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原著,张原、李青校注,赵成伟绘画,张原、李青绘画的《三国演义(共3册全本注释版)》是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小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宽厚仁爱的刘备,残暴奸诈的曹操,一身正气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还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诸葛亮,以计谋见长的周瑜和司马懿。他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早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贯中原著,张原、李青校注,赵成伟绘画,张原、李青绘画的《三国演义(共3册全本注释版)》既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又在我国小说史上起过开创性作用: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而且是由文言小说过渡到白话小说、短篇平话小说过渡到长篇章回小说的桥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三国演义》,我国长篇小说和历史演义小说的产生可能要推迟若干年。仅凭这一点,它在我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就是不可动摇的。不仅如此,它更避免了一般开创者所难免的幼稚与粗糙,以精品的面貌展现于世人,达到了我国小说的最高水平,与后来产生的《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并驾齐驱,成为我国古代小说的典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还应该指出的是,《三国演义(共3册全本注释版)》还开辟了一条熔历史与民间传说于一炉、集民间艺人与文人智慧于一体、内容则亦实亦虚的创作道路,成为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侠义公案小说乃至神魔小说效法的楷模。无怪乎它不仅是我国的文学名著,而且突破国界,成为世界文学名著。
却说鲁肃、孔明辞了玄德、刘琦,登舟望柴桑郡来。二人在舟中共议。鲁肃谓孔明日:“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孔明日:“不须子敬叮咛,亮自有对答之语。”及船到岸,肃请孔明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孙权。权正聚文武于堂上议事,闻鲁肃回,急召入,问日:“子敬往江夏体探虚实,若何?”肃日:“已知其略,尚容徐禀。”权将曹操檄文示肃日:“操昨遣使赍文至此,孤先发遣来使,现今会众商议未定。”肃接檄文观看,其略日: 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施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鲁肃看毕,日:“主公尊意若何?”权日:“未有定论。”张昭日:“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顺。且主公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既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不可敌。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众谋士皆日:“子布之言,正合天意。”孙权沉吟不语。张昭又曰:“主公不必多疑。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孙权低头不语。
须臾,权起更衣,鲁肃随于权后。权知肃意,乃执肃手而言日:“卿欲如何?”肃日:“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众人皆可降曹操,唯将军不可降曹操。”权日:“何以言之?”肃日:“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权叹日:“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此天以子敬赐我也。但操新得袁绍之众,近又得荆州之兵,恐势大,难以抵敌。”肃日:“肃至江夏,引诸葛瑾之弟诸葛亮在此。主公可问之,便知虚实。”权日:“卧龙先生在此乎?”肃日:“现在馆驿中安歇。”权日:“今日天晚,且未相见。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先叫见我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肃领命而去。
次日,至馆驿中见孔明,又嘱日:“今见我主,切不可言曹操兵多。”孔明笑日:“亮自见机而变,决不有误。”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张昭先以言挑之日:“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日:“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日:“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日:“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昭日:“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l】,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2】。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自刘豫州未得先生之时,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3】,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救天下于衽席【4】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孑L明听毕,哑然【5】而笑日:“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6】,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仅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旭赢【7】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用兵不究,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悖、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8】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P317-319
中国古典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中,尤以“四大名著”为公认之峰巅。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成书于明清,经数百年,传至今日,一直畅销不衰,已成为家家必备、人人必读的大书,奇书。在民间,四大名著深入人心,许多情节,许多人物,已融入人们的思想与生活,如“三国”的忠义与智谋,“水浒”的正义与勇为,“西游”的区分善恶与追求理想,“红楼”的个性张扬与生活哲理,等等。在学术界,四大名著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派层出,争论不休,形成了“三国学”、“水浒学”、“西游学”、“红学”,在中外文学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其意义已超出了自身的内容与时代。对四大名著的研究,涉入了政治学、军事学、经济学、社会学、商学和现代新兴科学的许多领域。至于四大名著对于后世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绘画等艺术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可以说,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杰出的代表和标志性成果。
既然如此,四大名著就是每一个文学爱好者,包括青少年,必读的作品。众所周知,四大名著在流传过程中,出现过多种版本与刻本、印本,其内容和语言文字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别。近年来,各地出版的四大名著也有不少。但是,至今尚未有一种最适合青少年和中等文化水平读者阅读的版本。本社曾经组织编写、编绘并出版了四大名著的缩写本、图画本、连环画等,这次又组织出全本注释版原著,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弥补这一缺憾。
我们出版的四大名著有哪些自己的特点?概括地讲,有以下这几个方面:
第一、选择最适宜阅读最优秀的版本。《西游记》选择世德堂本,《水浒传》选择容与堂本,《红楼梦》选程甲本,《三国演义》选毛评本。
第二、校勘参核各家版本和资料,使内容和语言文字更容易为青少年和一般读者理解和接受。同时,运用现代汉语对语言文字进行合理的规范。
第三、文中的注释,尽可能内容详细而文字简明,不作更多的考证。
第四、请专家学者著文,对每部书进行简要的、有针对性的分析评介,帮助读者理解内容与价值,介绍相关的知识。
第五、根据今天读者的阅读特点,在开本、版式、装帧和插图等方面,作了全新的设计。
四大名著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组成部分,历久弥新,对它的挖掘、整理与理解,必将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只是作了一些尝试,其中的不足与疏漏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建议,以使这项工作做得更加完善,进而促进出版业的提升与繁荣。
编辑部
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