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楼梦(白话本)/袖珍纸阅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曹雪芹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青少年学生必看的文学著作之一。它主要讲述了在整个封建社会和贾家二府不断走向衰弱的大环境下,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因遭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在一起,最终导致阴阳隔绝的爱情悲剧。本书是我国历代文学书中受到评价、待遇最高的一本书籍,其不仅在文学方面,而且在许多其他方面的成就也很高,如医学、饮食、服装、绘画等等。因此,即使其他书籍可以遗漏,本书绝不容许不看。

本书以白话文的语言形式呈现,适应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能力。

内容推荐

《红楼梦》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作品透过贾宝玉、林黛玉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揭露和批判了以宁荣二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罪恶,预言了封建统治必然灭亡的趋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文笔细腻,语言风趣,人物众多,各有其貌,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为研究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

目录

第一章 梦幻识通灵

第二章 贾母惜孤女

第三章 神游太虚境

第四章 奇缘识金锬

第五章 毒设相思局

第六章 才选凤藻宫

第七章 宝玉呈才藻

第八章 贾政悲谶语

第九章 五鬼魇叔嫂

第十章 葬花泣残红

第十一章 麒麟合双星

第十二章 盛怒惩不肖

第十三章 魁夺菊花诗

第十四章 再宴大观园

第十五章 联诗芦雪庵

第十六章 元宵开夜宴

第十七章 醉眠芍药袖

第十八章 大闹宁国府

第十九章 抄检大观园

第二十章 潇湘惊噩梦

第二十一章 抚琴悲往事

第二十二章 焚稿断痴情

第二十三章 泪洒相思地

第二十四章 贾母归地府

第二十五章 幻境悟仙缘

第二十六章 归结红楼梦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梦幻识通灵

上古时,女娲娘娘炼石补天,采来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只剩下一块未用,扔在大荒山青埂峰下。这块顽石经过娘娘的锻炼,有了灵性,能变大变小,会自来自去。这天,一个和尚与一个道士来到青埂峰下,见这块石头变得洁净晶莹,只有折扇的扇坠般大小。和尚把他托在手上,说:“在你身上刻上几个字,让人们见了就知道你是个宝贝,把你带到繁荣昌盛的国家、读书识礼的豪门望族、花柳繁华富贵温柔的地方走一趟。”石头高兴万分,问:“不知刻什么字?带到哪儿?”和尚笑着说:“你先别问。将来自然明白。”说完,他把石头放在袖中,与道士飘然离去。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有个空空道人路过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见到一块巨石,上面刻着许多字,就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原来石上刻的是他被茫茫大士携人红尘,投胎人世间的一番经历。上面什么事情都有,只是没有朝代年月,后面还有一首诗: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空空道人就把石中文字抄下来,定名为《石头记》。他因受了石上故事的影响,就改名为情僧,把《石头记》改为《情僧录》。山东的孔梅溪题为《风月宝鉴》。后来,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编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名为《金陵十二钗》,并题一首绝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那块石头上记录的文字是这样的:

苏州城的阊门,是人间最繁华风流的地方。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上有条仁清巷,巷里有座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官人,姓甄名费字士隐,娶妻封氏,性情贤淑。家中虽不是多富,在这一带也是第一家。他生性恬淡,不求功名,每天观花种竹、饮酒作诗,倒也神仙般快乐。美中不足的是,老夫妻年近半百,没有儿子,只一个女儿,名叫英莲,年方三岁。

盛夏的一天,士隐在书房读书读累了,伏到几案上,嚎嚎咙咙地来到一个地方,就见来了一个和尚、一个道人。道人问:“你要把这蠢物带到哪里?”和尚说:“如今有一段风流公案还没了结,这些风流冤家还没投胎。趁此机会,把这石头夹带在里面,让他去经历一番。”道人问:“这些风流冤家不知起于何处?落于何方?”和尚说:“这块石头因女娲娘娘没用他,到各处游玩。这天他来到警幻仙子处,警幻仙子就命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见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有绛珠仙草一株,非常可爱,就每天用甘露浇灌,使仙草脱了草木之胎,修成女儿体。仙草为报石头的浇灌之恩,在五脏中结成缠绵不尽的情意,常说:‘我若下世为人,要用一生的眼泪来报答他。’就因为这事,勾引出许多风流冤家都要下凡。我们可把这石头带到警幻仙子那里,给他挂了号,同这些情鬼下凡,了结此案。”道士说:“果然好笑,我还从未听说还泪报恩的事。你我何不趁此机会也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甄士隐听到这种稀罕事,忙上前施礼,想打听明白。二仙却笑着说:“这是天机,不可泄露。”士隐一再追问,“蠢物”是什么。和尚递过一块晶莹的美玉,他接过一看,正面刻着“通灵宝玉”四个字,背面还刻着几行小字,正想细看,和尚说:“已到幻境。”就把玉夺回,与道人进入一个石牌坊。牌坊上刻“太虚幻境”,两旁是一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甄士隐想跟进去,刚一抬脚,忽听山崩地裂般一声响,忽然惊醒,原来是梦,梦中的事已忘了一半。他见乳母抱着英莲走来,伸手接过来,抱到门口看热闹。突然,街上过来一个和尚、一个道士,蓬着头,赤着脚,疯疯癫癫地说笑着走过来。和尚见他抱着女儿,就大哭起来,说:“施主,你抱着这个有命无运的东西干什么?”道士说:“舍给我吧。”士隐不耐烦,转身进门,和尚大笑着念了四句诗: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心中一动,正想问他们来历,二人已不见了踪影。这时,葫芦庙里寄住的一个穷儒走过来。他姓贾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湖州人士,出身诗书官宦人家。到他父亲时,家中已经衰败,只剩孤身一人,往京城求取功名,滞留苏州,寄住庙中,靠卖字为生。他施礼笑问:“老先生莫非见了什么新闻?”士隐说:“不是。刚才小女啼哭,抱她出来玩耍。贾兄来得正好,请到小斋中闲聊,消磨时光。”说着,让家人送女儿进去,与贾雨村来到书房,刚喝口茶,没谈几句话,家人来报:“严老爷来访。”士隐向雨村道了歉,忙去前厅。

雨村独自无聊,信手翻看了几页书,打听到士隐留客人吃饭,就向小童打个招呼,从后门走了。

转眼到了中秋节,雨村想到客居他乡,不能施展平生抱负,仰天长叹,高声吟出一联: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士隐在书房备了一席酒,来请雨村,恰巧听到,笑着说:“雨村兄的抱负不凡!”雨村忙说:“不敢!不过偶吟前人诗句,承蒙过奖。”士隐说:“今夜是团圆节,尊兄寄宿庙中,难免寂寞,请兄到敝斋小酌。”雨村也不推辞,与士隐同到甄家书房。二人落座,先是细斟慢饮,渐渐谈至兴浓,就换上大杯喝起来。雨村乘着酒兴,说出远大抱负,哀叹只因无钱,不能进京求功名。士隐当即命小童封五十两银子,取两套棉衣,资助他进京赴试。雨村谢了,二人直饮到三更方散。士隐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想起该给雨村写封书信,到京城也好投个官宦人家权且安身,便让小童去请雨村。小童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五更已进京去了,留下话让和尚转达对甄爷的敬意。”士隐也就作罢。

光阴迅速,转眼又是元宵节。晚上,士隐让家人霍启抱英莲去看花灯。霍启要解小便,把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回来时不见了小姐,急得寻了半夜,不见影踪,吓得逃往外乡。士隐夫妇忙差人四下寻找,没有一点儿音讯。老夫妻几乎哭死,相继患病,卧床不起。三月十五日,葫芦庙的和尚炸祭神的供品,不小心泼了油锅,引起大火,把一条街烧得火焰山一般。甄家首当其冲,烧成一堆碎砖烂瓦,万幸老夫妇和家人都逃得性命,士隐夫妇就住到乡下田庄上。偏偏这年闹灾荒,盗贼蜂起,田庄也难安身,士隐只得把田地变卖了,带上两个丫鬟,投奔岳父家去。

P1-4

序言

致读者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成书于清乾隆年间,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最有价值的璀璨的瑰宝之一。在作品的文学价值之外,还囊括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医药、民风民俗、天文气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包罗万象,为研究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

作者晚年寓居北京西郊,生活贫困,“举家食粥酒常赊”,又遭丧子之痛,呕心沥血,历时十载,写出作品的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为高鹗所续。作品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透过对宁、荣二府为首的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过程的描写,深刻地揭露和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及种种罪恶,揭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因而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并造成深远的历史影响。作品的语言采用了接近现代汉语的当时北京话,故而明快、风趣、易懂。虽然作品中人物众多,但是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语言特征,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作品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虽有时间、空间的跨度,却毫无横生枝节之感。特别是本书的主人翁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形象,作者使用了浓墨重彩,进行了大量细腻入微的动态与心态描写,使读者俨然目睹其三角关系的发展与曲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关系的描写手法已形成固定模式,直到当代的言情小说,也难以脱其窠臼。

作者不仅具有高深的文学造诣,而且对医药、书画、音乐、诗词歌赋都有颇深的研究,故而作品中对于有关专业的描写,都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特别是他代书中人物所作的诗、词、赋、谜,无不活生生地体现了该人物的个性。在虚拟的太虚幻境中,隐喻贾府女子命运的诗、词、曲牌,不仅贴切,且又具有文学价值。由于作者于十四岁前过着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其父被罢官抄家后一贫如洗,其思想感情也发生了突变,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这种进步思想借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充分体现出来。他们敢于向封建礼教宣战,公开追求婚姻自由。虽然这种反抗注定要以悲剧而告终,但这种精神对于出身诗礼世家的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作者因思想的局限,只有将这种悲剧归咎于命中注定,也是宿命论在书中的具体反映。那位慈眉善目的贾母与菩萨心肠的王夫人,其实是封建制度的卫道者,一旦她们得知谁胆敢藐视封建礼教,哪怕是最近的亲人,也不惜置之死地。至于那位机关算尽的王熙凤,尽管惨淡经营,也最终难逃覆灭的下场。

作品还向读者展示了豪门贵族的奢靡荒淫的生活。为元春回家省亲修建的大观园,连身为责妃的元春也感叹太奢华了。荣府的一顿家庭便宴的花费,就够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吃用。贾珍为儿媳做的棺材,仅木料就价值一千两银子,而且大办四十九天,再加上为儿子买官爵,没有数万两银子下不来。至于当时颇为罕见的洋货,在宁、荣二府中也比比皆是。那些金雕玉镂、镶珠嵌玉的家具、餐具,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为避免文字狱之灾,没有说明故事发生的年代,许多官衔、品级也是虚构的,但我们从作品中仍不难看出清初时的许多风俗习惯。譬如吃饭、宴会、会客,什么辈分、身份的人应该如何穿戴、梳妆,坐在哪里,站在何处,都交代得一清二楚,秩序井然。仅由于这种叙述太占篇幅,不得不割舍。但从所留下的篇幅中,读者也可略见一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自作品问世二百余年来,由于评论家所处的角度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衰一是。由此在世界上兴起一门专门讨论《红楼梦》的学科——“红学”。许多红学家竞其毕生精力,虽然发表许多有价值的论文,但仍未能服众。还有许多人绞尽脑汁,搜索枯肠,想推翻高鹗续的四十回,用自己的作品取而代之。可见曹老先生为我们留下的这份文学遗产,何其博大精深。原作长达一百三十余万字,这册通俗本的篇幅仅及原作的七分之一,仅向读者奉献出故事精华。也许,研究红学的突破口,就在您身边,您可一鸣惊人,举世闻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