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自己能开口说话了,他以最通俗、最风趣、最清晰的讲述,让我们轻轻松松享受到学习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常识的乐趣。
本书以通俗易晓的风格来组织相关文字,尽量避免使用和引用生僻晦涩的专业术语、外国人名、统计数据、图表和相关理论模型,能够帮您对“GDP”这位在今日中国异常傲慢又多显尊贵的仁兄有所了解。同时,本书会激发您对以下问题的思考:一个常用而重要的经济发展指标,一个普通的统计数据,为何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凭什么在当代中国被赋予如此众多的不可承受之重?GDP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位仁兄到底能够说明什么,代表什么?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是否应该全力追求GDP的高速增长?……
本书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讲述,而这个“我”乃“GDP”先生是也。本书以通俗易晓的风格来组织相关文字,尽量避免使用和引用生僻晦涩的专业术语、外国人名、统计数据、图表和相关理论模型,能够帮您对“GDP”这位在今日中国异常傲慢又多显尊贵的仁兄有所了解,同时能让您轻轻松松享受到学习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常识的乐趣。
读过本书,您会清楚:一个常用而重要的经济发展指标,一个普通的统计数据,为何会一石激起干层浪?凭什么在当代中国被赋予如此众多的不可承受之重?GDP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位仁兄到底能够说明什么,代表什么?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是否应该全力追求GDP的高速增长?……
中国人一向对外人好客又热情,习惯性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我是豪门贵公子,落户中国不久就感受到这些了。
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在中国无论走到哪里往往都被大伙儿当明星和英雄一样顶礼膜拜。贵国政府也多年来一直奉我为上宾,甚至连官场升迁都要和我的名义增长捆绑挂钩。你们对我的好意、狂热乃至迷信,我可以理解,我心存感激,且经常感动得泪流满面!但作为天性崇尚事实、爱讲真话的我,在倍感荣幸和激动的同时,我时常自觉惭愧惶恐。受大众误解时我觉得委屈,被歹人利用时我很反感,我其实在很多地方挺对不住善良朴实的中国劳动人民。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些成就是全世界都公认的。我扎根中国后,亲眼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前进历程。我在中国发育得很好,身量也“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大家知道,我出生于经济学大师之家,家学渊博的我比较通晓经济发展之道。我的祖籍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见多识广的我可能比多数“身在此山中”的中国人更能看清中国经济的“庐山真面目”。
我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和活跃程度的重要工具,但我不是全能的上帝;我是一个反映现实状态的指标,却不代表任何可以真实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方法和战略;我是为宏观经济进步服务的,我不能本末倒置去当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前进的大爷。
弹指一挥间,我在中国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将近20年了,13亿中国人算得上已经是我的父老乡亲。我现在不把自己当外人,想对大家掏心窝子说些体己话,也许有些是当头冷水,但我的目的是为了中国更好的发展,为了父老乡亲生活得更美满,也顺便让大家正确地认识、看待和评价我。
虚妄的荣誉
在中国生活和学习多年,我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屈辱历史。来自西方的我,也明白中国政治经济全面落后于先进国家的国情。我能够理解中华民族立志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宏伟愿望,我尊重普通中国百姓渴望发财致富、希望被人尊敬的急切心情,我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同情中国相关部门和人员因全面落后和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自卑和迷惘。
可是近年来,少数浮躁的中国人迫不及待地宣称大国崛起,把我在中国的成长试图和国家强大、国民幸福生拉硬扯到一起。在我看来,这些想法和念头是相当古怪又离奇的!以我对中国的观察和了解,中国经济规模、水平和质量多年来积累了巨大的进步一点不假,但当下要戴上民富国强、世界工厂等桂冠与事实出入甚远,难以成立。这种虚妄的观点说是井蛙观天、妄自尊大也不为过。
①我不能证明国家富强。
当今世界评判一个国家富强的标准是什么?国际通行的基本理解是该国综合国力强、国际地位高、安全性好、自由度高,总体社会发展水平远高于一般国家。富强的显著标志主要体现为大多数民众的共同富裕,经济技术发达,军事力量强大,教育、科技体系和国民综合素质均属于世界领先水平,政治秩序清明稳定,社会自由开放且安全。也就是说,这个命题需要一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行政和价值观的完整的综合性社会评估体系,单纯的经济发展指标不足以充分说明问题。我GDP不过是一个反映宏观经济的单项指标,那些热情洋溢的中国人非要赋予我证明国家强盛的剽悍职能,我实在是爱莫能助。
②我和民生幸福关系牵强。
我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总量的指标,考核单位和服务对象不是国家就是地区,和国民个体或者家庭根本没有关系。即使是人均GDP概念,也和国民个体的富足和幸福风马牛不相及。虽然一般而言,一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往往和人均GDP高低成正相关关系,但严格来说,某国人均GDP排名世界靠前,并不必然代表其国民实际生活水平就高人一等。原因从我的定义可以表明,我只是对地域生产能力进行统计,根本没考虑国民收入分配问题;我的测算值里包含了外国人的贡献和分成;同样数值的人均GDP,其结构和质量实际上也千差万别。P10-12
不知从何时起,“GDP”这个经济学名词从学术殿堂走入了泱泱大中国的千家万户,成为颠倒众生、举国瞩目的剽悍概念和热门词汇。
喜欢它的人,说GDP高低是身份的象征,代表了国家的江湖地位;崇拜迷信它的人,扬言中国持续多年的GDP高速增长展示了党和政府的英明神武,是中华大国崛起世界的直接证明;鄙视“GDP主义”和“GDP至上论”的人戏称它是“鸡的屁”,不是什么美味而且有毒;更有不少因近年来不法拆迁、政府盲目投资而遭受GDP戕害的中国草根阶层,满怀痛楚地指斥狂热追求GDP增长是中国当代邪恶幻象之一。
一个常用而重要的经济发展指标,一个普通的统计数据,为何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凭什么在当代中国被赋予如此众多的不可承受之重?GDP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位仁兄到底能够说明什么,代表什么?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是否应该全力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一个又一个问题,需要今日期盼国泰民安、民族进步、国家强盛的人们去思考。
坦白讲,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毛额)本不值得我们兴师动众,用洋洋洒洒十余万言为其树碑立传。但由于现阶段大家对GDP众说纷纭,毁誉参半,GDP神话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有必要弄清GDP的真面目。
本书将尽量以通俗易晓的风格来组织相关文字,尽量避免使用和引用生僻晦涩的专业术语、外国人名、统计数据、图表和相关理论模型。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喜欢这本简单读物,对这位在今日中国异常傲慢又多显尊贵的仁兄——“GDP”有所了解,同时轻轻松松享受到学习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常识的乐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增强阅读效果,本书将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讲述,而这个“我”无疑就是“GDP”先生。
长安射天郎
2010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