缔协议”补充了很多条款,做出了不少新解释,还承认了中国留学生提出的一系列正当要求。

在陈天华的家乡湖南,人们得知了陈天华蹈海自杀的消息后群隋激奋,义愤填膺,乃至于冒着政府的禁令举行了追悼大会,莅会教师、学生多达两千人。会上,大家公推陈天华好友苏鹏将陈天华的灵柩运回湖南。而与此同时,不久前在“取缔运动”中回国的姚宏业因为创办解决归国学生就读问题的中国公学的工作中阻力重重,也在上海愤而投江自杀。

1906年,陈、姚二位烈士的灵柩运抵长沙,大家决定将烈士葬于湖南名山岳麓山。而湖南巡抚庞鸿书得知后大为恼怒,不仅不允许将陈天华葬入岳麓山,还到处派遣爪牙到学堂训话,污蔑烈士“大逆不道”“回不得家乡,见不得爹娘”。

然而,在烈士的精神感染之下,湖南学生根本不畏惧官府的高压与恐吓。5月29日,长沙各学堂的教师、学生以及群众一万多人分两队前往岳麓山哀悼。送葬学生身着白色制服,高举旗帜、挽联、祭幛,高唱挽歌,朝着岳麓山行军,送葬队伍长达十余里,而从长沙城高处远眺,恍若岳麓山全山缟素,满地纯白!

被这等形势威慑,湖南官府派遣的巡警只能呆立路旁,不敢声张,更有人被场景感染,从此加入革命队伍,成为坚定的革命者。

陈天华死后,他的著作《猛回头》《警世钟》得到进一步传播,被革命党人到处印发,而清政府越是镇压、限制,却越是让人追捧、拥护。而在湖北新军中,混入军队的日知会会员在晚上士兵出勤时将《猛回头》《警世钟》放在士兵枕头上,进行革命宣传。士兵们对于这些书籍如获至宝,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还有人将《猛回头》的唱段背诵下来,乃至于1911年10月参加武昌起义的新军官兵人手一册,人人都能将陈天华的思想阐述一二!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陈天华在中国人将醒未醒之际敲出黄钟大吕的警世鸣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注定将要被记载在青史之上,与日月共耀,与天地同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草庐俊杰

 世界大势

 年少时节

 年岁渐长

 崭露头角

 时易世变

第二章 以笔为刃

 敬告湖南

 怒写血书

 《论(湖南官报)之腐败》

 《论中国学生同盟会之发起》

 《复湖南同学诸君书》

第三章 革命文豪

 《猛回头》

 《警世钟》

第四章 出师未捷

 策划起义

 加入同盟会

 旷世论辩

 慨然蹈海

后记

 延伸阅读

 陈天华年谱

 世界大势

序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六十余年,而我们党则在本世纪初叶提出了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课题,显然是其来有自。

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在新中国的蔚然兴起,曾经那样地风靡于上个世纪中叶。邓小平同志曾经在改革开放中讲过,当年“这种风气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而且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然而可惜的是,这个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实践中,同步兴起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成长道路,却是一波四折。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先是与共和国一道遭受了十年“文革”的毁灭性浩劫;接着便是全党工作中心转移、改革开放进程中,欧风美雨“里出外进”的浸洗濡染;再接着便是西方“和平演变”在东欧得手的强烈震荡与冲击;接着便是市场经济中那两只“看不见的手”在搅动着、嬗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至少在国民中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多层次化,传统美德的弱化,社会道德文明水准的退化,光荣革命传统的淡化,这也许正是中央在本世纪初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吧。

不管怎么“变”,怎么“化”,当我们回首来时路,却不能不说,中华民族真的很强大,很值得骄傲。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堪称世界文化之源的“五大文明古国”,其他四大古国文明都已被历史淘汰灭亡,只有中国成了唯一的延续存在。近现代即使那般的积贫积弱,西方列强瓜分豆剖弱肉强食,想亡我中华都不可能,就连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最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都成为我们的手下败将,而且打出了一个新中国,且跨过整整一个历史阶段,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西方敌对势力几十年不遗余力地对新中国百般围剿,“冷战”“热战”“和平演变”手段用尽,连如此强大的前苏联乃至整个苏东阵营都被瓦解了,而社会主义的旗帜仍旧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高飘扬,而且昂首挺胸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真的是太强大了。几十年来的瞩目成就,竟然令西方发出了“中国威胁论”。你管他别有用心也好,言过其实也好,总比让别人说我们是“瓷器”、是“东亚病夫”好吧?1840年以来的一百年间,中国尽受别人的欺负、“威胁”了,我们也能让那些昔日列强有点“威胁感”,又有什么不好?更何况这是他们自己说的啊!我们并没吹嘘,也没有去做。几千年来我们侵略过谁呢?“反战”,“非攻”,“兼相爱,交相利”,中国古有墨子,近有周恩来同志、邓小平同志。这也是中华民族所固有传统美德的延续吧!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当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吧?几十年来尽管中国如此繁荣兴旺,但从邓小平生前一直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哪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国之忧患。忧在何处,患在何处呢?

综上所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内含如下的成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美德;中国人民近现代反帝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几十年光荣革命传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中国梦”远大目标相适应的时代精神。由这些内涵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来干什么呢?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化人”、“育人”,把它再具体化一下,无非是打造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代表中国形象的国格、人格。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在思想道德层面上,也只有在人的身上才能体现,所以,我们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策划了《中国人格读库》这样一套大型系列选题。

本套书承蒙全国少工委、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三家共同主办推广,并积极提供书稿。难得高占祥老前辈热情出任该套书的编委主任,且高占祥同志不辞屈就而加盟主创作者队伍。一些大学、中学教师与青年作者也积极加盟此套书的编写。该选题被国家广电出版总局列为2014年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选题,在此一并鸣谢。

希望本套书的出版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促进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欢迎广大读者与作家对不足之处批评教正,多提宝贵建议与指导意见。

谨以此代出版前言并序。

二0一四年十月

于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内容推荐

董尚编写的《陈天华传》讲述了:后世有人评价陈天华是自屈原之后两千多年的第一个继承者,他勇敢地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了大批国人的觉醒。就在他逝世十二年后,一位即将赴日留学的青年念念不忘此事,用一首诗表达无尽怀念之情:“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个人,就是周恩来。当陈天华的灵柩回到长沙家乡时,哀歌十里,全城缟素,万种哀悼,可谓极尽哀荣,后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第4号上评价:“这是湖南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

编辑推荐

品读这些格言,我们能看到先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身处逆境的坚定,面对荣辱、得失、利害的节操,也能看到他们对功成名就的希冀、“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敬业,以及坦诚、无欺、一诺千金的个人操守;更能在那些简洁精辟的句子里,体会他们坦荡、豁达、平和、宽容的美好情操。

董尚编写的《陈天华传》讲述了陈天华的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9: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