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野蛮的矛盾(高更画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董诗兵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高更的绘画作品以其难以理解的神秘性和强烈的象征性倾向,以及所谓的“综合主义”的画风,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独树一帜,被后人称之为绘画史上的“象征主义之父”。他的这种注重幻想的风格对西方本世纪现代派美术的诞生影响很大,尤其影响了法国纳比派和野兽主义画派。

董诗兵编著的《野蛮的矛盾(高更画传)》采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汇集了大量的世界遗产级名画,使读者既能通过文字了解高更的生平,也能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高更的艺术世界,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书中的赏析文字不但着力介绍画作内容、特点,更着重体现其看点、欣赏角度、欣赏思路以及背景故事,有效地拓展了信息量,既满足绘画专业阅读群体的需求,又可作为休闲阅读,增长知识。

内容推荐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障碍较大的,无疑是美术和古典音乐。就像我们很难有耐心欣赏西方交响乐和歌剧一样,我们也搞不懂那些“不知所云”的美术作品画的是什么。更不可能对那些色彩、造型怪异的画派产生好感。

天才的达·芬奇、孤僻的塞尚、疯狂的梵高、怪诞的达利……他们的人生背后隐藏了孤傲、偏执、冷漠,还是愤怒、扭曲、仇恨?

为什么乱涂乱画也价值连城?为什么草稿也受人追捧?为什么未完成的作品也成为艺术杰作?为什么恶评如潮的作品几年后突然升值?

他们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懂他们的艺术?所有这一切,在本套书中一一解答。

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毕加索、达利、梵高、高更、雷诺阿、马蒂斯、马奈、德加、莫奈、塞尚、提香,14位艺术巨匠人生轨迹全记录;全角度解析,局部图解,2000幅世界遗产级名画欣赏指南,揭示其传世恒远的价值。

董诗兵编著的《野蛮的矛盾(高更画传)》为丛书之一。

董诗兵编著的《野蛮的矛盾(高更画传)》向读者展示了19世纪最具传奇性的法国画家高更的一生和他的伟大艺术。

目录

第一篇?野蛮人的小孩/1

 第一章 家庭和童年/2

一、混血的贵族

二、“瘦狼”的海洋情结

 第二章 初期绘画/8

一、“星期日画家”的婚姻

二、获成功

 第三章 成为画家/14

一、抉择

二、崭露头角

 第四章 逃往远方/19

一、首次布列塔尼之行

二、巴拿马和马丁尼克岛之行

 第五章 成熟时期/25

一、“综合主义”的形成

二、“太阳”与“圣经”的碰撞

 第六章 鼎盛时期/33

一、象征主义绘画

二、寻找伊甸园

 第七章 沧桑暮年/39

一、巴黎的野蛮人

二、魂归海岛

 第八章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48

一、综合主义、象征主义

二、原始神秘主义

第二篇?高更作品赏析/57

第三篇?高更年表(1848~1903)/227

第四篇?附录?图片索引/235

试读章节

二、“太阳”与“圣经”的碰撞

1888年10月,高更从彭塔汶回到巴黎,在梵高的弟弟提奥·梵高的帮助下,在巴黎北部市区蒙马特举办了个人画展,但他创作的那些新风格作品,在观众中反响平平,无人问津,他情绪低落。在这种情况下,他想起了梵高的邀请。高更和梵高是1886年冬天在巴黎相识的,虽然两人艺术见解不同,但彼此器重对方的绘画才能。

1888年2月,梵高在法国南部的阿尔租下一栋房子,想成立一个艺术的“未来画室”。梵高极力邀请尚在彭塔汶、处于困境中的高更来担任画室之长。同时他还要求提奥每月寄给高更一笔钱来交换他的画,虽然高更并不喜欢阿尔这个地方,但是提奥花300法郎的高价买了自己一批陶器作品,再说去阿尔休养一段时期可能对病后身体的康复有好处,于是他决定启程前往阿尔。

10月底,高更到达阿尔,两人第二天就投入到绘画中去了。梵高当时正沉浸于点描法,高更则用“黄色系加上黄色”来劝阻梵高的“紫色上加黄”,甚至指导梵高放弃忠实地模拟自然而改以依循记忆作画。梵高的《向日葵》及《阿尔的公园》等作品均是采纳高更的意见而完成的。这些帮助对于梵高日后画风的成熟颇有影响。

他俩在开始的日子里相处得较为平和融洽,互相保持着客气的尊重,尤其是高更,克制着平时的习惯,很少发表评论。两人总是一大早就出去,在外面画上一整天。晚上回来,由高更做饭(因为他的手艺好),晚餐后,由于劳累了一天,便各自回房休息。

一个人的个性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恰巧两位个性极强,但表现方式迥异的天才艺术家又聚到了一起。在经过一段初期的平和相处后,高更便渐渐放松了他的克制。他生性孤傲,平时习惯于用高谈阔论及危言耸听的语气,如果碰上谈话对手,他喜欢论战到底,直至取得胜利。而梵高又是一个极敏感、带有明显神经质的人,他的主观倾向常达到狂热的程度,总使得头脑中许多怪异的想法就如势不可挡的熔岩喷发一般。在讨论一般的艺术理论时,梵高总是充当听众,但谈及肖像时,双方的意见总相悖。

在阿尔,即使是冬天,强烈的阳光仍然使人处于酷热当中,而且经常有凛冽的西北风。这两个人白天冒着烈日外出做画,晚上便进入无休止的争吵。

高更在写给伯纳德的信中说道:

“梵高与我对事物的看法几乎是背道而驰的,尤其是在绘画方面:他极为崇拜杜米埃、杜比尼、卢梭等人,这些画家正是我最不感兴趣的;而我所倾慕的安格尔、拉斐尔、德加等人也正为他所厌恶。梵高是浪漫派画家,我则崇尚原始自然。在色彩方面,梵高的绘画就如同蒙特切里一样,是在掺和颜料中获得的偶然,我却最憎恨任意混杂颜色。”

同时,梵高在给提奥的信中写道:“我们的争论非常激烈,有时吵到精疲力竭,两人的脑子好像是放电后的电瓶。”高更和梵高的不相调和不仅是绘画意见的相左,按照高更的说法:他自己是一个“为原始太阳燃烧的人类”,而梵高则是一个“为圣经而燃烧的人类”。高更知道自己和梵高“气质迥然相异”,不可能和平共处下去。因此高更说:“分离是痛苦的,但分离是必要的。”

阿尔刮起了狂暴的西北风,他们被恶劣的天气阻留在黄房子里。这样,一轮新的激战又在酝酿中。为了消磨时间,他们把全副精力用在争论、争吵,甚至互相伤害上。高更觉得从没有人像梵高这样,为了不同的观点而气急败坏、暴跳如雷,这简直滑稽可笑。但他又止不住去挑逗梵高。他们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时而兴奋,时而疲劳,谁都没有力量从中解脱出来。

狂风过后,两人也因不停地争吵而精神恍惚,疲惫不堪,他们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彼此积压在心里的厌烦更增添了愤懑的情绪。他们惟一能做的事就是拼命地画画,用阳光、色彩、兴奋及苦艾酒去充斥渐渐失去理性约束的身心。

12月下旬的一天,高更画了一幅《梵高画向日葵》的肖像,当梵高看到这幅画像时,心里突然明白了高更是怎样看他的。虽然他们经常争吵,但这幅画却带给梵高更大的刺激。画中的他被描绘成一个目光飘忽不定的疯子,整体给人一种烦燥不安而又惊慌失措的感觉。梵高看后大叫:“这确实是我,但却是发了疯的我!”

当天晚上,他俩像平常一样去咖啡店。根据高更1903年写的回忆录,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梵高突然举起手中的玻璃杯向高更投掷过去,高更及时地躲过了飞来的杯子,然后立刻用手抓住梵高,带他回家。

第二天早上,梵高对高更说自己模模糊糊记得欺负过他,并请求他的原谅,高更原谅了他。但是高更心里却有了离去的念头,他本来就不喜欢这个地方,也讨厌这里的气候,更由于发生了昨晚的事情。

可是到了晚上,在睡梦中,一种奇怪而特别的感觉使高更惊醒,他看见黑暗中梵高就站在自己的床头,默不作声地看着自己,过了一会他又像个梦游者似的回去了。第二天,高更看到墙上梵高用粉笔写的一行字:“我是圣徒,我的心智是健全的”。

在异样的平静中过了几天,可是到12月24日,鬼使神差中,两人又大吵了一架。晚上高更独自到街头散步,他要驱散笼罩在心头的沉闷和不快。这是圣诞节的前夜,他要理清纷乱的思绪。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身后有短促急碎的脚步声,他转过身来,瞧见梵高手里正握着一把剃须刀向自己扑来,高更格外地镇定,用一种冷静威严的目光逼视着梵高,眼中含着责备和一股凛然的气概,梵高木然地低下头,然后转过身快步离去。

当天晚上高更没敢回他们的黄色小屋。也就在这天晚上,梵高出现幻觉割下自己的耳朵并把它送给了当地的一个妓女。第二天,对此事毫不知情的高更在回黄房子时,遇见警官,警官问他为什么要杀他的朋友。高更几分钟后才从震惊中醒悟过来,然后他们一起上楼进入梵高的房间。在那里高更发现梵高还活着。他小声请求警官要谨慎地叫醒梵高,并让他们转告,他的朋友’到巴黎去了。

高更发电报给梵高的弟弟提奥后就自己回到巴黎了,第二年7月,梵高自杀身亡。这就是两位天才的艺术家之间一段奇特的生活。它可悲可叹,但说不上谁对谁错。在朝夕相处的两个月中,他们各自在艺术上都受到启发,也同时在心灵上受到深深的伤害。他们的共同生活虽然以悲剧告终,但是他们的友谊却没有因此而终结。后来,梵高在给提奥的信中对高更的评价非常之高:“高更不仅是个伟大的艺术家,而且是个良师益友。”而据与他们熟悉的约翰·杜兰说:“每当高更提起梵高的名字时,他的语气总是和缓安详的。”还有记载说,高更提到梵高的时候,对梵高总是有点歉疚,总是说梵高是艺术水平很高的画家。

在阿尔期间,高更绘制了《夜间咖啡店》、《阿尔医院花园中的人》、《阿尔的风景(阿利斯康)》、《阿尔的农舍》等作品。

P29-32

序言

一个19世纪艺术界未开化的野蛮人,他毅然决然放弃了世俗的名利和丰裕的生活,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知音难觅的孤独和窘迫,他无疑是个艺术殉道者。他——就是自称“野蛮人”的法国画家保罗‘高更。

“他的理智、激情、无常,令人感到怪异。但在这些锴愕的激荡中,却蕴含着深沉与富丽。他的作品有一种哀愁,你必须了解这些哀愁,明白它的讽刺意义,方能了解他的作品,感受到它的冲击。他的作品综合了野性的华丽、天主教的虔诚、印度教的沉思冥想、浪漫的想象和晦涩微妙的象征,是激荡不止与风味诱人的混合体。他以写实的语言、诗意盎然的想象力,创造出绝对属于他的独特艺术。他的艺术与人生成为渴望摆脱一切束缚的后来者追逐的榜样。”这是那个时代对高更艺术最为贴切的评论。

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与塞尚、梵高并称“后印象派三杰”。这位富有传奇性的画家的生活也充满了传奇性,可以说,他的生活是个谜,他的人生就像他画笔挥洒出的作品一样,充满戏剧性。他生于法国,长于秘鲁,25岁前就以水手的身份游遍世界。后来,他成为一名成功的股票经纪人,过着安定而富裕的生活。但到了中年,他却抛弃了这一切,全身心地投入绘画的梦想中。高更总是向往着远方,他要求抛弃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回到更简单、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最后,他远离故乡,走进神秘的塔希提岛,追寻原始生命和天真的土人情调。他认为只有原始而神秘的塔希提岛才是他艺术生命的家园,只有在土人的纯朴生活中才能摆脱文明社会加诸于人的物质、伦理道德和金钱的桎梏。尽管当时的土著传统在西欧的影响下已经衰落,这使高更非常失望,但他驱使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了新的伊甸园,构筑了独特的原始神秘主义。

高更的艺术也是个谜,那些色彩丰郁浓烈的作品,使无数人为之沉湎陶醉,给世界增添了无比奇异神秘的美。他的作品多用粗犷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块组成,充满了野性的色彩与形式,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装饰效果。他的画描绘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美——质朴的原始美。在热带神秘奇幻风情的感染和启示下,他用绘画提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  高更在现代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他对于绘画本质的信念。他把绘画的本质看成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是记忆中经验的一种“综合”,而不是印象主义者所认为的那种直接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所以,他从东方艺术、日本的浮世绘、拜占庭镶嵌画等绘画艺术中吸取营养,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综合主义”风格。比起大多数同辈艺术家来,他的探索甚至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东方艺术以及原始艺术的影响。我们在他身上,发现了现代原始主义的根源,发现他向往获得一种表达方式,即抛弃西方传统的习惯势力,回到史前人类和野人的真理中去,从而达到真理。作为一个激烈的革命者,他渴望创造、发明,他的画似乎都是他反叛生活成规的宣言。

 不寻常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追求,使高更的艺术极具独特风格。他的绘画作品以其难以理解的神秘性和强烈的象征性倾向,以及所谓的“综合主义”的画风,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独树一帜,被后人称之为绘画史上的“象征主义之父”。他的这种注重幻想的风格对西方20世纪现代派美术的诞生影响很大,尤其影响了法国纳比派和野兽主义画派。

高更喜欢以巧妙的构思画出永远令人臆测的作品;高更任由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的矛盾来摆布他的心灵;高更一举消灭了色彩的微妙变化,追求起各种纯色的和音;高更不受任何外来的约束牵制,完全凭自己对美的追求来创作;高更以苦难为代价,争得了自由幻想的权利。高更是一个叛逆者、理论家、改革家和画派首领,他的艺术生涯充满了传奇的神秘和矛盾的冲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3: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