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天下午,伴随着和煦的阳光,一只母猪生下了九只小猪。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主人公一波比。
波比一生下来,就比他的兄弟姐妹小得多。连猪妈妈都惊讶地承认:“他,他或许真的不是一只猪。他那么瘦,简直就像隔壁的小山羊。”
波比虽然瘦,但是,他那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非同寻常的思维。一天下午,波比看见大雁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着,十分羡慕。于是,波比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像大雁一样在空中飞翔。小猪波比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着。
(二)
日子一天天过去,波比也一天天长大。他变得更瘦了,瘦得皮包骨,简直没个“猪样”。因为他本来就很瘦,在吃饭的时候就抢不过兄弟姐妹们。而且,他听乌鸦说:“呱呱,你还妄想飞上天?你们那么重,天会被你压塌的。”于是,波比就开始了他的“节食计划”六个月过去了,波比的兄弟姐妹们个个长得膘肥体壮,而波比则骨瘦如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波比认为自己已经够瘦了,于是,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步计划:学会爬树。因为,他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确定鸟儿都是在树上起飞的,于是,波比就认为:要想像大雁一样飞行,就必须先练会爬树。一个春风送暖的日子,小猪波比开始练爬树了。他首先笨拙地用前面的两只猪蹄抠住树皮,而后两个短小的猪蹄铆足了劲往上蹬。可是,过了好长时间,波比也没能往上挪上一厘米。这个办法行不通,波比就四肢并用,牢牢地抓住树皮,然后通过肚子的蠕动达到向上的目的。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是坚持不了多久四肢就酸了。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波比用一只猪蹄抓住树枝丫,另一只猪蹄抓住另一个树枝丫,两只猪蹄也各蹬着一个树枝丫。就这样,波比艰难地前行着……离’树尖越来越近了,胜利在望的时候,波比由于一激动,猪蹄抓松了,结果结结实实地跟大地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摔得他鼻青脸肿、叫苦不迭。
天色已晚,波比准备压家了。到了家门口,乌鸦嘲笑他说:“一只猪,想飞翔,就像癞蛤蟆想吃,想吃,想吃啥来着?”“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波比补充道。
“对,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劝你呀,别光想些不中用的东西。”当乌鸦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时候,波比已经悄悄地走远了。
“我一定要证明给大家看,猪也能飞,否则我‘誓不为猪’。”波比在皎洁的月光下,庄严地宣誓道。
(三)
几个星期过去了,小猪波比的爬树技能已经练得超凡脱俗,跟猴子有一拼了。
波比觉得,是证明自己的时候了。于是,波比给每个动物都发了一张“小猪波比爬树表演”的宣传单。动物们看了,个个兴奋得不得了。到了宣传单上约定的日子,动物们都早早起床,来到表演地点——村里的老榆树下。
时间一到,小猪波比就像一只灵活的猴子,上蹿下跳。这时,乌鸦也在树底下对大家吹嘘道:“我看这头猪不一般,他就是我一手栽培出来的,这小子,长大以后肯定有出息……
说时迟,那时快,小猪波比眼看马上就要登顶了。可是,喜欢恶作剧的松鼠费德勒弟弟悄无声息地推了小猪波比一把,小猪波比便重重地跌落在地上。
大家不欢而散,动物们也都围着乌鸦讨说法,谁知,乌鸦慢条斯理地说:“我还没说完呢,他长大以后有出息,不代表他现在就有出息呀!”P2-4
近几年,由于儿童阅读推广的深入,加上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儿童课外阅读,因此,儿童图书出版急速升温,儿童文学创作也越来越丰富,书店里摆放出越来越多精美的儿童图书。除了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杨红樱等年龄比较大的一批作家仍在不断创作和出版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外,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甚至在“90后”群体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儿童文学素养的作者。我一直比较关注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图书出版,和很多作者打过交道,也常有一些报刊约我写一些介绍儿童文学状况的文章,还结识了很多年轻的作家,为许多新书写推荐语、序言和评论,对儿童文学心得多多,因此,我想,不能仅仅在书斋里做自己的事情,还应该为大家做点实在事。于是,我在专心于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介入图书出版,推荐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同时,自己也选编、翻译一些读物,还为孩子创作了一系列的童话、儿童散文和童诗作品。
在具体的儿童文学创作和编译实践中,我发现,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种类繁多,特别是今天的儿童文学创作队伍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有爱心的爸爸、妈妈、教师都积极参与写作,用文字和孩子对话,用真诚的行动融进童心世界,感动了很多小读者,让人颇受鼓舞。我觉得,就当下大多数儿童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未来一代的精神成长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关怀和人格的引导,因此这套百部原创儿童文学丛书的出版意义重大。青年出版人张海君是我的好友,去年,我们合作了一套“最贴近孩子的童话读本”(20册),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受到了小读者广泛好评,加盟的作家绝大部分是青年人,是近年来活跃于各少儿报刊的优秀作者,其中有的还获得过各种儿童文学和儿童图书奖,虽然有的作者是第一次出书,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都很强。今年,我们再次联手,推出百部儿童文学原创佳作、新作,就是要继续推动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课外阅读向前发展,向读者展示:中国儿童文学领域里,除了有很多少儿出版社知名的老作家外,还有很多有价值也很鲜活的年轻作者的新作品。同时,让广大作家认识到自身的文化价值,感受到写作的意义。更希望通过这套书的出版,优化儿童文学的生态。
目前的儿童文学出版存在一些很严重的问题:一是所谓名作家的作品被重复出版,这既浪费了出版资源,也对读者不负责任。例如,我曾经看到一位作家的同一部作品,同时在好几家出版社出版,这虽然不是作家的错,但重复出版是不符合常理,也有悖于出版法规的。二是外国儿童文学引进有些疯狂,书店里摆满了外国儿童读物,这其实是过度崇尚外国文化。虽然我们的孩子喝多了洋奶粉,但不一定营养就好,阅读还是要多元化,中外营养都兼顾,才可能更健康。三是出版社为了节约成本,在很多儿童图书制作上不用心,使得一些读物有粗制滥造的现象。这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当然,最可怕的是,现在不少儿童文学作品,矫揉造作,是一种“伪童心”写作,作家假装孩子的角色,捏着鼻子模仿孩子的口气说话,缺乏真情实感,读完后,让人感到离孩子的世界太远,甚至背离了童心世界。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一定会影响到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发展,会伤害成长中的生命。
前些日,我应邀去台湾、汕头、揭阳、桂林和南宁做讲座时,就收到了几位妈妈给我的字条,她们问了这样几个问题:如何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什么样的儿童图书是好书?中外儿童文学有什么差异?她们问的这些问题很有深度,也很难一下回答得好。我当时只是尽可能地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不过,通过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妈妈们很期待孩子的心灵世界能得到优秀的儿童文学的滋养。那么,儿童文学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是儿童文学作家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很多儿童文学读者很看重的问题。尤其是家长和老师们,他们都期待儿童文学能够真正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他们对儿童文学怀着莫大的信任和关切。
以我的创作、编译和研究的经验,儿童文学一定要深刻感悟童心世界,对童年生命有深度的解读,才可能贴近儿童的心灵,才能感动今天的孩子。没有爱心、没有智慧,也缺乏美感的文字,即使故事再讨巧,语言再花哨,也很难让读者有所回味、有所感悟、有所收获。美好的儿童文学包括的元素,一定包含了爱、关怀、悲悯、同情、理解、友谊、善意、宽容等很多情感的因素,一定有很新鲜的修辞,有很动人的形象,有很美好的想象,有富有趣味的情节或引人深思的结局。好的小说、童话是编出来的,但编的过程中,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而不仅仅是技术。精美的诗一定是用心写出来的,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没有温暖的心灵空间,是无法容纳美好的事物进驻的。
很感谢加盟这套原创儿童文学图书的作家们,你们用真诚、美好的心和富有智慧的文字编织了一幅幅迷人的图画。相信读过这套书的朋友,一定能够从这些新鲜的作品里,得到诸多艺术的思想的启发,感受到儿童文学价值和阅读的乐趣。
谭旭东
2012年初夏阳光明媚之晨,写于北京
《最男孩的童话屋》的内容都是作者薄睿宁脑瓜里的一部部童话,构思新颖别致,情节一波三折,内容幽默搞笑又耐人深思。读这本书,您会跟着它走入一个个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温馨而又不乏智慧,我想你一定会喜欢上这本书的。
薄睿宁编著的《最男孩的童话屋》是一部童话故事。本书共分三辑,第一辑神奇魔法书;第二辑我会遁地术;第三辑我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其中包含了《惊险的愚人节》、《飞猪波比》、《得了抑郁症的金丝猴阿莱》、《微波炉里藏玄机》、《两眼看不同的世界》、《天上掉下个鳄鱼来》、《我钻进了蚂蚁巢穴》等经典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