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满发
树的意象,在我如发黄的老照片,留着一段绰绰阔阔旧人旧事的影子,风过去了,在远方堆成草垛一般,飘飘欲坠,我只是禁不住望一眼,继续我那些横七竖八的明天。
那种感觉,也像那些少女时代的梦,在虚弱的成年礼之后,它只不过是越来越清瘦的幽梦一帘,恍恍惚惚的。
我与树重叠了无数的光影,后来我常想,那是一缕佛光,安慰我,收留我。
疏疏朗朗的日羽,在叶缝间粼粼徐闪,透着股凉意,在单薄的身体上游走,像每个少年笛孔里的孤独。树撑起一片天空,幽暗暧昧,挡住世间一千层的灰白,兀自于一角促狭的天地,给你躲避与逃遁的路途。无所事事,空潆晦涩的人生节气不清不浊,你可以抛开,无所顾忌地孤独着。然后想着少年之前的少年,和那些疏影撩人的小情小事,或者少年之后的老少年,还会在一棵树下怀想那些旧时光吗?
我写过几次树的意象,清风相和的,瘦骨冷冽的,繁花惹眼的……而这一些,都不过是一个人孤独的见证。
人生到最后会是怎样的?是淡的灯火里的一朵睡莲,还是一个日落西山的老屋?或者就是一棵树,最后留下的老死依然深邃的枝干,突兀狰狞。
直到那些年看过一些蒂姆·波顿电影里哥特风格的树,乖戾,狰狞,不可一世,心才渐渐平缓。像一个老屋子,墙土脱了,墙画撕了,任风从窗口进来。
那只剩下枝干再无马蹄声声的血液、再无海阔天空敬仰心中日月的树,留下的只是自己最后的一小块版图,不,还有一个想漂泊四野的孤独少年于树下坐成的泥佛。
就算一百年之后,少年还是会回来看它,那时,日光依旧讲着佛事,他桃花满发。
此后的少年,是一棵游走的树,守住一个人必经的路口。
俗事的爱情喧扰着熙熙攘攘的日月,张罗着枝繁叶茂的生计。慢慢脱掉叶肉,脱掉汁液,剩下枯干如铁。如果这其间的变化如日升日落,倒也留着最后的平和与温暖,留有彼此共有的时光,再走最后一段路。但余程往往不是这样的归宿,那枯干更像挣扎,最后的气力,最狰狞。
就像偶看花狸对《苦月亮》主题的一句总结:爱的必然归宿是厌倦和折磨,或者复仇。
看《苦月亮》是多年前,前年我还特意下载珍藏于电脑。但那时对爱的感觉还是,至少过程是美的,像夜里高天的月亮。我看重过程,不在乎结局。因为,一直不敢承认结局。
纠结一起的爱,是赤裸上阵,没有一丝礼让,于是开始厌倦对方的身体、语气、动作、眼神,一切一切,继而相互折磨,缺点光大。最后就会相互报复,针尖对麦芒。
过程其实也好不到哪去,先是喜欢对方的身体、语气、动作、眼神,一切一切,后来开始挣扎,面目可憎地维持,继而狰狞不堪。
少年看那一树的狰狞,是一种人生的气节;老少年再看,就难免当作最后气力里的挣扎。
我更愿看成,是一个人最后的一段时光,一种谨慎的姿态。彼此的两个人,应该老死凝视,用彼此狰狞的枝干抚摸彼此,朴素静谧,纤悉热烈。
你就在这里,我就在这里,留有彼此谨慎的时光,那是我们更加坚信的一卷佛意,摇经筒,一扇佛门,香艳而大慈大悲地开着。我们桃花满发,相扶相携。即便时光老掉了,枝干裂掉了,我和你,如此近,如衣衫和白嫩的肌肤,相亲相爱。P5-7
一笔静香
我是如此爱着那些草,那些木,那些花,那些月,那些诗。
因此,我曾写过,我要努力再努力,把整个身体,变成一座山,一棵树。这样我就可以更好更好地去感受一座山写出的草木篇章,一棵树开出的光阴花卷。
不,这样还不够具体。我应该把自己绣进去,用刺绣的针脚,细致地绣进那些山水里。我应该让整个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融于一山一水一花一草。让手指挂满黎明,让胳膊长满草径,让胸膛填满泥土,让眼睛蓄满秋水,让鼻息开满兰。
这一爱,人间已十年。
我这十年,就一个“静”字。
十年一静,不与青川争绿,不与丹青争墨,不与青春争宠。日子静了,恰好与你煮春色三分,前世二分尘土,此生一分细水长流;时间静了,正好与你看取莲花净,清欢一味茶,方知不染心;窗外静了,刚好听风弦弹唱“来如春梦几多时”,不管“去似朝云无觅处”;香气也静了,正宜宣纸走墨,画尽草熏风暖,看六朝旧事,朝一露暮一雨,静坐一支香。
静,是大好河山;是一段孤山寺外的旅途;是寻常行处,题诗千首,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是遇或不遇,今年春尽,杨花似雪,悠自弹筝水云间;是烟敛云收,风与露水清凉一相逢的心意。
静到一路不起尘,走在哪儿,都能遇清风明月,遇桃红菊黄,一如遇旧相识,全是深情心意。有些心意像空山,寂静都是最美的声音;像一场雪,映着白月光;像一支香,时间的香,往事的香。
已于文章中写过很多“静”,而又正是“静”,让我写出了这两本书。这两本书,也几乎用了十年的时间。所以,我要感谢“静”。
在这份静里,我写了草木花月,写了诗词人间,写了一些心灵自赏的风光,写了幽香自怜心神潋滟的自我交契,断断续续,某个词,某段意象,带来缱绻美意。
与一个人,一段往事,终是孤清相望,但因矜持而不觉孤独,一笔花草一笔静香,一纸素影一行光阴。
这是我一个人的团圆喜气。
知道这两本书要出版时,我去了我常去的山里走了走。
是深冬,我带着云和茶。云是在清水里养来的,茶是老壶里泡来的。我要去告诉还未开的山桃花,我是一个心中有云的人,我写过满山的诗篇;我要与枯木一起坐坐,一壶暖茶,等一场雪落,告诉它们,在我的文字里,我不曾辜负美好,我的浪漫像一座春天。
我踩响山径的韵脚,我抚摸了白雪的诗行,我轻轻敲了敲春天的门扉,我遇见自己,遇见你…… 我一直希望能写出这样一本书:当某天你突然翻开,随便从哪一行哪个字读起,会有片刻失神,你在那里遇到自己。即便余年已晚,但你发现,手指依然温柔,眼睛依然清澈。这就够了。
然后合上书,去吹吹风,或在窗前小坐,看一团花影,听两声鸟鸣。书合桌上,花立枝头,我在书中,静静的,是一枚岁月的书签。
或者,在你长长的一生里,我是一笔静香,会被你偶尔温柔地念起。
在这一笔静香里,我写过三个奢侈的愿。
我愿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饱蘸墨汁,写尽十万山花,只为给自己留下通向春天的线索。
我愿做一个美好的人,让心缓缓地流着小水流,让花静静地开着,淡淡地香着,让走的路都有你的风光,让看的天空永远有你飘来的云,让岁月抽花枝,明月来相照。
我愿岁月深处,每一天,都能与你,与美好,在朴素而珍重的一笔里,温暖相遇,相宜静好。
白音格力著的《一生看花相思老》介绍:请以温暖的手,牵起风,牵起洁白的诗行;请以美好的愿,画眉眼,画一抹浅笑,画无邪又无伤害的爱;请以自在,对望,请以自在,相爱。本书是白音格力的散文作品集,收录最能代表其风格的古意散文精品,篇篇华彩,字字珠玑,作者喜写花写草写内心风光,喜欢素朴生活,一茶一香一墨一纸,向读者传递恬淡怡然的生活情趣。
《一生看花相思老》的作者白音格力是古意散文代表作家,文字充满灵性又满怀感恩,被盛赞为“高山流水文章,抚琴听者知音”。本书由白音格力亲自选编,收录最能代表其风格的古意散文精品,满纸芳华,美到心醉。
寻常日子,择花为邻,一杯闲茶,坐看落霞。晚风不问,闲愁万种,诗句针脚,绣遍旧事。
精致双封,随书附赠精美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