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主编的《中国历史》内容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19世纪60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27年-1937年间,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性政权发动的战争,此战争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结束。中国国民党称之为剿共,中国共产党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定都北京。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李勇主编的《中国历史》内容简介:中国历史从盘古、上帝、女娲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42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从中国第一次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秦朝开始算起约有2200年。中国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持续时间较长的朝代有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等。中原王朝历史上不断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征战,众多民族融和而成为中华民族。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取而代之的是共和政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经济观察,周朝商业主要由官商贸易和庶人的自由贸易构成。早在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东亚与中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时;唐朝的盛世使各国文化、物资得以交流;宋代时出现纸币;元代时与中亚的商业交流十分繁荣;明朝中叶实行海禁,清朝则受到西方国家海上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总量现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历史》让你快速掌握中国历史常识,拓宽你的知识面,放飞想象,享受知识带来的无穷乐趣。
中华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
在地球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孕育成熟了一个对人类以后的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民族——中华民族。
人们通常把我们祖先生活过的这片土地称之为神州或华夏大地,把祖先繁衍的这个种族称之为华夏民族。
人类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一个悠久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这个民族当然也毫无例外遵循着这一自然规律。由猿到人的这一过程,虽然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历史,但其实是有文字记载的,只有四千多年。因此,人们通常把公元前后口头传说或文字记载的历史合称为上下五千年。
华夏从何开始,虽然没有文字可依,但我们的祖先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神话,对它进行了解释。如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
山,女娲补天、造人等。
人们在长期的自然生活中学会了使用武器,聪明的人类又发明了弓箭,这样就可以远距离射杀飞禽走兽。当食物足以果腹时,人们就把这些打猎的活物留下来进行喂养,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畜牧养殖业。传说,这些本领都是一个叫“伏羲氏”的人传授给大家的。
早期的原始人类以狩猎获取食物,那个时候,人类还不会利用火,进食都是生吃。其实,火在自然界早就出现了。例如火山爆发;电闪雷鸣,常引起森林火灾。经过品尝,人们才发现被火烤熟的东西竟然那么可口。可是火种很难保留,后来一个叫“燧人氏”的人发现,用两块燧石互相撞击摩擦,能够发现火花来。他还发现,用一根坚硬而尖锐的木棒在另外一根木头上使劲地钻,木头上也能钻出火花。这便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的由来。
有了火,人类逐渐地还学会利用火取暖御寒、抵抗野兽的袭击。由于火的广泛使用,人类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都大大增强了。
原始人类起初居无定所,往往是寻洞而居,这样就常常遇到猛兽的侵袭。“有巢氏”将固定的居住方式带入到了人类社会中,他告诉人们像小鸟儿那样,在树上造屋。人们把这叫做“构木为巢”。这样一来,原始人就有了一个安全的家了。
也许“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是人类集体智慧的化身,被后人神化的结果。但是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一直到渔牺牧、农业的发展变化,都充分的证明原始人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文明的逐渐进步。
黄帝蚩尤之战
人类在进入五千年前的上古时期,我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居住着很多氏族部落。其中有两个部族较为强大,一个是以神农氏炎帝为首领,另一个是以轩辕氏黄帝为首领。 传说黄帝小时候就通晓百事、辨别是非,于是人们推举他做有熊氏的首领。他以姬为姓,以轩辕为号,所以也有人称黄帝为轩辕氏。正值黄帝部族强盛时期,南方出现了一个九黎族部落,首领名叫蚩尤,他十分强悍。他到处征讨、侵掠其他部落,成为弱小部落的灾星。
一次,蚩尤率部侵犯了炎帝的领地。炎帝仓促带兵抵抗,结果被蚩尤杀得大败而归。炎帝只好请求黄帝出兵相救。黄帝马上联合各个部落,在涿鹿郊外与蚩尤部落展开了一场殊死大战。蚩尤部落的士兵抵挡不住,丢枪弃甲,落荒而逃。黄帝率兵乘胜追杀,直到蚩尤部落全军覆没,蚩尤也被黄帝杀死。从此,各部族都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黄帝打败了蚩尤,得到了各部落的热烈拥护,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从此,各部族能够和平共处,社会上出现了繁荣景象。
传说黄帝时代,就开始有了许多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术等发明创造。黄帝有个妻子名叫嫘祖,她是第一个了解蚕的人,她亲身实践,教当时的妇女学会养蚕、缫丝、织帛。于是,丝和帛出现了。
黄帝有一个史官叫仓颉,传说是他创造了古代文字。
由于黄帝在远古时代为华夏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受后人推崇。在后人心目中成为了神,人们尊崇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融合在一起,人们也喜欢自称炎黄子孙。
皇帝去世以后,他的重孙颛顼继承了他的帝位。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后期,部落联盟每有重大的事情,都由各部落首领在一起讨论决定。
颛顼去世后,帝位就传给了帝喾。帝喾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挚,一个叫放勋。在帝喾临死的时候,他把帝位传给了挚。挚即位以后,发现自己的各方面才能都不如弟弟,于是就把帝位让给了弟弟放勋。放勋就是著名的尧帝。古代的禅让制度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和北京猿人
云南的元谋人,可谓是考古工作者在我国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万年。
陕西蓝田人生活在距今八十万年前的历史时期。
北京猿人化石,也已经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了。人和动物有着根本区别:人具有超出动物的智慧和善于使用工具的本领。这些因素为以后从猿进化到现代人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的猿人头盖骨及一些遗物的发现中足以证明。
山顶洞人的一些特征,已具有现代人的雏形。前额已经隆起,脑壳变薄,这是大脑发达的重要标起。拿北京猿人的头骨和现代人比较,它们已经没有本质的区别。
尧、舜的禅让美德 尧是皇帝的后代,他不仅聪明,还非常宽厚、仁慈,因此受到各部族的拥戴,十六岁时,尧就当上了部落的首领。尧的生活十分俭朴,他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和普通百姓一样。尧在位几十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受各部族人民的爱戴。
后来,尧觉得自己老了,无论是身体和精力,都无法适应繁忙的政务需要。于是,他决定物色一位合适的接班人,来接替自己的位置。后来,他发现舜是一个品性好且具才能的人。后来,尧召集部落首领开会,首领们一致推举了舜。于是,尧便把帝位传给了他,并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
舜果然没有辜负尧的期望,他同百姓共同劳动,深得百姓的拥戴。而且当他年老时,也像尧一样,选拔了一个才能卓著、能和百姓同甘共苦并受大家爱戴的禹,接替了自己。禹即位后,舜为了让他在百姓中树立起首领的威望,就带着妻子出去巡游,最后死于苍梧山。
禹为什么能够得到舜的赏识呢?原来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不仅庄稼、土地、房屋被淹没了,毒蛇、猛兽也时常出没,百姓苦不堪言。尧派了鲧去治理肆虐的洪水。鲧用了九年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服。尧就把鲧杀掉了,并让他的儿子禹继续负责治水。
鲧当年采取的是“堵”的方法治水,大禹吸取了父亲的经验教训,改变方法。他率领百姓挖渠排水,疏通河道,将洪水引到大海中去。在十三年的治水过程中,禹历尽了千辛万苦,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看一眼。他的功绩被人们世代所传颂。
大禹担任了部落联盟首领。在他的治理下,部落和平,九州安定。
后来,大禹命令铸造了象征九州安定的九鼎。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做了他的继承人。从此以后,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废除,王位世袭的制度开始了。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