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文学人生路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丽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的文学人生路》从季羡林全集中,摘录了其对文学与人生的感悟的语段,以词条的形式辑录成册,谈读书,谈文学,谈人生,谈亲情,谈友情,谈爱情,妙笔生花,意味深远。使读者如亲耳聆听大师娓娓道来,谆谆教导,受益匪浅。

内容推荐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这本《我的文学人生路》独家甄选季羡林大师长达一个世纪的文学积淀,是国内首版集结大师人生感悟的典藏读本。

《我的文学人生路》由吉林出版集团旗下的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Chapter 01 书品书趣

 读书

 读书的目的

 书趣

 文学素养

 品书录

 《红楼梦》

 刘姥姥

 《西游记》

 《西游记》与印度

 《儒林外史》

 李杜

 东坡词

 纳兰性德

 背影

 卞毓方的散文

 梁衡的散文

 俄罗斯的艺术

 《摩罗衍那》

 西格斯短篇小说

 蒙田随笔

Chapter 02 诗情艺境

 文学发展的动力

 文学语言

 模糊的汉语

 文艺无国界

 诗与禅

 禅意

 情境交融

 灵感

 诗人的情感

 作者与读者

 作家的品德

 史诗

 散文

 八股文

 自传序跋

 长篇小说

 游记

 消遣文学

 民间文学

 民间故事

 历史题材

 古书今译

Chapter 03 人间情愫

 爱情

 游子心

 乡情

 动物情缘

Chapter 04 人生沉思

 人生随想

 什么是人生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态度

 人生的感慨

 人的关系

 新生的喜悦

 时光

 老人

 生死

 爱情

 游子心

 乡情

 动武情缘

 知识分子

 自评

Chapter 05 友情亲情

 怀旧

 胡适

 冯至

 吴组缃

 李长之

 周一良

 章用

 老舍

 沈从文

 赵朴初

 臧克家

 冯友兰

 胡也频

 董秋芳

 胡乔木

 许国璋

 陈寅恪

 郑振铎

 郑振铎与冯友兰

 俞平伯

 叶公超

 王立

 吴宓

 恰同学少年

 母亲

 大奶奶

 婶母

 妻子

 小弘

 王妈

 童年趣事

 祝福

Chapter 06 生活之美

 发现美

 北大四季

 留春

 燕园·春

 燕园·夏

 燕园·秋

 晨趣

 惜花

 茶花

 二月兰

 荷

 夹竹桃

 石榴花

 海棠花

 马缨花

Chapter 07 神舟漫游

 北京

 北京的胡同

 杭州

 哈尔滨

 松嫩平原

 济南

 敦煌

 鲁迅故居

 台北

 故乡·临清县

 故乡·五样松

 故乡·官庄扫墓

 上海菜市场

 名山印象

 石林

 西双版纳

 天池

 小三峡

 日出

 美人松

Chapter 08 域外风情

 西伯利亚

 波兰

 德国

 柏林

 哥根廷

 留学生活

 印度

 泰姬陵

 孟买

 阿旃陀

 桑其

 国际大学

 巴格达

 塔什干

 日本

 鉴真

 箱根

 报德善堂与大峰祖师

 雾

 雪山

试读章节

Chapter 01 书品书趣

【读书】

人类干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至于专门读书的人,历代记载更多。也还有一些关于读书的佳话,什么囊萤映雪之类。有人做过试验,无论萤和雪都不能亮到让人能读书的程度,然而在这一则佳话中所蕴涵的鼓励人们读书的热情则是大家都能感觉到的。还有一些鼓励人读书的话和描绘读书乐趣的诗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话,是大家都熟悉的,说这种话的人的“活思想”是非常不高明的,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赞赏。

至于“四时读书乐”一类的诗,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可惜我童而习之,至今老朽昏聩,只记住了一句“绿满窗前草不除”,这样的读书情趣也是颇能令人向往的。此外,如“红袖添香夜读书”之类的读书情趣,代表另一种趣味。据鲁迅先生说,连大学问家刘半农也向往,可见确有动人之处了。“雪夜闭门读禁书”代表的情趣又自不同,又是“雪夜”,又是“闭门”,又是“禁书”,不是也颇有人向往吗?

——《藏书与读书》

【读书的目的】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我逐渐形成了一种看法,我认为,人的一生主要任务是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国际关系也包括在里面;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天人关系。到了21世纪,这两种主要任务一点也没有改变。

我同时又逐渐形成了另外一种看法,我认为,古今中外,人们之所以要读书,其目的不出两端:一是从书中寻求智慧,寻求真理;二是从书中寻求娱乐。在过去许多年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只敢谈第一个作用,而第二个娱乐性,则有点谈虎色变,不敢涉及。连众多的中国文学史中,也着重鹦鹉学舌式地大谈所谓思想性,而于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艺术性,则敷衍潦草说上几句扯淡的话。至于文学作品的娱乐性则宛如禁区,无人敢问津矣。

——《谈<五卷书>》

【书趣】

我的藏书都像是我的朋友,而且是密友。我虽然对它们并不是每一本都认识,它们中的每一本却都认识我。我每走进我的书斋,书籍们立即活跃起来,我仿佛能听到它们向我问好的声音,我仿佛能看到它们向我招手的情景。倘若有人问我,书籍的嘴在什么地方?而手又在什么地方呢?我只能说:“你的根器太浅,努力修持吧。有朝一目,你会明白的。”

我兀坐在书城中,忘记了尘世的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大,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阳光照在玉兰花肥大的绿叶子上,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儿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我的书友每一本都蕴涵着无量的智慧。我只读过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智慧我是能深深体会到的。没有读过的那一些,好像也不甘落后,它们不知道是施展一种什么神秘的力量,把自己的智慧放了出来,像波浪似的涌向我来。可惜我还没有修炼到能有“天眼通”和“天耳通”的水平,我还无法接受这些智慧之流。如果能接受的话,我将成为世界上古往今来最聪明的人。我自己也去努力修持吧。

——《我的书斋》

【文学素养】

阅读文学作品是不是只限于文学青年呢?不,不是这样。我在这里不谈理论,只举两个现实的例子,因为现实的例证最有说服力。

一个例证是北京一所搞工业的学院,院领导给学生开了一门有关唐诗宋词的课。原意只不过想给他们增加点中国文学的常识,结果却收到了完全始料不及的效果:青年学生学了这些诗词大为激动,大为兴奋,他们原来不十分知道我们伟大祖国竟有这样一些伟大的作家和作品。现在他们觉得祖国更加可爱了,无形中却成了一门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此外,在陶冶性灵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相信,这对他们以后搞纯技术的工作也会有很大帮助的。

另一个例证是一个钢琴家。他旅居国外,名震遐迩。外国的音乐批评家都说他的弹奏中有一种说不出的优美深刻、从容大度的风格,是欧美钢琴家所没有的,使听者耳目为之一新。这种风格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位钢琴家自己说,这得力于他的父亲,他年幼时,父亲每天让他背一些唐诗宋词之类的旧诗词。积之既久,心中烂熟的那几百首旧诗词对他心灵的陶冶,不觉形之于钢琴弹奏中,从而产生让人赞叹的效果。

这两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阅读文学作品不应只限于文学青年,其他各科的青年,不管学的是工程、技术,是自然科学,是房屋建筑,无一不需要读点文学作品。一般人的看法,认为学习理工的青年可以不必分心去读什么文学作品,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走进一个家庭,走进一家旅馆,只要看一看他们房中的陈设,就可以知道,这家的主人和旅馆的负责人或建筑师有没有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是高还是低。至于园林的布置,建筑物的设计,更与这种修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大家都承认的,用不着多说。有没有文化修养,文化修养之高与低,不但表现在上面说的这种情况上,也表现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应对进退上,有与没有,是高是低,给人的印象迥乎不同。

——《<中外文学书目答问>序》

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7:05:35