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想依法纳税而做不到?为什么税务机关查企业必有问题?为什么财务不造假连账都没法做?为什么税收会困扰着企业的发展?
中国企业将面临的不是经营风险,而是重大的税收风险。产生税收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税收问题上已经走入了一个重大误区——“税是财务的事”。将企业的税收问题都交给财务来解决和管理,放松了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这导致老板在做决策时通常不考虑税收因素,业务部门在开展业务、签合同时也不考虑税收问题,财务缴税时更是没有人监管,结果使税收在整个企业内部失控,给企业造成巨大税收风险。这就是影响企业依法纳税的最主要根源。
企业要规避税收风险,必须规范税收行为,积极培养自己的专业税收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企业税收管理体系,制定税收管理措施,还要帮助老板合理地决策,对合同进行税收审核,对业务流程实行税收监管,对财务如何缴税也要实行监管。
中国企业将面临的不是经营风险,而是重大的税收风险。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税收问题上已经陷入一个重大误区——“税是财务的事”。
将企业的税收问题都交给财务去解决,而放松了对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导致老板做决策时通常不考虑税收因素,业务部门开展业务、签合同时也不考虑税收影响,财务缴税时更没有人监管,结果使税收在整个企业内部失控,给企业造成巨大税收风险。
要从根本上扭转我们企业的税收观念,懂得企业的税收有两大环节,业务部门产生的税,财务部门缴纳的税。税怎么缴不能看账面怎么做,而要看业务怎么做。要解决税收问题,规避税收风险,必须要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使我们的企业学会用税收的手段搞经营,用税收的手段管理企业。
第1章 你知道税收决定着企业最终效益吗?
第1节 为什么企业不愿缴税?
第2节 税收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第2章 走出企业纳税的重大误区
第1节 企业合法纳税,为什么还总是出事?
第2节 税不是账做出来的,而是业务做出来的
第3节 业务过程是产生税收风险的根源
第4节 缴多少税取决于老板的决策
第5节 怎样才叫为自己赚钱?
第3章 你的企业税收管理体系完善吗?
第1节 谁来帮企业管好税?
第2节 谁来监管财务缴税?
第3节 怎样纳税不是财务琢磨出来的
第4节 就欺负你老板不懂税
第5节 税收不是凭关系能搞定的
第6节 老板最容易被伤害的就是“税”
第7节 税收管理要从决策入手
第8节 税收贯穿于整个经营过程
第4章 在公司设立过程中你想到过税吗?
第1节 营业执照带来税收风险
第2节 注册资本不当带来巨额损失
第3节 造假上市公司的税收风险
第4节 怎样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第5节 先成立公司,还是先建厂房?
第6节 买工程,还是买公司?
第7节 别等死定了才想起税
第8节 2亿利润带来3亿损失
第9节 老板的决策也会导致重大税收损失
第10节 收购公司先要算好税收这笔账
第11节 多缴税就是爱国行为吗?
第12节 经营搞得好,税务要先行
第13节 了解税务认定方式才能缴好税
第5章 在采购中你有没有忽视税收?
第1节 是购买还是委托加工?
第2节 到底应该和谁签合同?
第3节 业务分离挽回巨额损失
第4节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规避风险
第5节 一个条款导致2900万损失
第6节 替人收付款风险大
第7节 货物移送讲究多
第8节 代购代销影响发票开据方式
第9节 和谁签合同才算合法?
第10节 抓好影响税收的四个关第6章 在生产过程中你管控过你的税吗?
第6章 在生产过程中你管控过你的税吗?
第1节 自己生产还是委托加工?
第2节 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
第7章 在销售过程中你应注意哪些税收问题?
第1节 企业的缴税时间由合同决定
第2节 企业并不都是按照发票额缴税
第3节 别拿政策和我们开玩笑
第4节 一棵大树的启示
第5节 打折销售对税收的影响
第6节 收货款对税收的影响
第7节 折让与返利对税收的影响
第8节 一个“广告”导致全盘失败
第10节 营销必须注重税收风险的防范
结束语
第1章 你知道税收决定着企业最终效益吗?
大家好,我是宋洪祥,负责中国纳税筹划网和北京国瑞纳税筹划研究所,专门从事企业税收研究,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的税收管理,规范企业的税收行为,堵塞税务风险漏洞,促使企业更健康、更安全地发展。
可能有读者朋友会问:宋老师您以前是干嘛的?在这里告诉大家,我做过多年的税务稽查工作,以前查企业,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保证国家的收入;今天是和企业界的朋友们一道,共同来探讨如何解决好公司的税收问题。
谈到税,大家都比较关注,因为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和税务局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应该说对税收都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但是我认为,目前最应该关心税的并不是企业财务人员,而是领导,也就是企业的决策者,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
大家知道,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离不开企业和公民纳税。而税收对于企业来说,又是参与企业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前我们可能经常听到人说,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靠什么呢?当然是靠银行了,没有资金的支持,一个企业很难做大。但是要看一个企业赚多赚少,有的企业说了,那就得看税,税缴多了,自然获利就少了。这说明什么呢?税收参与我们的分配,它决定着企业的最终效益,所以大家都比较关心税。但是我也希望,大家在了解税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税收的三个特点。
第一,税收具有无偿性。纳税和做生意是不一样的,大家做生意是公平交易,买卖双方各自提出自己的条件,只要对方认可,生意就成交了。可是给国家纳税是没有条件可讲的,税法怎么规定的,我们就怎么缴,无论多少,都是无偿的。
第二,税收具有强制性。做生意是自愿的,纳税是强制的,不缴行不行?少缴行不行?不行,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严重的话,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税收具有固定性。什么叫固定性?凡是经营企业,就得照章纳税。也就是说,税收相对于经营行为来说是固定的,前面做多少生意,后面就得照多少缴税。
这就是税收的三个特点: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并因此决定企业的最终效益。
第1节 为什么企业不愿缴税?
大家想,目前在中国到底有没有缴不起的税?前不久在郑州遇到一个酒厂的老板,那是生产散装粮食白酒的小酒厂,产品面向广大的农村市场,价格低廉,出厂价多少钱呢?1.3元一斤。后来税务局去了,说先要缴两道消费税:第一道从价计征,是根据你的出厂价格缴25%;第二道从量计征,根据出厂数量,每销售一斤白酒,加收0.5元。就这两道消费税,要拿走他8.3元。税务局又说了,再收6%(现为3%)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还要给他核定所得税率,让他每月固定缴企业所得税。你说,他除了缴税还有什么?所以,这个老板就私下对我说:“宋老师,你说我不偷税,我怎么生存?”
在我们国家,的确是有类似的企业,由于税负的加重影响到他的生存,更影响到他的发展,所以导致了很多企业不择手段地去偷税,这是为了生存。但是也有企业说了:“我不是不想缴税,我总感觉目前这个税收不公平,他凭什么就可以少缴税?我凭什么就要多缴税?”尤其广东的企业在这方面了解得最清楚。
大家知道,当初改革开放,国家为引进外资,给了外商投资企业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说了,欢迎外商到中国来投资,凡是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只要投资比例超过总投资额25%的生产型企业,首先可以享受所得税“两免三减”(即享受从获利年度起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待遇);在国内购置的国产设备可以退还增值税,还可以抵免企业所得税;外商分红之后拿利润继续在国内投资的,还可以返还以前缴纳的所得税;从境外第二次到大陆投资的,在本企业增资,税法叫做追加投资,还可以单独享受“两免三减”。
这么多的优惠是给谁的?当然是给外商投资企业的,我们国内企业是享受不到的。大家知道,同样的企业,同样的员工,只要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税法规定,只要董事会做出决议,无论是实发工资,还是名义工资,发多少算多少,都能计人成本在税前扣除。可是同样的员工到了中国企业,税法又设一道坎,叫做计税工资。凡是超过计税工资的部分,要调整所得额,还得补缴33%的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外籍人员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分红免征个人所得税,中国人取得的分红则要缴20%的个人所得税。这就是我们当时的税收政策,这就是我们的纳税环境。国内企业在这种环境下怎么生存?又怎么发展?
所以说,由于税负加重和税收的不公平,导致很多的国内企业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在这种环境下,将来影响中国企业发展的不是别的因素,而是我们自己的税:人家不缴税合法,我们不缴税那就叫偷税。为什么外资企业发展那么快?因为人家在整个经营当中可以不考虑税收成本,用减免的税收来和我们做生意,人家赚的什么钱?税钱!
第2节 税收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同样的价格,为什么人家赚钱,我们就不赚钱?因为我们有税收成本,直接影响到很多企业的发展。为什么当初在广东外资企业最多?广东的朋友说:国家有政策,那我们就有对策,不是外资企业有优惠吗?行,明天咱拉着队伍到香港成立公司去,过两天回来投资,就变成外资企业。可以问问大家,目前在中国有多少是这样的外商投资企业?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去冒这个风险?就因为他们是办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它追求的是什么?它经营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企业要生存,可是过重的税收的确是影响到它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导致了很多的企业不择手段去偷税。
这些难道国家就看不到?国家当然看到了。2008年为什么要进行税制改革?两税合并,就意味着国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公平良好的纳税环境,能使我们企业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了。首先,税负降低了,2007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2008年降到25%。税负降低,是降低了每个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国家给企业减负,每年国家就要承担巨大的财政损失。国家从哪里挽回?从政策上挽回,所以也取消了所有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那么,当初外资企业享受的那些优惠政策给了谁?给了我们所有的企业。那边的优惠政策取消了,这边降低了大家的税收负担,是为了促使我们企业更好地发展。其次,影响我们多年的计税工资也取消了,所以说做财务工作的压力就轻多了,也不需要把以前一个人的工资想什么办法变成两个人来发,现在发多少算多少,不需要再去制造一些假象,给企业带来这么大的风险。
在国家税制改革过程中,还出台了大量新政策,比如当初的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取消了,国家给过渡期五年。但是目前对于某些行业、某些地区到底实行什么样的优惠?对哪些行业实行鼓励政策?国家出台新政策,特别是对节能行业、环保仃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软件开发企业,还有很多龙头企业和其他行业,包括军工产品等等,实行税收优惠。既然国家政策在不断变化,那么企业就必须去适应这些变化,跟上政策的步伐,否则就要吃亏。
大家千万要注意,政策毕竟是政策。为什么前面说有的企业必须多缴税,有的企业可以少缴税?这就是国家权力的体现,国家就是用税收的权力来调节企业的发展。它要促进一个企业的发展,可以减轻你的税负;它想限制一个企业的发展,可以加重你的税负,国家就是用税收杠杆来调节企业的。为什么前面说的那个小酒厂税负会那么高?就因为这是国家限制的行业,因为你对能源的消耗、对资源的浪费,国家就要限制你,所以要加大税负。为什么那些高新技术企业税负会那么低?因为这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国际贸易也一样,咱们的出口产品如果对别的国家企业产生了冲击,人家一定要从关税上来限制你,加征“反倾销税”,这也是国家利用税收来调节你的企业。
对于我们纳税人来说,必须要按照税法规定去做,不做就是违法行为,就要受到法律制裁,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P3-8
有个企业老板曾对我说:“宋老师,我真的想依法纳税呀,可是为什么做不到呢?每次税务局到公司来查账,我们总有问题。税收的确困扰着我们企业,我们现在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税务局来稽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兴旺,使我们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经营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但是,在税收上总是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为什么企业想依法纳税而做不到?
为什么税务机关查企业必有问题?
为什么财务不造假连账都没法做?
为什么税收会困扰着企业的发展?
中国企业将面临的不是经营风险,而是重大的税收风险。产生税收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税收问题上已经走入了一个重大误区——“税是财务的事”。将企业的税收问题都交给财务来解决和管理,放松了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这导致老板在做决策时通常不考虑税收因素,业务部门在开展业务、签合同时也不考虑税收问题,财务缴税时更是没有人监管,结果使税收在整个企业内部失控,给企业造成巨大税收风险。这就是影响企业依法纳税的最主要根源。
企业要规避税收风险,必须规范税收行为,积极培养自己的专业税收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企业税收管理体系,制定税收管理措施,还要帮助老板合理地决策,对合同进行税收审核,对业务流程实行税收监管,对财务如何缴税也要实行监管。
所以说:
要学会用税收的手段搞经营,用税收的手段来管理企业。
业务部门产生税,财务部门去缴税,但税收最终取决于老板的决策。
合同决定业务过程,业务过程产生税,只有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才能规避税收风险。
税怎么缴不能看账怎么做,而要看业务怎么做。
不要只做经营上的强者,而成为税收上的败者!
宋洪祥
2008年11月
虽然前面已经说了这么多,可是我还要再强调一遍,因为它实太在重要了。
中国企业正面临的不是经营风险,而是重大的税收风险。产生税收风险的重要根源是缺乏税收管理人才和税收管理手段。正是人才的缺乏导致了老总在决策时经常不考虑税。业务部门做业务、签合同也不考虑税,而且财务部门缴税时又没人监管,使税收在企业中几乎处于失控状态。要规范企业的税收行为,必须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税收管理制度,来约束我们的经营行为,达到税收规范的目的。
要从根本上扭转我们企业的税收观念,懂得企业的税收有两大环节,业务部门产生的税,财务部门缴纳的税。税怎么缴不能看账面怎么做,而要看业务怎么做。要解决税收问题,规避税收风险,必须要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使我们的企业学会用税收的手段搞经营,用税收的手段管理企业。
最后给我们的老总一个忠告:不要只做经营上的强者,而成为税收匕的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