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杨沧白(辛亥革命先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显明
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显明编著的《杨沧白》内容介绍:杨沧白,原名庶堪,字品璋。1880年(光绪六年)出生于巴县木洞镇,是重庆市有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是重庆辛亥革命的先驱。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他与朱之洪、梅际郇等秘密组织四川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公强会,1905年杨沧白领导的公强会,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杨沧白担任重庆支部首盟。

内容推荐

显明编著的《杨沧白》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以纪实的手法,记叙和描写杨沧白在辛亥革命中的重大革命活动,描绘辛亥革命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真实地反映辛亥革命前后,重庆的历史风貌,民众的生活,重大事件;展示辛亥革命中一大批仁人志士在民族兴亡时刻的爱国有责、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风范;力图揭露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揭示中华民族要变革图强,革命洪流不可阻挡的真理。《杨沧白》的作者力图以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辛亥革命的得失、经验和教训。

目录

第一章 重庆春早

第二章 营救同仁

第三章 成立同盟

第四章 加入袍哥

第五章 永宁春潮

第六章 成都风云

第七章 广安起义

第八章 任教成都

第九章 保路先锋

第十章 狙击端方

第十一章 喋血警署

第十二章 重庆独立

第十三章 功成身退

丰功著千秋——后记

试读章节

重庆是个半岛,朝天门码头位于长江、嘉陵交汇处。朝天门最早是明朝重庆卫指挥使戴鼎修筑的。他在南宋彭大雅土城旧址之上,大兴土木,垒石筑城,一座周环连绵十余里,门有十七道的石头城,巍然屹立,拔地而起。戴鼎修筑朝天门,为的是取悦朱明皇帝。据说,因长江从此处滚滚东下,直朝大明帝都金陵,所以叫“朝天”,寓意“面朝真龙天子”,恭顺天朝,归奉朝廷。这里是迎天官、接圣旨的特定场所。

朝天门横空出世,江浪滔滔,逼空而尽,城门高耸,巍峨壮观,依山为垒,邈在天际,气势磅礴,许多骚人墨客禁不住在此引吭高歌。

杨沧白站在朝天门上方已经损毁不堪的城墙上,迎着猎猎春风,若有所思。

侍立一旁的邹容问:“庶堪兄,想些什么呢?面对万古不息的两江,是否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

杨沧白顿了顿首,指着两江合流的壮观场面,说:“你看,万里长江,气势磅礴地奔腾着。以她坚忍不拔的品格,啃咬着两岸壁立千仞的悬崖峭壁,以她一往无前的精神,义无反顾地奔向大海。她像伟岸的大丈夫,紧紧地拥抱着从北向南逶迤而来的弱女子嘉陵江。”杨沧白转身,又指着西高东低的重庆城说,“长江和嘉陵江携手前行,戮力同心,刀劈斧削,鬼斧神工般铸造了一座连绵几公里的山峦。这山峦从西往东乘势而下,形成的重庆半岛,像一只惺忪朦胧的睡狮,趴在两江之间,蓄势待发;又像一条腾空而下的青龙,长啸于朝天门码头,随时搏击浪涛,邀游大海……”

朱之洪口道:“可惜这睡狮沉醉不醒,可惜这青龙困在沙滩上,难以腾飞!”

邹容说:“别在这儿空嗟叹了,我们找个茶馆,边喝茶边摆龙门阵吧。”

朝天门的茶馆,一般设在吊脚楼上。

吊脚楼是重庆很有特色的建筑。在重庆的长江、嘉陵江边的悬崖上,到处都有用几根杉杆、或楠竹撑着的一间间木楼。或独自悬在崖上,远远望去,像是鸟笼,歪歪斜斜、晃晃荡荡,似乎风一吹就要倒下来;或者连成一排,你挤着我我靠着你,似乎只要一分手,全都要倒下来。吊脚楼不是穿逗结构就是捆绑结构,楼梯总是吱呀吱呀叫,楼板总是闪悠闪悠地晃。几匹亮瓦把天光透进屋里,使那楼上显得既温馨又神秘。有的吊脚楼向江河一面挑出一个阳台,作为晾晒衣物、休息的场所,但那阳台不仅窄小,而且极不安全。

经济条件好的,一家住一幢,楼下作厨房、猪圈之类,平街一层作门面,卖点日用百货、油盐酱醋、糖果糕点,楼上则作卧室。如果是几家人住一幢,一家人往往只能有几个或十几个平方米的房间,安了张床后,就再也没有可以转身的地方了。一般吊脚楼的一面,都靠岩壁,阴暗、潮湿。吊脚楼都没有厕所,也没有厨房。简陋的吊脚楼是千百年来重庆人在贫困的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修建的栖身之处,最能体现重庆人的顽强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杨沧白等三人进了一家叫鸟鸣筑的茶馆。这家茶馆的吊脚楼,建在悬崖上,凌空突兀在长江边上。茶室外边,都有可供客人凭栏观江景的走廊。茶馆既可喝茶,也可饮酒。

茶馆店主见是杨沧白等熟客,很热情地将他们引进一间僻静的房间。

杨沧白笑着对店主说:“徐老板,你这茶馆呀,少一副对联,我们给你写一副对联,替你的茶馆张扬张扬,你就免了我们的茶钱如何?”店主知道眼前的青年是刚刚考取的秀才,十分高兴,说:“要得!安逸!”于是,杨沧白出上联:“两头失路穿心店。叔痴兄,你来对下联。对不上,罚酒。”

朱之洪想了一阵,竞无法对上,只好认罚。

邹容走出房间,来到走廊上,只见那江边悬崖上,几根杉杆支撑着一间木楼。微风吹来,头脑清醒,一句佳联随口而出:“三面临江吊脚楼。”

“好对句!”杨沧白赞赏道。

“店主,拿笔墨纸砚来,请我们巴县的第一名秀才给你书写出来!”邹容叫道。

杨沧白写好对联,茶馆店主拿走后,三人开始闲聊。开始,他们闲聊慈禧太后奢侈、糜烂的生活。

邹容十分气愤地问:“先达兄,叔痴兄,你们知道否,慈禧太后做一个生日,花了多少民脂民膏?”

“多少?蔚丹老弟,你说来听听?”朱之洪是个大喉咙,吼声贯耳。P2-3

后记

丰功著千秋

2011年10月,是伟大的辛亥革命发生100周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创作了长篇纪实小说《杨沧白》。

杨沧白,原名庶堪,字品璋。1880年(光绪六年)出生于巴县木洞镇,是重庆市有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是重庆辛亥革命的先驱。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他与朱之洪、梅际郇等秘密组织四川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公强会,1905年杨沧白领导的公强会,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杨沧白担任重庆支部首盟。投身革命后,杨沧白先后到川南永宁中学和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任教,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发展革命组织,组织武装斗争。1911年(宣统三年),四川保路运动及武昌起义先后爆发,四川各地盟员齐集重庆,杨沧白被公推为主盟。中国同盟会重庆支部为响应武昌起义,先后策动川东南各县起义。同年11月22日,杨沧白与张培爵等人一起,发动同盟会控制的清军中营城防队、川东道巡防营、水道巡警、商勇、民团等部队起义,推翻重庆的清朝统治,成立了蜀军政府。蜀军政府成立时,重庆同盟会同仁,推举杨沧白为都督,杨沧白坚辞不就,支持张培爵就任都督,自己为高等顾问。后来,袁世凯复辟,杨沧白积极组织、发动了反袁斗争。失败后,杨沧白投奔孙中山,在日本、上海、广州等国内外地区组织、参与革命斗争,曾先后任四川省省长、孙中山大本营秘书长和广东省省长等要职。

1938年11月,为摆脱汪伪政权的纠缠,杨沧白从上海经香港回到阔别20余年的家乡重庆。1942年8月6日,杨沧白在重庆南岸病逝,享年62岁。1942年8月20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杨沧白,令云:“国民政府委员杨庶堪,志行忠毅,学识渊通,辛亥首起东川,促进光复,嗣从国父致力国事,辗转东南,弗辞艰险。受任四川省政、措施咸宜,民国十二年大本营在粤成立,赞襄大计,慰著勋勤,近年辅翊中枢,志成宿望,倚界方殷。兹闻以微疾逝世,应予明令褒扬。”

国民政府按国葬礼仪,将杨沧白的遗体安葬于重庆巴县东泉。1943年7月19日,国民政府在杨沦白事业发源之地重庆府中学堂旧址,建立了“杨沧白先生纪念堂”,并将其所在的炮台街,改名为“沧白路”,以纪念这位辛亥革命的赫赫功臣。“开国有诗人,沧白杨夫子。秀句兼丰功,辉映同盟史”,这首诗是对杨沧白一生的真实写照。

杨沧白一生,经历十分复杂曲折,他先追随孙中山、后又加入国民党(曾任国民党监察委员),先后在国民政府中任要职,如果将他一生作为创作素材,结构庞大,事故纷繁。因此,我只选取杨沧白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一部分:即杨沧白考取秀才的1900年至建立蜀军政府的1911年之间的经历,以杨沧白在重庆领导辛亥革命经历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素材,虚构部分人物及事件细节,编织故事情节,集中展示重庆辛亥革命中蜀军政府成立前后的风雨变幻。《杨沧白》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以纪实的手法,记叙和描写杨沧白在辛亥革命中的重大革命活动,描绘辛亥革命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真实地反映辛亥革命前后,重庆的历史风貌,民众的生活,重大事件;展示辛亥革命中一大批仁人志士在民族兴亡时刻的爱国有责、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风范;力图揭露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揭示中华民族要变革图强,革命洪流不可阻挡的真理。作者力图以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辛亥革命的得失、经验和教训。

20lO年初夏,草于重庆南温泉

2010年深秋,重写于重庆南温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21: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