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拂拭心灵的智慧读本,是修身立命的永恒准则。
本书融汇了典籍中的各类故事,既有南先生的发散点评等自成一文,又有笔者的瞬间感悟,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出发,为迷茫的人们点起照亮心灵归宿的明灯。就让我们追随南先生的脚步,感悟新的人生,体会平凡背后那无尽的绚烂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听南怀瑾讲人生哲理(典藏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徐海洋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拂拭心灵的智慧读本,是修身立命的永恒准则。 本书融汇了典籍中的各类故事,既有南先生的发散点评等自成一文,又有笔者的瞬间感悟,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出发,为迷茫的人们点起照亮心灵归宿的明灯。就让我们追随南先生的脚步,感悟新的人生,体会平凡背后那无尽的绚烂吧! 内容推荐 南怀瑾讲解的人生哲理,看似波澜不惊,却发人深省,他仿佛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弥补了当今中华文化的断层。数千年来,孔子、老子、庄子、释迦牟尼等圣人高居圣坛之上,成为世人高山仰止、顶礼膜拜的神像,同时也蒙上了历史的尘埃。通过南先生别具一格的讲解,你会发现圣人们的形象与以往诸多学者经学中塑造的形象大相径庭,仿佛是身边循循善诱、学识渊博的长者在向你讲述人生的哲理,而这源于他自身修养与学问的沉淀,没有故弄玄虚的高深莫测,有的只是平凡中的智慧闪光。 目录 第一章 凡尘浊世,且修慈悲 ◎淡看六尘缘影,修炼一颗禅心 ◎放下,即到彼岸 ◎千秋一寸,德失一瞬 ◎救尽苍生,不留一念 ◎众生皆佛,只因误落尘世 ◎先理为人再理佛 第二章 活出人生本色 ◎携赤子之心,体味生命意义 ◎风月虽一样,情怀有深浅 ◎淡化烦恼,取于幽默 ◎世间烦恼本是庸人自找 ◎珍惜现在,活出人生本色 第三章 苦练内功,品咂甘甜 ◎找到属于自己的境界 ◎无为而为,效法天道 ◎一滴水也要有自己的深度 ◎苦练内功,静待一壶茶香 ◎抛却妄念,无欲则刚 ◎极高明而道中庸 第四章 生命不息,前进不止 ◎琢磨人生,打造顽石中的美玉 ◎不让过去成为将来的绊脚石 ◎心有劲,则力无穷 ◎人生如局,爱拼才会赢 ◎命运难定,全在自己书写 ◎自省拭心心自明 第五章 义气如虹大丈夫 ◎侧身而过,窄路间的通行诀窍 ◎正气长存,则清风浩荡 ◎用理智的缰绳驾驭情感 ◎无愧人生的底色 ◎尚“唯”避“阿” ◎海到低处深做“岸” 第六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大智若愚,扮猪吃虎 ◎慧眼识人,蕙质兰心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知其所需,投其所好 ◎高明处于人留颜面 第七章 情意切切,人脉绵绵 ◎变通,才能保全 ◎重人者人恒重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合适的距离产生美 ◎济人须济急时无 ◎君子周而不比 第八章 身处名利场,身轻任我行 ◎灭却心头火,看透世间颠倒 ◎富贵虽好,切勿迷失 ◎浅尝欲望,不可沉溺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毋从得失计输赢 ◎五色令人盲,物欲令人狂 第九章 善做伯乐,善识良马 ◎肚里撑船,才能人才济济 ◎多疑则散,豪爽则聚 ◎不拘一格选人才 ◎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 ◎人之上以人为人,人之下以己为人 第十章 领导者,善为人谋 ◎莫让浮云遮望眼 ◎上梁正,则下梁不歪 ◎领导者要有人情味 ◎推功揽过的领导艺术 ◎在其位,善谋且只谋其政 ◎抱残守缺,花开半朵 第十一章 世路艰难,自恃人生 ◎把握自己的命运 ◎大辩不言,无视即是反击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海纳百川方能成大事 ◎重拾梦想,未来不会总是失望 ◎莫以身轻失天下 第十二章 人生不过一念间 ◎“撑着不死”与“好好活着”的一线之隔 ◎耐心等待,放下瞬即来 ◎只待花苞绽放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生命如莲,一呼一吸间 ◎做自己意见的主人 第十三章 孝,反哺之情 ◎百善孝为先 ◎孝自内心,免于形式 ◎趁早行孝,莫留遗憾 ◎态度决定爱的深度 ◎盲目顺从不是孝 ◎孝之以顺不如孝之以敬 第十四章 相爱才是家,容忍为常 ◎家从来都不是讲理的地方 ◎爱让我们共渡善缘 ◎慎重选择方成长久夫妇 ◎守住手中的幸福 ◎藏于笼中,不如放之穹庐 第十五章 看淡生死,方获安乐 ◎世上最难是圆满 ◎酒不醉人人自醉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给人生一个鲜明的意义 ◎在吃亏后幸福,于大舍处大得 ◎君子三乐,道尽人间最大乐事 试读章节 ◎淡看六尘缘影,修炼一颗禅心 南怀瑾先生说,一切众生,都有一个“我执”,就是把“我”这一现象执著得很厉害!把自己所有的妄念、意识、分别、烦恼,一切不实在的观念、往来思想都当成是真实的。在这一点上,很多人都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其实,我们一切的思想、心理、意识的变化,都是那个“心”所产生的一种现象或变化,并不是真正的心。可当人们把现象抓得很牢时,就会把这些变化看成是心。 而佛家恰恰讲究恒常而非刹那。学佛的晚课上,每天都念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今天已经过完了,这个寿命又少了一点,今天已经过去,今天不会再来。年轻的过去了,衰老也没有多久的停留,看起来非常悲哀。可是,这悲哀背后透露出的却是对生命无常的参悟。人生如梦如露亦如电,实在需要稳住心神,才能坐看云起,不被幻象所迷惑,修出一颗禅心。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人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禅师闭着眼睛,隔了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入退下了。 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人却没动。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入相遇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了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问。”然后,挥挥手…… 两个年轻人之前之所以不如意,是因为内心过于执著于“我”,环境不适合自己,公司条件太苛刻,处处对自己都不利。受到禅师的启发后,都放开了自我,懂得改变自我去适应环境,结果一切顺顺利利。 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修道、证道,为什么不能成佛?因为首先“身见”去不掉,总觉得有我,有这个身体,必须把身体看得很牢。一般人总是认为六尘缘影是自心相。什么是六尘缘影呢?外面的光,眼睛看得见的东西。声,耳朵听得见的声音。香,鼻子闻得到的气味。味,舌头尝得到的味道。触,身体感受得到的感觉。意,意识想到的思维。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机能,就是人们生于尘世的“六根”。外界的六尘,六种物理现象,与肉体的六根相互作用,产生了影像,谓之六尘缘影。例如,照片、电影、电视都是缘影,都是假象,可是,这些缘影很厉害,都会引起我们的喜怒哀乐。看到它们痛苦,我们也痛苦;看到它们高兴,我们也高兴。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是要受它影响。 比如很多人看电影,看到最后就被电影中的人物、事件感动得流泪,虽然明知那是假的,可还是感动得当场掉眼泪。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被六尘缘影所欺骗。人生的一切事物都是六尘缘影,昨天所发生的事情能留得住吗?能再把它摆在眼前吗?不能,这些都过去了,都是六尘缘影。可是,所有的人都经常回忆昨天的事,有时气愤得不得了,有时难过得不得了,有时欢喜得不得了。南怀瑾说,一切众生都陷入在六尘缘影里,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心。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想摆脱各种烦恼的困扰,就必须摆脱各种关于“自我”的幻象,不再执著于“我”。 庞居士有个女儿叫灵照,要入灭的那天,他对灵照说:“你去看看日头,到了正午就来告诉我。”灵照出去一会儿,回来说:“现在是正午,可是太阳有缺蚀。” 庞居士出去观看的时候,灵照就在父亲的座位上,合掌坐化。庞居士回来一看,笑着说:“我这女儿机锋真伶俐呀!”于是就延期七天坐化。在这期间,州官前来看他,他就对州官说:“愿你将存在看成空幻,切莫把虚无当做真实,住留世间,当好自为之,因为一切都像影子和回声一样。”随后,他枕着州官的腿膝亡化了。 庞居士的女儿坐化,他并不感到悲伤,因为他并没有执著于女儿的肉身,因为他知道那是虚幻的,不值得执著。他对州官说的话也足以惊醒那些仍执著于“我”的人。 人生的这个“我”,这个肉体和由肉体而产生的六尘,其实只是一种偶然的存在,并不是实有的,一切都将随岁月而老去、而消失。人生短短几十年和整个宇宙形成的时间相比,简直渺小到微不足道,又有什么值得执著呢?俗话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一个人如果能够明白执著于“我”的虚妄,便能够体验到灵魂的净化,并最终获得幸福的人生。 P2-4 序言 在国学热潮席卷而来,孔子、老子、庄子成为热点人物的今天,有一个人的观点在众多解读中为读者所追捧。人们习惯称他为“居士”,也有人喜欢尊他为“教授”,然而更多的入敬他为“大师”。人们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他就是南怀瑾,是“台湾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是“国学大师”,是“禅宗大师”,是宗教家、哲学家,也是温暖人生的最佳顾问。 南怀瑾少时习武,曾去四川、西藏等地拜师学道,路遇各种奇人异士。后弃拳学禅,于峨眉山中锋大坪闭关三年,研读佛家藏典。其代表作品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 南怀瑾的作品涉及佛家、道家等领域,对无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引导。他的语言生动有趣、博大精深,并且刊正了许多以往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因此南怀瑾的作品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读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代言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与普及功不可没。 在南先生别具一格的讲解中,你会发现,圣人们的形象与以往诸多经学中塑造的形象大相径庭,他们仿佛变成循循善诱、学识渊博的长者,在你身边向你讲述人生的哲理,没有故弄玄虚的高深,有的只是源于他自身修养与学问的智慧闪光。 生活在纷繁的世界,人对于为人处世、人生意义等许多问题都存在疑惑。南怀瑾先生的解读,启迪我们重新思考人生。他告诉我们,修炼自身,清洁内心,只有自己的内心达到一定的广度与深度,才能和别人相处得更好,自己的幸福也会因此而来。 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何处惹尘埃?”南怀瑾先生的学说,恰如春风化雨,深入浅出。他翻开了一部古老的历史,并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美妙的人生画卷。在这幅画卷里,融合了先贤的智慧和教诲。这些大智慧,经由南怀瑾先生的解读,变得更加掷地有声、清脆悦耳。尽管生活有时令人乏味、感到疲倦或痛楚,但是南怀瑾先生的回春妙手,为深陷其中的人们配了一剂良药,告诉人们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学会与自然、与心灵、与世界对话和沟通。 本书融汇了典籍中的各类故事,既有南先生的发散点评等自成一文,又有笔者的瞬间感悟,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出发,为迷茫的人们点起照亮心灵归宿的明灯。就让我们追随南先生的脚步,感悟新的人生,体会平凡背后那无尽的绚烂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