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金融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主角,而身为金融强国的美国更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什么美国的金融事业会长盛不衰?我们如何做才能开启我国的金融强国之旅?刘澄编著的《挑战美元(中国如何拆解美国金融霸权)》即为金融从业者和各类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书从美国金融霸权的表征出发,在深入探索美国金融霸权成长历程的基础上,从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两个角度分别透视了美国金融成败的逻辑和美国金融的组织肌理,从而揭示了美国金融长盛不衰的秘密,同时也对中国如何推动金融崛起进行了积极探索。
刘澄编著的《挑战美元(中国如何拆解美国金融霸权)》从美国金融霸权的表征出发,在深入探索美国金融霸权成长历程的基础上,从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两个角度分别透视了美国金融成败的逻辑和美国金融的组织肌理,从而揭示了美国金融长盛不衰的奥秘,同时也对中国如何推动金融崛起进行了积极探索。
身处一个谁也逃不开的金融盛世,要么搞懂金融逻辑,要么束手待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读者来深刻认知国际金融体系,对金融从业者和各类投资者,乃至广大民众都很有启示价值。
前言
第一篇 宏观透视美国金融的成败逻辑
第一章 拆解金融霸权
追溯霸权之源
经济霸权的金融化
美国金融霸权初长成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华尔街
美国金融泡沫的死穴
第二章 强盗美元的诞生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美元地位来之不易
强扮全球货币供应者
贪婪美元的强盗行径
呼唤终结美元霸权
第三章 美元主导下的金融霸权
美英争夺货币主导权
美苏的战争静悄悄
日本成了美元的附庸
美国是只狡猾的狐狸
第四章 美国获取金融霸权,只为实现自己的神话
美国对规则的决定权垂涎已久
多管齐下独占规则的决定权
第五章 美国控制国际金融机构,只为享用免费午餐
世界银行打上美国烙印
美国控制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中央银行家的银行
美国的手伸向了其他国际金融组织
第二篇 微观透视美国金融的组织肌理
第六章 夯实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石——商业银行
美国商业银行的众生相
稳坐金融机构的第一把交椅
征战金融界的六把刷子
中国银行业路在何方
第七章 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撒手锏——资本市场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缘何美国资本市场生命力顽强
美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挑战
美国“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资本竞争秘诀
中国资本市场路在何方
第八章 美国国家机器的灵魂——投资银行
透视美国投资银行的掠夺本性
美国投资银行扮演何种角色
为何美国投资银行能赚得盆满钵满
第九章 美国贪婪与冒险精神的结合体——风险资本
见识风险资本的魅力
为何风险投资的种子在美国萌芽
风险投资为美国金融注入了强心剂
识破风险资本竞争力之谜
第十章 美国金融霸权的帮凶——会计师事务所
美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四大家族”
深陷信任危机不能自拔
“审计霸权”为美国金融霸权画龙点睛
美国稳固竞争力的秘籍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策略
第十一章 操纵美国资金流向的推手——评级机构
盘点美国的评级机构
评级机构把灵魂卖给了魔鬼
谁来监管评级机构
中国的评级机构路在何方
第十二章 美国金融霸权的吹鼓手——金融媒体
金融霸权的判官笔
新闻独立与自由是徒有其表
被资本掐住咽喉的财经媒体
美国金融媒体是个美味的蛋糕
中国金融媒体路在何方
第十三章 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主力军——金融工具
盘点美国金融工具的细枝末节
美国金融工具的风险价值
“三级管理体制”为美国金融业保驾护航
中国发展金融工具路在何方
第十四章 美国总统的摇篮——律师事务所
律师是美国人的一种信仰
“法律OR金钱”面前人人平等?
律师与金融如影随形
中国律师事务所路在何方
第十五章 美国金融霸权的稳定器——保险公司
美国保险公司的优秀之处
“安睡保险”的竞争力
谁来保障美国保险公司的风险
美国为加强保险公司的竞争力使了哪些招
中国保险市场路在何方
第十六章 美国金融体系的保护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话说存款保险那些事
美国金融霸权的安全盾牌
存款保险机构的自身风险不容忽视
存款保险公司的安身立命之道
第十七章 美国金融精英的孵化器——商学院
金融霸权的兵工厂
美国商学院是如何炼成的
美国商学院基业长青的秘诀
中国商学院发展路在何方
第十八章 现代资本市场的风向标——期货
期货是美国攻守兼备的武器
期货在美国金融霸权中的角色
美国期货长盛不衰的秘诀
第三篇 中国如何赢得金融战争
第十九章 警惕美国金融霸权,维护中国金融独立
美国金融霸权对中国的挑战
应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原则
推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
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策略
第二十章 严守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空军”
积极审慎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独立性
有序加快金融开放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消化贸易顺差,实现贸易均衡
第二十一章 把握世界经济的度量衡
坚持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
循序渐进地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参考文献
霸权能否持久
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之一罗伯特·吉尔平认为一个国家不会长期保持霸权。就这一观点,他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霸权必然衰退的原理。
首先,他对市场机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霸权的基础是霸主国拥有颠覆一切的军事和科技实力,但是衡量一国实力的强弱,既不在于生产力大小,也不在于是否拥有资源,而在于国家对经济的自我调剂和对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的适应能力。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一个国家能否永久保持这种创新和适应能力。答案当然是:不能。因为激烈的竞争早已改变了各国的经济力量,竞争优势也会随之变化,优势不会永久保持在一个国家。重新拥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必然会再次划分政治权力,那么,原来的霸主就会面临后起之秀的挑战。这种挑战通常会以战争的形式来决定胜负。资本主义问世以来,首先是法国向英国发起争夺霸权的战争,之后是德国向英国发起霸权挑战。虽然这两次挑战均未成功,但后起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彻底颠覆了英国的霸权。就像吉尔平所说:“市场力量的解放改变了政治格局,破坏了霸权,开创了全世界最终必须适应的新的政治环境。”如此来说,霸权的更替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吉尔平认为在经济发展中,霸权国家有日趋衰弱的趋势。为了稳固霸权地位,霸权国家要不断供应公共商品,那么,霸权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产品剩余就会越来越少。最终,霸权国家无力承担这一消费只能放弃霸权,被迫让其他后起之秀脱颖而出。
最后,频繁的“搭便车”现象导致霸权国家的衰落。因为长期存在搭便车者,所以霸权国家通常要为维持公共商品的正常供应而支付远远超出其自身能力的成本。长此以往,霸权国便对“搭便车者”产生了不满情绪。其实,霸权国的不满也在情理之中。搭便车者在经济上加重了霸权国承担公共商品成本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得霸权国在心理上对其感到失望。这样使霸权国逐渐减弱了维护自由经济体制的动力和意志。
经济霸权的金融化
解构金融霸权
金融霸权是指霸权国凭借其压倒一切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金融实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取得主导地位,并将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推行,从而获得对其他国家的霸权利润。
从这个定义上讲,金融霸权特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范围内行使霸权;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并不存在金融霸权。
美国前政治学会会长、哈佛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一书中,写到了西方社会应注意的14个战略要点,其中有3个与金融领域密切相关。这3个战略要点分别是:“控制国际银行系.统”“控制全部硬通货”“掌握国际资本市场”。可见,霸权国家获取金融霸权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学术界对金融霸权又有哪些理论解析呢?
金融霸权理论源自金融控制理论,大致由金融资本理论、银行霸权理论,发展到金融霸权理论。
金融资本理论
20世纪初,鲁道夫·希法亭提出金融资本理论,认为公司股权的分散化使得银行持有较大比例的股票便可以取得对公司的控制。为了保证大量贷款的安全回收,银行控制企业也十分必要。在当时,美国银行中的几个大银团控制了美国的铁路、石油、化工等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这些美国银行的控制力主要来源于持有相对较多的公司股票。在此基础上,银行还可以通过派驻董事或管理人员、控制股东大会的选举结果等手段实施有效影响。
金融霸权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实行了放松管制的金融改革,资本市场获得长足发展。与此同时,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渐渐下降,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影响日渐增强。在这样的金融格局之下,单纯立足于银行的作用来分析金融对经济的控制已经远远不够了。于是,立足于国际货币体系、金融机构、国际经济组织及国际资本流动的考察,结合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金融霸权理论应运而生。
20世纪70年代末,学术界提出银行霸权理论。该理论认为,自二战以来,银行对企业的控制不但没有削弱,反而以间接的方式有所加强,即银行通过资本流动,为企业活动设置各种金融参数(如利率、负债比率等),以此影响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实现对企业的间接控制。
从金融资本理论到银行霸权理论,银行业想控制企业的目的是不变的,不同的只是方式由直接控制演变为间接控制。
P5-7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腾飞,美国金融业开始崛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携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助金融业逐渐取得并强化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国金融霸权地位的确立强化了美国经济霸权。金融霸权在为美国赚取巨额利益的同时,有力地提升了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在全球的影响力,成为美国综合霸权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
如何破解美国金融霸权,以及中国面对美国霸权该如何有效维护自身金融安全,成为近年来经济理论界、金融实务界、政府决策者,以及社会大众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由于美国金融霸权涉及货币制度、货币政策、金融运行与金融管理等诸多专业知识,尽管目前从不同角度解剖美国金融霸权的书籍比较多,但把美国金融霸权的来龙去脉解释明白的书还是比较稀缺的,为此,本书以金融霸权作为观察和分析的对象,对围绕金融霸权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为了给读者呈现一个立体、深刻的美国金融霸权全貌,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力求既要从宏观上对美国金融霸权进行总体描述,又要从微观上对美国金融霸权实际运作机理进行细致入微的解剖。鉴于此,本书尝试从美国金融霸权的表征出发,在深入探讨美国金融霸权成长历程的基础上,从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角度解析美国金融霸权,从中找到美国金融长盛不衰的秘密。
读者阅读本书既可以了解美国金融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全面了解美国金融微观主体的竞争力来源及在确保金融霸权中扮演何种角色。
本书语言通俗,史料翔实,适合金融从业人员、研究学者、政府金融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关心中国金融发展的人士阅读。
为了增强可读性和知识性,本书在体例设计、内容取舍、行文方式等方面都试图突出实用性、全面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本书,本书精心选择解析对象,通过大量翔实的事例分析美国金融霸权建立、发展的全过程,以便读者快速掌握金融霸权的精髓,并引导读者思考打破美国金融霸权的途径和策略,从而有效维护中国的金融安全。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刘澄教授设计全书大纲并重点创作最终润色定稿。在此也特别感谢王未卿、杨成义、张玲、田力、武鹏、张静波、张文娟、张晨等人对本书的大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