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运输大王火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作者 林静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林静编著的《运输大王火车》满足了广大读者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注重探究性,让读者带着问题去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从而真正让阅读融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中,让人们通过阅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全面的参考知识。

内容推荐

林静编著的《运输大王火车》从火车基础知识、构造原理、发展的历程以及高新技术在列车上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入手,对火车做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介绍,阅读《运输大王火车》,你会对火车有一个更为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目录

第一章 对火车的初步了解

 第一节 山舞银蛇——火车基础知识篇

1.火车简介

2.世界火车发展史

3.火车的分类

4.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5.中国第一列火车

6.蒸汽机车的工作原理

7.高速列车的发展史

 第二节 呼啸而来——内燃机车与电力机车知识篇

1.专喝柴油的车——内燃机车的简介及分类

2.火车的心脏——内燃机车的组成及装置

3.长发飘飘——电力机车

第二章 科技是推动火车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一节 科学的结晶——高新技术的运用

1.与时间赛跑——中国高速火车“子弹头”

2.电磁产物——磁悬浮列车

3.城市新干线——地铁

4.科技时尚化——各种特殊的列车

5.城际风景线——“中华之星”

6.“新概念”——轻轨列车

7.人性化设计——摆式列车

8.环保列车——清洁能源列车

 第二节 交通大动脉——铁路

1.亲如一家——初识铁轨

2.铁轨的发展历程

3.科学和智慧的姻缘——铁轨的接合技术

4.钢铁历史——世界铁路发展史

5.欲穷千里目——铁路的发展趋势

6.铁路之最——以“最”闻名的铁路

7.最长的“冻土隧道”——青藏铁路

8.百年历程——中国铁路百年

9.以人为本——铁路安全常识

第二章 火车知识的拓展延伸

 第一节 火车知识拾贝

1.哪个国家铁路最多

2.火车能够穿越海底吗

3.地铁与火车有何区别

4.世界第一条地铁在哪里

5.地铁的挖掘方法

6.铁轨“工”字形之谜

7.我国铁路基本线路

8.哪一个火车站最大

9.哪11条地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

 第二节 关于火车知识的几个为什么

1.为什么火车站轨道与站台都会构成缓坡

2.火车为什么先退后进

3.铁轨下面为什么会有很多小石头

4.为什么铁轨接缝处有空隙

5.为什么火车开远后,声音会变得低沉

6.动车组是什么意思

7.高速列车的火车头为什么都是尖尖的

试读章节

第一节 山舞银蛇——火车基础知识篇

1.火车简介

那疾驰在广阔原野上的火车,从远处看,犹如一条铁蛇在大地上匍匐前行,又如一条长龙在旷野里躲闪腾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火车的速度也逐年得到提高,真正实现了夕发朝至,与时俱进。火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成为工业生产的生命补给线,也日益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我们周围,乘坐过火车出行的人是太多了,但你对火车又有多少了解呢7能道出一二来的恐怕就更少了吧。那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火车,走进火车的世界去游览一番吧!

在人类历史上,火车是最重要的机械交通工具之一,而且还有独立的行驶轨道。早期被人们称作蒸汽机车,也有人称其为列车。如果将铁路列车按载荷物来进行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种: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同时,也有把二者集于一身的客货车。

1781年,被称为“火车之父”的乔治·斯蒂芬森,出生在英国一个矿工家庭。当他长到18岁的时候,仍然是一个文盲。为了学习知识,他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与七八岁的孩子坐在一个班级学习。1810年,他开始制造蒸汽机车,并认为蒸汽机车前景光明。1817年,斯蒂芬森做出一个决定:修筑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完全用蒸汽机车承载运输任务。然而,却遭到了保守的铁路拥有者的反对,他们认为蒸汽机车难以胜任。于是,他们提出在铁路边上设置固定的牵引机,以便牵引火车。然而斯蒂芬森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制造出了性能优良的“火箭号”机车。这一机车表现卓越。使怀疑者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改变态度。与此同时,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便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完全靠蒸汽机车运输的铁路线。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动力的燃煤蒸汽机车,虽然有很多值得认同的地方,但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缺点:铁路沿线必须设有加煤、加水的设施。不仅如此,还得在运营中浪费很长时间为机车添煤加水,因此经济成本相对较大。许多科学家看到了这一问题,便在19世纪末,将研究转向电力和燃油机车上了。

康瓦耳郡的工程师查理·特里维西克,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铁轨上行驶的蒸汽火车,该火车共有四个动力轮。1840年2月22日,第一次试车。空车时,每小时行驶20千米。载有重物时,每小时行驶8千米,这与人快步行走的速度几乎是相等的。然而不幸的是,由于火车太过笨重,铁轨被压垮了。

1879年,第一台电力机车问世,是由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的,重约954千克。然而,仅在柏林贸易展览会上做过一次表演。直到1903年10月27日,西门子与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首台实用电力机车才正式使用,时速大约为200千米。

第一台汽油内燃机车,是德国于1894年研制成功的,并将它应用于铁路运输,由此开创了内燃机车的新纪元。但是这种机车缺点是烧汽油,耗资多,故而不易推广。

1924年,德、美、法等几个国家,共同研制了柴油内燃机车,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很快得到了推广。

新型的燃油汽轮机车,是瑞士于1941年研制成功的,燃料为柴油,结构较简单,震动也得到了改良,运行性能较好。正因为此,这一新型燃油轮机车,得到了工业国家的普遍认可。

时间进入196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大力发展高速列车,如法国巴黎至里昂的高速列车,时速高达260千米;日本东京至大阪的高速列车,时速也超过了200千米。

由于科技日趋发展,即使如此之快的高速列车,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法国、日本等国家首先研制了磁悬浮列车。我国也不甘落后,在上海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国产磁悬浮列车线,此列车时速高达.400~500千米。

对于火车人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然而对于其组成部分,以及车辆的基本结构,了解的人就少之又少了。下面对列车组成部分进行一下简单介绍。

事实上,铁道车辆有很多类型,而且构造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车辆是由车体及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和车内设备所组成的。车体及车底架是一个整体,是用来容纳旅客以及货物的;由两台转向架共同组成一个走行部,主要用来承受车辆的重量,并行驶在轨道上;安装在车底架两侧的中梁上的车钩缓冲装置,将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相互联结起来,从而形成所谓的列车;而制动装置,使得列车按需要实现减速或在规定距离内停车,能够更好地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而那些车内的设备,是为旅客以及货运人员提供的。P2-7

序言

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回眸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与科技的重大突破紧密相连。三次科技革命,更是使人类文明发生了彻底改变。我们不得不赞叹科技,它犹如魔法师手中的魔杖,使人类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将人类从头到脚都武装起来。望远镜的发明让人类视觉得到了延伸,使“千里眼”不再是神话故事中的虚拟人物;电话是人类听觉的“顺风耳”,它让即使远隔重洋的亲人也能像就在面前一样述说家长里短;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是人类脚步的延伸,日行千里、日行万里不再是人类遥不可及的梦想;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当人的智慧得到延伸的时候,人的创造力被无限放大;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更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科技的发展不但在物质上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在人类的意识形态上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形成新的、更加科学的世界观。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这仅仅是人类世界观的一个变化,诸如此类的认识变化实在太多了。

今天我们在全社会倡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是最为基本的出发点。如果没有正确的科学思想来指导行为,就难免会走弯路,所以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环节。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说的科普是指采用读者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这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可以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科技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来说,在全社会开展科普知识教育是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渠道。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虽然曾经在科技上长时间走在世界的前列,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广大民众的科学意识比较单薄。所以在我国民众中开展广泛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科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譬如建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举办各种科技讲座等,但是相对来说,图书出版无疑是所有科普活动中最为重要和易于实施的途径。有关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发行工作,多年来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和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持续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中国科协决定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第三周的公休日定为全国科普日。2003年以来,为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送书下乡工程。2009年2月,中国科协等单位五年内在全国城乡建千所科普图书室的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2003年以来,由民政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已经援建城乡社区图书室16.2万个,援建图书5600万册,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为科普图书,约3.5亿城乡居民从中受益,对广大社区居民的科技普及起到了一定作用,提升广大社区居民的科技素质。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系统、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中国社会出版社按照国家确定的学生科普知识标准,编辑出版了《探究式科普丛书》。

该套丛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系列读物,共100本,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4个系列。与其他科普类图书相比,该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其全面性,几乎囊括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次这套丛书的丛书名也很有特色,“探究式科普丛书”从题目上就满足了广大读者对科学技术_的兴趣,注重探究性,让读者带着问题去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从而真正让阅读融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中,让人们通过阅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我相信这套科普图书的出版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广大读者对科普知识的全面需求,为读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一定的基础。

是为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